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100000031

第31章 想学得好,习惯就得好(3)

“考个双百再来吹”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以前的邻居带着孩子,老邻居看起来没有变化,性情很好。在和邻居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孩子放假了。无意就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邻居的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九十七,数学九十八。

我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邻居倒也高兴,只是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对说孩子说:“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同学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给阿姨吹牛!”邻居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

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孩子在给妈妈说自己成绩的时候是多么地高兴啊,可是妈妈却无情地打击了孩子。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孩子成绩的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兴冲冲地对来接他的妈妈说:“妈妈我语文考了九十七分!”孩子的妈妈马上问周围的家长谁谁考了多少,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脸上有不满,“人家能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孩子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买彩票”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等待着孩子学习成绩高些;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

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认识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女儿很聪明,她觉得女儿所在的学校不好,特意把女儿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私立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女儿,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一百分。女儿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一百分。这位妈妈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一百分”。期末考试前的一次小测试中,女儿终于语文得了一百分,高兴极了。这位妈妈赶紧让孩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告诉她们自己考了一百分。

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儿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等期末考试再拿了一百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

到期末考试,这位妈妈一再叮嘱女儿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得一百分。

成绩出来,小女孩没考好,一回家就哭了,告诉妈妈自己没拿到满分。妈妈表现出很失望,也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女儿争取下次考一百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拿到一百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这位妈妈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听得却都很忧心忡忡。

这位妈妈的错误就是把孩子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等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只是在追求一个令她满意的分数,这个分数比孩子的伤心还要重要。家长们的种种物质的奖励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他们的种种许诺看似是鼓励孩子,而背后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一时的“一百”不等于优秀

有一次和高中同学假期聚餐,我的一个同学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说这次测试物理考了九十六分。这位家长一直担忧孩子的学习,孩子上都上初中三年级了,可是学习一直平平,总是中等分数。看来孩子考了好成绩也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妈妈回家,急于告诉妈妈这个好成绩,还问妈妈高兴吧。我的

同学一听很高兴,当即大声地说:“妈妈很高兴,但你要下次考一百分妈妈更高兴。”等她和孩子对话完,我就直接说她,你怎么这样说孩子啊。孩子考了好成绩心情很高兴,你一句话就打击了他的信心。可是,我同学却一点也不在乎,小孩子懂什么信心啊。唉,我这个同学怎么能这样忽视孩子的感受呢?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一百分的希求与渴望,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一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孩子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真正的学习目标却迷失了。如果家长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打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九十多分或一百分,可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了,也不会学了”的原因所在。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孩子是因为从小形成的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和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高高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几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靠运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常真实的存在。人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的。

妞妞上小学一二年级时,也有其他孩子常犯的一些错,基本上没得过满分。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丽文绝不因为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妞妞高兴,爸爸妈妈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妞妞可能会有些沮丧,丽文就告诉妞妞,“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妞妞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丽文没有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妞妞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妞妞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妞妞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所以丽文也注意激励妞妞。妞妞刚开始学英语,有一次一张英语卷子,妞妞考了八十七分,经过她自己修改后,又有八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五分的对话小题没改过来。丽文就会很愉快地在妞妞改正的题上打上对钩,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九十五”,告诉妞妞现在的成绩已变成九十五分,而不是八十七分了。最后那道五分对话小题妞妞也能修改,可能需要再想想或自己查书,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等妞妞改好了卷子,拿给妈妈看时,丽文就会把那个原来的分数擦去,写上新的分数。有一次,老师把学生修改完的卷子收走了,回到家里,丽文也会口头上鼓励一下妞妞:“妞妞改得很快,这就说明,妞妞进步得很快啊,一下子就把卷子考的知识点都理解了,妞妞获得了满分啊!”妞妞听了也很高兴。

孩子在考试中,有很多因素没有发挥好,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对一些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只要在老师讲解后,自己修改后,也就能够发现这些题目原来也很简单。孩子修改完后,也是一个“一百”,像丽文那样做,让孩子发现学习过程与获得知识结果的关联性。他会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一百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因此觉得,得不得一百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去求一百分。

为什么要说“对得起谁”?

向我咨询的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的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一提到儿子他们就很是头疼,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初二了,孩子特别不爱学习。他们现在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上什么重点学校了。我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多和孩子交流,可是他们总是不以为然地说:孩子学习好不好还是在于他自己,我们对儿子很用心,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来没要求他考一百分,他也没学好。

后来我了解到,儿子在小学时,每逢遇到考试,他们就给儿子请来各学科的家庭教师,从考试前一个月给孩子补课。这位母亲还经常对儿子说,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行,爸爸妈妈不怕花钱,这钱不都是给你挣的嘛。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还能保持中等水平。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总是给孩子说,班里谁的家长舍得花这么多钱请家教,你每门课怎么也要考八十分吧。可孩子每次考下来都达不到妈妈所要求的八十分,反而开始往后退。

渐渐地孩子的分数大部分成了七十分左右,妈妈就会拿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为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连七十分也考不下来啊。夫妻俩现在对儿子说的话已变成,“你哪怕考个及格也行啊!”

他们为了儿子的分数,除了请家教,还经常在考试前给学校老师送礼,回来就对儿子说:“爸爸妈妈赚的钱,都给了老师了,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

不在自己教育方式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得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这对儿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们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们和前面几位“要一百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们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

不断地以孩子未达到的名次,来扰乱他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正确的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呢?

家长们希望孩子考满分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正因为都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才绝不能向孩子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家长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发现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等等,孩子的能量储蓄得更多,才能更好地取得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前提条件。

同类推荐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一生难忘的事,往往发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时刻,它们不但影响到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形成、品德修养、情感诉求,还深刻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不可缺少的、应有的态度是:重视这些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的事,把它们作为家庭教育的机遇和关键,在上面多花些心思,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收获成长的喜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多年以后,孩子回忆起成长的往事,才能捧起这些美好的记忆,对爸爸妈妈感恩一生。
  • 为了孩子赢得一生:给父母的100条金言

    为了孩子赢得一生:给父母的100条金言

    《为了孩子赢得一生:给父母的100条金言》有做人处世、学习益智、心理强健、生活健康和为人父母五个部分,以送给父母金言的方式,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内涵、意义和方法,共100条,几乎涵盖了孩子品、学、智、心、身以及父母修养等所有方面,有例举、有剖析、有举措。该书内容丰富,哲理深刻,言真意切,文笔流畅,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
  • 教孩子学会感恩的36种方法

    教孩子学会感恩的36种方法

    感恩教育纪实,孝敬培养课堂,道德规范最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家庭必备,家长必读,孩子必看,学校必教的家教经典。作为父母,一定要担当起自己的教育责任,在孩子心底播种善的种子,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懂得给予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孩子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要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热门推荐
  • 武陵桃源

    武陵桃源

    远离尘世的脱俗地,没有烦恼的理想乡。在这乱世,流传着桃花源的故事。无数人疯狂的寻找,最终却都只是无果而归。只为了去逃离地狱般的现实。这世间真的存在世外桃源吗?还是只是一个美好的骗局?一代大侠费尽心机,闯进桃源,却带出一个伤痕累累的幼童。至此来揭开这一切。
  • 农门辣妻:神秘相公,来种田!

    农门辣妻:神秘相公,来种田!

    他是身世坎坷的公府世子。坊间传闻,他杀人如麻,草菅人命,是自甘堕落的山匪。可她嫁给他之后,这个传闻中滥杀无辜的男人,只有涉及到她的事情才会亮出锋利的爪牙,这种被独宠的感觉,简直甜到齁。【1V1,绝宠,身心干净】
  • 信至情长

    信至情长

    邮筒、信笺、邮寄,这些带有温度的内容好像在如今都被做了古,《信至情长》打通时间的维度,毫不玄幻的只讲情真意切的小小故事,自私的把它留给我自己,和能懂得的些许人。
  •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念念流年纠缠不休

    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前世情缘啊,怪不得这辈子还纠缠不清哩~且看这场爱恋如何伏笔那个时代的他,将军,身披铠甲冷冷扫过。那个时代的她,丫鬟,粗布衣衫眉眼弯弯。丫鬟配将军,不协调啊,尤其是个爱做春梦,满身冒傻气的丫头,她也没办法,老娘生就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德行,大将军,您呢,爱搭理不搭理,姑娘我是看上你了,大不了我对着你色眯眯一辈子好嘞。泡上冷酷傲慢将军,没点道行还真不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诚斋诗存

    一诚斋诗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本凡根

    我本凡根

    我本凡根,龙灵择缘,修仙路漫漫;尘世间,情与爱正与邪,几人能看穿;仙侠也有江湖,修仙亦是人生;不在凡尘中悟,大道怎得自然!
  • 全才魔法师

    全才魔法师

    21世界的黑帮女老大一朝穿越到光辉大陆罗格家没有任何元素属性的废柴三小姐阿芙拉身上。在继承废柴体质的同时,也继承了阿芙拉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宁静的生活,原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然而国王的猜忌,家族的荣耀,落水的真相…意味着,没有强大的实力,一切都将成为镜花水月。自此远走边陲小镇,遇良师,交益友,捡神兽,食炎果最终激发出体内潜藏的的魔法元素,木元素、火元素、水元素、土元素、金元素纷至沓来。且看一代绝色红颜如何谱曲一首华丽的篇章。十年之后,爱玛学院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兰诺。传说,他不止会火系魔法,还能使用水系魔法;传说,他是某国的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传说,罗格家的废物三小姐是其情人;传说……菩提花开群魔净出魔王从幽深之地归来民不聊生五行之子携光明而来…六个绝世天才的诞生,终于唤起人们对古老的预言的记忆,谁才是五行之子,谁才是拯救大陆于危难的英雄…收养:萩铭心收养丸子~汐殇玥收养纳塔~**********************************************推荐彩虹的新文《凤临天下,皇后有点坏》没钱,没权,没势力,还没老爹自生自灭十五载,还被当做礼物送人骆含烟一睁眼面对的就是这一幕很好,你们不仁也别怪我不义骆含玉:“含烟妹妹,我来送送你,虽是做人第三十八房小妾,不过好歹也算有名分,生出来的孩子也不是野种、杂种之类的啊!”一双素手撩开轿帘,一道玉影缓缓而下:“姐姐说得对极了,做妹妹的我怎么能不成全姐姐的心愿呢?”“啊……”女子头一载,晕倒在地,骆含烟一脚把她踢进了轿子里,拍拍手扬长而去!某男:“含烟,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第一次见面我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你!”某女:“你记得清楚这是你对第几百个女人说这话了吗?”某男:“烟,你真没一点浪漫细胞!”某女:“浪漫?浪漫一斤值多少钱,饿了能挡饱,寒了等当衣吗?你这点伎俩,还是去骗骗无知小女孩吧!”某男:“含烟,请你相信我,我是真心……啊,你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滚开!”一黑衣男子长身玉立,双眼喷火,扛起骆含烟流星踏步般走了!“女人,你在挑战我的耐性!”天都城暗香楼,宾客云集一曼妙少女玉身而立,口吐狂言:“男人什么滴都是浮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偶尔玩玩兮!”
  • 人间有至味

    人间有至味

    这是汪曾祺的散文选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有味/有乐/有思,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味”的涵义,展现汪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汪曾祺关于美食的散文脍炙人口,而且广为流传。他的饮食、文章和生活都讲究一个“味”字,这个“味”字有很大的阐述空间,可以是食物的味道,可以是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是人生的况味,于是就有了这本《人间有至味》,多维度地展现汪曾祺的生活之“味”。
  •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