登陆注册
3320600000007

第7章 80后,在彷徨中努力前行(1)

80后集体怀旧

一切从那本英语书开始的

那书中的男孩li lei

身边的女孩名叫han meimei

还有jim lily 和 lucy

kite lin tao 和 uncle wang

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叫polly他到处飞

好多年没有再一次翻开它

但那一段说的谁和谁

偶尔还能细细回味

书中他们的喜与悲

书外身后的是与非

还有隐隐约约和我一起长大的小暧昧

后来听说li lei和han meimei

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

lucy回国 lily去了上海

身边还有了那么多男朋友

jim做了汽车公司经理

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

li tao当了警察 uncle wang他去年退了休

有点遗憾li lei和han meimei

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

一样的是我们都有了个

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

还好polly它还活着

就像我们当年的小美好

它永远都不会老在心底不会飞走了

——徐誉滕《李雷与韩梅梅之歌》

李雷与韩梅梅,是生于1980到1988年间的一代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他们源自人教社1993年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一个顶着小平头,一个留着齐耳短发,伴着插图画和英式口语灌制的磁带走进“80后”的青春期。如果你出生在1980至1989年间,你一定认识他们,他们都是人教社1993年新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人物。感伤的旋律,隐喻的填词,残酷的现实与无奈的结局,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怀旧。

对于80后来说,除了李雷和韩梅梅,还有很多岁月的标签是专属于他们的:

“我们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我们是坐过父辈二八式单车上学的最后一代;我们是把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当做童年奢侈的最后一代;我们是狂吃干脆面集齐小浣熊贴画的最后一代;我们是迷恋随身听和成摞的港台歌曲磁带,墙上贴满四大天王、小虎队海报的最后一代;我们是看着葫芦娃、圣斗士、七龙珠长大的最后一代;我们是拉过蛔虫、背过‘五讲四美’的最后一代;我们是白天学**,晚上偷打魂斗罗、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的最后一代。”

其实,80后集体怀旧行动在网上早已掀起了一股风潮,据说风源起于最初的百度贴吧中一段视频,名为《80后的回忆录》,里面罗列了一些80后儿童时代的动画片、玩具、小时候常吃的零食等等,一时触发了80后的神经,怀旧浪潮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60后”、“70后”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诟病“80后”幼稚、娇惯、叛逆的时候,当“80后”自身仍未放弃对时尚与新潮不懈追随的时候,“怀旧”过早地被降临,“回归”过早地被渴望。“80后”如此界定自己的怀旧行为:它就是那个已然失落的精神乌托邦。

80后即将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站到历史舞台的中央,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却开始怀旧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武汉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父母赡养、个人亚健康状况、保险保障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对于来自中小城市工薪家庭及农村家庭的人而言,上述压力尤为明显。

残酷的生态直接对应危险的表征。《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问题的样本分析表明:14%的受访者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的程小龙向北京联大、对外经贸、北京中医大和北京化工大的“80后”学生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1/3被访者承认“产生过自杀念头”。在大城市的“80后”白领,因压力考虑过自杀的,北京占到12%,上海23%,深圳10%,广州8%。《中国日报》认为,自杀已成为这一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上海的一份医学研究报告则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80后’白领占到总人数的70%。”

生于1984年的赵莉莉,发现自己的喜好和年龄的距离越来越远。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方向,究竟是迷失在哪里?

“现在,90后,00后的孩子们都比我们活跃,对各种层出不穷的网游如数家珍,我却还钟情于《超级玛丽》、《魂斗罗》、《仙剑奇侠传》这些曾经玩过的游戏;当麦霸们哼唱着王若琳、方大同、苏打绿的时候,我们却还陶醉在《单身情歌》、《海阔天空》这些老歌中。80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怀旧,起码我就是。”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赵莉莉,一跨出校门,就被就业的现实追着跑,整整跑了一年,才找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工作了几年以后,给她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现在,赵莉莉对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提不起精神,就喜欢怀旧,喜欢沉醉在那种情绪中。

听音乐喜欢那些老歌,看电影也喜欢看那些老电影,每次电视台放那些90年代的香港片都一定要看,不管看了多少遍,还是爱不释手。“也许在电影的画面和熟悉的旋律中,追寻着自己青春的影子吧!”

“我虽然不老,但也开始怀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有加班、有指标,现实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开始偷偷怀念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时,有爸爸妈妈的赞美和鼓励,现在他们催我早点嫁人。那时,我做完作业后可以香香地睡个大觉,现在我入睡前还要想想我这个月的销售指标;那时,看到的是和蔼可亲的老师,现在面对的是想把你‘榨干’的老板……”赵莉莉如是说。

怀旧,也许并不是因为沧桑,而是一种释放压力、获得暂时解脱的方式,或许这正是因为80后正在长大成人。

“80后的怀旧情绪,在10年的春晚等到了一个预期中的高潮。”1985年生的韩思明,在杭州一些酒吧里做过DJ。这段时间,他正在总结过去的失败。而这种让他安静下来的情绪,是从看了春晚的小虎队开始的。解散已超过15年的小虎队,如今在春晚舞台上再次重聚,此情此景,着实让无数人为之感慨。不少人流下热泪,与其说是感动的,倒不如说是伤感与怀念——透过舞台上的三只年近四旬的“老虎”,令人们看到的其实是青春的流逝,想到的是与当年“小虎”的样貌、精神契合的自己。如今物是人非,歌曲还是那些歌曲,但是听歌和唱歌的人都已经改变。

他说,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红遍两岸三地的小虎队,是他们那个时代成长的孩子不可抹去的青春记忆。和小虎队同龄的80后,脑海中仍然是他们青涩而单纯的模样,满怀期待地憧憬着青春的美好记忆重来,“结果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却是三个中年人,他们挺着小肚腩,气喘吁吁去复制20年前的模样。”

亲眼看见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小虎队”都已变成了“老虎队”,韩思明随着80后集体的记忆,浩浩荡荡地加入了怀旧的漩涡。

“我才多少岁,为什么现在就开始怀旧了?”25岁的韩思明十分困惑,小时候超级喜欢钻大衣柜,想在自己家里找到一条通往小人国的秘密通道。有一年放暑假,他独自在家,从工具箱里翻出小榔头,一头钻进大衣柜,东敲敲,西打打,结果秘密通道没有找到,大衣柜倒是被翻得乱七八糟。

父母下班回家后,看到满地的衣服,火冒三丈。“挨骂的难过,远远比不上找不到秘密通道的失望。”韩思明说,直到成年后,自己还是对大衣柜有着难解的情结。

以前,韩思明总觉得自己还没结婚,还很年轻,音乐的梦想还可以再玩几年,但是这次“小虎队”的现实告诉他,岁月无情,连“小虎队”都承认自己老了,自己还有什么资本再浪费青春。韩思明摸着自己的胡茬,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放下梦想,面对现实。

长大后的80后一代,要扛起超乎他们想象的重担。住房、婚恋、工作、父母赡养、人际关系、竞争压力、个人亚健康状况、保险保障等种种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需要面临的现实枷锁。很多80后,还没有开始相信,就已经开始怀疑,怕落差,怕边缘,怕失去,怕卑微……其实长大后的“李雷”和“韩梅梅”应该明白,我们生活的恰恰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有很多机会,扇扇大门都在敞开。

如果说60、70后的怀旧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居多,90后的怀旧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80后的怀旧更多地源于内心的责任和现实考虑。作为上有老,下或有小的一代,他们得瞻前顾后,得在争取自己出路的同时,托起父辈的寄望和新家庭的使命。责任越大,担子越重,思虑越多,也就愈发需要压力的释放和心灵的空间。也就只有在责任和使命的输入和压力的输出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生命个体才能不至于被提前透支心力和灵性,也才能“恢恢乎其间游刃而有余”。

与80后其他排遣苦闷的做法相比,怀旧既不长吁短叹,又不牢骚满腹,而是借助从选择性记忆中重温的那些温情、美丽的情节,来调整被现实割裂的自我。这足见80后勇于担当,不自怨自艾,以一种良性的、无碍他人的积极的心态来慰藉心灵,舒缓压力。于是,怀旧这集体选择也就显得分外可爱。需注意的是,作为各行业中坚的80后的集体怀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这个时代的无序和压迫感。如果大环境得不到有力的矫正和改善,集体怀旧的另一端就很可能是暮气沉沉的壮年和一个国家的老去。

为追逐梦想而奔走

在2009年,“蚁族”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向整个社会沉重的诉说了80后一代艰辛的生活状态。而2010年,另一个关于族群更为积极的词语,“梦想Action派”正悄然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关键词。

对于大多数80后而言,就业和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不能专心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都走着大多数人走的路,向大众定义的成功而迷茫地努力着。梦想Action,是80后一代为此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主张。Action的中文意思是行动,梦想Action派则特指那些敢于为梦想而付诸行动,坚持自己不随波逐流于现实生活的人们。这个词的出处为一篇名为《梦想行动梦想Action》的感人励志文章。作者鼓励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能坚持属于自己的小梦想和小信仰,不妥协于现实,找回属于自我的小宇宙,哪怕,它不是大众定义的所谓“成功”。

2010年对许多80后来说是备感压力的一年,这一年,90后出现在大学课堂,而许多80后已经进入三十而立的人生大关。作为曾经被社会关注的新生代,80后们如今已经清晰地感受到青春即将不再的压力。珍视每一天,正视自己,不在生活的急流中随波而行,坚持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成为很多80后逐渐重视的精神诉求。正因此,有媒体评论认为,梦想Action派的精神主张,喊出了80后们的心声,因而才会迅速为网络所接受。

如果说蚁族一词体现着许多80后尴尬而无奈的灰色生活状态,梦想Action派则体现着即将成为中国社会支柱的80后一代的积极、乐观和坚强。对于想要做梦想Action派的每个人,追逐梦想也许会是艰辛的。但就如影响80后一代的泰戈尔一句诗所说的,“天空不曾留下鸟儿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李蒙、邴雅萍都是“80后”,他们都是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并没有按常理选择那些偏离艺术创作道路,但容易就业的职业讨生活。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坚持艺术创作。虽然因此失去不少挣钱的机会,但他们认为坚持自己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也最快乐。

1981年出生的李蒙,2003年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目前在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读研究生三年级。上大学时,一次挺偶然的机会,李蒙随手画了几幅漫画,同学和老师看后觉得她挺有想法。有了大家的鼓励,李蒙就一路画了下去,而且越画越有兴趣。她说:“我的漫画创作中的构图、颜色等方面,可以从油画的技法当中汲取充足的营养和灵感。当时我创作了不少漫画插图,于是老师就向出版社推荐我。但是,我怕画漫画太程式化,所以大学毕业后还是选择油画专业继续深造,并继续用油画的线条、结构、色彩的感觉来丰富漫画创作。”

李蒙创作的漫画充满了纯洁的童趣,不流俗。2006年时,她随学校的访问团到法国进行教学交流。在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受当地慈善机构邀请,李蒙“出版”了漫画集《记忆》。那是给孤老人和流浪儿创作的漫画。她说:“《记忆》免费派发给这些孤苦的人,里面的漫画内容可以给他们一些心灵慰籍。虽然是公益行为,但我非常高兴。”

这几年,李蒙一直在为《女生》杂志配插图。这工作只有稿费,没有版权,而且,不多的稿费也无法满足李蒙日常生活的开销。她说:“开始我也觉得钱少,但后来想,我为杂志画漫画,得到很多学生读者的喜爱,这对我来说就是最高兴的事。研究生毕业后,将来我可能会找份工作赚钱,也许生活上不会那么富裕,但我不会放弃漫画创作,会一直坚持下去。”李蒙有个理想,就是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再积累一下,等有了一大批好作品,就结集出版。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星光,星光下依然会有小桥,小桥下依然会有渡船,渡船依然会扯起风帆到海角。还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愿你是阳光,明媚不忧伤》精选《哲思》创刊十年以来最受读者欢迎,最具正能量的文字,霸气传递正能量:我们并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而应该在自身内心深处点燃能照亮旅途的阳光,不用点亮世界,能温暖自己欢愉四周就好。
  • 蘑菇课

    蘑菇课

    在距我七八米的阴暗树冠层中,有根粗枝桠猛地一动,陡地蹿出一条鬼魅般的黑色鸮影,疾快无声地飘临头顶上方。在那一瞬,我来不及做任何反应,连害怕都来不及。当时只会一样,瞪大惊恐的双眼,眼睁睁地看着它当头罩下。那可怖黑影似夜魔的风筝,阴风凄凄悄然无声,阔扇般的漆黑双翼遮蔽了月亮。它在我头顶三尺处收住,打个快旋,回落到左侧的树杈上。月光清晰地勾勒出它乌黑的轮廓,身长近半米,形体圆粗,似一个大树瘤。佯攻。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刚才那一刻,整个人毫无反应,如同被绑紧的牲口,对方可以用任何方式在任何部位下手。稍稍回过神,第二轮攻击又至。它直扑到距我头顶一尺处,才猛地凌空敛翅,疾旋一周而去。刹那间,我嗅到了它身上毛羽间散溢的微腥气。虽属佯攻,但比上次凌厉。
  • 丁玲散文选集

    丁玲散文选集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以不同年代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便于读者阅读与欣赏。《丁玲散文选集》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之一种。
  •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该书选取了从汉魏到明清时期的近三百首富含哲理的诗歌,介绍创作背景,阐释诗歌主旨,重点突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的“哲理”,既包含反映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原理,也包括佛、道、儒家的教义,更多的是一些古人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中华名族创造的最高精神产物。相信今天的读者读来也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共鸣。
热门推荐
  •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做为一个优秀男孩的父亲,一个多年的图书馆馆长,作者以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以敏锐、客观的视角,专业的学识,从细节向父母和孩子介绍青春期阶段男孩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哪些变化,并且提出了一些父母如何做才能让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和友善,如何让男孩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建议,包括怎样对付学校里的“小帮派”“小霸王”,还有如何更好地与朋友交流和相处。
  • 他和谁和谁

    他和谁和谁

    相传苦海湖底有一家神秘的店铺,兜售——美貌、财富、机遇、健康、爱情、声望和善良。只要你走进这家店,就能满足你的欲望。
  • 穿书之花起花落

    穿书之花起花落

    陌凉发现自己来到了一本书中,而自己就是书中的恶毒女配。在男主落魄时冷嘲热讽,污蔑陷害,再去往作死的路上永不停歇。而男主性格阴郁,变态,睚眦必报。这位女配再后来穷困潦倒,生不如死。这可怎么办啊!!!
  • 一笑回眸百媚生

    一笑回眸百媚生

    “我们两清了。”白灵月缓缓起身都没有看容郁一眼。感应着白灵月的离开容郁的眼角流出眼泪“为什么你对我这么残忍……”
  • 绝色丑妃:傻王很腹黑

    绝色丑妃:傻王很腹黑

    丑女千金——无才无貌无智慧。痴儿王爷——呆头呆脑呆头鹅。一纸婚书,成为众人矢之的笑话!当真绝配!花轿中——她浅笑吟吟,悠然自若。笑已是她最好的代名词!马背上——他痴痴傻傻,心冷薄冰。痴已是他最好的保护伞!他,曾一目十行下笔成文,无奈天不作美,一息间变成了全天下的笑话!她,笑如花冕于心。隐自己于天下疯疯癫癫现于人前!欢迎加入黛灵小说群,群号码:15349078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Crotchet Castle

    Crotchet Cas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尼采在书中独创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重要概念,借此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语言,重新阐释古希腊文化,进而探讨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乃至人生的意义。尼采认为,日神(阿婆罗)的艺术表现为雕塑和史诗,是梦幻艺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艺术表现为音乐,是醉狂艺术。希腊悲剧源于酒神祭祀的合唱歌队,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融合的产物。尼采把“酒神精神”看作希腊艺术的根本基础,即“对生命的肯定……对其生命力之无穷无尽感到欢欣的生命意志”。他认为,在希腊悲剧发展到顶峰时,使它消亡的敌人也产生了,那就是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启蒙哲学的批判精神,希腊悲剧在狄俄尼索斯和苏格拉底的对立中“归于毁灭”,但尼采预言:“酒神精神”必将重现,新的悲剧时代必将来临。
  • 梦里的恋爱日记

    梦里的恋爱日记

    他们很后悔高中没谈过恋爱,也很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去表白。我不后悔,悲催的我表白了还是没有谈恋爱。但咱是谁呀,被拒绝了就幻想一个呀。原来的手机和优盘掉厕所里了,大纲没有了,暂停更新
  • 和平守护

    和平守护

    因为未知原因,人界附近的灵界中的神魔两界结界被毁,六神战队与六魔战队来到人间寻找失散千年的“十灵符”,在化解一次次的危机后,六神战队队长来到灵界又有了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