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400000027

第27章 教育与成才(3)

美国有一项统计表明:一半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跟随名师学习过。而且,跟随名师学习过的人比一般人的获奖时间要平均提前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逊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

诺贝尔生物化学奖获得者汉斯·克雷布斯则说:“我亳不怀疑,我之所以有这个幸运的机会得归功于我在我科学生涯的关键阶段里有过一位杰出的老师。……奥托·沃伯格树立了第一流研究的方法和质量的榜样。如果没有他的话,我可以肯定,我永远不会达到作为诺贝尔奖金委员会考虑的前提的那种标准。”印他们的体会充分证明了跟随名师学习的重要性。

在师承效应中,教师发现人才,从各方面帮助、鼓励学生成才是名师出高徒的又一个原因。钟祖荣先生在其《现代人才学》中举过这样的例子:严文井读小学时,其语文教师对他的作文很赞赏,批改时往往加很多圈点,并让他在班上朗读,从而激发了他对文学的兴趣。上中学后,其语文老师曾对他写的一篇关于悼念早亡的弟弟的作文,给了很高的评价。老师说,该生是未来文坛有希望的人。这句话给了严文井极大的鼓舞。他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华罗庚的脱颖而出也是这种师承效应的最好的说明:第一个发现华罗庚数学才能的人,是他初中的老师王维克。王老师发现他解题时善于独立思考,探索各种路子,于是允许他到自己家随便翻阅藏书,还常常单独给他讲课,单独出试题。正是在王老师的指点下,华罗庚才写出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并最终成为我国数学界的一颗新星。由此可见,发现人才,并努力帮助他们成长,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既然教师在人才成长中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每一个渴望成才的青年人,都应主动争得教师的帮助,主动求师。这就要讲究求师艺术。

当代学者认为,求师的首要条件是尊师。作为一个学生或后学者,要尊重老师的学问,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

尊重老师的学问,就是虚心向老师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如果对老师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是以为这个老师学问不高,那个老师讲的不好,那就很难学得下去。当然,再好的老师也难免出现错误,对此,学生应该善意地提出意见,而不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教师更是如此。中国有句古语“士可杀不可侮”,正是说中国的士人(知识分子)将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此,学生对老师必须态度真诚,有礼貌,既不要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看不起出身贫贱的老师,也不要抓住老师的某些失误、某些缺陷大做文章,如给老师起外号,对老师进行讥讽、讪笑等。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古人所说的“师徒如父子”的说法当然也是不足取的。

老师传授知识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生尊重老师正是尊重老师的劳动。现在有的学生不懂得这个道理,上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上随便说话、打闹、看小说、吃东西、玩手机,甚至睡大觉等,不给老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环境,这都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如果学生不仅能够安听讲,而且在老师口渴的时候送上一杯开水,站累的时候递过一把椅子,心情不舒畅的时候说上两句宽心话,那师生关系、师生情义就可想而知了。

求师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谦虚,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尊重别人;要想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这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说“无常师”,即虚心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不管所求的是什么人,哪怕只有一点值得自己学习,也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众人为师,以能者为师,兼采各家之长。第二层含义是说求师的态度要诚恳,要真心诚意,不怕麻烦,甚至要学习一点刘备三顾茅庐的精神。我国报刊上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医药化学界有一位科学家,为了掌握化学致癌机理方面的知识,曾去请教某位专家学者。不巧的是,几次登门求教都扑了空。直到第五次才见到这位老专家。正是这种五顾茅庐的精神使这位老专家深受感动,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而且还拿出自己多年的学习笔记和收集的资料,详细介绍了有关知识,使这位科学家受益匪浅。这是现代生活中虚心求教的典范。我们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求师也需要这种精诚,否则是很难有收效的。

多思、好问是求师成功的另一个诀窍。周恩来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好问则裕”,就是说喜欢问问题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周恩来就是一个好问的人,青少年时代他到老师那里去得最勤,问得也最多。有人说,求师是从好问开始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提不出问题,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求师了。

好问要以多思为前提。书要自己看,问题要自己钻,实在弄不懂的再去问老师,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将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同时,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并把问题提到点子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问题提得有水平。否则,哕哩哕嗦一大堆,不得要领,不仅浪费老师的时间,而且会引起老师的反感,那自然也就不能取得求师的效果了。

思想活跃,勇于提出不同见解,是求师成功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思想活跃,就是不因循守旧,不盲目崇拜各种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于书本上有的、老师讲的,不是照抄照搬,人云亦云,而是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正是一些人才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据史籍记载,郑板桥小时候就是这样一位学生。一次他跟老师外出郊游,当走过一座小桥时,忽然发现桥下有一具女尸。老师当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后,认为老师的诗不妥,于是改吟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他对老师说,我们并不认识这个女子,如何知道她是16岁?又怎么能看到她的三魂与七魄呢?郑板桥的“不敬”,并没有引起老师的不快,反而使老师发现了他的才华,从此倍加精心培养,促使他更快地成才。由此可见,真正的伯乐是不计较千里马的长鸣的。作为教师,他们也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与他们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赶上他们,超过他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我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法律法规和文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以后,人们对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尊师重教也再次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优良风气。正如一家报纸的社论所说:“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等到教师职业成了人人羡慕的职业,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教育的振兴、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就大有希望!”与此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自身的建设,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并要求教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做到了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功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因此,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现代学校既要重视以学生为本,又要重视以教师为本;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赋予时代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治学有方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

1.先秦诸子谈治学有方与成才

(1)孔子谈治学方法与成才

孔子号称学者的宗师,他不仅对教学内容、学习态度有过不少论述,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司乌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曾经说过: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以上这些论述有的是讲教学内容,有的是讲孔子为人处世的原则,但其中主要还是概括了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宝贵经验。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博学于文”,要好学多思;要“讷于言而敏于行”,要勤学之,笃行之;要忠于国君,忠于所事,忠于国家与民族;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等等。这讲的主要是教学内容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教学方法。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则主要是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看问题不要先人为主,不要只凭主观猜测,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认定必然如何如何,而要认真研究客观事物多方面的因果关系;不要固执己见,总是自以为是,而要虚心考虑各种不同意见,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绝对正确,而应该服从真理,还要善与人同。所有这些都是说,学习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孔子主张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史记》所说的“不愤不启”和《论语·述而》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说: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

意思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当他们经过反复思考还得不出结论时,才可以去启发他们;或者当他们已思考成熟,但还没有找到恰当的言辞表达时,才去开导他们。也就是说,不应采取灌输的方式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应启发他们动脑子认真想问题,然后再教给他们正确的答案。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老师已经向你介绍了四方形的一个角,你如果不能以此类推出其他三个角的情况,对这种学生就不能再多讲新的知识了。

总之,孔子不仅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要求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去“开其意”、“达其辞”,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概括出普遍原则,不断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

(2)墨子重视社会实践的学习方法

墨子既重视文史知识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他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主张让学生掌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生产知识、军事知识和科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先验论和天命论,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主张实行“强说人”的主动送教上门的教育方针。在认识路线和学习方法上,墨子也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主张,这就是判断是非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接受前人的历史经验;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了解当前百姓的需要;第三表,“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制定政策措施,看对国家和百姓人民是否有利。“三表法”以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作为真理的标准,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以及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这不仅是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批判,也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正确途径。

(3)孟子的教学方法与学习经验

孟子像孔子一样,也主张因材施教。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学生的素质不同,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对于那些聪明好学的学生,只要像时雨对草木那样,稍一点化他们就能迅速成长;对于那些品德优良、才能不足的学生,则应侧重于培养他们的人伦道德,促使其成德;而对于德行不足、才能有余的人,则应努力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另外有些学生在德才方面都比较欠缺,对他们采取有问必答的态度就可以了;有些人经过努力还不及格,那就只好让他们间接地接受教育了。

在谈到学习方法时,孟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主张:“盈科而后进。”他认为学习应像流水一样,注满一个坑洼之后再注满另一个坑洼,“不盈科不行”,没有注满前一个坑洼时决不会往下流。这与孔子主张的循序渐进含义相同。但比孔子前进一步的是,孟子特别反对急于求成,他尖锐指出:“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决的人,退步也会很快,因为他们基础不扎实。他还写过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注意遵循教学规律,不要用揠苗助长的办法去培养人才,因为那样“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还提出过“由博返约”和“存疑”的学习方法,他说: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收录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所选文章多为胡适先生的教育心得,能够代表胡适的教育思想,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包括一些演讲稿;此外也选编了胡适先生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

    本书系统、细致地梳理了“表达自由”的学理脉络,并结合媒介融合的生态特征论述了其生存的可能性,提出“媒介融台为体,表达自由为用”的观点,并提出“技术前提论”以取代“技术决定论”,指出在法治社会中,表达自由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权利前提-媒介融合则是公民实现其表达权的技术前提。作者关于表达自由,媒介融合及博客自媒体等内容自有心得,而展望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表达自由的实现前景,更显出其对社会进步所持的理性态度和人文情怀。
热门推荐
  • 混迹在剑修里的灵修

    混迹在剑修里的灵修

    林淮竹前世死于兽潮中,重来一世,她决心好好修炼,争取做宗门石柱子,然而剧情似乎有些偏差,她石柱子没做成,倒成了宗门山霸。
  • 達紀

    達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天使命

    七天使命

    面对困境,挺身而出。面对责任,好不逃避。面对爱情,他展示了男人的柔情。生死攸关的七天,数次的危机,且看他一一化解,此生无悔入华夏,带着幸福的笑容回归地球。
  • 本宫要休夫君

    本宫要休夫君

    世上女子都向往宫廷的荣宠与权贵,只有她明白那红砖绿瓦下的凄凉与悲伤。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无端卷入皇室纷争的漩涡中,成了天下人口中的红颜祸水。两朝皇妃,帝王江山,终究不是她想要的……
  • 重生西游之白骨天尊

    重生西游之白骨天尊

    战歌本是西牛贺州白虎岭的一只白骨精,她潜心修行却不料卷入了南北联盟的争斗之中,她意识到埋头苦修并不能得到什么,于是便跟随路过的孙悟空前去拜师学艺,岂料自己竟时时刻刻面临着被踢出门派的风险,同时还要时时刻刻提防身边的人,战歌面无表情道:“我自我心问成败,奈何尔等太过妄自菲薄!”她到底能不能留在门派?她的妖怪生涯该何去何从?当她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时,她到底该怎么做?她最信任的人一次又一次伤害她,她会心灰意冷吗?直到多年以后她回到羽化洞,她都始终无法相信,自己这一生为何经历那么多的磨难。
  • 随机惩罚一名幸运观众

    随机惩罚一名幸运观众

    系统:“请宿主尽快完成任务—活捉一条龙、”李文强:“就不!”系统:“检测到宿主态度极其不端正,判定任务失败,将随机打死一名幸运观众。”“……”千里之外,某大乘期老祖惊恐的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的天罚雷云,崩溃哭喊:“李文强完不成任务,关我什么事,不!”“还好有三个时辰的时间限制,我应该可以去帮他捉一条龙吧?”“……”若干年后,李文强终于飞升仙界。整个修真界所有人瘫坐在了地上:“这个扫把星终于走了。”“……”这是一个没有灵根的超级无敌废柴,在整个修真界的“帮助”下,成为牛大佬的故事。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 雪狼

    雪狼

    一个狼王朝的背影远去。被儿子赶下王位并驱赶出族群的老狼王,捉杀到一头雄壮的马鹿拖曳回领地,以证明自己没有老,最后悲伤壮地死去。狼王后不肯下嫁新狼王,没跟族群迁徙,带着老狼王的遗腹子孤独地在香洼由生活,它从雪窠里叼回一个人类的孩子哺育;一个逃兵从猎人钢夹救下一只母狼,逃兵遭追捕时,母狼勇敢地站出来;人类的母亲突然出现在狼孩面前时,狼孩将怎样做呢?当狼群从自然界消失,人们缺少的不仅是一位朋友,而是人类自己的故事。
  • The Story of My Heart

    The Story of My He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