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700000008

第8章 黄苗子说(6)

答:这是您说的“后文革病症”。有一位老朋友对我说,苗子啊,我们远远没有认识“文革”对中国今后的影响。

问:还是需要有舆论来提醒。我一直认为历史事件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惯性后遗症,在重大的社会变革中,不是说哪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过去就结束了,而会在其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继续产生后果。我们现在就仍然处在“文革”的影响时期。现在的这批画家、作家,六七十岁的,就大都是当年的红卫兵、造反派。

答:回过头来看看“文革”对现在的影响。当年红卫兵够厉害。把潘天寿批斗之外就叫他抄大字报,一张一张抄,早上贴出来晚上就不见了——有的人把大字报揭下来,剪成一个个字,裱好。文字不一定通顺,就卖潘天寿的字。(笑)当时也不是卖钱,是上海有一批人收,换脚踏车、收音机。“文革”以后我在杭州亲自见到过的。

问:2O世纪中国的书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很多书画家和报刊出版都是有过工作关系的。从黄宾虹开始,有一大批。如郑午昌,后面就很多很多了,包括您当时也同时在书画界和编辑界。过去历史上不是这样,也没报刊和出版社。

答:也有,像芥子园的李渔之类。

问:那书是他女婿刻的。

答:他也刻书。十竹斋呀什么的,都跟画有关系。后来不少画家都给报刊投稿。报刊与书画关系很密切。

问:现在美术界有个现象,那就是有偿评论。您写过很多画家评论,您是怎么看有偿评论的?答:有偿评论?哈哈。我不了解。

问:现在社会风气很成问题。学者不像个学者,老师不像个老师。有的美术学院的教授,带学生,学生得买一张作品,这样一届带二十个学生,就不得了。

答:我的孙女,上小学,老师生日,她写了一张卡片,老师收下放在一边。别的学生啊,都是送红包!问:等他们这一代过二三十年后长大了,回过头来看,会觉得老师卑鄙。

答:他们从小受这种教育,司空见惯,没有是非标准。

问:这些人不考虑历史,不考虑将来,过十年、过二十年、过五十年,自己做的事别人会怎么看?答:对。“文革”一开始,我就有这种感觉。现在这些现象,都是“文革”造成的。

问:对于文化来说,战争呀、灾难呀,其实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在精神上、观念上荒废掉。

答:对。

问:尼采在上个世纪说过一句话:“上帝死了!什么都是可以做的。”我认为事实是这个状况。也就是一旦没有信仰就什么都是可以的,只要行得通。

答:“文革”以后我就有这么一个感觉,以前中国人有信仰,后来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现在谈不上信仰,这也是“文革”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文艺界、学术界之所以有这些现象,根就在“文革”。有一些人则是在极端的信仰之后没有了信仰。

问:这是很可怕的,没有信仰,艺术能有生命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文化、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完全没有信仰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内容空虚、艺术提炼出来无非就是真、善、美。

答:说实在的,别人说旧脑筋也好,迂腐也好,做人应该有个原则,尤其是搞艺术的。

问:对,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底线。上个世纪中国书画出现一批巨匠大师……答:我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不知道对不对。齐白石、黄宾虹这批艺术大师是从清末培养出来的,不是民国也不是解放后,当时确实出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像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梁启超、章太炎、严复等。他们对于国家存亡、文化兴衰、民族前途都有看法、有主张——现代不大可能产生这种人物。

问:就是说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

答:还有“五四”时期,比如蔡元培、胡适之、徐悲鸿等等。现在不可能再有这些大师,这种环境也产生不了。

问:“五四”以后文化上基本处在全盘西化,鲁迅其实也提倡西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苏联模式”,其实也是西化,是一个大西化的概念。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结论出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或者是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不利于传统艺术或者是人文成果的培育?答:也有关系,如果不是当时的气候,还是有一些人才出来的。钳制得厉害,就万马齐喑。

问:对!看了《洗澡》,就会感觉到那个时候的气候,后来反右呀什么的。

答:最后来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场扫荡。

问:那是中国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场浩劫。有很多东西从基础上从根儿上已经给毁掉了,比如中国教育传统。

答:在表面上看后果就很多。

“五四”以来蔡元培等人那些传统,“五四”时期的治学方法也消失了。在治学方面,我在国内就发现一位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老先生,是黄宾虹先生的学生,叫汪世清。

问:汪世清,去世了。

答:最近去世了?哎呀,太可惜了!他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在文化上做了很多工作,科技上的成就不用说了,他在美术史上的贡献没人知道。

问:相对来说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他。答:我最近要完成《八大山人年谱》。《八大山人传》出来之后我送给汪先生看,同时想让汪老就年谱提一提意见,就把《年谱》全部给他送去,我又怕他年纪大了,工作太繁重,不料他半个月就给我整理出来,四十多万字,一条一条哪个地方出错,哪个地方有问题,都标出来了,写了一百多条。

问:不得了啊。

答:这本书是把年谱与传合起来的,出来后,也是我对汪世清先生的纪念。

问:汪世清据说一直到年纪很大的时候还去北图善本室抄书。

答:早上六点就起来上图书馆,下午五点才回来,而且不是一年,而是数十年如一日!问:不得了!我们希望什么时候有机会把他的书画研究成果好好介绍一下。

答:他安徽汪家和胡适之是亲戚,跟北大数学系主任江洋培老教授也是亲戚,所以他们之间做学问的作风都接近。他搞美术史就是跟黄宾虹学来的治学方法,黄宾虹也是安徽人。

问:“治学方法”比什么都重要,知识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答:王世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成就,他二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首先就是学到“五四”时期的做学问的方法。燕京大学出了很多“引得”(英文index音译,意为目录、索引)。

问:对。像《论衡》以及《孟子》、《论语》等《十三经》系列大部头的引得,以西方的方法梳理中国古典文化,很有用。这些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复杂,比如说叶圣陶编过一本《十三经索引》,我觉得就是一个功夫而已,书拿来剪开,分门别类,按字检索。可是对于搞学问的人,就方便多了。

答:分门别类,哪个名字哪种资料,见于某书某页……问:对,但这也是一种学问。

陈垣就做了不少类似的工具书。

答:我有一个老师,是抽卷烟的,那些卷烟纸,一方面是卷烟用,一方面是抄笔记用。在书上发现一个他需要的材料,就抄下来。我最初不太了解,后来他告诉我,你别小看这些卷烟纸片,要集中起来就有大用场。

问:历史上做卡片的很多,李贺就是这样创作诗歌,《辍耕录》也是这么写成的。您做资料卡片做了很多吧?答:都丢了。

问:全部都丢了?答:还有一部分。李辉给我打印出来,我还没有整理呢。基本上是把读过的书里有用的,有关中国艺术的资料抄下来,一般的就不抄了,抄的都是自己没见过的,这些东西集中起来很有用。

问:当时您抄了有多少张?两万张?答:可能不止。应该有四五万张。沈从文先生“文革”前数十万张资料卡片,全都让红卫兵倒在院子里,收垃圾的一铲两铲收到车上就拉走了。后来他编《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大部分是凭记忆重新写出来的。

问:很了不得。因为这很具体,比如某一种款式、某一种图案是哪一个朝代的,是死知识,必须用笔记下来。

都是从史书上、从各种老书上一点一点找出来的。“文革”中有哪些事您的印象特别深刻?答:当时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牛棚,眼看着从外地来的学生,把一套二十四史一册一册烧了火取暖。后来只剩了几个破书箱,现在还在。书是线装的,铅印版,很便宜的版本。

问:他们不知道这些书的价值?答:当然不知道!问:您怎样看待自己的专业定位?答:实际上,我个人不管是写字也好,画画也好,搞点美术史也好,都算是票友啊,不是专门钻进去的,只是因为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搞。基本上也带有游戏的心态,像小孩玩泥沙一样。为什么要玩呢,就是自得其乐。小孩跟大人一样天生要追求一种什么东西,这东西有意义没意义他不过问。

问:游戏说。自娱。

答:人类很多文化就是这么来的,我看不是劳动创造艺术。问:刚才谈到鲁迅,鲁迅的文章虽然是白话文,但里头是有典的,所以如果典故不知道,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你就理解不了有多精彩。鲁迅这种旧学的底子还是非常深厚的。

答:可是,他反对人家学古文。现在的年轻人看鲁迅的作品就没办法全都看懂。

问:但他自己学得好着呢。

答:对。不通古文,中国文化的门开不了。古文、古书就是打开中国文化之门的钥匙。现在很多人都说有些大学的文科教授水平不行。你看现在清华、北大……(笑)问:现在某些在职的大学教授也都是五六十岁吧,这些人的学问糟得很。有的是连基础都没有的,治学门径全不知道,这是很可怕的。

答:从澳洲回来我就请教启功教授,说这个问题怎么办?他问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他曾经和赵朴初出面给中央写过一封信,说一定要从小七八岁培养国学,哪怕是开一个专门班。

同类推荐
  •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多年前帕里斯教授创办并主编了《设计工业·工业设计》(DIID)杂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同时站在历史和当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设计的真实尺度”。对这些在设计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的讨论,如同围绕着产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延伸所进行的一场世俗性的辩论,通过复合性的结果来击中移动性的目标。帕里斯教授将DIID作为对设计领域研究的实用性工具,试图在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去发现和讲述关于设计的故事以及设计本身的定义,将设计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帮助读者对隐含在设计中的物质和寓意的理解,来定义这种“延伸”,从而诠释了设计如何将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产品,来改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设计所具有的时代特有的意义。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艺术美学讲演录

    艺术美学讲演录

    本书共分四讲,主要通过介绍世界各大文明圈不同时代的重要思想家、美学家对艺术不同的阐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广泛地理解“艺术是什么”、“美学是什么”,以及对艺术与美学的定义与理解的许多种可能性。古典艺术美学到当代艺术美学,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到弗洛伊德、荣格;从老子、孔子、钟嵘到王国维,作者所注重的,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那些卓越的大师们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以及自身的领悟和解读,并由此为读者提供不同的思想路径。这些理解,与中国当下的艺术与文化语境相关,与我们每天面对的艺术现实相关,因而,这些抽象的理论就获得了回应现实的活力。
  • 盛世遗珍

    盛世遗珍

    本书内容包括,源远流长:唐代以前的金银器;盛况空前:金银器在唐代的使用;轰动一时:唐代金银器的几次重大考古发现等九部分。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我有一本度人经

    我有一本度人经

    诡异吞噬人间,邪神从未远离,我有一本度人经。度尽天下不平事。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融通。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具有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公关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解决方法,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地,也希望本书能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朋友们解决公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疯语者

    疯语者

    知名摄影师唐寻鹰收到莫名的信件,参与到了一场阿勒泰探秘金矿之旅中,组队后却发现团队里的人五花八门,一群带着猜忌上路的旅人们进入无人区后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恶劣,还有一系列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如影随形。这场金矿之旅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到底有没有魔?“我”到底疯了吗?这一次,请原谅玉松鼠,这次吓到了你们!
  • 公子也疯狂

    公子也疯狂

    谁说我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癫来惊四座,痴来见花怜,挥手惊风雨,口吐杀人言,一朝既得志,万界便太平……一个留传万界的传奇故事。
  •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叙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北美大陆上的风云变幻。详细描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发展。对历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发明、美国的政治生活等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 风起离去

    风起离去

    “我受不了这样子了,谁来拯救我”“我来”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我家将军多妩媚

    我家将军多妩媚

    威武不屈的大将军重生成了敌国娇滴滴的新嫁娘,她一心搅乱想要给故国争光,却发现别人口中的那个没用夫君,一朝高中封官拜相,锦袖一挥,说要给她帮忙。江山万里杯中晃,美人心计泪间藏。她知白首不离情难得,好在一直有人将她捧在心上。
  •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流传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本书从一个个小故事走进古王国,使我们走进一个个曾经辉煌而又神秘的传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文明。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