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100000028

第28章 我国会计准则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实现(6)

在“决策有用”的目标之下,我国会计准则本身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努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引入资产负债表观、重新引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同时,创新了确认与计量基础,稳定了会计政策和方法,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而实证意义上“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指的是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尽管我国会计准则条款2006年才首次提到相关性的概念,但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信息与股价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却可以追溯到1998年。

那么,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到底如何,或者说,财务报告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是否随着会计改革的推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呢?本文将通过我国学者的实证文献来做出回答。

(一)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与相关性的关系实证检验综述:基于整体研究

本文整理了1998-2010年间在我国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其涵盖的样本年份为1993-2008年,基本可以反映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的全貌。其中,大部分文章为相关性总体来说随会计改革而不断提高(尽管曾经出现过起伏)提供了证据支持,但也有文献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

赵宇龙(1998)是目前所知的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第一篇文献。文章以1994-199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在1994年和1995年逐渐上升,1996年达到最大,1997和1998年有所下降。同时他还发现,沪深两市的价值相关性存在差异。

陈晓等(1999)以1994-199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表明,在中国A股这一独特的新兴资本市场上,尽管当时的会计准则尚不完善,财务操纵和欺骗行为也时有发生,但盈余数字依然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其有用性并不因中国准则、股市监管方法和力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消失。

陆宇峰(2000)针对1993-1997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研究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二者联合的价值相关性,发现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逐年增强,并在1996年达到最大,1997年有所下降,二者联合的价值相关性也存在同样现象,但每股净资产与股价基本不相关,并且没有增长的趋势。

王跃堂等(2001)研究了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改革的会计信息质量,藉以观察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自愿执行减值准备政策的行为未发现信息含量,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没有提高。作者评价说,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而且离不开有效的准则执行支撑系统。面对缺乏效率的准则执行机制,《企业会计制度》尽可能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作者认为这“无疑是考虑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的融合性而做出的明智之举”。

赵春光(2003)分别以会计盈余和现金流为基础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价值相关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1995-2001年期间,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1996年和1997年达到了顶点,1998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与赵宇龙(1998)的结果相近。

薛爽等(2008)利用证监会对172家公司(含143家上市公司和29家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央企)的调研数据,分析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新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解释股票市场价值的市场价值,新旧准则间的会计差异提供了增量信息。同时,在短窗口模型中,作者发现新准则确实具有信息含量。

王建新等(2010)选择了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以2006年会计准则为界,以2004-2005年的数据代表准则实施前,以2007-2008年数据代表实施后,对比准则实施前后的信息相关性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都有所提高,2006年会计准则“决策有用”的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同时发现,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系数远远小于净利润与股价的相关系数,可见,利润观深入人心,资产负债表观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在“相关性随着会计改革而不断提高”的一片肯定与赞扬声中,质疑与否定的声音总是弥足珍贵。

刘峰、吴风和钟瑞庆(2004)在对1995-2002年年报中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损益表的信息(主要指盈余信息)与市场回报之间的关联程度并不稳定,盈利和未预期盈余对市场回报的系数同样缺少稳定的关联关系。他们认为,近年来我国法律风险的缺失导致会计准则的改进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到会计信息质量中。他们进而推断,没有证据表明会计准则的变化会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没有证据表明在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相对较稳定且直接的关系。

上述几篇文章使用的方法各有千秋,不过它们所考察的区间都相对较短。漆江娜等人的文章则给了我们一个全景式的。漆江娜等(2009)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经验研究区间延展为15年,即1993-2007年。该文首先“假定”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我国会计准则本身的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没有伴随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提高。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会计信息质量更多取决于准则执行而不是准则本身。该作者选取的这15年,既是会计准则改革沿着市场化方向大踏步行进的时期,也是资本市场从草创到实现急剧扩张的时期,这样一个区间的研究结果应该是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的。

(二)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与相关性的关系实证检验综述:基于公允价值研究

在涉及相关性的讨论中,公允价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方面,它被认为能够提供更具有相关性的信息,而另一方面它也因为被不少公司用作盈余操纵的手段而备受非议。2008年肇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公允价值推向了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尽管公允价值只是一只替罪羊的角色,但它在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推波助澜作用却也不易推得干净。面对有口难言的公允价值,《金融时报》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公允价值也许是一种糟糕的方法,但其他的会计方法也许会更糟。

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利润信息是否更具有价值相关性,长期以来都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那么我国是否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呢?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经历了一个引入——雪藏——再次引入的历史。1998年《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具体准则中,开始有限度地使用到公允价值。但是时间不长,2000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终结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而回到历史成本法的轨道。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再次把公允价值作为一项重点改革内容,将其列为计量属性之一。38项具体准则中,有21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中又有17项具体准则直接运用到公允价值。

王建玲等(2008)根据金融保险业和建筑及房地产业上市公司200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司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金融保险行业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对建筑房地产公司盈余的影响不显著。

刘永泽、孙翯等(2011)以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执行2006年新准则后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文章认为,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认为,用某个项目或某个行业的研究来分析会计准则整体变迁对资产市场的整体影响时,是否有可能存在“合成谬误”尚没有深入探讨。该文分析了广泛采用公允价值的2006年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发现新准则的实施并没有显著提高会计盈余价值的相关性。文章总结认为,改革暂时性成本的存在可能会削弱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应有的作用,因此评价准则的经济后果,需要更长期的观察与分析。

(三)我国会计准则相关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实现情况简评

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从而有助于投资决策,是投资者的一个基本期待。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会计准则的改革,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总体上有所提高,投资者保护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同时,对提出相反意见的文章我们需要给予同样甚至更多的关注与尊敬,这些文章所展现的对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会计相关性、国际趋同与准则质量的关系、会计准则质量与会计准则执行的关系、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评价方法的探讨,都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这不仅为准则制定和执行、也为准则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而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镜鉴。

二、我国准则可靠性变迁及其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实现

(一)我国会计规范中的可靠性相关规定及实证表现

1.我国会计规范中的可靠性规定

从可以看出,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我国会计制度规范体系一直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给予高度关注。我国不仅将可靠性视为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且在准则与相关制度中进行了多方体现,比如计提减值准备、限制使用公允价值等等。从常理看,对于可靠性的强调与规范达到一个如此全方位、多层次的高度,应该能取得相对较理想的结果,但是现实情况却实难令人满意。法规的每次出台与实施都没有带来预期中的会计工作的新局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甚至一度甚嚣尘上。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于可靠性的一再强调其实也是我国会计信息长时期、大面积失真的一个折射。

2.我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实证分析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履行会计信息监管职能,财政部从1999起每年都会针对上年年报进行一次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抽查(1999年检查了两次),到2009年1月已经发布14份会计信息质量公告。检查对象在产权上集中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3年也检查了部分民营企业),在行业上集中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行业(包括钢铁、石化、电信、烟草、纺织、外贸、金融、医药、房地产等)。除掉只涉及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公告,将其他检查结果简单列示。

(二)我国会计信息低可靠性对投资者保护实现机制的影响

可靠性是对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在这个最根本问题上始终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长时间、大范围的信息严重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实现根本无从谈起。

证券市场以投资者信心为支柱。但根据邱学文(2000)对某证券交易所营业部的100名社会公众进行的调查,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信息,3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信任”,41%认为“有疑虑但不确定”。在蒋义宏等(2001)对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调查中,18.75%的被调查者认为多数公司的多数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68.35%的人认为多数公司的个别项目存在会计信息失真。

在上述调查所涉期间,严重舞弊案件频频发生,会计失真屡禁不止,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证券市场哀鸿遍野。种种恶性事件摧毁了人们对于法律法规的信任,中国证券市场也因投资者失去信心而变得万木萧疏。从2001年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长达4年的熊市(2001年6月-2005年6月)。

(三)我国会计准则中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1.我国会计准则对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Lawrence和McAllister(1994)对比分析了美国1994年前117个具体会计准则,检验了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关系,得出结论:美国在同等条件下,更多地选择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林斌等(2005)借鉴国外研究方法,通过测度相关性和可靠性及其相近概念在我国1999年《会计法》、2000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3年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出现的频率来分析我国会计相关法规的权衡倾向,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会计信息偏向于相关性。具体而言,除了《会计法》外,其他法规的相关性程度大于可靠性程度。对于这样的结果,林斌等认为,“这并不符合中国的现状。从现实来看,我们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建立好概念框架,才能使会计信息可靠性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必需的操作指南。”

王彦超(2009)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对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频率进行了搜索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会计准则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均有所加强。从总体上看,准则更为强调相关性(现在词语和语义出现频率略高),但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2006年准则并没有刻意偏袒哪一方,而是进行了权衡,在维护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可靠性。

同类推荐
  • 金融国策论

    金融国策论

    本书宣告了全新的政治金融学的问世,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和阐释金融,富有创见地把金融与政治紧密结合,将金融与国家、金融与战略、金融与政治的关系抽丝剥茧地解析出来,同时从国家治理的新角度提出全新的中国金融体系构建。这种真正从国家策略层面进行金融实务解析和理论建立的思想和维度实乃一大创新。
  •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

    在红楼梦中,贾母、平儿等高、中、基层管理精英,在管理上不温不火,总能找到人心的平衡点,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运用得不露声色,达到了冰火相容,理性与感性贯通的完美境界。而宝玉、贾政、贾琏等在管理上,却做得过于“火爆”;宝钗、王熙凤、袭人等,又过于“冰冷”,这两类人在管理上的成果自然都不太理想,有的甚至结出恶果。本书结合西方心理学中的管理情商理论和企业真实案例,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一些代表人物的管理情商学,生动地总结出了一套易理解、可操作、极实用的企业管理谋略。
  • 破冰: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破冰: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强调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京津双城记”、“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
  • 玩转公众号

    玩转公众号

    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互联网转移到了手机端,人们从PC上解放出来,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做生意,这就是微信带来的商业革命。微信时代,你的客户都在你的手机当中,带上你的手机就可以做生意。《玩转公众号》适合希望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个人或企业阅读,对于准备转型到微信公众平台发的程序员也有启发作用。希望《玩转公众号》能够帮助大家搭好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经营好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
  •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公司萨满:一个商业寓言

    萨满,是西伯利亚语中的一个词,意为“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的人”。他是医治者,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万年前。萨满能够随意进入另一个精神世界,在不同的精神世界晨游历,并运用魔力、智慧和这些世界里的能量改变周围的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既然萨满法师的实践旨在治疗作为个体的人,而公司个体的组合,那么这些效力显著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和恢复公司的士气。基于这种想法,就出现了公司萨满。他是顾问,把公司看作一个有机体而不是机器。能够重新建立健康的公司内部环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锦良缘:夫君,有点甜

    花锦良缘:夫君,有点甜

    现代警花一朝穿成植物人,遭活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以为死定的时候,身边多了个从天而降的美貌夫君。一朝穿越,她种田经商,棒打极品亲戚,一路精心筹谋步步为营,努力赚钱奔小康,顺道再和美夫君努力造娃,争取早日子孙满堂。重生后的少年容桥,看着自己前世的小娘子,暗暗的握紧了拳头,娶女当娶赵氏女,这一世他既然回来了,那么……有些人的命运该改一改了。种田虐渣甜宠文,1v1,穿越女Vs重生男。
  • 乾坤大墓

    乾坤大墓

    以身为墓葬众生,以血为源纳万灵,以躯为基容乾坤。一本诡异的功法,一名异界的灵魂,一段诸天万界的旅程。————————“既然这个世界已经腐朽,那么就由我来把它葬下,赋予世界一颗全新的种子吧。”陈暮秋看着弥漫着死气的世界,静静的躺下吸纳着这个世界迟暮的意志,等待着其中重新孕育出的种子。
  • 平庸年华

    平庸年华

    此小说讲述90后的江明美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生活碌碌无为,几经感情波折,面对现实生活条件的压迫自己却又无能为力,家庭环境的困扰加上各方面承重的打击,使她更加不清楚未来人生的方向,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向往,最后彻底醒悟,在困境中成长,重新坦然面对一切,得以释怀。
  • 彼岸浮生曲

    彼岸浮生曲

    沈家被灭,为了活下去,沈烟只能踏上逃亡之路,千钧一发之际被鬼神医沧溟救下。但是随着她深入江湖、仙门的每一步,才发现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原来也不过是早已经布好的一场局......
  • 神仙分手师

    神仙分手师

    月老化名越朗,下凡后在越宸的越氏集团挂名总裁。因为神仙阻拦姻缘会受反噬,所以为了斩除孽缘,越朗在人间开了婚恋公司,还招揽分手大师专业拆婚。鸾兮仙子的一缕残魂转世到都市少女米桐身上,法宝尘缘镜化作了她的一双眼睛。米桐本是计算机系大学生,暗恋男神许北吟不得,听信广告买攻略却沦为全校笑柄。米桐要求退款,闹到了越氏集团,被总裁越朗威逼利诱,正巧姥姥病重,越朗借给她一大笔医药费。为了还债,米桐不得不留在其左右帮助其搜集三生石碎片,还要照顾脾气暴躁的坏八哥小墨。米桐入职分手大师团队,与情感大师林翊、心理咨询师喻晴珊、策划师摆青松、婚姻法律师常斯明等等成为同事,利用超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辅助工作。
  • 菩萨戒义疏

    菩萨戒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你的每一天都是晨曦

    念你的每一天都是晨曦

    她定睛细看,发现窗外不知什么时候飘满了五颜六色的心型气球,糖果般美丽透明的颜色,缤纷得如同夏日最轻盈甜美的梦境。这是熙南爱的告白吗?
  • 灵心而动

    灵心而动

    现实失意心胆寒,进入游戏闯天关。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如烟往事俱忘却,相逢一笑泯恩仇。冥冥之中有定数,千里姻缘一线牵。————————————————————————————————网游中兴力作,为网游崛起而奋斗!
  • 网王之转月之恋

    网王之转月之恋

    作者文案无能,不知道还写什么,小说有点不想写和谁在一起的。小说打算改为励志(大概吧)的类型,虽然可最后会和幸村在一起,不过幸村没什么戏份吧!总之和其他人都大概是朋友,不黑任何人,除炮灰。【作者会在小说里加入梦色和黑执的剧情】总之,女主以后会是个糕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