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600000002

第2章 自序艺术需要解释

在人类艺术领域,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不需要解释,自身就说明一切,解释只是穿凿附会。我却认为,艺术必须经过解释才有意义,人们在进行审美欣赏时,不仅仅是当时现场的感官认知产生美感与愉悦,而要掌握艺术家创作的意图、风格技法、甚至个性与生活经历,才会真正理解美在何处。

艺术欣赏是基于有相关审美经验的认知行为,人们所喜欢的美,必然是前此有所了解或认识的。这也就是一般不懂西方音乐的人初次听交响曲不知所云的原因。艺术需要解释,这也是艺术批评的价值所在。如果艺术不需要解释,那么,艺术批评家就成了多余的人。尽管不少艺术家声称不读、不在意批评家的意见,但是,倘若没有批评家的关注与评论,任何艺术家都无法取得成功一一谓予不信,请查一下中外艺术史,就会发现,所有的艺术家,只要成功了并且作品流传下来,一定得到过同时代或者后代批评家的推重与评价。

在这套丛书所收的大师名家中,许鸿宾是个相对不大为美术圈外所熟悉的名字。事实上,是我对编辑李潇潇反复解释与争取,才得到了理解与支持。我的理由是:许鸿宾在专业背景、艺术成就以及人品、学风方面,都不逊于其他前辈。对于严肃的理论学术性质的图书来说,超前的评价与推崇正是文化职责所在。如果所赞赏评介的人物都是世人皆知、功成名就的大师,其实就只是锦上添花,甚至是人云亦云。对于文艺批评与研究来说,能够发现新人或者是不那么著名的大师,经过推介与阐释让更多的人都认可并重视起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工作。相对于启功、黄苗子、王世襄这三位名满天下的大家,许鸿宾的存在,是我这套小书的特别之处,相信内行人士会看出其意义。

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我可能是对画家许鸿宾进行研究与阐释最多的评论家。当然,许老先生的画学成就,早有报刊与广播电视宣传报道,我进行许鸿宾研究与评论,只是过去十年的事情。不必讳言,我在尽力解释许鸿宾的艺术,做个也许不恰当的类比,就像三四十年代傅雷之于黄宾虹。

值得一记的是,这个月我参加中组部与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到云南挂职一年,计划之一,便是想拜访著名画家袁晓岑先生,希望做一篇访谈,2004年5月,我到昆明参加学术会议,曾请一位当地的书画界人士代为联系拜见,结果那天上午袁老临时“在家里正进行交易”(这是原话),而我下午便要回北京,于是错过去了。不幸的是,到了昆明才听说,袁晓岑老先生已于今年6月仙逝。我计划中的大师访谈系列中早就名在榜上的袁晓岑,竞一面之雅也无缘。这真是憾事。诵辛稼轩“不恨古人我不见,恨古人不见我狂尔,知我者,二三子”之句,慨然系之。

袁晓岑与许鸿宾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可以算是花乌画家,都是外省画家。后一个共同点,使得他们都不大受到美术批评界至高点,也就是北京的批评家们的关注。这是中国艺术的现实格局,也是近几年各地画家都不约而同要在北京买房,迁往京城的最主要动力。

生活在外省的艺术家,不大容易受到关注也就不大容易取得全国性的市场成功,但是艺术品是一回事,艺术市场又是另一回事,画家的成就与价值,并不是与其知名度或画价成正比的。许鸿宾能够在距首都两小时车程的保定平心静气、坚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默默乡里,不改其乐,足以反映了其定力之深与名利心之淡。

依我拙见,许鸿宾并不是一个地方性的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没有地域限制,甚至没有民族或语言限制,是各省各市乃至各国的艺术欣赏者都不用借助翻译或解释就能理解并喜爱的,不止一个国家展览收藏他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许鸿宾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北京居住,但却早已是全国性的画家,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的画家。

在许鸿宾被更大范围的收藏者、欣赏者所了解熟悉后,许鸿宾艺术的解释者相信会越来越多,而且学如积薪后来居上,想必未来的读者能看到更精彩的、更有分量的研究评介著作,我这册小书,只是抛砖引玉,充其量只是一块铺路石而已。

11月26日,我由昆明返北京出差开会,抽空专程去拜访了许鸿宾老先生,并就书稿的校改交换了意见,老人对此书极其看重,对书中涉及到的人与事非常细致地再三推敲。由于删掉了一些篇幅,为了补空,也为了反映画家近况,可以配几幅新创作的画当插图,于是我请老先生当场作画,老人七十有五,而神清气朗,双目炯炯,不以我唐突要求为忤,很有兴致,一小时画了四张小品,我认真在一旁观摩,从头到尾,老先生没有一笔失误,从构图到每一线条,都很肯定准确,真的是炉火纯青。在我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享受,也相当于上了一堂大师创作示范课。

我刚刚四十五岁,原本近视,近又有些老花,看书中的小字都要摘掉眼镜。而许鸿宾老先生不戴任何眼镜,信手挥洒而无不如意恰到好处,功力毕现,我为之叹服不已。上天如此偏爱老画家,令其年逾古稀尚能作工笔草虫,这难道不是奇迹?午饭时河北省美术研究所所长、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静伯教授在座,聊起来许老的身体健康情况似乎也不大相信还能作工笔小虫,我拿出四幅小品请同为画家的张教授过目,赢得啧啧连声。

作为多年从事报道与评论写作的学者,我的专业信条是眼见为实,这四幅小品附在书中,一则作为艺术作品以飨读者,二则也是美术学术性的佐证。

2008年10月26日写于昆明挂云居

11月27日补记于北京闲闲堂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以新的史料与视角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新音乐运动、左翼音乐、抗战音乐、秧歌运动,萧友梅、黄自、黎锦晖等老音乐家,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的业绩,《国歌》、《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哀乐》等的创作与演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新的解读。作者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书中贯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发挥音乐史学研究的正能量。
  •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作者21世纪以来撰写的关于戏曲理论与美学的文章22篇。第二辑6篇,概述了中国古代到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辑5篇,论述了欧阳予倩、阿甲、张庚、郭汉城等当代戏剧家对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三辑7篇,阐述了作者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观点,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构成、建设的构想,论述了“关目”、“程式”、“行当”等戏曲概念的意义;第四辑4篇,通过论述戏曲美学与中国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民族艺术美学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形神、虚实、内外、功法等美学范畴的意义。书末附有对作者的访谈一篇,记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电影评论自选集,收录了近百篇影评与随笔。所论及的影片均是30多年来具有巨大影响或有强烈争议的国产影片,和部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得奖的外国影片。作者努力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凭良心,说真话,有思想,有文采,有文化。作者之所以把书名定为《阅读电影》,是因为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件特别庄重的事,对于电影亦然。要对一部电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写电影评论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解剖与彰显电影的意义。和诸多随着风向转的藤萝状态的评论不同,它扎根在作者自己的土壤里,如一泓清泉从心灵深处汩汩流淌……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请所有带着这些困惑的家长朋友们翻开这本书。因为对自已的孩子所拥有的爱使我们在他们身上付出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耐心,那么,我坚信所有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朋友们都会有足够的耐心把它看完。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已究竟在哪个误区里,我们更可以从其他人那里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办法,然后,我们可能会明白事情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严重,我们会逐渐相信明天的阳光依然灿烂……
  • 诸天从妖神记开始

    诸天从妖神记开始

    无限流小说,无限从妖神记开始。计划的世界:妖神记——元龙——……
  • 王牌经纪人之出道之战

    王牌经纪人之出道之战

    练习生邹彦和家里作对,走上练习生的道路,原本只想做个唱跳歌手,却被自己的经纪人硬往演艺道路上扯,只不过在渐渐接触演戏的过程中,他越发喜欢上演员这份职业。
  • 陈白沙集

    陈白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影仙迹

    神影仙迹

    大神道:“你救救我吧!我给你钱。”姬云道:“莫慌,你先等等~!佛曰:“求你了,把金莲还我吧!”姬云道:“里面的莲子做成羹真好吃,明天吃完了还你!”仙帝泣声道:“女婿,魔王那厮好坏呀!你一定要教训他!”姬云答道:“恩……把鞋给我擦干净,我要出门咯!”一个神州大陆的绝世奇才强势的修真人生,金钱,名誉,实力,势力,全都不在话下,诙谐,爆笑的情节令人不禁捧腹……
  • 川南由北

    川南由北

    这是一场跨越十年有余的暗恋,但暗恋的最后是分道扬镳?还是彼此相爱?她跟着他的脚步从江南鱼米水乡一路跟随去到了环境恶劣的北京……从小带大的暗恋让她受尽了委屈,终于累了,她回头准备放弃的时候,他……
  • 根据地(上)

    根据地(上)

    《根据地》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的探寻,借助对冀鲁豫根据地革命往事的踏访与追述,鲜明地提出人民是我们党最可靠的靠山,民心就是最大的根据地这一论断。无疑,这同时也是在探寻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历程的原点与出发点,是一部寻找根基与根本的报告文学。“根据地”中的“根”就是根本、根基,“据”就是依据、凭据,“地”就是土地、江山、社稷。“根据地”也就是共产党人打下江山得天下的根基与依凭,是共和国诞生的原点和出发点。从这个层面上说,《根据地》描述的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党的历史,一段国家记忆。这段记忆沉淀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作家用生动的文字再次擦亮擦新。
  • 仙妃莫逃

    仙妃莫逃

    天上有个小仙女,好吃懒做一万年,没事儿就是吃吃喝喝,管理管理位面小绿植。突然有一天,天道姻缘落下来,一个老公砸上来,仙女宝宝心有戚戚,下界去历劫躲老公,谁让他偏偏是个魔尊!然而,她当修行小天才,他就下来当她的守护神!她当小毒女,他就跑去当她的小毒人!她当小龙女,他就跑去当她的小野人!她当小骗子,他就跑去当她的土大款!总而言之,遇上就是宠宠宠~~~~鼎鼎在上的天道也是觉得,嗯,这个男人很有诚意,考虑的差不多,可以嫁了!
  • 长笑河

    长笑河

    在架空历史中体会中国式问鼎天下以及爱恨情仇。
  •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一个对灵异事件感兴趣的三人组,一次贴吧的偶然发现,一场场诡异的事情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