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100000003

第3章 紫气东来迎老子(1)

山川、河流、田园、村舍,被夜色罩上了一层黑纱。函谷关前的弘农涧发出“哗哗”的水声。

西方天际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淡淡的光亮,依稀可见函谷关关楼的雄姿。

“喔喔喔——”,随着公鸡的第一声啼鸣,把沉睡在夏之梦的函谷关惊醒了。

函谷关关令尹喜第一个和衣而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翻身下床,大步流星地朝函谷关西塬头的草观楼走去。

尹喜,字公文。在他出生前,他母亲曾梦见碧空中飘下红云,萦绕在她的身边;他出生时,庭中陆地生莲,花色特别鲜润。长大后,尹喜好学上古经典,善于天文、谶纬之学,观天察地无不洞悉,即使鬼神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尹喜已到了“不惑之年”,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站在那里像一座黑铁塔似的,犹有顶天立地之姿。别看他身材高大,但他的头颅却与身材极不相称,头真有点像“枣核儿”,瘦削的面孔上嵌着一对明亮的眼睛,不断闪烁着狡黠的目光。经过岁月风尘的磨炼,他办起事来深谋远虑,这不但体现在他的远筹上,就连他走路的步伐也是“快三步”的。脚步擂到地上,如同鼓槌敲在鼓上,发出“咚咚”的响声,震得大地微微发颤。

他是周朝“柱下史”李耳的得意门生,曾跟随李耳学道多年,深感李耳是个“博大精深”的人。那年孔子领着学生到京都(洛阳)拜学于李耳,他当时在场,深觉事后孔子的长叹正切他的下怀。孔子离开周后,告诉他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能升天;鱼,我知道它能游于深水;走兽,我知道它能在旷野跑。在旷野跑的走兽。可以用网去捉;深水的鱼,可以用钓线去钓;在天空飞的鸟,可以用猎箭去射;至于龙,我不知它是不是乘驾风云而升天的。今天我看见老子,他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就是文龙,这是尹喜的切身之感。他觉得老子应该给华夏之族留下宝贵的文化财产,可老子就是“藏而不露”,无论他怎样劝说,老子就是提笔不写。他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老子。

许多年过去了,恰值周室发生争夺王位大内战,老子被牵连了进去,被“免而归居”。尹喜认为时机来了,机不可失,通过送礼要得函谷关的关令,就在这里守候老子的到来,以实现他的“远大目标”。

其实,在这之前,尹喜就有预兆,不然能是谶纬学家吗!

一天,尹喜和夫人柳柔婵在家乡秦国终南山北麓(现周至楼观台)玩“樗蒲”,这是一种赌博游戏。要知道这种赌博游戏,还是老子教给他的。樗蒲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分上黑下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者为卢,其采十六,二雉三黑者为雉,其采十四,二犊三黑者为犊,其采十,全白者为白,其采八,四者贵采也,六者杂采也(这是老子由围棋演变而来的一种智力游戏,遗憾的是已经失传了)。

尹喜正眉飞色舞地把二雉三黑投入盘中,他玩这种樗蒲游戏,从没有出现过这种局面,哪有大获全胜的?此时,他正在兴头上,感到时运要来了,果然听到门外吵吵嚷嚷,接着便有人神色慌张地跑进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

尹喜将卜子稳稳落入盘中,扭过脸来不慌不忙地问:“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此这般慌里慌张!”

来人说:“东方天空忽然涌出一股紫色云霞,形状很奇特,活像一条赤色的龙遨游太空,滚滚西来。凡是它经过的地方,一切都被映红了。这是从未听说和见过的事,不知有何预兆!特来向先生禀报,请您预示!”

尹喜听说有这等事情,忽地一下站起,由于起身过猛,一下子把樗蒲卜子全翻到夫人柳柔婵身上。柳柔婵没有责怪丈夫,而是慢慢地把卜子收拾起来。她这个人是个“慢性子”,什么事都是不急的,就是火烧到眉毛上,她还是不紧不慢的。她的姻缘还是老子做的证婚人,才嫁给尹喜的。她虽然和尹喜同岁,除了身体微微发胖外,一切美女的姿色都还保留着。他们已有一对儿女,男的叫尹远行,女的叫尹远思,这对儿女的名字也是老子给起的。

尹喜连抱歉的话都没说,辞别了妻子,跟着来人外出,登到终南山一侧高处,手搭“凉棚”朝东望去,果然看到天空的东方有一股紫气如龙腾舞,自东向西,长久不停地飘动着,把它经过的地方都映红了,接着又变为黄色,像金光灿灿的金子似的发着诱人的光芒。

尹喜观后,掩饰不住心头的兴奋,连忙朝空中的紫红云龙跑去,由于跑得太快,“卟嗵”一声跌到地上,把脚脖子扭的生疼。他顾不得痛,嘴里喃喃自语道:“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也!真人将至矣!”

尹喜本善于天文秘讳,仰观俯察,莫不洞彻。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夫阳气尽九,星宿值合,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吾当于函谷关迎之。”难道尹喜的谶纬之学真的这么准吗?看看给别人谶的几纬就清楚了。

鲁庄主家中,妇女惊慌,轮换着得病。大婆娘患的头部暴裂痛,要不了些日子,就会转到小婆娘头部;而小婆娘心口痛吃不下饭,过不了多久便会转移到大婆娘身上,月复月地轮换着,请了许多医生,都诊断不清这是什么病因。鲁庄主便把尹喜请到家中,叫尹喜观看。尹喜到了鲁庄主的住室一转,便说:“你这住室西头有两个死男子,一个拿着矛,一个拿着箭;头在墙内,脚在墙外。拿矛的负责刺人的脑袋,所以头痛如裂;拿弓箭的负责射胸,所以心痛吃不下饭。而你的大小婆娘总是爱轮换着在那边屋子里住,所以就轮换着患病。”鲁庄主有点不相信,可又为两个老婆的病担忧,没办法,只好照着尹喜的话去做。于是令人扒掉墙,挖地八尺,果然找到两具棺材。一具棺材里有矛,另一具棺材里有角弓和箭。因年代久远,木头都腐烂了,尸骨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从地缝中冒了出来。于是迁移骸骨,埋到很远的地方。以后大小婆娘的病也就好了。

苟三侯有病,总是觉得日夜有女鬼追着他索命。他请了巫师送鬼,就是送不走。他听说尹喜会谶纬,是个能手,便把尹喜请来。三侯想试试尹喜的本事,就杀了一只鹅埋在院中,搭起小屋,设置床几,把妇女穿的内衣放在上边,请尹喜看,并说:“如果你能描绘出坟墓中女鬼的形象,就加以厚赏。”尹喜来到院中的新坟堆,用手一插,放到鼻子一闻,然后久坐到那里不动声色,一天都不说一句话。苟三侯等得不耐烦了,连连追问。尹喜才慢慢地说:“实在没有看见女鬼,只见一只红头鹅站在墓上。我一直等着它,看是不是鬼神变化装成这种样子的,但它始终没有变化。我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作给我看的。”

苟三侯见尹喜揭了底,连忙承认是自己作的,求他怎样治好女鬼缠身病。

尹喜拂袖而去,只丢下一句话:“你以后少糟蹋些姑娘,病就会自愈。”

说实在的,尹喜断墓中之死是有着神功的。他随便到哪个坟堆上,只要把指头往墓堆的土中一插,捏上一撮土闻闻,就可断定此人是多大年纪,患何种病亡的,或者是凶杀致死的,或者是产后大出血死的……总之,那是一点不差的。

尹喜既然断定老子九十天后必过函谷关西出,那肯定是有把握的。他要抓住这个时机,实现他心中隐埋了多年的抱负,当务之急,是先看看紫红云龙落地的地方。

于是,他打点简单的行装,从秦国终南山家乡出发,沿着黄河边朝东行,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桃林寨,在不远处找到了紫红云龙落地的地方。真是名不虚传,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变成了嫣紫红色。特别有趣的是,这一段黄河边上的鹅卵石都变成了五彩色的,煞是好看。人们把这个地方叫做达紫营。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知怎的,这一段黄河边上的五彩石被洪水吹跑了,人们也把这个地方的音给叫偏了,成了大字营(现在是灵宝市的西闫乡的一个行政村)。

到了达紫营后,更坚定了尹喜对谶言的相信程度。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手中没有权是不行的。他权衡利弊,通过关系,给周大夫苌水送了点礼,终于谋得函谷关的关令。

函谷关北靠黄河,南临绝壁,险阻之势,得之天成,是沟通中原和关中唯一的通道。在这唯一通道中守关,还怕老子西出不过此关吗?

常言道,等待是最难熬的。此时登上土塬草观楼后的尹喜正是这种心情。整整两个多月过去了,还不见老子的踪影。没办法,尹喜把他的得力助手——关吏孙景派去骑上快马到楚苦县(今鹿邑)厉乡曲仁里老子的老家打探,看老子究竟何时起身西出函谷关。据孙景捎回来的书简称,老子已经动身,不过先到京都去了。这正验证了尹喜的谶言:“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一语的后半句了。

尹喜自从把全家搬到函谷关后,先是按有关传统观念,把儿女的姓由尹改为关,因为他是关令。这就是后人多次考证尹喜住过的尹庄为什么没有姓尹的,其实他们不明白,古人的姓多以有了官职以后,随官而姓的。

接着,尹喜按照他的部署,修建了两个秘密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只有到老子来的时候才能揭秘。并且这两个地方的保密程度,连他的夫人柳柔婵都不知道。

尹喜从往事中回忆过来,掐指一算,今天该是老子来到的日期了。他站在“草观楼”的顶层不断望着,等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望不见,但他仍不眨眼地望着。这时,突然从东边刮来一股旋风,直朝“草观楼”卷去,掀去“草观楼”顶上的几竿子,朝尹喜砸来,他急着躲避,不料脚下一滑,全身滑到了“草观楼”外边,眼看全身就要从高高的楼上摔下,幸亏他眼急手快,迅速地一转身,抓住了“草观楼”柱子上的横竿,来个“金猴倒挂”,双脚紧紧勾住柱子,待旋风过后,他才慢慢下来。突然,从他心灵中涌起:“老子遇难了,快派人去救!”这个想法一出现,他马上快步跑回函谷关的家里,派人骑着快马,带着东西去营救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相当今图书馆的馆长)。

李耳诞生在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二月十五日的早晨。直到前些年周朝发生内乱,他被“免而归居”回乡多年,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李耳这一生,可以说是风风雨雨、饱经风霜。别看他是个小小的图书馆长,掌管着朝中的史书,因他要秉书直史,在权力之争的斗争中可以说是他受着重压,用他的话说,他在朝中的每天生活就像在“飞转的大石磨夹缝中被研磨的血淋淋的”。对他打击最大的是前些年王子朝称兵作乱一事。原来“周景王爱王子朝,欲立之,公崩,子丐之党与之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秩职者以作乱,攻杀猛。”单子、刘子得晋国的援助,立敬王,王子朝亦自立为王。周室两派贵族进行武装斗争,打来打去,断断续续打了五年。直到晋师大举人周,“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氏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王子朝还发表了一篇冠冕堂皇的文告,声明他为周之礼制作斗争,以求得诸侯的援助。王子朝虽然逃奔楚国,但周室两派贵族的政治斗争仍然继续下去。几年后,王子朝之徒复作乱,两派贵族又打了多年。令李耳最伤心的是王子朝作乱时,把李耳管辖的“周之典籍”全部席卷一空带到楚国去了,他却被“免而归居”。要知道,李耳的这一生是以书籍为伴的,可以说书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他生命的支撑点。他有一个生活习惯,是伴书而睡的,在他的床上总是放着多一半的书,只留下一点他能挤着睡的地方。若是不伴书而睡,他是要失眠的。自从王子朝把他的书籍劫走,他一下子显得苍老多了。常常一个人坐在涡河旁,看着清清的河水流着,一坐就是一整天,观察、深思、思虑着他心中的事。他不明白,王子朝为何要把“周之典籍”全部带走?后来从楚国带来一个消息,王子朝在争权夺利中没有获胜,但他要篡改历史,不能在史书中把他作乱的事记入史册,遗臭万年。难道他这种卑劣的行径就能改的了历史吗?没有其他办法能补救吗?

不知怎的,李耳的思路又转到他和尹喜的关系之上。那时风华正茂的尹喜来到京都洛阳向他求学。他很佩服这个学生的才华和精明,不管尹喜向他借什么书籍,他都尽一切努力,把藏书借给他。但尹喜有一个“坏习惯”,借去的书籍不是迟还,就是说丢了。为了此事,他向尹喜大发脾气。有一次,尹喜借了一套很珍贵的书籍,归还期已到,他催了几次,尹喜总是迟迟不还。这次,李耳真的不饶尹喜了,他亲自到了尹:喜的住处,破门而入,看到尹喜带着几个人正在转抄这部书,他气急败坏地跑了上去,一把夺过这些书紧紧抱在怀中,声嘶力竭地吼道:“尹喜,你也实在太不像话了!要知道,这是国家的书籍,你哪能借而不还呢?还在这里组织人转抄,连个招呼也不打。”他说着说着气上心头,不由分说地把书朝尹喜的脸上打去,不过书当快打到尹喜的脸上时,他突然来个“急刹车”,书籍嘎然而止,没有打到尹喜的脸。书是太珍贵了,不能拿它打人。最后,他向尹喜“最后通牒”:“今天你把书全部还了,咱们的师生交情在,否则别怨老师无情,就断了咱们的交情。”

同类推荐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 道德经通解(精装)

    道德经通解(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他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这本《希望的原理(第1卷)》是该系列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1卷)》的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热门推荐
  • 倾天下之冥妃落衡

    倾天下之冥妃落衡

    百年前,她是人称地狱幽灵的鬼仙月落衡;他,是传言霁月清风的冥王夜铖商。她最喜一身红衣,热烈似火却又柔情似水;他爱着一身素裳,陌上君子却又诡异似修罗。多少年了,回忆起初次见面时的模样,两个人都自觉好笑。“喂,就是你,你有银子吗?”月落衡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倒像是在调戏眼前的人。夜铖商拂拂衣袖,慢慢凑近,身上的气场居然让月落衡反受压制,“要财没有,要人倒是有一个。”......百年后,他们依旧是对方命定的那个人。
  • 绝色锋华:邪妃

    绝色锋华:邪妃

    她本是现代的半吊子挂鬼天师,因为抓错鬼搞乱了地府的人员流动,被丢去穿越。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将门世家的废物三小姐惹是生非,不学无术,逃学爬墙摔死,再次醒来,她将彻底改变。什么惹是生非,都是被人陷害的。什么不学无术,纯粹是没有天赋。不过现在都不一样了,她要改变过去,做万人瞩目的天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惜这个世界上得罪她的人太多,那么就一一的讨回吧!她有个护短的爷爷,有个聪明的弟弟,有只自卑的魔兽,有个威武的心上人。
  • 乖乖女的成长史

    乖乖女的成长史

    白沁录作为一枚标准的三好学生兼乖乖女是如何变得能够横扫千军万的呢?这很像末世文,但又不是哦。入坑请谨慎,作者小学生。坑品无保障,更新看时间。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
  • 金刚经鉴赏辞典

    金刚经鉴赏辞典

    《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发展的产物,由于该经阐述了大乘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登上佛教舞台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巨大。唐太宗曾让玄奘依梵本重新翻译,并将新译本发布全国。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政策,在各教中选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亲自注释后颁布全国,其中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本书的主体部分由经文、注释、译文、赏析及评赞五部分组成。附录收录了两篇作者的研究成果,一是对《金刚经》在印度和中国历史上的流传以及各种不同文本进行介绍;二是对《金刚经》六种汉语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能够对《金刚经》的基本情况有总体的把握。
  • 异界之横行无忌

    异界之横行无忌

    带着憋屈的正义穿越了;来到魔法与斗气PK的异界;那边的龙族、兽族和精灵都抱头蹲好了,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你不能这样对我们,我们是高傲的龙族!
  • 宁若白衣误丹青

    宁若白衣误丹青

    新书《咸鱼作者狠强势》上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只要你过得够久,你就能看尽世间百态。 宁裴山活了千年,习正统天师之道。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经炮火硝烟抵御侵略,如今不过是坐看山河,祈愿天下太平。 可他丢失了他的记忆,什么都不记得了。一心求死还是向死而生,这是个问题。日食将至,诸事逆天。他意外的遇见了日常见鬼吓成狗的姜欢愉。本该早已顺天应命的他,却牵出了一桩桩诡异离奇的案件!原来他竟身处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何人在布局!?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季春纪

    季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