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400000055

第55章 刑法律令(2)

审判独立源于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认为,国家权力应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员掌握,各个部分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事实上的民主政治。

1787年的美国宪法把司法独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随后世界各国都把司法独立作为自己的宪法原则。法国、苏联、罗马尼亚等国都规定了法官和法院的审判独立。

独立审判是保证人民法院依法准确处理案件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审判公开

审判公开,是指法院在审理和判决案件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在法庭公开进行,允许公众旁听。审判公开,是现代国家法制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是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里亚在其法学著作《论犯罪和刑罚》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审判应当是公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暴力和私欲才能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被制止。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各国陆续规定了审判公开的原则。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刑事件应公开审理。后来,日本,德国、苏联、朝鲜、南斯拉夫等国也都实行了法院审判公开的制度。

在我国,中华苏维埃政府于1932年就明确规定了“审判案件必须公开。”1941年,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也发出指示“判决案件应完全公开。”新中国成立后,除宪法规定了审判公开的原则外,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对审判又作了具体规定。凡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及离婚等事由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公开审理。

明镜高悬

古代县官判案,衙门大堂上无不挂块牌子“明镜高悬”。这其中究竟有何典故呢?

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了各种的奇珍异宝,其中一块奇特的方镜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因此镜出于秦地,故又被称为秦镜。又由于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不论谁的什么心肠都可照得一清二楚,所以后来人们把善于断案、能看透坏人真实意图的清官明吏喻为秦镜。但是,人们又痛恨秦王朝的暴政,不愿把这面宝镜与其联系起来,于是秦镜慢慢地就被改称为明镜。

后来,那些封建官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严明”,便全部在公堂上挂起了“明镜高悬”的大匾。

派出所

派出所属于外来词汇,来源于日语。在日语中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其他机构也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意义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派出所名称沿用至今。

不记名投票

不记名投票出自意大利语ballot,是“球”的意思。

在公元5世纪,古希腊、罗马曾采用以球代替选票的方法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们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制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开始使用这种投票法,但除了小球,也有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纸张文字的应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走向世界,并演化为现在的用文字在选票上写上被选举人的名字而不署选举人自己名字这种形式。由于不记名投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选举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很受重视。世界上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选举活动一般均采用此种投票的方式。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也称“海牙法院”,是联合国下设的主要司法机构。1946年根据《联合国宪章》在海牙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成员国,应承诺遵行国际法院的判决。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法院接受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和《联合国宪章》或任何条约及公约中所特定的一切事件。另外,国际法院还为联合国机构提供关于法律问题的权威性参考意见。

三、刑罚惩戒

五刑

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枷项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既是一种对犯人的羞辱,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

枷作为刑具,早在商、周之际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它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固定俘虏脖项的刑具,二人一枷是为了避免他们逃跑。后来对枷逐渐改进并普遍采用,式样也趋于统一。南朝萧子良《净住子》云:“壁如牢狱重,囚具婴众苦,抱长枷,牢大械,带金钳,负铁锁。”可见,这时的枷已成为监狱中管理囚犯的一种常用器械了。

车裂

车裂,也就是所谓的五马分尸,古代酷刑的一种。原为车裂尸体,即将被杀之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向不同方向分驰,撕裂肢体。亦有车裂活人者。其实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五马分尸没有车,而车裂是把马加上车而已。笞刑

笞刑,始于东汉文帝,是古代“五刑”之一,即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将其作为减刑后的刑罚。汉景帝时期的《棰律》具体规定了刑具规格。

受刑部位,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这个是古代刑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凌迟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陵迟的原意是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于死刑名称,就是形容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

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代,此后,金、元、明将其规定为法定刑,是极其残忍的一种死刑。

这种刑法主要用于处罚那些十恶中的一些犯罪,如谋反、大逆等。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如果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这类触犯伦理道德的重罪,也要处凌迟刑。

但后来为了镇压农民反抗,对于不按时交纳赋税的也要处以凌迟刑,这在明太祖时期尤为明显。

凌迟刑的处刑方式极其残忍,一般记述是说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而历代行刑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

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得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实际执行时,还有更多的,其中最多的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天,共四千七百刀。到公元1905年的光绪年间,凌迟刑被废除。

墨是指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等身体上的部位刺刻后涂以墨的刑罚,是最轻的刑罚。战国时秦称之为黥刑,曾经被广泛适用,并与其他刑罚相结合。汉文帝废肉刑时,黥刑被废。魏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使用,到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再度被废。五代后晋恢复黥刑,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一直沿用至清。刺字的对象、部位、形状各代多有不同。清末法制改革,刺字废。

劓是指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起源于夏朝,周代曾经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一般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仍然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只有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赎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和一般平民相区别。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率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客家优良传统有机联结起来进行动态考察和研究,主要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重点剖析了客家优良传统的基本表征、主要结构、重要功能;充分肯定了客家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深入挖掘了客家优良传统蕴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全面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客家优良传统的互动机制;努力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弘扬客家优良传统的路径选择;客观评判了客家妇女在国家兴亡面前表现出的爱国情怀。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热门推荐
  • 绝世唐门之雷霆降世

    绝世唐门之雷霆降世

    外来灵魂穿越斗罗大陆,拥有掌控雷霆的力量,一拳镇压,超越一切,轰穿宿命。注:没看斗三,设定仅限于斗一斗二,设定如有撞车,纯属巧合。
  • 凡人亦不凡

    凡人亦不凡

    谁言凡人,一生平凡?主角杨志,一名无天赋无背景的草根少年,且看他如何以凡人之手,铸造不凡!如何以凡人之躯,傲游三界!
  • 斗士学院

    斗士学院

    青铜斗士、白银斗士、黄金斗士、钻石斗士、星耀斗士、黑金王者斗士……。凶狠魔兽,异族美女,高阶装备,神奇瑰丽的斗士世界,等你来探险……。
  • 慕茗而来

    慕茗而来

    花开,一个是天之骄子,留恋花间,游戏人生,竟能因她“取次花丛懒回顾一个如人中龙凤,嶙峋傲骨,目空一切,却宁为她“零落成泥碾作尘”,牧茗身处幻世,又该何去何从?即使身隔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只因慕茗而来。
  • 银龙玩家

    银龙玩家

    约尔是一只贪财的幼龙,他一直怀疑自己脑内有疾,直到龙王告诉他那是“龙神的馈赠”,他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那里的龙神大方得令他怀疑龙生,而他则被称为“玩家”。群号:585403090(欢迎书友加入)
  •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是写给姑娘们最靠谱的修心书。她们最终的成功和美丽,只不过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努力。站在百年岁月的这头,望着那些璀璨如星辉的名字,忍不住泪湿双眼。她们是我们的梦想,她们是得到过一切的传奇。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命运宠爱时,她们精彩把控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笃定。面对人生冷遇时,在属于她们的人生战场上,一直扬眉浅笑坚持下去。从青春到而立之年,再到韶华不在,忍了许多,也懂了许多。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能够掌控自己前进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 灾难来临我该cos谁

    灾难来临我该cos谁

    黄胶鞋,七分裤,近战法师刘海柱;黑铁叉,红兜肚,瓜地英雄小闰土。打球要穿背带裤,复活得找七龙珠;吟诗学李杜,遇鬼扮佛祖;黑衣大刀是一护,三刀索大不认路。在超真实游戏中体验毁灭性灾难,谁活得久谁就是赢家!记者:“吴先生你好,请问灾难降临前你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我一般都会把我的音响充满电。”吴摸了摸他储存有各大动漫、武侠剧、电影BGM的小音箱。“在我的BGM里没人能打败我,天灾也不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吹乡间路

    风吹乡间路

    《风吹乡间路》为相裕亭儿童文学作品集。收录《赛花灯》、《杀驴》、《风吹乡间路》、《远去的鸽子》、《村路一里长》等文章。
  • 不可思议的烟火

    不可思议的烟火

    浪费了二十四小时之后,还有两个三天三夜的旅程。人生的最后剩下七天没什么出奇,出奇在白晨他居然知道了。异能觉醒,却生命终点就在眼前。上帝为你开了一扇门跟手又关上一扇窗。这又会带出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