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000000040

第40章 奇正之变 其胜无穷(4)

1948年下半年的解放战争,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在南线战场上,蒋介石仍以75万的重兵集团,据守着平汉线南段以及汉口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妄图以此为依托,再作挣扎。在此期间,为挽救其被动局面,抽调其所谓的精锐部队,配合以地方武装,妄图趁我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东西分离之际,寻机歼灭我主力部队,以达到其政治蛊惑人心,振奋精神,激励士气;军事上改变态势,稳定战局,屏障南京、武汉及江南之目的。针对蒋介石这一战略企图,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决定在中原的广大地区,采取南北分兵、拖散敌人,寻机歼敌的作战方针。这其中,分兵以南是为了拖住敌人,以阻敌机动力量向北靠拢;分兵以北,是将主力开赴北线战场,以部署具有决战意义的作战行动。邓小平对这一作战方针作了精辟的诠释,从全局来说,南线拖的敌人越多,拖的时间越长,拖的效果越好,就越有利于北线主力的作战,越有利于实现我们的作战方针,完成好毛主席交给我们的战略任务。为了达成这一作战目的和要求,刘伯承、邓小平强调了必须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具体地说,就是斗力与斗智,重在斗智;斗志与斗法,贵在结合;用正与用奇、妙在灵活;奇正相生,以奇制胜。

一、奇正互合,至敌上当

确定了作战指导方针之后,对于怎样实现这一方针,邓小平与刘伯承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何才能拖散敌人呢?以少部兵力出击,小打小闹,不痛不痒,敌人显然不会上钩受骗;所以,必须放手大干,以必要的兵力、隐蔽突然的出击,击敌要害,打敌痛处,并利用敌欲寻找我主力决战的心理,以积极的行动吸引敌人,创造更多的歼敌战机,诱敌就范,骗敌上当,中我下怀。这样既可以拖住敌人,又可以有效歼敌。为更好地创造有利的态势和达成这样的作战效果,刘邓首长决定采取大胆机动,灵活用兵,奇正相生,以奇制胜之计。为此,刘邓首长指示,以中原野战军的第二、第六纵队和江汉军区、桐柏军区主力,迅速隐蔽地在随(县)、枣(阳)、桐(柏)、唐(河)地区集结,大部主力休整待机,以少数部队佯装主力,以示“正兵”,频繁活动,积极出击,影响甚大,威震武汉。此时,白崇禧对我这支佯动部队误认为是中原野战军之主力部队在活动,意在扩大自己的根据地,尽而直接威胁武汉。为了保持中原的稳定,10月中下旬,白崇禧开始调兵遣将,企图在上述地区寻找我主力决战,遂令张淦的第三兵团五十二师率两个团,18日从安陆渡府河;四十八军19日进至大邦店、双河寺一带;一一〇旅进驻历山、净明铺一带;27日,第七军进至历山、高城、江家河地区,并令第三兵团迅速沿襄(阳)花(园)公路西进,限其22日进至苍苔、程家河、随阳店等地,第十二兵团位于唐河、泌阳一线(原驻扎在遂平、驻马店一线),第十三绥靖区编成内的第二军、第十五军前出新野、邓县,向南阳方向推进。从这一部署上不难看出,白崇禧是做好了四面压进,对我构成合围的态势,企图与我中原野战军主力一以决战。然而,白崇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作战部署,正是我“正兵”佯动所需要的结果。因为在我佯动部队四处打击敌人,以“正兵”吸引敌人注意力的同时,我野战军主力早已以出敌意料的行动完成了秘密转移,长驱北上的作战部署,使敌重兵集团的四面包围不仅扑了一个空,而且也失去了有利的战机和战场态势。刘邓首长的“奇正相生,以奇制胜”这一着,初步实现了抑留黄维兵团于桐柏山,将张淦兵团拉人大淇山的战略意图。紧接着,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又摆下了一条由北向南的一字长蛇阵,以对付我中原野战军,江汉军区、桐柏军区部分主力及地方武装。敌部署的头部在大洪山、小洪山、桐柏山之间,腰部在云梦、安陆、应城一带,尾部在襄河南岸。白崇禧的这一手,貌似攻势,实际上却是为了稳定其在华中地区的战略防御态势。针对敌人的这一部署,邓小平与刘伯承商量,敌人以守待攻,并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因其已构成了完备的防御部署而不会来攻。从“虚则实之”的兵法上说,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我利用其思维定势,采取将计就计之策,以小部兵力继续从正面牵制敌人,以主力奇兵向敌最敏感、最薄弱、最空虚的地区实施广泛的迂回机动,敌进我进,以奇制胜。由于刘邓首长的决策正确,“奇兵”正好打敌措施不及,由此又取得了“奇正相生,以奇制胜”的战果,使敌大上其当。然而,刘邓首长为了进一步寻机歼敌,实现拖散敌人的作战意图,又利用“小诸葛”白崇禧得意地集中兵力于桐柏、唐河地区,而对其“长蛇阵”的腰部——云梦、安陆、应城一带已丧失警惕,且突出地暴露在我野战军的正面的难得战机,决心集中兵力对其腰部——应城狠狠地再刺一刀,力求给敌以重创,以勇夺三军之气,并就此震动武汉,拖回敌张淦的三兵团,更有利地支援和配合转移北上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纵队、华东野战军第十四纵队所进行的郑州战役。

二、连施正法,再造奇势

为了达成应城攻坚战的突然性,以达到以奇制胜的目的,邓小平与刘伯承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采取一连串的施佯用诈的“正法”,造成敌人分析判断情况的错误,为以奇攻取应城创造条件。攻城前夕,邓小平和刘伯承对部队提出,要广泛地运用“利用隐蔽地形和昏暗天气,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曲折运动,以迷惑敌人”的办法,以造成敌人对我意图和行动分析的失真、判断的失准、决策的失误。为此,我军采取了一系列的示假隐真的佯动欺骗行动:即以第三分区的第十团、第十一团向荆门以南地区进击,以牵制敌人东进;以第四分区部队攻袭宜城;以第二分区的第六团破袭花园、孝感之间的铁路;以第一分区的第九团穿上新棉衣,到随县、安陆一带,变换着番号、易地号房,大摇大摆地佯装军区主力部队进行各种袭扰活动。我军这一系列的佯动活动,造成了敌人的误判和错觉,使敌迷离奠测,疲于应付,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也果然受骗上当了,他匆匆忙忙、慌里慌张地将主力缩回到平汉铁路南段和襄阳、花园公路两侧,以防不测。也正是在我军各部队以各种佯动的“正法”吸引敌注意力,并收到理想效果时,我军的侦察分队却在采取各种侦察手段对应城守敌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工事构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而周密的侦察,以对应城的奇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争取了宝贵的战机。

敌之兵力部署、阵地编成和城镇防守,是根据应城的地形,按照大小三角的形式配置的。东北的古城台,在大小富水的分岔三角地带拔地而起,高达60余米,是敌城北区的主要支撑点,它与北城门、魏开记旅社形成了一个三角防御地带。东南面之寿宁寺,是敌东、南两个方向的主要支撑点。其背靠城墙,东、南两面都是大面积的开阔地,便于相互火力支援。其左侧是东门,右侧是小南门,构成了第二个三角防御地带。城内的公立医院、县立中学和长途电讯局楼房,是其防御的“核心阵地”,也是成三角形配置。而古城台、寿宁寺、公立医院是应城防御的第三个三角防御,它们形成了犄用,由此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火力配系,战斗中,可以向任何方向实施互相的火力策应。

另外,应城还筑有坚固的城墙,城外有一道护城壕,最宽地带有30公尺。窄处也有十五六公尺,水壕外面敷设了一道鹿砦和一道铁丝网,城墙内还有一道水壕,宽处达四五十公尺,窄处也有十几公尺。北大街、南大街、府后街、十字街、小北街等主要街道,都设有麻袋装沙的机枪掩体和步兵掩体。十字路口还筑有砖木结构的地堡,其兵力容量大的可放一个排,小的也可容纳五六个人。可见,应城的城防工事是较为完备和坚固的,为坚守城区奠定了基础。其中,几个重要支撑点更是坚固有佳。如:古城台是应城最大的制高点。日军盘踞时,曾在这里修筑七个钢筋混凝土的半隐蔽式的永备性碉堡,当中还修了一个三层楼高的砖木结构的地堡,并筑有坚实的交通壕与地堡群相通。西北面紧靠古城台,横着一个“冬瓜式”的大水塘,部队无法涉越,只有南面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部队虽然中可以接敌,但还会受到两侧火力的交叉拦阻,威胁较大。

通过侦察,对应城的防御准备情况,可以得出一个易守难攻的结论。但邓小平与刘伯承对此也作了深刻的分析:从敌情上看,守敌不是散兵游勇、乡保土顽之辈,而是以正规军为骨干,聚集4000余众的奸诈狡猾之徒,我军与敌正规军作战中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进行如此规模的攻坚战尚属首次。从地形上看,应城是武汉西北的门户,它上接郧襄,下连江汉,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然而,敌人越是占据有利的防御条件,就越是易于放松警惕,越要疏于防守,尤其是在我军积极佯动行动的欺骗下,敌对我军行动的注意力早已转到了桐柏、唐河地区,这种判断上的失误所导致的麻痹轻敌的思想,正是我对应城实施以奇制胜的有利战机。战机有利,战机宝贵,战机难得,必须抓住。

三、以正克强,以奇制胜

根据敌应城的设防情况,前线指挥员决心利用好以奇制胜的战机,为此,以独立旅和第二分区第四、五、六三个团全部投入战斗。其中,独立旅第一团从北门攻城,第二团从东门攻城,第三团作预备队;第二分区的第四团配置在城东南的五里墩、十里埔一带丘陵地,准备阻击可能从长江埠方向的来援之敌;第六团配置在城东北方向的万家棚子、伍家山一带的有利地形上,准备阻击可能从云梦方向的来援之敌,第五团直接由独立旅指挥。另外,第二纵队配置在王家店以北地区,桐柏军区部队作为战役预备队,相机行动,以防不测。在攻坚战法上,确定了“欲攻其内,必先破其外”的常规“正法”。

1948年10月23日下午2时,部队从仁和店一带出发,黄昏到达作战地域,并按作战预案全面展开,两个方向上的打援部队,也在选好的有利地形上开始构筑野战工事,攻城部队于24日晚同时发起了扫清外围防御的攻击,但都因工事坚固或地势和气候不利而屡攻未克。根据这一情况,前线指挥员向刘邓首长作了汇报。刘伯承和邓小平反复研究认为:按常规战法,攻城战都是先攻其外,打破其坚硬的外壳,再攻其内,捣毁其防御体系。而应城防御,是敌人的防御设施坚固完备,在阵前与敌死打硬拼,不仅消耗大,而且不易奏效。所以,应城攻坚战,应打破常规,从敌防御的弱处突然突破,迅速向纵深发展,两面卷击,从内向外攻,这一奇法,不仅可以有效制敌,也能置敌坚固工事和完备防御体系于无用武之地,而且还可以减少消耗,速战速决,以奇制胜。刘伯承对此强调说:寻找敌防御的弱点,并抓住它的弱点,给以有计划地突然袭击,是把握主动权的最好方法。要“善于抓住敌人阵势的弱点,选择容易割裂而又能相互策应的突破口”。根据刘邓首长的指示,前线指挥员经过一天的抵近侦察,发现大南门敌守备薄弱,大南门正面地形凹凸不平,有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沟壑,便于我攻击分队隐蔽接敌;在离城门六七十米处还有一道面对城门的横向土堤,是极为理想的冲击出发阵地,有了这样的依托,只要城门一破,攻击部队即可鱼贯而入,直捣纵深,尽而实施由内向外的攻击和两翼卷击,用此出奇战法,战而胜之。

战法重新确定后,部队集中了所有的炮兵火力于南大门,在较窄的正面上,形成了绝对的炮兵火力优势,同时采取将发射阵地靠前配置的办法,以求提高命中率和增大炮火威力。战斗一经打响,我军重炮齐轰,很快就把南大门上的碉堡打去了半截,密集的炮火和震耳欲聋的炮声,打得敌人晕头转向,15分钟内没有还手之力。我工兵分队5分钟通过70余米的平坦地,涉过水壕,越过地堡,用炸药包炸开了南门,部队迅速冲入城内,很快就控制了南大街和两条小巷,占领了街两边的楼房。敌虽组织了多次疯狂的反击,但在我第二梯队及时投入战斗后的顽强抗击下,均遭失败。而我后续梯队,就像插入敌“软腹部”的锋利尖刀,不断地向两翼卷击发展,不断地扩大突破口,这种从里向外、从后向前勇猛突击的战法,打乱了敌防御部署,割裂了敌防御体系,尤其是使敌人完备的防御工事、设施完全被置于无用武之地,由此给防御之敌以极大的威慑和震撼,兵力不知其所动,火力不知其所用,应城防御顷刻瓦解。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姜太公兵书

    姜太公兵书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本书收录的中国古代第一名将,也是中国古代第一名相姜子牙的用兵之策。他的谋略思想,主要体现在《六韬》之中,《六韬》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内容奥秘精深、变化无穷、玄妙莫测,其军事谋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价值。
  • 红色疯狼

    红色疯狼

    男儿为战而生,保家卫国,洒尽热血!战如猛虎,誓把敌人撕碎。与兄弟把酒言欢,尽显男儿本色!
  • 步兵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步兵战车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血屠之刃

    血屠之刃

    他曾是孤儿,无意中得到跨纪元的科技,变为名茅前列的杀手“血屠”,只因手握最强科技,不敌世间阴险狡诈,被捕而囚禁多年,入狱前曾立誓;“吾若再归,必踏苍穹,毁天灭地,缔神传说。”
热门推荐
  • 单色旅程

    单色旅程

    不敢触及,他的忧伤。单色旅程,将爱置于颠峰。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商界恩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
  • 植物优化大师

    植物优化大师

    P&Wopenday,主角郭正复生到了另外一个平行的时空。原子弹、氢弹,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核动力武器全都失去了作用。在没有了这些战略性武器威胁的世界里,看主角是如何利用原本平凡的植物,一步步走上世界巅峰的。
  • 英雄联盟之野区至霸

    英雄联盟之野区至霸

    不止一次的有人对他说,打野是辅助的哥们,是ADC和AP的私生子。是和上单并肩作战的铁血真汉子。这个结局的意味表示,黑锅你来背,欢呼我来受。可是,唐亦一,这个从未按照道理出过牌的青年,用他的实际行动表明,在赛场上,他不是一个辅助,不是一个上单。而是作为主宰一切,生长在暗处的霸主。“你的野区,我的家。”唐亦一。
  • 战族传说系列(七)

    战族传说系列(七)

    小草拥着自己的双膝,道:“其实,以我的武功,并不会那么轻易受伤,当时我的受伤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至于为什么将四颗药丸留存,其理由与你为何要保存苦叶儿的方糖。”顿了一顿,又轻声道:“也许,还不仅因为这一点……
  • 匠擎

    匠擎

    金陵城中,向死而生!锔瓷匠人卫无馋,苦守这祖上传下的手艺,日渐凋零的传统手艺,似乎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一个神秘人的出现,给卫无馋枯燥的生活,带来了转机……文物、修复、夺宝、与古董贩子斗智斗勇,卫无馋让自己的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 乔那村干部

    乔那村干部

    乔那,全国第一批招录的大学生村官,以笔试倒数第一的成绩分配到本山县最远最穷的东禺乡。但他务实肯干,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组织看电影、修公路、办村节晚会、评低保、斗村霸、开补习班、竞选村支书、引进草莓、黑木耳等农业产品发展经;并最终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了一个上市公司……乔那同时也周旋在女友唐小珊、村姑史玉芬、女教师宋子叶、女记者康沛文等众多个性鲜明,样貌非凡的女性之间,演绎出恩怨情仇、可歌可泣的爱情佳话;与官二代“情敌”郭颂之间的斗争、与李二牛,郭子杭等兄弟之间不断深化的友谊,与乡、村领导干部间的同仇敌忾和与县局级干部间建立的无比信任的关系,让乔那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多精彩尽在《乔那村干部》!
  • 重生之刺客笑传

    重生之刺客笑传

    苦逼高三生莫雨乌龙跳楼,重生来到平王府培训的特级杀手身上。王爷:“替我杀个人。”莫雨:“……王爷,不如让我先从杀鱼练起?”
  •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英文版)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不惑之年,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子女双全,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绘画梦想,抛妻弃子,离家跑到巴黎开始画画。最后去到了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惊世杰作,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追逐。
  • 梦旅人

    梦旅人

    他是程聿舟,患有低潜在抑制症的金牌律师。他骂声无声、饱受争议,却始终站在金字塔尖,令人仰视。年少时,他的特殊“天赋”,导致至亲枉死。从那以后,他犹如困兽,亲手拔掉自己的尖牙利齿,却又拼命想要冲破牢笼。她是顾久,性情冷漠的心理咨询师。年幼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她和他,生命力微弱,残缺而破碎,却是同一类人。一场罗生门,谎言丛生;一段案中案,步步疑云。她和他,游走其中,生死未卜……
  • 惊鸿难抵爱重重

    惊鸿难抵爱重重

    “谢景淮,好久不见。”“..林景,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