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200000042

第42章 薪酬管理(2)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竞争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员工的工资是由劳资双方协商决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与竞争状况对薪酬制度的影响很大。在经济增长较快,对劳动力需求大,而劳动力的供给又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组织付给员工的薪酬就会增加;反之,在经济萧条,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组织就会减人降薪。不同组织间的收入差距会导致人员流动,因此,本地区、本行业的其他组织,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所制定的薪酬政策与水平,对组织薪酬制度的影响非常大。一个组织要想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所制定的薪酬水平至少不能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但是,组织急需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则严重不足,因此,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与完善,不同素质的劳动者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某一区域内有潜力想应聘的员工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对于一些工作,劳动力市场的范围远远超过组织所在地,事实上对于某种技能的职位空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也是比较常见的。此外,不同市场中工作薪酬会有很大不同,如一个大城市的公司秘书每年平均可以拿到4万,而一个小城市的秘书每年只能拿到2万元或更少。因此,许多组织要定期进行薪酬调查,以确定整个劳动的现行薪资水平。这些调查提供了给定职位的最低、最高和平均水平,使组织能够很好地了解其他公司对从事各种工作的员工支付什么样的薪酬。

最优工资水平应该参照什么标准呢?假设某种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为Q,其市场供给量为S,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这种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指标C=Q/S。那么,这种人才在组织中的薪酬水平W,与Q、S、C的消长关系分别为:Q越大,则W越高;S越大,则W越低;从而C越大,则W越高。

(三)社会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异动情况

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对组织的薪酬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内陆落后地区生活水平相差较大,社会生活水平的不同使不同地区的组织制定薪酬政策时的参照标准也不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员工对个人生活的期望也随之提高,无形中会对组织造成一种制定偏高薪酬标准的压力。即使在同一地区,物价指数的异动情况对组织的薪酬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物价异动时,尤其是生活消费品异动的情况下,会发生雇员实际薪酬水平的反向异动。物价上涨而货币薪酬不变,员工的实际收入就会下降,生活水平就会降低;物价下跌而货币薪酬不变,则实际收入上升,其生活水平就会提高。但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物价往往呈刚性上涨。因此,在物价有大幅度变化时,组织若不异动员工工资,就意味着员工实际收入的减少,为了使员工维持已有的生活水平,组织也往往相应地调整薪酬水平。

(四)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令

政府调节其他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宏观政策,如财政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不是专门用来调节薪酬异动的,但是在客观上也会对组织的薪酬水平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也应该引起组织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全面关注。国家的最低工资制度也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薪酬水平,尤其是组织低收入部分员工的薪酬水平以及组织的处罚扣薪水平和弹性薪酬的浮动额度。另外,国家有关各类职工权益保护的政策和法令,如保护妇女和残疾人的有关规定,关于标准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等,也都会影响组织薪酬政策的水平。

如果组织管理者确定的薪酬水平,没有照顾到该组织所处地区或行业的薪酬水平,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和外流,有时还会引起同行业的不满。因此,本组织在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时,应参考市场的薪酬行情。必要时,还要事先做好市场薪酬调查。

(五)薪酬分配的形式

薪酬分配形式也会影响员工的薪酬水平及其异动。比如,相对计时薪酬而言,计件薪酬更能促进某些产品的生产。因为它把薪酬和劳动成果直接联系起来,适用于主观努力比较有效的工作。因此,在计件的薪酬形式下劳动能力强,劳动成果多、劳动质量好的员工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薪酬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比例配合,也能影响薪酬水平的高低。所以,组织可以通过改变基本薪酬、附加薪酬、奖励薪酬等的比重,来调节员工的薪酬水平。另外,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个组织的工资单部分的薪酬水平相差无几,但两种员工的生活水平却大不相同。其奥妙就在于两个组织在福利部分做出的文章各异。有些组织为合理避税,把高薪部分移到福利部分以实物发放;有些则是为了稳定员工队伍,而对其发放高福利,使其对组织有一种归属感。

(六)组织的管理哲学

组织的管理哲学,特别是分配哲学,往往会对薪酬水平的确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偏向于用物质刺激的组织文化下,组织倾向于用较高的货币薪酬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在偏向于精神激励的组织文化下,组织用适中的薪酬就能起到相同的激励效果。而且在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方面,组织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就能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员工的薪酬自然丰厚;而低劳动生产率的组织只能在降低人工成本上动脑筋,尽量压低雇员的薪酬。在组织雇员的配置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员工的数量配置,与其薪酬水平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薪酬是组织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短期内产值一定的情况下,组织的总薪酬成本呈刚性。这样,组织雇佣的员工越多,则人均薪酬越低。因此,组织在其资本配置中,要考虑薪酬成本与其他生产资本之间的转换和替代,比较各种资本及其配置效益。当然,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也会影响到薪资水平,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适当降低组织的薪酬成本,而低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有可能浪费组织本可不用支出的薪酬成本。例如,在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强的组织,技术上已经比较难于进行细致的监督和管理。这时,往往使用偏高的薪酬水平来代替某种管理和激励,称为“效率工资”。

第二节薪酬的有关理论

一、传统的薪酬理论

最早的工资理论是由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创立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尽管早期的古典学派的工资观点比较宏观和缺乏系统性,但仍是现代组织工资管理的理论基础。

1.配第、魁奈——最低工资理论

最低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与其他商品一样,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也有一个自然的市场水平——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工人的最低生活将无法维持,从而使资本家也失去继续生产财富的基础。因此,最低工资水平不仅是工人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也是雇主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根据最低工资理论,工人的工资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状况,而不是组织或雇主的主观意愿。资本家受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必然产生压低工人工资到最低水平的主观倾向。但是,它有一个下限,就是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的最低生活水平。低于这个下限,则劳动力的再生产无法进行,社会生产和稳定也会受到影响。国家政府也可以根据该理论,对工资进行干预和调节。

2.穆勒——工资基金理论

工资基金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工资决定于三个要素:工人人数、雇佣工人的资本、工资成本与其他成本之间的比例。

工人的具体工资水平决定于劳动力的人数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成本与其他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于支付工资的资本成为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工资基金。也就是说,在短期内要想增加一部分工人的工资,就必须以减少另一部分工人的工资为代价——工会的斗争和政府的干预,对于增加整体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都是无济于事的。例如,最低工资法虽然有利于低收入的工人,却牺牲了其他多数劳动者的利益。

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在1850年对工资基金理论进行了修改:他把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区分开,认为工资是现行产品中分给工人的份额,而非总资本中支付给工人的金额,并认为工资基金的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人的生产效率;二是工人的人数。这样,在长期上,工人工资增长就可以在劳动率增长的前提下得以实现。

3.斯密——工资差别理论

工资差别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造成不同职业和雇员之间工资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职业性质;二是工资政策。职业性质对工资差别的影响有五个途径:一是使劳动者的心理感受不同:有的职业使人感到愉快,有的则使人感到厌烦;二是掌握职业要求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职业很容易学习和掌握,有的则难以掌握;三是职业的安全程度不同:有的职业风险大,安全系数低,有的职业就没什么风险,十分安全;四是承担的责任不同:有的职业责任负担比较大,有的则很小;五是成功的可能性不同:有的职业容易成功,而有的职业则容易失败。

那些使劳动者不愉快、学习成本高、不安全、责任重大、失败率高的职业,要付给高工资,反之,付给低工资。职业性质是现代岗位和职务工资制的基础;而政府不适当的工资政策(如限制职业竞争,加强垄断、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则会扭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使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反映出不合理的差别。

4.马歇尔、克拉克——边际生产力论

边际生产力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经济人”假说为前提,认为人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主总是力求他的每一种生产要素都获得最大利润,以至于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都能得到最佳配置。劳动力的最佳雇佣点就在劳动力的边际收入(新增工人使组织总收入增加的部分)等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新增工人使组织总成本增加的部分)的那一点。在雇佣量大于或小于这一点时,雇主都会因为向这一最佳雇佣点转化有利可图而相应地减少或增加雇佣量,直至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雇主雇佣的边际工人的产量等于付给他的工资,也即劳动力的边际收入等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工资的决定原理

这一理论与实际生活不尽相符:现实中很难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即工资具有垄断性。例如雇主垄断、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工资并不一定等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在工资高于边际生产率水平的情况下,雇主和员工(或工会)之间会各自采取一些对策。如雇主的对策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减少雇员的数量;对产品提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员工(或工会)的对策包括流向别的组织;集体施压迫使雇主增加工资等。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流行比较广泛、影响力比较强,有助于揭示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它证实了:增加劳动力数量,会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而增加资本数量,则有可能使实际工资水平提高。

5.拉克、多布——集体谈判理论

集体谈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工资是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与雇员之间集体交涉的产物。通过雇主和雇员双方的集体力量讨价还价以及公平、合理地交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垄断,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混乱竞争给双方造成的无谓损失。工会的谈判力表现为:工会的谈判力=雇主不同意工会条件的成本(如罢工等引起的损失)/雇主同意工会条件的成本(如提薪等)

有人认为集体谈判理论只是一种短期的货币工资决定理论,它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相背,只是一种不严谨的实用主义解释。也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是集体谈判制度以及工会作用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总结,是现代组织工资理论的一个较重要的理论学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凯里尔等人自从1967年创建这家公司以来,就奉行着幽默、独立和尊重的价值观。因此,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该行业中工会势力最强的公司。凯里尔并没有把有组织的工会看成敌人,而是把他们看成盟友,与之建立起“共命运”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现代的薪酬理论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知识和技能等的含量的总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医疗保健投资;在职培训投资;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社会教育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边际产品价值也越大,因而得到的报酬也比较高。只有使每个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值都得到体现,社会总体劳动力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即实现所谓的“帕累托最优”。

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组织内雇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解释职业工资差异上,也有较强的说服力。如对美国20世纪前半叶白领雇员和蓝领雇员的工资差距缩小的解释,早期是认为白领雇员得到更多的非现金的福利待遇,这样就可以缩小不同员工的心理差距。但这种解释并非实质原因,人力资本理论则从工人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资增加这个角度来解释,更具有说服力。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不仅关系到雇员的收入差异,而且还关系到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组织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

同类推荐
  • 领导成败细节

    领导成败细节

    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
  •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要聪明地领导,不要忙碌地工作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要聪明地领导,不要忙碌地工作

    提升领导者的决断力。简化组织形式,实施“零管理层”。让新老员工各自发挥优势。下属犯了错,不妨送上美味的“夹心饼”。面对不合情理的要求坚决说“不”。怎样应对员工与你的激烈冲突。没有永远的错误,只有不断改进后的正确。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放下架子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以“高人一等”的标准要求自己。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领头羊”。对自己的思维“精耕细作”。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向军队学执行

    向军队学执行

    这个世界上培养更多高级别管理人才的,不是MBA商学院,而是军队与军校,如美国的西点军校,自“二战”后美国500强企业卓越的管理者大多出自于此。军队是这个世界上极有效率、执行力超强的组织!军校也培养出这个世界上更多更高级别的管理精英,但毫无疑问,纯粹的军事化管理并不完全适合现代的企业,就连美国部队都是将商业化与军事化进行融合,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百万管理畅销书《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作者赵伟,经十年研究,将MBA商学院管理精华与军事化管理精华完美融合。
  • 行动领导

    行动领导

    在实际应用中,领导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概念通常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团队或组织要履行一项使命,其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主管此过程,他们在履行这一使命的整个过程中都拥有权力并对结果负有责任。领导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负责把未来的愿景转变为现实——转化成为的现实通常比现有的情形更好。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先要经过战略性的思考,并把它作为战略计划的手段,然后培养、协调团队成员的个人技巧与能力,同时保持团队作为整体的凝聚力,这样的战略才会使行动更为有效。领导为描述和定义愿景提供了支持,并激励员工不仅乐于参与工作,而且主动地共同承担责任来促进战略有效地实施,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中医上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就说明情绪可以导致疾病。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认以到情绪致病的概念及饥理,本书从传统医学角度对情绪致病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情绪与疾病的种种纠葛,从最常见的引发情绪痫的心理因素出发,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宜泄法。旨在教会大家在面临各种不良情绪的威胁时,如何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排毒措施。阅读此书,你会认识到情绪排毒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驾驭情绪而不受它的左右。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咸鱼萝莉的日常

    咸鱼萝莉的日常

    一个有钱的宅男,在家里熬夜修仙,结果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过去,成为一个咸鱼萝莉的故事。
  • 末日之丧尸集结令

    末日之丧尸集结令

    独自走在巨大的阴谋当中,何珺已经逐渐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明明是自己参与开发的游戏,却把自己也困在了其中。未知的系统消息掌控着游戏里几百亿人的生命,将其当做儿戏一般的玩耍。当何珺一步步的向前,接近的真相却让她无法接受。巨大的骗局从一开始便已经张开了巨口,吞下了他们这群无知的人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霍格沃茨之灵笼

    霍格沃茨之灵笼

    巫师与麻瓜,魔法与科技。当世界的真实摆放在你的面前,黑暗而残酷。你,该如何选择。
  • 我的随录记

    我的随录记

    有一些小想法就记录它吧,用来记录生活,并为此坚持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
  • 现代婆媳

    现代婆媳

    到底有多少婚姻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而破裂?又有多少爱情在婆婆的权威笼罩下变成了泡沫?婚姻、婆媳、爱情,三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千百年来的婆媳矛盾真的不可化解吗?本书向所有的婆婆媳妇们诠释普天下最最合理的婆媳相处之道。准媳妇婚前必读婆媳谈判经典语录婆媳交锋必胜宝典婆媳和睦相处必备………………这些文字写给所有与婆婆有关的媳妇们,还有所有与媳妇有关的婆婆们。感谢中国作家素材库免费封面设计。
  • 天空雄鹰

    天空雄鹰

    我的梦想就是……可惜时不待我已经错过了努力的时候了,直到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