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800000004

第4章 吴冠中说吴冠中(2)

答:赵无极在杭州的时候,我们也是同学,他年级比我高,他当时也很得吴大羽和林风眠的欣赏,也是高才生。还有一个比他才分更高的,跟他同班的,叫庄华岳,但是他比较可惜。

问:去世了?答:没有,还在。这是命运的作弄。吴大羽在庄华岳的纪念册上写了一句话,临别了,一方面说明吴大羽对他的感情,一方面是表现了吴大羽对他的才华的珍惜。他说,“怀有同样心愿的人,无论别离。”我觉得很感动,写得真好。

问:得意门生。

答:但是庄华岳最后却到了广东的一个县里教音乐,完全出了这个圈子了。他后来也画一点水彩画,但感觉还是很好。赵无极当时家里条件好,各个方面的条件他都可以,但是他去得晚j他们是夫妻两个一起过去的,他的夫人也是我们的同学,刚去的时候法语不行,就去找我。他们比较阔气,住在比较好的旅店里面,我那个时候还是景况不是很好的学生,我帮他们找房子啊什么的,他们就定居下来。后来他还是比较顺利,他最早是给一个诗人米歇画插图,用中国的汉画的素描的感觉画插图,很得诗人的欣赏,他们的关系非常好。他是从这里一步一步开始的。

问:通过这件事进入法国的文学圈……答:对。文学圈,诗人圈,后来慢慢开始在美术界有了一点影响,后来就有画廊找他,给他代理。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基本上没什么联系,后来回到北京后就更谈不上什么联系了。一回到北京,完全没有想到那个情况,熊秉明是一道去的。回来的时候我们还就回去不回去讨论得很厉害。赵无极是自己去的,是另外一回事,我和熊秉明都是公费去的,当时拿的还是国民党的护照。

问:您回来的时候,公费还一直维持着吗?答:对。

问:国民党在1949年就整个从大陆撤走了,您1950年才回来,这一年的官费是怎么给呢?答:我回来了,公费就没了。我如果不回来,公费还可以延长。

问:国民党还给钱?答:我们的公费是法国的公费,中法交换。当时来回的路费是国民党给,在法国的生活费是法国政府给。当时是中国的留学生去了,法国的没来。交流可以延长,签字之后就可以延长一到两年。当时在法国待了三年之后,挺矛盾的,还要不要延长。教授是同意我们延长的,但是我们想回来。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学生会就挂五星红旗。

当时国民党的大使馆还在,就警告我们不能挂五星红旗,否则就断掉我们回去的路费,我们就到大使馆里去闹,待在大使馆不走。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

问:熊秉明留下来了?他应该说后来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法国巴黎的主流文化圈还是比较有影响的。

答:对。熊秉明是相当有天赋的,各方面的基础都很好。他中国的文化修养和西方的文化修养都很通,他的雕塑,是比较有影响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流行。后来他到索尔邦中文系去教学了,教学之后,他做雕塑就很少了。他也搞书法什么的。在中西文化的贯通方面,熊秉明是非常优秀的。

问:他在雕塑方面的创作就少了,偶然会有。

答:对。他自己就不能全力做雕塑方面的工作了。

问:您当时在巴黎,最近的朋友就是熊秉明,但他开始好像不是因为艺术去的。

答:他考的是哲学,但他一年之后改行学雕塑了,我们就成了同学,接近的机会就更多了。当时还有几个搞文学的,关系也都非常好。

问:您当时的课程,一个是在画室里面画画,再就是去卢浮官看展览。那个时候进卢浮官要钱吗?答:我们凭学生证可以进去。有时候老师讲课讲到什么问题,告诉我们要去看哪一幅画,我们就去卢浮宫看,一次只看几幅,要看全馆的看不过来。那个时候卢浮宫也不挤,不像现在人山人海。

问:当时它的保护工作怎么样?答:当时的作品都可以摸到的,当然(我们)不会去摸。

问:有讲解吗?答:来参观的人集中时有讲解,一般的都没有。

问:卢浮官里展出的画都是原作吗?答:都是原作。

问:有一些东西据说也是仿制品吧,比如《蒙娜丽莎》?答:我们那个时候展览的都是原作,后来像《蒙娜丽莎》就保护起来了,因此画面都看不清了。

问:您还去巴黎大学旁听?答:主要是旁听现代文学,但是有的我还听不太懂。

问:当时法国比较流行、比较热门的现代文学是什么?答:萨特的存在主义。

问: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完全成名吧?答:已经成名了,当时上演他的《脏手》,我都看不懂。

问:那可能是德国占领的时候萨特的作品。

答:我出国以前,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作品我看了不少,当时我在国内学法文,我就读原文小说。

问:中国当时也翻译过来了很多。那个时候法国文学是很热的,许多作品戴望舒等很多人都翻译了。

答:我读了很多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品。

问:那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家您最喜欢谁?答:福楼拜。

问:福楼拜应该说是法国文学家里面文字最完美的。

答:文字优美,而且推敲严谨。

问:据说他写三五行字需要一个星期呢。

答:可能。他教莫泊桑每天写一篇文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事情,然后推敲哪一篇更好一点。

问:读他写的东西感觉每一个字都是认真推敲过的,而且结构感很强。

答:推敲得厉害。

问:其实他写的故事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是情节性非常强。

您觉得像福楼拜这种文学作品的影响,对您的绘画创作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没有觉得有什么具体的影响。我就是喜欢他的文学。福楼拜语言的简练,语言的结构这一点跟鲁迅很像。我并没有把他的文学落到绘画上,也可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我只是单纯地爱他的文学,并没有想拿它来绘画。如果有什么影响的话,应该是它的文学的结构方面对我的思想的影响。

问:您当时就是喜欢文学?答:对。跟美术比起来,我更喜欢文学。原来我并不想学美术,我是想学文学的。

问:福楼拜的书并不多,他是很低产的。

答:虽然雨果的文字也很好,但我更喜欢福楼拜。

问:雨果不一样,他是那种洋洋洒洒,无边无际……答:对。福楼拜的严谨等于鲁迅。

问:您这个评判我觉得是特别到位的,当年在成都李健吾专译福楼拜。

答:鲁迅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毫不可惜。”这句话也体现在马蒂斯的画上,他的画面上没有任何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句话也可以联系到结构,联系到我们的老师讲的线构成,线到哪里,哪里多一点,哪里少一点,严格极了。语言的结构和造型的结构是相通的。

问:在很大程度上,艺术本身是相通的,尤其是文学对绘画的营养作用特别重要。

答:对。

问:可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文学的修养就不可能在绘画上取得成就。

答:对。文学修养也有高低之分,中国的诗和画配在一起的,当然也有好的,但是极少极少。法国对绘画的文学性并不重视,但他们重视绘画的思想性,否则就等于他们被愚弄了。造型本身的形式语言也有它的思想性,叫它文学性也好,叫意境也好,叫什么也好,反正要有思想性。如果没有这个,光是两个眼睛看到什么画什么,光是好看了,太有限,层次还是比较低的。问:在巴黎,有很多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都很关注画家,这个现象好像也是很特殊的。有很多文学评论家是研究画的,包括左拉。

答:但左拉他还是没懂画。现在也有很多文学家、文学评论家也喜欢画,但实际上真正懂的是少数。

问:再早一点的,像波德莱尔写了很多画的评论。

答:对。而且在西方绘画里面,波德莱尔第一个提出德拉克洛瓦德画中有诗,亦即意境。西方的文学家很多学过绘画,他本身的造型艺术修养比较高,中国的文学家也学画,文人画,但情况不一样。

问:现在的美术协会应该是民间化的。

答:都是带有经济利益的。

问:现在的文化体制都有问题,协会都已经官方化、衙门化了,包括作协什么都是同一个毛病。

您上次去和平艺苑,我听说您特喜欢那个地方。

答:也不见得。

问:因为我听说您说,“这个地方给我吧。”那么您是想用它来做什么呢?答:不是这意思。我到这个年龄了,什么也不需要。个人纪念馆我是不会搞的,要搞也是以后经过社会考验以后,由后人来搞,个人的纪念碑自己是树不起来的。

问:我想,您这番话对很多书画家是有借鉴意义的。

答:很多人都到自己的家乡去搞。

问:对。太多了,而且很普遍。

.答:南京方面有人要搞我的纪念馆,我没有同意;我的家乡要给搞一个故居,我也没有支持。只要是好的艺术品,它的影响力就会延续下去,我认为不需要这方面的操作。

问:好的作品自己会有生命力。

答:他们要成立奖学金,但是又没有钱。奖学金是要画的一个幌子,基金会自己没有钱。

问:我觉得日坛那个环境还是很好的,上次展览的整体效果我觉得还可以。

答:不过他们不会挂画,光线完全不对,画的效果不太好。

问:您现在画室有几个?答:最大的就是现在龙潭湖这个地方,原来那个地方很小,我的大画都是在这儿画的。

问:但是很多老先生自己都有很大的画室。

答:我这里就够了,也没进行什么装修,只是把灯搞得亮一点。

问:这是您的画案,怎么这么矮呢?答:这样便于我掌握全局。我绕一圈看画,如果画案太高的话,我站起来就不能从这一边看到那一边,不知道什么效果就很麻烦。

问:但是通常的中国画案好像要比您这个高。

答:对。一般都要高得多,他们只要看眼前的画面。

问:过去中国画案的特点,是不是也决定了中国画的尺幅,包括布局?答:影响到画家只能看到眼前,放不开,没有整体效果。

问:都是一段一段地画,尤其手卷这样的长幅。

答:肯定是这样的。

问:事先可能也难有一个严格的全局效果把握。

答:蔡元培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中国画是同文学结合的,西方绘画是同建筑结合的。

问:说起绘画同建筑的结合,您曾经两次在大学的建筑系里工作,这也是巧合。

答:对。

问:您都是作为美术教员?答:对。我是打工的。

问: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位置。

答:对。打工的位置。

在我个人的艺术上,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做。但对国家讲,我在教书方面很遗憾,我没有好好教书,不是我不认真,我的位置是打工,我没有真正进入到教学。包括我的观点,我真正想讲的,都不让我讲。我打了一辈子工。从对国家的贡献来讲,我一直是打工的。

问:您当时在重庆大学也是辅助性的?答:也是建筑系。

问:在建筑系,是不是也加深了您对建筑的了解?答:对。加深了了解。但是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建筑系的教员和学生的审美观比美术学院要高。因为建筑要讲构成等,而且他们外文好,能看外文书刊,直接知道外面的情况。

问:但是建筑系现在有一个问题,比如清华现在叫做建筑学院,现在不搞画,而且对画越来越排斥了,纯粹走向城市建筑工程,完全是工业化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答:没有很高的审美能力,是做不出好东西来的,清华还是重视艺术的。

问:我觉得建筑在造型艺术里是最高境界。

答:对。我觉得绘画系的学生一定要懂雕塑,懂雕塑之后还要懂建筑。

问:建筑是雕塑的放大,尤其是西方对此非常重视。中国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筑艺术这个概念。

答:中国是没有造型艺术的概念,都是文学的概念。

问:中国的建筑都是工匠来做的。

答:对。工匠做了很多好东西出来。像霍去病墓,因为他们的经验可以体现。

像大足石刻也是工匠雕出来的。工匠也创造了建筑。

问:这是中西巨大的差距,因为西方的建筑,像教堂这些很多都是由大艺术家参与设计完成的。

答:对。很多西方建筑都非常不得了。

问:你在清华的时候,平常跟梁恩成接触多吗?答:有接触,不是太多,包括林徽因也见过。

问:梁思成那时的精神状态怎么样?答:我觉得他很可怜。

讲一个具体的例子,那时候他开了一个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我去旁听,因为我想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上课之前,梁思成走上讲台,他穿的是制服,从上衣口袋里拿出来一个证,说这是工会会员证,我已经是工人阶级了,他觉得很得意。但他那时是不是真的高兴,很难说。

问:当时大家的心态都是扭曲的,他们原来都是很优越的,但是这种优越被完全摧毁了。

答:对。摧毁之后他真正觉得需要改造,但他也还认为这是一种扭曲。

感觉到扭曲的人是对的,现在我体会到的是就这样。

问:当时把知识分子人为地踩下去了。

答:当时改造思想是要去劳动,但是劳动能解决思想的问题吗?劳动能解决画的问题吗?所以后来华君武讲,劳动不能解决画的问题。劳动好画就能好吗?问:您195O年回来,遇到了当头一盆冷水。

答:我是两年之后遇到的。两年之后是文艺整风。我开始在美术学院很认真地教,学生也很喜欢。

问:因为您学的是最新的、最现代化的艺术知识。

答:很多东西他们都没听过,像波提切利,他们都不知道。我拿了很多画册给他们看,我带了几箱画册回来。

问:当时您的官费是怎么一个标准?答:来回的路费是国民党政府出,生活的费用是法国政府出。

问:您回北京的路费也是国民党出的吗?答:是。当时我们跑到大使馆去闹,因为当时政府换了嘛,先把路费拿到手。

同类推荐
  •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冯友兰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冯友兰一生的学术活动为基本线索,按照历史与逻辑统计的原则,对冯友兰早期活动、留学生涯、教书生涯、著述生涯进行了客观翔实的介绍和评价。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

    本书所讲述的这十位生活在深宫中的女人,她们美丽妖娆、荣宠一时,过着平常人可望不可及的生活。但在男权社会里,她们也只不过是政治斗争或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她们生活在高墙之内,权术阴谋之中,不得不周旋于尔虞我诈的后宫战场,她们孤独寂寞、苦苦挣扎,甚至要面对杀戮和死亡,她们的人生大戏多数以凄凉收场……这是十个在男人的世界里苦苦挣扎的女人们。对普通人而言,她们永远躲藏在一道珠帘后面,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当掩饰她们的珠帘被扯去,当包裹她们的绫罗被剥落,当她们脸上的脂粉被无情的吹散,当光鲜亮丽的外表被彻底击碎。呈现在你我面前的仅仅是一个个被蹂躏的千疮百孔的悲惨灵魂。
  • 贾平凹纪事

    贾平凹纪事

    作者眼见为实的一手资料,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贾平凹!侧重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贾平凹主要经历和重大事件的记述,浓墨于有关贾平凹创作的《废都》《白夜》《高老庄》等主要作品创作、争鸣、出版、遭禁,以及贾氏的生活片段,三毛在去世前最后一封信就是写给贾平凹的……
  • 恰似你的歌声:邓丽君传

    恰似你的歌声:邓丽君传

    有着小城里的故事里的温暖与幸福,她也有着撩动每个人心尖的温柔,但她更有着一段常人所无法企及的传奇人生;她拥有了一个女人该拥有的美貌与智慧,也拥有了一个女人很难拥有的辉煌与奇迹,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上帝特别恩赐的女人,却有着一段段坎坷崎岖的人生。陈彧编著的《恰似你的歌声(邓丽君传)》献给邓丽君的歌迷以及所有被她的歌声感动过的人——我们经常纪念她的最好方式就是徜徉在她的歌声里……
热门推荐
  • 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婚前男女看的

    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婚前男女看的

    《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婚前男女看的》由天涯论坛一篇点击量超百万次的情感热帖整理而成,原帖的楼主“奔四大婶”也就是本书的笔者在这里絮絮叨叨说上很多自己的真实感悟,并附带上大批真实案例活色生香地跟大家解说,本意不是说教,而是以最平淡的语言来传达一个普普通通女性眼里的婚姻。书中会有很多你熟悉的故事、场景,因为它们就发生在你身边,或者此刻正困绕着你,影响着你的婚姻质量和对爱情的信心。希望笔者的经验和感悟能带给你些许启发,更希望笔者提供的方法真的能够帮助到你。
  • 我的霸道妖夫

    我的霸道妖夫

    束束新书《我的神君崩人设》已经开本啦,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哦! —————— 我叫巫缈児。生在巫家,一个与妖精打交道的家族。在我与堂姐满月那天,出现的两张妖界喜帖,注定了我们两姐妹是要嫁给妖的事实。我像个物品一样,被监视被掌控。直至新婚当夜,待“他”如约而至......
  • 我当狗服主的日子之大航海纪元

    我当狗服主的日子之大航海纪元

    金币与商人,战舰与海盗!这是一个建设虚拟游戏的故事粉丝群316323007里面有很多萌妹子哦,已经有六百多人啦~快来加入我们一起玩游戏把
  • 从蓝星开始征战万界

    从蓝星开始征战万界

    我曾与神王一起喝过酒,也曾拒绝过幸运女神的追求。我曾是蟠桃宴的座上宾,也曾被困无人的星球,终日与虫子陪伴…一场异变,一次机缘,终有一日,我要屹立于万界巅峰,我的族群亦要重归荣耀。
  • 倔强萝卜傲娇坑

    倔强萝卜傲娇坑

    闵子骞:“我们结婚吧,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都是耍流氓。”萨瑶:“我……我没打算结婚,而且我有儿子。”闵子骞:“我不介意。”萨瑶:“我介意,我儿子也介意。”闵子骞:“没关系,我会让你们都不介意的。”萨瑶这辈子干的后悔事多了去了,独独不悔三件事:养狗、养娃、爱上他……
  • Moonlight
  •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这是一个既逗比又立志的故事,江云枫是新进国家级烹饪大师,浑身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逗比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喜怒哀乐。抱着侥幸心理带VR眼镜洗澡一下就洗到食戟的世界,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从逗比变成牛X继而装X的过程应读者要求建了个群:601403400欢迎来提意见,或者骂我都可以,只要能让我写作进步。
  • 末日追猎

    末日追猎

    当不可逆转的灾祸来临之时,人性道德的泯灭与末世中仅存的良知。铸造出一幅幅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画面。开始,结束,始于何哲也终将终于何哲!且看主角在这个混乱残忍的末世中如何追杀丧尸?变异兽?新人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地为剑,我为帝

    天地为剑,我为帝

    李绝天前世为救人出车祸被撞至死,穿越到了修炼世界一个小家族里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天才身上,意外获得绝世剑诀,逆袭为至尊剑帝,杀上九重天,斩不公!他浑身浴血,来到这天地至高处,宣吾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