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100000017

第17章 会计准则的投资者保护机制(6)

二、可靠性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一)可靠性的定义

毫无疑问,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只有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作为一个职业才有生存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会计数字真实可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企业的会计数字不真实,那么一切企业的经济数据甚至涉及国民经济的某些信息都不可能真实”(葛家澍、徐跃,2006)。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虽然对于可靠性的表述却并不完全相同。

FASB的SFACNo.2认为可靠性包括三层含义,即“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FASB在2006年7月6日发布的关于修改概念框架的“初步观点”中,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

IASB认为,可靠性包括五个具体特征: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不影响中立性为前提)、完整性。

我国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第10条中对可靠性作出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定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如此可见,我国基本准则的可靠性包括四个特征:立足于实际交易或事项、如实反映、真实、完整。

从FASB、IASB和我国会计准则对可靠性的描述来看,“如实反映”和“实质重于形式”即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表达和反映了实际的经济业务;“可验证性”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可重复性,是指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能经得住检验,其他会计人员独立操作应该能够得出相似结论;“中立性”就是客观性,会计信息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业务实际情况。简言之,可靠性基本就是“真实客观”。

与“相关性”相似,到底如何看待真实与客观,也是一个必须清醒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真实是指历史的还是指现时的?确实,如果一项资产的价值拘泥于历史成本(尽管在入账当时是真实的),它可能会无法满足旨在面向未来的相关性的要求。那么,公允价值是否就真实并且“面向未来”呢?事实上,公允价值并非建立在时态基础上,因此也未必面向未来,从而也并不与所谓“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截然对立。比如,一项资产是按照公平的交易价格入账的,那么账面价值在交易发生当时就是公允价值。若存在活跃市场,市价便是公允价值,考虑投入价值时公允价值体现为重置成本,考虑脱手价值时公允价值体现为现行市价。若不存在活跃市场而且不易找到相似资产或相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则未来现金流将代行公允价值职能。如此看来,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这种广义的公允价值概念与其说是计量属性,不如说是计量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质量标准。指责公允价值、认为历史成本更可靠,其实是就可靠性中的可验证性而言;若究及可靠性的另一层含义“如实反映”,则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许要超过历史成本(党红,2009)。

2.真实是指客观的还是可验证的?真实的肯定是客观的,但“客观的”未必是真实的,因为人们对于“客观”的理解有所不同:如果客观是指会计信息的可证实性,那么有关会计凭证没有得到证实的信息(尽管真实发生过)也就不是真实;即使会计凭证与真实业务相一致,但由于计量方法和计量对象上存在着不可能消除的不确定因素,经过会计人员的主观分析、综合和加工汇总后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项目的客观性也依然只是相对的。如果客观意味着公正、无偏见和不偏不倚等等,那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演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而这种情况下的真实性也就会像审计独立性中的“精神独立”一样难以捉摸(朱元午,1999)。

(二)可靠性与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证券市场建设和投资者保护至关重要。会计信息不可靠,投资者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来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其合理权益会受到践踏与伤害,其结果是,投资者会对证券市场丧失信心最终使后者失去了发展根基。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可靠性也只是相对的,同样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对财务报告提供的“通用信息”而言的,一般是以报告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能否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证为标准。

如果某信息使用者(比如机构投资者)对该可靠性程度不满足,他会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约束下,对信息不断地进行租金攫取(rent-capturing)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程度。如果可靠性更高的会计信息由企业通过私下协议等途径向机构投资者无偿提供,那么其机构投资者的边际成本曲线将非常平坦并接近与横轴平行,而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将大大上移。而可以拥有这种优势地位的往往是机构投资者,换言之,机构投资者更高的利益满足是建立在中小投资者利益牺牲的基础上,这完全背离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初衷。

三、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一)稳健性的定义

会计稳健性(conservatism),又称为谨慎性(prudence),是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惯例,主张在确认、计量收入和资产时应该保持谨慎,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1.稳健性的传统定义

会计稳健性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是财产托管人为了完成托管责任而采取的策略,后来逐渐被会计人员所采纳,并对许多国家的会计实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Bliss(1924)将早期的会计稳健性思想描述为“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文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SFACNo.2,1980)中将稳健性原则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

2.稳健性在实证会计中的定义

Basu(1997)使会计稳健性实证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他将稳健性定义为: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当期“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坏消息”的确认要求有更严格的可证实性。也就是说,稳健性在处理利得和损失方面采取了不对称性原则——损失要及时地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得到更可靠的证据后才能确认。

3.两种定义的联系

如果说传统定义是一种被动的定义,人们只能否认一切好消息、确认一切坏消息,那么,实证方法下的稳健性定义则减少了传统定义中的“悲观主义”色彩,它要求对任何信息都应关注其“可验证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会计准则对稳健性的理解和要求依然属于传统的稳健性概念(董红星,2007),而我国的实证研究利用的则是实证意义下的稳健性。

(二)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

如第二章所述,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发挥投资者保护作用。会计稳健性是投资者保护的内在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属性之一(谢志华、杨克智,2011)。下面分析稳健性是如何通过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来实现投资者保护的。

1.会计稳健性的定价功能

稳健性的定价功对投资者的保护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包括债务融资成本和权益融资成本。

(1)稳健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公司中除了股东与公司管理层的代理冲突外,还存在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当公司经营良好时,由于债务契约利率固定,债权人除了本金和利息之外不会得到任何额外收益,股东享受公司价值增长的诸多好处;而当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到不足以偿付本息时,债权人就会首当其冲遭受损失。

会计稳健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权人面临的上述不利局面。首先,稳健性可以增加债务契约的有效性。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在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限制股利支付率等。这样,在贷款期限内,债务人稳健的会计信息可以防止向股东过度分配股利,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从而提高债务契约中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其次,稳健性能够传递风险信号。如果债务人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就能及时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如果财务报告所反映出来的风险超过了债权人的设定值,债权人就会提前采取防护性措施,比如不再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提高利率或者提高抵押比例等。换言之,债务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可以通过下偏的会计数据提高债务契约的效率,降低债权人的潜在损失。有鉴于此,提供稳健会计信息的债务人往往能够以获得债务融资成本上的补偿——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

Ahmed、Billings、Morton和Stanford-Harris(2002)发现,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在股利政策上的冲突越激烈,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就越高;并且会计稳健性有助于债务人取得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Zhang(2005)研究表明,在面临不利冲击时,稳健性越高的债务人违反债务协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稳健的债务人也可以更低的利率取得贷款,债务人的会计稳健性降低了贷款交易的买卖差价,减弱了知情交易者的信息优势,提高了债券二级市场交易的效率。

(2)稳健性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

相比之下,关于稳健性影响权益融资成本的文献要少很多,也没有形成像债务融资成本那样相对统一的研究结论。

O'Hara(2003)与Leuz和Verrecchia(2004)表明,稳健性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特定的无法分散的信息风险并因此降低权益资本成本。Ball和Shivakumar(2005)发现上市公司比私有企业更稳健,这意味着公开权益市场比私有权益市场更需要稳健性,间接表明股东也从稳健性中受益。Lara、Osma和Penalva(2006)发现稳健性与事前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这也是发现稳健性可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首篇文献。Suijs(2008)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企业股价的波动性从而降低权益融资成本。Xi Li(2009)的研究认为,在控制了法律体制和证券法规的差异之后,财务报告体系较稳健的国家的公司能够获得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

2.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功能

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一一列举。很多文献认为稳健性有助于提高治理水平。还有学者从公司治理的不同角度(比如董事会组成、股权集中度等)分析了与稳健性的关系。

(1)会计稳健性公司治理功能的一般解读

股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关的薪酬契约通常建立在会计数字的基础上。管理层由于与股东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有动机选择各种激进的会计方法,以高估企业当期盈余和未来现金流量,借以高估企业价值,进而将股东财富部分地转给自己;又由于与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有了利用会计选择进行操纵的机会。此外,其他的一些制度安排,如我国证券发行与监管,也主要依赖以盈余为基础的业绩指标,这就更强化了管理层进行会计信息操纵的动机。

会计稳健性的应用可以降低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它通过使用不对称的标准——确认好消息要求更高的可验证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其滥用判断权高估盈余的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2)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因素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各因素中,董事会、管理层持股、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文献太多,在此仅对其观点做一简单概括。

一般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高,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管的动机越强,对稳健会计信息的要求就越高。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缓解代理问题,原因在于管理层通过持股可以逐步实现与股东利益的趋同,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代理成本相应越小,公司对稳健性的需求也就越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控股股东往往能够直接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因此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就低;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能力有限,只能通过财务报告获得相关信息,而稳健性会计则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因此股权分散的公司对会计稳健性具有较高的需求。

四、相关性、可靠性、稳健性的权衡

相关性、可靠性、稳健性,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但都是投资者保护的有力武器。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如何?本节余下的内容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二是相关性、可靠性与稳健性的关系。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1.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一致与冲突

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一致性:有用的信息必然是一要可靠、二要相关,不可靠的信息完全不相关,不相关的信息可靠也没用。相关性和可靠性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

同类推荐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全集)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全集)

    这是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有针对性的实务管理书,他的特点是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日常烦恼”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用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交流,提供解决之道。作者南勇用自身数年来在工作中的见闻,以及在管理中的追寻和探索,写下了这难能可贵的80个管理心得,这些心得都是从作者的工作中来,也必将指导着更多的管理者应用到工作中去。全书摈弃了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枯燥乏味,文笔轻松活泼,尖锐深刻、简单易懂,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公司管理类图书。
  • 搞定你的员工

    搞定你的员工

    本书从搞定事业必先搞定员工这一主旨出发,根据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古今中外成功领导者的管人经验,系统归纳了18条不可违抗的管理员工的大原则和180条行之有效的小手段。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若能认真学习、参考并灵活借鉴这些原则和手段,就一定能搞定你的员工,并顺利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 成功创业的300个常识

    成功创业的300个常识

    创业并不是传奇!书中的内容并不会让您头脑发热、热血沸腾,反而会让您趋于理性、冷静!它没有吹嘘种种创业的“宝典”和“圣经”,而是讲述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甚至让创业者破产的种种可能和潜在隐患。它解决的问题是:在当下的中国,没有资本支撑也没有强大的后台,普通人如何避开陷阱、少走弯路、修正做事方法,从而走出“我想创业”的梦想,迈向“我能创业”的征程!是企业老板、门店经营者、草根创业者和不甘于打工者不可不读的创业实践宝典。
  • 用心管人

    用心管人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就都容易解决,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 半部论语治企业

    半部论语治企业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儒家思想的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在《论语》中、我们不但能找出许多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且还能找到许多现代企业管理所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拍成婚

    一拍成婚

    顾晴喜欢的人,眼尾都有一颗痣。她以为只是巧合,或是移情。直到她遇到了向默阳。向默阳说,他有喜欢的人,可是那个人把他忘了。向默阳还说,那个人,长得跟她很像。
  • 契诃夫戏剧全集(全集)

    契诃夫戏剧全集(全集)

    本套装为近年颇受好评的《契诃夫戏剧全集》特别策划版。契诃夫的作品在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戏剧更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西方,契诃夫常被称作二十世纪的莎士比亚。《契诃夫戏剧全集》为契诃夫戏剧作品在国内最完整、最权威的呈现,精选焦菊隐、李健吾、童道明等名家译本。全套分为四卷,包括焦菊隐译《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李健吾译《契诃夫独幕剧集》等。每一卷还附有译者撰写的相应剧评,有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契诃夫戏剧艺术,更为学界提供忠实、上佳的译本及可靠的研究资料。
  • 吾妻非虎狼

    吾妻非虎狼

    顾家有女容颜俊美,却性如猛虎。她唆使亲娘分家,亲自去男家退亲,阴森森大牢面不改色,冰天雪地里来去自如……!某男泪牛满面:然也,然也,终于有人说她如狼似虎了!此女莞尔一笑:非也,非也,妾身小家碧玉温良醇厚。
  • 服务致胜

    服务致胜

    我们一定要记住,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由覃曦编著的《服务制胜》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
  • 黑千金与白少爷

    黑千金与白少爷

    帝德:我们的女儿真漂亮,你看看她的那双大眼睛,着实像极了你。欧阳苏:那是,我们的的女儿不漂亮,以后还怎么嫁人。帝德:你丫。女孩儿的父母年少超级宠爱他们的女儿,至此希望他们的女人嫁给白,不用走他们的老路,直到遇到了他…
  • 快穿之追男神24式

    快穿之追男神24式

    当一大早被迫下载并打开《追男神24式》游戏注册,随后开始高兴得玩耍时,对,你猜的没错,女主猝死了,成为了攻略游戏里NPC的乞丐女。林吉吉:我以为我是系统攻略宿主,没想到是陪着未来相好的玩了多次百变真人秀???相好的:喜欢吗?林吉吉:迟疑中,看到某人渐渐收回的笑容…喜欢!喜欢得不得了!超级喜欢!(求还可以注销帐号吗?)本文1v1。Ps:正文关于林吉吉的文完后,就是秦越的攻略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ead Souls

    Dead Sou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ell of the Saints

    The Well of the Sai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