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3600000033

第33章 生理大发现(3)

谢尼伯主要的成就,是解决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问题。这样,上面提到的封闭瓶中老鼠和绿色植物共存的问题,立即得到解释。老鼠呼吸时放出的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绿色植物放出的氧气又作为老鼠呼吸之用。它们互相依赖,共同生存。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先后经历了将近一百年,才找到揭开“绿色工厂”之谜的一串钥匙。普利斯特列证明绿色植物会放出氧气,接着英根·浩斯证明太阳光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必要条件,谢尼伯又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绿色工厂”的基本原料之一。最后,由瑞士化学家赛逊尔于1804年用自己的科学实验,把上述各自独立的研究工作,统一起来,归纳成一个公式:

固定空气+水光绿色植物维持生命的空气

+植物性营养

这个公式用现代化学语言来表示,就是:

水+二氧化碳光叶绿体碳水化合物+氧气

这样,“绿色工厂”的原料、动力和产品等三大秘密,终于被英国、法国、瑞士、荷兰四个不同国籍和三种不同职业的人(其中一个牧师、两个医生和几个化学家),通过辛勤劳动而逐渐揭开了。

认识淀粉

“绿色工厂”的产品除了氧气,还有淀粉等碳水化合物。那么淀粉是怎样被认识的?

德国的植物生理学家朱里斯·萨克斯,是第一个认定“绿色工厂”的产品是淀粉的人。

朱里斯·萨克斯是一个酷爱植物的科学家。他对植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十分感兴趣。清晨,他给花草浇水的时候,常常对着色彩鲜艳的花团和迎风招展的枝叶沉思:如果植物合成的化合物主要是淀粉,那么淀粉通常是不溶于水和酒精的,但是一遇到碘,就会显出蓝色来。如果植物的“工厂”真的开在叶片内,那么,叶片里总该是有淀粉的啊!

他摘下多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把它们洗干净以后,放到盛有酒精的烧瓶里,然后加热,使叶肉里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这时候,绿叶变成黄白色,再用水冲洗一下,滴上一滴碘酒,果然,叶片显现出蓝色。朱里斯·萨克斯高兴地跳起来,他证实了这家奇妙的“工厂”就开在绿叶里面。

接着,他又选取一盆绿色植物,当天晚上,用不透光的小黑纸片把一片绿叶遮蔽起来。第二天,把花盆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把被黑纸片遮蔽的叶片和没被遮蔽的叶片同时摘下来,也用上面讲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朱里斯·萨克斯发现:在滴上碘酒以后,没有遮光的叶片变成蓝色,而遮光的叶片仍然呈现黄白色。这说明植物要制造淀粉,必须借助太阳光。

以前,瑞士牧师谢尼伯在实验中曾经证实,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能把坏空气变好,又能把坏空气当作自己生活的养料。那么,这个坏空气和植物制造淀粉的过程有什么联系呢?朱里斯·萨克斯继续思考,并且以简陋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坏空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淀粉的必需原料。当时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已无法查考。这个实验,我们现在是这样做的:

把两盆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两天,然后分别把它们放在特制的A、B两个玻璃钟罩内。罩底边是严密封闭的,罩口的软木塞上各插一支弯曲的玻璃管。A罩里放置一小株氢氧化钠溶液,上口的玻璃弯管装进小块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加氧化钙);B罩里放一小杯清水,上口的玻璃弯管装些小石块,空气可以自由地流动。然后,把它们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照前面讲的方法进行检验。最后可以看到:A罩里的叶片没有变成蓝色,而B罩里的叶片变成了蓝色。这是由于A罩里有氢氧化钠和碱石灰,都是碱性的,它们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A罩里几乎没有二氧化碳了;而在B罩里的空气中,含有正常含量的二氧化碳。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制造淀粉的必需原料。

朱里斯·萨克斯以三个关键性的实验,总结了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绿色工厂”的探索,进一步验证了凡·海尔蒙、英根·浩斯、谢尼伯分别提出关于水、二氧化碳和阳光是“绿色工厂”必需条件的理论的正确。

直到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尔纳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绿色植物这种独特的生理化学过程,命名为“光合作用”。

综观19世纪以前科学家探索“绿色工厂”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总是离不开前人在这方面打好的基础。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也就是说,科学是有继承性的。了解前人的工作历史,才能懂得现代科学是怎样发展来的。

氧从何处来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科学的发展犹如滚滚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20世纪,科学家就深入到“绿色工厂”内部,来窥探它的秘密了。

科学家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绿色工厂”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又知道这两种物质里面都含有氧。那么,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来的氧是来自水呢,还是来自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引起许多人争论了几十年。有人说来自二氧化碳,有人说来自水,众说纷纭,谁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

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对细菌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认识。细菌一般是寄生或腐生的,也就是依赖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当时发现,有些细菌有颜色,生活中需要光;有些细菌没有颜色,生活中不需要光。那么,这些有颜色、需要光的细菌是怎么生活的呢?和植物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

1930年,美国的凡·尼尔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他把有颜色的细菌分离纯化,发现紫色和绿色的细菌,完全能在无机培养液中生活,但是需要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光,二是二氧化碳,三是硫化氢。如果没有硫化氢,也可以在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物质中生活。这样看,这些物质中必须含有硫。这就好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要有水一样。最后,凡·尼尔弄清楚了这些绿色和绿色的细菌在生活中,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作原料,在光的照射下,制成碳水化合物,并产生硫。它们同样是利用光能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凡·尼尔指出,光合作用不是植物所特有的,有些细菌也利用色素来吸收光能,自己制造养料,这种细菌就叫做光合细菌。

凡·尼尔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是来自哪里,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用不同生物的比较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

最后科学家推论出,在紫、绿色细菌的生活中,它们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作原料,产生碳水化合物和硫,这个硫必定来自硫化氢;植物在生活中,用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这个氧一定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

4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又通过实验取得了可靠的证据。

鲁宾和卡门用示踪物质来探查绿叶里的化学变化过程。他们用的示踪物质是氧和碳的同位素。同位素就是指同属一种元素,但是质量不同的原子,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比如氧的同位素有16氧、18氧;碳的同位素有11碳、12碳、13碳、14碳等等。有些同位素还有特殊的放射射线的本领,比如11碳、14碳等等。

他们制备许多含有18氧的水,每天用这种水浇植物,结果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氧里面就带有18氧这种同位素。他们又用含有18氧的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来的氧和普通的氧一样,几乎没有18氧这种同位素。所以,他们的实验表明,只有水,在光合作用中才会分开。换句话说,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是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二氧化碳。

卡尔文的贡献

在光合作用中,水被分解成氢和氧。放出来的氧,提供生物呼吸之用。那么氢又是怎样和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呢?

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来完成的。

在早期的实验中,使用11碳,它虽然有放射性,但是寿命很短,很不稳定,几乎在半小时左右就消失了,很难用它来进行研究。

1945年,在原子反应堆里出现了同位素14碳。它的寿命比较长,他很稳定,适合用来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尔文和本森领导的一个实验小组,把一种单细胞的绿藻放在含有14碳的二氧化碳里,经过短暂的暴露,目的是让绿藻进行最早阶段的光合作用。然后把细胞放在热酒精中杀死,再磨碎,涂抹在色谱纸上面进行分离,随即出现放射显影图,最后在纸上找出哪些点是放射性的,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

根据暴露的时间,他们发现仅仅一分半钟,在纸上就找出了十五种不同的放射性物质。种类太多了,不好研究,他们只好缩短暴露时间。后来只暴露5秒钟,结果在纸上找出五种放射性物质,其中有两种放射性很强。经过深入的研究,这两种物质都属于含有三个碳原子的物质,叫做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的形成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再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和许许多多的步骤,最后才形成了淀粉。

通过卡尔文的这个重要发现,人们才明白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水里的氢和二氧化碳是怎样进行活动,最后形成碳水化合物的。

为了表彰卡尔文和他的同伴们十年的努力探索,瑞典科学院于1961年授予卡尔文诺贝尔奖金。

叶绿素的秘密

叶绿体

叶绿体好比工厂的车间。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上面进行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是椭球形的,周围有两层半透性的薄膜,它好像是“车间”的围墙。

叶绿体的面积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5—10微米。叶绿体的外形和个体大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车间”内部的布置却有共同的特点,都像一层层重叠的云片,生物学家把它叫做叶绿体的片层结构,也叫层膜。片层里排列着叶绿素,就像澡塘里铺得整整齐齐的瓷砖那样。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说明叶绿素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叶绿体里面的,而是集中在片层的光合膜上面。叶绿素在基粒上面有一定的排列顺序,才形成了片层结构。在片层结构上还有其他色素和蛋白质、脂肪等等。

叶绿体细胞里的色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绿色的叶绿素和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另外还有花青素等等。有时候,花青素的量还会很多,甚至叶片的绿色都会被它所遮盖,比如秋天枫树的红叶,红苋菜的叶子都是红色的。

原来,红苋菜的绿色是隐藏在红色之中的。那红色是叶片所含花青素显示的颜色。花青素能溶解在水中,水温越高,它越溶解得快。而叶绿素却不溶于热水。因而,在沸水中,红苋菜就脱去红色的“外套”,露出绿“衬衣”——叶绿素来了。每年秋天枫树的红叶,那是因为气温下降,树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花青素就显出了美丽的红色。

别看花青素把红苋菜打扮得这么鲜红妖艳,虽然它也吸收阳光,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默默无闻地制造养料的,却是隐居在花青素背后的叶绿素。只是由于花青素浓妆艳抹,色彩太鲜艳了,才把生产的“主人”——叶绿素遮盖住了。秋海棠、枫树等植物,它们的叶子是红褐色或紫红色的,原因也是这样。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深海里的藻类植物红藻,它生活在海底,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红光和蓝紫光,因为它们被海水吸收了。尽管红藻里含有叶绿素,可是“绿色工厂”还是不能开工生产。它被迫改装了生产“机器”,利用它身体里边的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来帮助吸收透射力很强的蓝紫光,然后把能量传递给叶绿素来进行光合作用。这种只帮助叶绿素吸收光能的色素,叫做铺助色素。这种辅助色素在普通绿色植物中也是存在的。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能吸收光能,然后把光能全部传给叶绿素a。高等植物“绿色工厂”中的辅助色素是叶绿素b,它是黄绿色的,所以叶片外表是绿的。红藻和褐藻(比如海带)的辅助色素是红的和褐色的,但进行光合作用的也是叶绿素a,尽管外表可以有各种颜色。

叶绿体是怎么样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的?对太阳光里的七色光吸收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季米里亚捷夫用了30多年的时间,研究探索植物在光合作用中绿叶是怎样摄取太阳光的。当时,他的实验是这样做的:

拿来几只试管,每一只试管中各放一片大小相同的绿叶,并且封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然后,把试管分别插到试管架上,试管之间用黑纸隔开,避免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再取三棱镜一枚,把射进来的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让七色光分别照射到试管上面。经过三小时以后,测定试管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和绿叶内含的淀粉量。结果发现:照射红光的试管里二氧化碳减少得最多,叶片制造的淀粉也最多,照橙光的次之,照蓝光的第三;而照射绿光的试管,里面的二氧化碳几乎没有减少,叶片里也找不到淀粉。这个实验告诉人们:绿叶有很强的吸收红光的能力,红光照射下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

提取叶绿素

叶绿素吸收了光能以后,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叶绿素是个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只有把叶绿素提取出来才能进一步地研究它。

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搞清楚几种叶绿素化学成分的人是威尔斯塔特。

同类推荐
  •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更新国土概念,走出黄土地,驶向蓝海洋!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史前地球:第一代脊椎动物:古生代的海洋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史前地球:第一代脊椎动物:古生代的海洋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回顾了古生代这一关键时期中地球环境的变迁,描绘了古生代脊椎动物生命大爆发的背景环境。介绍了五花八门的原始脊椎动物,还探讨了一些古生代鲨鱼的特征。
  • 海陆的起源

    海陆的起源

    《海陆的起源》是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第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
  • 日本的属性

    日本的属性

    日本的产品为什么质量好?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团结?日本人对宗教的态度如何?日本人对东方文化的继承如何?天皇对日本人的意义如何?翻开本书,你都能找到答案。本书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三方面介绍日本,旨在向读者展示日本的风土人情,以及其背后隐藏的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从根源上解读日本。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你应该知道那个胖胖的企鹅形象的QQ,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互联网软件产品之一,它的活跃用户超过3亿,QQ成为大多数中国网民上网应用的第一选择。你或许还知道拥有QQ这款产品的腾讯公司,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它的最高市值曾达1200亿港元,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收入最多、利润最大的公司。但作为这家公司的统领者的马化腾却一向低调,不为人所知。 本书作者通过对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多名腾讯前员工,马化腾的成长伙伴、前友人、前同事、多位师长辈,腾讯合作伙伴、投资人等上百人的采访及对腾讯发展历史的全面梳理,客观、实际、权威地为我们解读了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 重生之每当变幻时

    重生之每当变幻时

    梁初见也不知道为何看本单纯吐槽了一下生活就转变得天翻复地的?暗自吐槽男主是不是都给身边的人下蛊,怎么每个人都像施了咒一样对他着迷,然而到她传书进来才发现......
  • 帝妃无心

    帝妃无心

    当年盛夏,她被惹哭他来哄,那年她5岁,他9岁。十年之后,她化身小毛贼,偷了他的钱袋和玉佩,却不巧在青楼共遇。那年盛世烟华,她在樱花树下舞动,她问“飏哥哥我美吗?”他笑着宠溺回道,“楠儿最美。”“飏哥哥喜欢楠儿吗?”“不喜欢。”“可我最喜欢飏哥哥了呢。”几经变故,同地点同人不同时间,虽知当年是她天真烂漫,他还是不忍再问,“楠儿还喜欢飏哥哥吗?”她却只是垂眸不再回复他便已知道答案。数年过后,花开盛夏,同地点一人异时间,只听见樱花树下的自话,“飏哥哥是一直喜欢楠儿的,楠儿你呢?”奈何桥前,许下那一世容颜;忘川河畔,许下那一生蝶恋。
  • 玄铃儿

    玄铃儿

    玄?宫宫主出世,灵蛇异动,各族动乱,人世残杀,魔轮回转,魔邢、仙都生死飘零。这一切在销烟及无销烟的战场上像太阳的无数条光线一样向四面散开来形成黑的支奌,而这个黑的支奌即是回烁之门。玄铃儿怎么掌控天轮,破解感情,升华宇宙。生门?死门?
  • 分割线

    分割线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焦虑万分、备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媳妇

    媳妇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却不乏有个性的媳妇儿刘如柔在一个充满了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大家庭(这里有三个婆婆之间的矛盾、有婆媳之间的矛盾、有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姑嫂之间的矛盾、有亲家之间的矛盾,是这些矛盾导致这个大家庭的不和和最终的团圆。)中的痛苦、迷茫、奋斗、失败、绝望、希望、挣扎、沉沦、振作,以及她一点儿一点儿地迈向成功的生活和感情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