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5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人行为心理特征VS现代企业控制力管理(4)

穰苴斩杀庄贾,处置君主特使让在场官兵立刻对其心生敬佩,对其所宣之军纪国法,也充满敬畏。一时间,士气高涨,穰苴的威名得以确立,为以后率兵一举收复燕国所占领土,奠定了基础。

部下常有过错,领导者当然要很好地处理,这是英明之策,但更为英明的是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部下犯错。所以杀一儆百,树立威名,通过严肃处理防止今后其他部下犯下类似错误则是首选之策。事实上,司马穰苴也正是运用了这一招,才严肃了军纪,保住了权威,从而维护了其在沙场上发布命令的有效性。

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会有懒散放纵的成员。如果管理不严,便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这时,领导者应利用下属畏惧权威的心理,通过杀一儆百,来树立权威,以保证集体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如果领导对懒散放纵的员工畏畏缩缩不敢管教,或者为了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而亏待另一部分员工,就会在整个组织里造成人心涣散,工作杂乱的状况。

所以在企业内部,领导坚决地开除那些“刺头”下属,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领导者为建立威名,采取严厉措施,这里的对象范围相当宽泛,不仅包括其他部下,更应包括自己和自己的亲近下属。因为,从自身做起,产生的震慑力往往更大,对增加领导权威起的作用也更大。无数的实践证明,杀一儆百是一个在管理学中屡试不爽的方案。但喜赏畏罚,这是人的本性。杀一儆百的计策只能在少数人身上实施,否则就会造成公司员工的恐慌。

克服特殊化心态以身作则,才能有效控制

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统治者强调的是一种特权,一种凌驾于法律、规章制度之上的特权,也就是俗话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意识。因此有些国人只要有了权,或者跟权力沾了边,便不由自主地想搞特殊,为了自己的方便违反制度。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心动摇,“裙带关系”、“亲戚关系”大行其道;“溜须拍马”、“攀关系”、“走后门”盛行,结果导致真正的企业决策不能令出必行,控制力大大减弱。

所以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最容易破坏制度的往往就是制定制度的人,有时甚至就是老板本身。大厅中明明写着“请勿吸烟”,可是烟瘾上来了,老板抽一支,别人也不敢讲什么。很多领导口口声声说要搞团队建设,自己却没有照团队精神去做。我们缺的不是规则,缺乏的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规则的决心和行动。但如果能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搞特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那就会大大提高执行力和控制力。

所以作为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依章办事,严明号令,依据规则处理一切事务,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而不要因为自己的任何偏好而搞任何特殊或例外。只有这样你的团队才能够上下一心,赏罚分明。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搞越权管理,而应逐层放权,一切均依据制度规定行事。

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要靠管理。显然,管理要比策略(战略)更重要。你可以不去挖空心思地进行流程再造、搞模式创新,只需要像绝大多数企业那样采用尾灯战略步人后尘就可赢利,但是,你不能缺乏企业为完成战略目标所应具备的控制力!即使你靠某种独创的经营模式,拉开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但若控制力不够,企业无凝聚力,便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一定会被模仿者追上!

因此,领导者带头模范执行制度,才会政令上通下达,秩序井然。只要做到了制度健全、赏罚分明,就可以使公司上下都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对了如何奖,做错了如何罚。这样一来,“公道自在人心”,就可以避免模棱两可乃至黑白颠倒,心术不正之人也就无以售其奸了。以身作则要求管理者要“严”,要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树立权威,无威不足以服众,无威不足以成功。古代的“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

顺而不从与“情景管理”

某些中国人在接受责备时态度特别的谦和和顺从。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员工来说,当管理者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可能会很耐心、殷勤甚至是诚挚地倾听并愉快地接受,而且附加说:“是我的过失,是我的过失!”也许他还会感谢你的好意,发誓说一定要立刻、彻底、永久地改正,反映出中国人具有“顺”的天性。但是,很可能这些动听的誓言不过是故作姿态,顶多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顺而不从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危害

中国人的“顺”是因为传统专制的统治时间过长,君主专制的高压让人不敢不从。曹操当年亲征孙权,某日天气晴明,于是大宴群臣。高兴之余,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时扬州刺史刘馥劝说:“大军相争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曹操大怒,当场将刘馥刺死。虽然第二天懊悔不已,但良臣之命已无可挽回。所以,鉴于一个个血的教训,有些国人一向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不敢对上级有任何的违拗。

然而,正是这种严苛政策的高压,让某些国人“修炼”出了活络的脑筋。从“白马非马”到“子非鱼”都幽默地显示了中国人的“诡辩”智慧,为了生存而适应“猛于虎”的苛政,人人都会合理地“阳奉阴违”。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在钻制度空子方面,某些中国人更有一套“绝活”。下面的例子颇能说明这种特点:

“武皇则天,闻京城内外官员吃喝成风,乃严禁屠牲,虽三令五申而风不止。一日,某京官出巡,县宰进肉款待,京官问:‘何以杀羊?’县宰曰:‘非杀,狼咬也。’京官笑曰:‘狼咬则吃无妨。’稍顷,又进鲜鱼一盘,县宰复云为狼所咬,京官乃大笑曰:‘狼能咬鱼乎?当云小鱼乃大鱼所咬也。’语未毕,满堂哄笑,杯盘筷碟即叮当作响矣。”

可见,纯粹的制度对于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再严格的制度如果不符合人情或者形势的话都会有一定的疏漏,而脑筋活络的某些人都能从制度的空当中找些小借口,贪些小便宜。他们心中装着个“小九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打“擦边球”。

在中国的一些企业中,经常出现二把手架空上级总裁的状况:一个企业总裁定下了这样的制度:凡是10万元以下的开支均由经理决定,10万元以上的由总裁决定,结果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一笔开支是找总裁决定的,是因为开支太小了吗?后来总裁发现,原来10万元以上的开支都被经理分解成了5万元的,分两次来报,于是总裁的权利就被架空了。顺而不从会严重降低企业的执行力,败坏企业风气,让企业产生“内伤”。

到了基层中,员工的这种“顺而不从”的现象就更为普遍了:员工表面上唯唯诺诺,但暗地里却投机取巧。领导想领导的事,员工想员工的事,领导没有威信,领导往往被员工猫捉老鼠的游戏搞得筋疲力尽,满目盲然。员工的良心并非天生就坏,因为员工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混下去,就必须将自己装扮成所谓的“老实人”。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企业里的一把手很能干,而二把手却没有太大的能力,但却“老实听话”。但是企业一旦遇到困难,这些平日里的“老实人”,不仅帮不上忙,有时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顺而导之,情景管理

那么针对这种特性,如何防止下属和员工们“顺而不从”呢?

正如泡菜坛中萝卜白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那样,每一种管理文化其实都有它自己特殊的节奏。西方人的制度设计有时候是可以用“精妙”形容的,而且对制度的执行在我们看来近乎呆板,但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人治为主呢?不仅仅是封建专制的缘故,因为仅有法制是管不住中国人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聪明的中国人总能找出理由来“瞒天过海”,把制度回避、歪曲、改造,直到这个制度等于没有。法家代表韩非子也说过:“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所以,管理中国人就应当考虑到中国人顺而不从的特性,懂得灵活权变,而不要过于依赖制度和计划的完善。

中国人的这种“顺而不从”的特性恰恰是一种灵活的创新心理的体现,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计划赶不上变化”、“此时一时,彼时一时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国人处理事情往往以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一切因时而移、因事而异,在变中图存、在变中求进,是大文化赋予的中国性格。而且这种灵活机动的做事方式,也为个性的发挥和创新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管理者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发挥他们这种“自作主张”的特性,不要把制度订得太过于死板,根据员工的情况和外界的变化随时变动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情境领导模式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这样认为:某一具体的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随时都适用。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员工的不同特点、不同的行为表现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首先,企业制度需要与时俱进,随势而变。企业是在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着的,制度也不可能是静止的。韩非子说“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用新的情况去套用旧的制度,必然会约束企业的发展。只有按照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管理制度,才能使之与企业的运行相适应。

另外,员工的心情、感情和意志受到外界刺激,瞬间就会发生变化,或许喜欢做这件事、或许喜欢做那件事、或许沉静、或许兴奋、或许快乐、或许忧郁,这些变化着的复合感觉决定了职员行动的质量。不恰当的刺激就会引起不恰当的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管理的效果。所以,情景管理最难的一个步骤就是如何了解并判断自己的员工此时是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样的状态,这就要运用好管理者的观察和沟通技巧。

同类推荐
  • 让问题到你为止(珍藏版)

    让问题到你为止(珍藏版)

    企业的卓越成就,都是由团队员工齐心协力完成,而直接管理团队的中层,就是企业的核心战斗力。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员工在工作中仅仅发挥了他们潜力的一小部分。那么作为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激发每一个员工发挥最大潜能?《让问题到你为止》为全球最权威的个人职业发展咨询家、演说家、励志大师博恩·崔西力作,包含了博恩·崔西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数十年深入研究的成果,消除妨碍团队员工前进的一切障碍,激励员工发挥出最大潜能、创造最佳业绩的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 电话销售细节大全集

    电话销售细节大全集

    销售工作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尤其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而电话销售这种单线交流的工作模式更是如此。本书摒弃了枯燥的理论阐释,从电话销售中的实际经验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电话销售中的话术秘诀,对用电话赢得客户的关键细节加以分析与反思体会。通过本书的学习,您能全面掌握电话沟通的关键细节,迅速提高个人能力,大大提高销售业绩,成为优秀的金牌电话销售员。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

    本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国际市场营销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营销信息与调研、国际市场细分和选择、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等。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热门推荐
  • 农家俏医女:捡个夫君来种田

    农家俏医女:捡个夫君来种田

    一朝醒来,天朝最强中医世家传人成了软弱可欺的小农女,娘早逝爹有顽疾,家徒四壁不说,还有大堆极品来袭?滚开!没钱没屋咱就动脑子发家致富,治杂症,卖草药,修新房,撩正太,顺带手撕绿茶婊爆炒白莲花,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爽~只是,这只突然出现的大妖孽是什么鬼?她的软萌小奶狗呢?!大妖孽贴脸:“媳妇别急,咱们这就造个你喜欢的,如何鸭?”“滚!”“好,爷就喜欢跟媳妇一块滚~”吹灯,扑倒之。
  •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交流群:984341761)公元前91年。欧洲还处于罗马共和体制下,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古埃及处于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而大汉王朝经历了文景盛世和正在位的雄主武帝后进入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然,巫蛊之祸发生,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后兵败身亡,此事牵扯人数多达数十万。一时间汉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而刚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刘病已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并被下狱。就在这时,刘拓莫名其妙成了刘病已的小叔。西域是否还会归于汉朝统治?名臣陈汤是否还会喊出那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人,是否依旧会成为一个如同山脊一般的伟大民族?
  • 四分江山

    四分江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切一字缘,一字万般看。万番千计,本是缘,终为空。
  •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

    滨海报业大厦是一栋橄榄绿玻璃幕墙装饰的二十七层大楼,半岛晚报位于二十一层。透过小会议室宽大明亮的窗子,白云、大海、码头、游艇就会依次映入眼帘。春节刚过,海边就浩荡起春风,散步的游人多起来了。可小会议室里闻不到一丝春的气息,社会新闻部的十名记者东倒西歪、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听部主任老郝新年后的第一次训话。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万法之刃

    万法之刃

    骑士之国,不起眼的见习骑士、地球之上,泯然众人的学子一员,又或者,在万千世界是挣扎求存的神选之子,哪一个,才是乔森的真正身份?于华丽的魔法中寻找智慧之精义,于板铠大剑中追求力量之极限,于自然与平衡中追迹神灵不经意留下的线索,直到……成为一世至尊。呵,这条路,每一步,大概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即使有神灵的眷顾,青少年哟,你真的想踏上这条路,迈出一往无回的第一步吗?
  •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人员、专业培训师、员工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原振侠20:劫数

    原振侠20:劫数

    在巴拉圭西部一个水晶矿洞里,一块前所未有的巨大水晶瑙被开采出来。经过X光透视分析后,发现里面布满了七彩夺目的水晶,而其中一条水晶柱,竟然藏着一张像在惊恐地呼喊的人脸。更诡异的是,在发掘后不久,负责开采的矿务师就和这块沉重的水晶瑙,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水晶瑙消失后,矿洞附近本来不属于地震带的区域,却多次发生强烈大地震,把绵延不断的山岭,瞬间夷为平坦的高原。为了调查这一切,原振侠与超级女巫玛仙不惜身陷险境,竟发现高原之上,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图案。原来这一切一切,都和一个全球生物都无法逃脱的劫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