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400000025

第25章 教育与成才(1)

《学记》是我国古代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它是四书之一《大学》的姊妹篇。它开宗明义首先强调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法令、奖励惩罚乃至礼贤下士等虽然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手段有的“不足以动众”,有的虽然“足以动众”,但却“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随后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作者认为,教与学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这是一条自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学而知之”是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

1.诸子百家论学习与人才成长的关系

学习与人才成长究竟是什么关系,先秦诸子的看法尽管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墨家,无不强调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孔子曾提出“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但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的教育与学习使他们出现了较大的差别。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二重陛。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活动中,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他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重视文化学习,但却看不起生产劳动,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难免要挨饿,只有努力学文化才能升官发财。他的弟子子夏则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当官当得好的应该再学习,学习成绩突出的才能做官。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习对政治人才成长的决定作用。人们只有经过学习,掌握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进入官吏队伍。

孔子还认为学习对各种人都是必须的,一个人即使有良好的愿望,想培养优秀的品德,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会走向反面。

好仁不好学,其敝也愚;好知不好学,其敝也荡;好信不好学,其敝也贼;好直不好学,其敝也绞;好勇不好学,其敝也乱;好刚不好学,其敝也狂。

爱好仁义道德而不好学的人,会像个傻子,容易被人愚弄;爱耍小聪明而不好学的人往往自由放荡;讲信用而不好学的人容易轻信别人,自己反而受害;喜欢直率而不好学的人,说话粗鲁尖刻,容易出语伤人;好勇而不好学的人自控能力较差,容易招惹祸乱;性格刚强而不好学的人,其毛病是胆大妄为,容易发狂。它说明,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人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了知识学问,才能养成各种良好的品质,成为真正的人才。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各种优良品质是先天就有的。但同时他又认为,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学习,才能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住自己的善性。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只知道吃饭、穿衣、睡觉、玩乐就与禽兽没有多大差别了。而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在这里,学习不学习又成了动物与圣人的分水岭。子思则说:“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好比磨刀可以使其增加锋利一样,学习则可以使人增长才干。

荀子继承了孔孟的思想,也十分重视学习。他认为人性恶,不学习就无法改变这种恶性。“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学习与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做人还是当禽兽,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和聪明愚蠢。

从孔子到荀子,几位儒家大师尽管对人性的善恶各持己见,但他们有关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却阐明了学习、教育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重大作用:学习、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脱离动物界,也就是所谓人其人,即学会做人的本领,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学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才,乃至成为圣贤;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教育的一般目的则是为了“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也就是掌握求生的手段、生活的本领。一个人不努力学习,不仅不能成为人才,不能掌握谋生的手段,甚至不能使自己彻底脱离动物界,可见,学习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何等巨大的作用。

墨家、法家也十分重视教育、学习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墨子曾经批评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天命论。他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毗人家学习又鼓吹聪明愚蠢是天生的,就好比让人包裹头发又去掉帽子一样,同样达不到目的。也就是说,鼓吹天命论是人为地设置学习的障碍,不利于调动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也不同意儒家的学习内容,既不同意学习礼乐经典,也不同意以父母、学者、君主作为学习榜样,他说:“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

“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效法的榜样不符合仁的标准则不足以效法,因此,不能将他们作为个人发展的标准与榜样。那么,人们应该学习什么呢?他认为“莫若法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用现在的话说,即学习自然界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墨子认为,他所宣扬的那套理论就符合天意,他正是所谓“有道者”,“有道者劝以教人”,这是一个学者义不容辞的义务;而作为一个求学者,则应该学习那些符合天意民心的学问。

法家认为,教与学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教学的目的、内容又与儒、墨不同。《管子·形势解》明确提出:“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同时又说:“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人之道,莫如教之以政。”

韩非子则指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认为应取消书简之文和先王之语,而以现行法律为教学内容,以各级官吏当做教师。

管子还主张士、农、工、商都要督促自己的子弟学习掌握本行的技艺和本行的职业道德。

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他们认为,一个人从小学习一种技能,养成习惯,不见异思迁,就能很容易掌握一种谋生的本领。法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熟悉、遵守法律制度的人。认为这种人才没有严格的学习、训练也是很难成才的。

在诸子百家中,只有老、庄所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返朴”,否定教育的作用,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应该“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行不言之教”,顺应自然,适应天性,这样才能进入道家的理想境界——返璞归真,回到与麋鹿为群的远古时代去。因此,人们越不学习越质朴,越符合道家的标准。实际上,道家的思想十分深刻,道家的理论也相当高深,一个人要掌握道家的精髓,不仅需要刻苦学习,而且需要付出成倍的时间与精力。

唯有学习,方能成才。这是诸子百家的共同认识,也是现代人才学的基本结论。

2.先秦诸子论好学多思、学无止境

《论语》的第一篇取名为《学而》,因为它的第一句话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将读书与复习当做最大的乐趣。孔子又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他不仅主张一个人应该学而时习之,而且应该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学习办事的效率、讲话的分寸、做人的道理,即时时处处注意学习,才算真正的“好学”。在学习方法上,他论证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倡好学多思。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无异于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就会迷乱不明,难免上当受骗;而思考若不以学习为基础,则会流于空想,使自己迷惑不定,似乎进入梦幻之中。这说明孔子既重视学,也重视思;但两者相比更重视学,因此他又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认为与其废寝忘食地空想,还不如学习一点东西更有用处,后人概括为“开卷有益”。

在这个问题上,孟子与孔子观点不同,孟子认为:

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他认为听到、看到的东西,若没有经过“心”的思考,就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一观点有一定正确性。但他过分强调“思”的作用,也就过于重视修身养性。

荀子与孔孟都不相同,他一方面主张学习要勤于思考,勤学好问: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另一方面又主张学、思、行三者统一,既反对不学习而空想,又反对只学习而不付诸于行动。他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看到听到的东西要经过思考消化,又要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君子,也就是成为一个人才。

综合孔、孟、荀关于学、思、行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开卷有益——好学多思(修身养性)——切磋琢磨——付诸实践,这是治学成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经验。

在学习态度上,孔子主张“学而不厌”,学习不能产生厌烦情绪。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快到50岁时,他决心进一步研究哲学,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为了学通《易》经,他反复钻研,居然把串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一连换了三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正是因为孔子以学习为最大的乐趣,忘记了一切忧愁,甚至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学无止境,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和帝王之师。

《荀子·大略》篇形象地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关于学习的一次谈话。子贡说:“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赐”乃子贡之名。

我学习厌倦了,希望结束学习去做官,侍奉国君。孔子说:

“《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

《诗经》说:做官的人从早到晚都要温和恭敬,做事要认真谨慎。

做官、侍奉国君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然则赐愿息事亲。”既然这样,那么我结束学习,回家去侍奉父母吧。孔子说:

“《诗》云:‘孝子不匮,永赐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

《诗经》说,孝子的孝行要永不停止,上天才会赐给你幸福。事亲怎么能停止学习呢!子贡说:“然则赐愿息于妻子。”那么我希望结束学习去陪伴妻子儿女,去从事家务。孔子日:“《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

《诗经》说,首先在妻子和兄弟那里立礼法,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去治理国家。治理家务,处理家庭关系也不能停止学习。子贡说:“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说:“《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诗经》说,朋友间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仪表威严。与朋友交往哪能停止学习呢!子贡说:

“然则赐愿息耕。”那么我愿意停止学习去种庄稼、务农。孔子说:“《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淘,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焉!”《诗经》说,务农的人白天要割茅草,晚上要打草绳,急急忙忙修补屋顶,来年一开始,又要播种庄稼。务农也不能停止学习。子贡说:“然则赐无息者乎?”如此说来,我就没有结束学习的时候了吗?孔子说:“望其圹,皋如也,滇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你看看那个坟墓,堤岸高高的样子,好似山巅一样,又像鬲、鼎似的,看到这个你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学习了。子贡说:“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死的意义真重大啊,这就是死啊!君子安息了,小人完蛋了。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事业,无论是做臣、做子、做夫、做父、做兄弟朋友,还是做农、做工,都应该学习,都不能中途停止学习;只要一个人的生命还存在,就没有停止学习的时候。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态度。

荀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在《大略》篇中他说:“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搞学问不产生厌倦情绪,见贤思齐,好士不倦,这就是知识的天府,自然会成就很大,收获很多。在《劝学》篇中,他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止,不能半途而废。然后又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知识本身是无止境的,对每个人来说生命结束之时才是他终止学习之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二、尊师重教与人才的成长

1.师的地位、职责与作用

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人都不会不学而能,也很难做到无师自通。即使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也要向周围的人们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从广义上说这也是他们的老师。《尔雅·释诂》说:“师,众也。”“人众为师”,后来演化为军队;首都则称为“京师”,也含有人众之意。而人才则是集众人之长者,是可以成为人们学习榜样的人,因此也称为“师”,即为人师表之意。由此看来,对“师”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事教学的老师,一种是一切值得自己学习和效法的人。

关于师在教育中的地位、职责与作用,诸子百家有充分认识。《尚书·泰誓》上篇讲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同类推荐
  • 山寨革命

    山寨革命

    从iphone到hiphone,从山寨版刘德华到山寨版周杰伦,旺子牛奶、Nlke运动鞋、百谷虎搜索……2008年,“山寨”一词呼啸而来,并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词汇。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帝后风华

    重生之帝后风华

    浴火重生,再度为人,仍如前生一般,入宫为妃。冉如胭从前世炮灰命运的失败中,深刻地明白了一个深宫嫔妃应该懂得的道理,想要在后宫里活得好,活得体面,仅凭着帝宠是不够的。但若是连半点帝宠和手段都没有,仅依靠着家世和容貌,死了也不会有谁同情。君心难测,红颜易老,重活一回的她别无他求,只愿保全家人和己身性命,平安地老死于宫中……
  • 清风明月归

    清风明月归

    清风岗,葬将魂冤骨入云阁,知天下秘事赤子之心,本不该被掩盖!
  • 最是美好初遇时

    最是美好初遇时

    本书从15位民国大师与才女间的爱情着手,聚焦他们的爱情经历,汇总了诸多大师、才女们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捧读本书,品味这些大师、才女们的爱情,我们可以通过爱情这个基点,看到这些大师、才女们荣辱毁誉、欢乐痛苦的人生,看到他们奇特非凡的婚姻经历,以及他们在爱情与婚姻中的那些个曲曲折折、恩恩怨怨……
  • L点点

    L点点

    灵小姐这一生什么都玩,什么都去试试,什么都去努力,所以这一生都很快意
  • 这才叫穷途末路

    这才叫穷途末路

    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所熟知的一切,又是真实的吗?或者说,什么是真实?你们……看到我了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存未尝不是一种毁灭

    生存未尝不是一种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对于部分人而言,生存未尝不是毁灭。
  • 王牌主帅

    王牌主帅

    “我只是一个广播员而已,我不会执教,我都没踢过足球,我不是你们说的胡雪飞,你们找错人了。”胡雪飞看着眼前的大汉,眼泪都要夺眶而出了,心中的委屈都要溢出来了,但是大汉不管,硬拖着胡雪飞,来到了更衣室,似乎,眼前,胡雪飞只有足球教练这条路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空彼端的征尘

    星空彼端的征尘

    一千年前,人类跨越虫洞与虚空,来到新的世界。四十八年前,新的敌人再度出现,又一次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大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置身其中的人们,能否抵达星空的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