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1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文献

(美)阿瑟·奥肯著,王奔洲译,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陈今池编译,《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安明静、邓妍,银广夏受害者有冤无处申,最高人民法院在玩踢球游戏?财经时报,2002-1-23(8)。

(美)巴泽尔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8):4-13.

边泓、周晓苏,如何看待“决策有用观”中会计信息的前瞻性——基于行为金融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77-82.

(美)伯顿·G·马尔基尔著、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译,漫步华尔街——股票投资指南,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199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课题组,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我国信息披露监管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会计研究.2008,(6):19-30.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问题.会计研究.1999,(3):9-11.

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财务与会计.2010,(7):17-22.

财政部会计司,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目标、内容、组织和程序.会计研究.1994,(4):1-3.

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连续四年平稳有效实施——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会计研究.2011,(10):16-29.

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会计研究.2009,(7):3-21.

财政部会计司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引领明日资本市场——2008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专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蔡定剑,法律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中国法学.1999,(3):49-59.

蔡宁、魏明海、路晓燕,投资者保护变迁与会计改革的共生互动性.会计研究.2008,(3):19-26.

蔡宁、魏明海,政府管制放松与投资者保护变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2-148.

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财务问题:实证研究述评.中国会计评论.2003,(1):1-23

蔡奕、严晓宁,股份全流通后大股东行为变化及监管,证券市场导报.2008(5):4-15.

蔡奕,十字路口的中国证券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曹康泰,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政府立法质量.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jgzn/bld/ckt/xgwz/200703/20070300030559.shtml,2006-09-22.

曹守晔,关于公司法实施中的若干问题.现代法学.2005,(1):64-68.

曹伟,论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财经研究.2003,(3):60-65.

曹宇、李琳、孙铮,会计控制权对公司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5,(14):34-42.

(美)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陈冬华、章铁生、李翔,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经济研究.2008,(3):60-72.

陈共炎,证券投资者保护系列课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陈国辉、孙志梅,会计目标的内涵解读与多视角分析——从两个异质性说起.财经问题研究.2007,(7):83-88.

陈国进、赵向琴、林辉,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中国经验与理论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陈楫宝、段德峰,欧盟初评无碍中国最终“市场经济地位”结果?21世纪经济报道.2004-7-1(1)。

陈界融,证券发行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陈少华,财务会计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陈胜蓝、魏明海,投资者保护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6,(10):28-35.

陈胜蓝,财务会计信息与投资者保护.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经济研究.1999,(6):21-28.

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经济研究.2003,(5):13-22.

陈信元、原红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10):1-10.

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6,(4):59-65.

陈毓圭,会计目标.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课题研究报告.2005.

陈毓圭,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程海燕,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四川会计.2001,(10):18-19.

崔学刚,会计与投资者保护——理论、证据与案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党红,会计准则的另类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董红星,会计稳健性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经济纵横.2007,(11):40-41.

杜兴强、杜颖洁,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基于1998-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2):9-15.

杜兴强、章永奎,财务会计理论(第二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杜兴强,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产权博弈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杜兴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基于会计准则视角的分析.当代财经.2008,(10):106-111.

杜兴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2,(12):68-74.

杜兴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及对策探讨.会计研究.2003,(7):16-19.

杜兴强,周泽将,制度环境、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75-82.

方流芳,法律管制、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会计研究.2003,(2):2-7.

冯淑萍,市场经济与会计准则.会计研究.1999,(1):2-8.

冯淑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制定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制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4,(1):1-7.

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会计研究.2005,(9):14-18.

(美)富勒著、郑戈译,法律的道德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高一斌,我国《会计法》的制定与发展.会计研究.2005,(8):3-14.

郜进兴、林启云、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会计研究.2009,(1):27-35.

葛家澎、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葛家澍、陈守德,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会计研究.2001,(11):9-18.

葛家澍、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上).财会通讯(综合).2004a,(11):8-10.

葛家澍、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下).财会通讯(综合).2004b,(12):9-13.

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会计研究.1996,(2):19-24.

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葛家澍、徐跃,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冲突问题.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6,(12):18-20.

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7-81.

葛家澍、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初步意见)的评介.会计研究.2007,(2):3-10.

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10):16-23.

葛家澍,会计大典.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葛家澍,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使用者为何普遍关注企业的有利现金流量.财会学习.2010,(1):13-15.

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葛家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会计研究.1993,(1):7-9.

葛家澍,制定中国会计准则如何借鉴国际经验.会计研究.1992,(2):16-20.

葛家澍:加入WTO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准则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8):15-18.

龚翔、许家林,会计法规变迁与产权保护机制演变.会计研究.2008,(10):9-17.

关京兰,债务重组新准则对遏制利润操纵的意义.海南金融.2001,(8):12-13.

郭道扬,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续).会计研究.2002,(9):7-18.

郭峰,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证券市场法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论坛(2008)”文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陈黎译,关于产权的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何勤华,德国法律发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何玉、张天西,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和资本成本:研究综述.会计研究.2006,(6):80-86.

贺建刚、刘峰,司法体系、会计准则导向与投资者保护:一项案例研究.会计研究.2006,(11):8-15.

(日)鹤光太郎,用“内生性法律理论”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体系.吴敬琏,比较(第8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会计研究.2004,(1):28-32.

胡志颖、王丹丹,准则变迁、债务重组方式选择和政府监管——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1,(1):75-81.

黄娟娟,肖珉,信息披露、收益不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中国会计评论.2006,(1):69-84.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会计研究.2002,(12):3-11.

黄世忠,美国十大舞弊案探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会计目标课题组,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8):21-24.

计小青、曹啸,国有股权的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效应:理论与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09,(12):48-60.

计小青、曹啸,中国转轨时期的法律体系与投资者保护:一个比较的视角.科研管理2007,(3):114-122.

计小青、曹啸,中国转轨时期的管制制度与投资者保护.软科学.2008,(2):87-90.

计小青,曹啸,标准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金融研究.2008,(3):151-162.

贾纬,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方式.人民司法.2002,(10):4-7.

蒋海燕、谢柳芳,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财会研究.2010,(22):19-20.

蒋尧明、罗新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研究.2003,(8):3-8.

蒋义宏、李东平,会计信息失真:投资者与经营者视角.证券市场导报.2001,(3):33-39.

同类推荐
  • 小资本起家

    小资本起家

    本书是一本教导你如何开始创业的书。作者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者。他以丰富的亲身经验提供经营小企业应注意的要点,包括资金、人才、服务、市场定位等实用的观念与技巧,全书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并具有极高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什么样的员工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答案是:不逃避工作中的问题,即时找方法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当成机会的员工。领导不想被工程进度太慢急死,被太多问题请示晕死,被工作效率太低烦死,被下属成长太慢愁死。SOStaff给出你的效率!给出你的方案!给出你的速度!给出你的计划!给出你的状态!给出你的结果!
  • 胜局:点击中国14大成功企业(修订版)

    胜局:点击中国14大成功企业(修订版)

    本书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汇集了近二十年全国企业管理的成功模式与经验,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创新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深刻、精辟地归纳剖析了全国成功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自身的改革、完善和变化,以及由此得出的有关营销和管理的诸多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
  • 颠覆:鬼才卡兰尼克与他的Uber帝国

    颠覆:鬼才卡兰尼克与他的Uber帝国

    本书主要围绕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早年的两次创业失败经历和成功创建Uber等事迹展开叙述,重点着墨于Uber这一热门话题,探讨其诞生和发展、运营模式、营销案例,以及Uber在美国、中国甚至世界的扩张、影响等方面。
  • 推销不可不知的客户心理学

    推销不可不知的客户心理学

    认清客户心理,用不同的推销方式推销,会使你的业绩提高得更快。本书正是为所有期待掌握客户心理、引导客户消费的推销人员而写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行之有效的推销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销售人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王通缉令:毒妃,哪里逃

    邪王通缉令:毒妃,哪里逃

    一朝穿越,她成了丞相府最不受宠的庶女,渣男渣女欺上头,她赫然冷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逆天!”阴谋,陷害接踵而至,她斗智斗勇,反转棋局。不是恶毒的名声远播了么?可为何,将军,王爷各个前来搭讪,更是招惹上了他,这位冷酷,腹黑的男人,他斩断她的桃花,“刀在手,杀桃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始至终都在喜欢你

    从始至终都在喜欢你

    林绮月发誓,她一开始只是想和慕公子玩玩,谁知道玩着玩着一毕业就订婚,一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扯证,她看着到手的红本本,想自杀的心都有了,这大世界她还没看够啊,她还想浪啊,嘤嘤嘤
  • 仁武天下

    仁武天下

    卫国拳、忠勇掌寒霜落木、烈火排云风雨化形剑、轩辕振翅斩欢迎来到一招一式皆原创的武侠世界!无穿越、无系统、无套路精雕细琢、构思宏大的武侠世界来与主角一起,成就仁武天下!
  • 捡来的老婆真旺夫

    捡来的老婆真旺夫

    全家都说唐月明玩物丧志,放着好好的家产不要,偏偏跑去打游戏,还拿了个什么奖,开了个什么公司!全家都讨厌江欢喜,放着年薪百万的工作不要,偏偏跑去写网文,偏偏和一个打游戏的结了婚!两个月前,唐月明被逼婚,他放下狠话:“我就是公司破产,也绝不会结婚!”两个月后,他乖乖守在门口:“小欢欢,洗澡水放好了。”小剧场:公司高层开远程会议,唐月明神情严峻,突然房门打开,江欢喜拍桌子瞪眼:听你闺蜜说,老婆不能惯,会上天的。那头众人集体噤声,以为Boss又要大发雷霆。几秒钟后,集体张大嘴巴。画面里,总裁跪地求饶
  • 美好的心路历程

    美好的心路历程

    本书作者通过讲述人生的心路历程,教会我们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 早安傲娇BOSS

    早安傲娇BOSS

    当遇到腹黑狡诈的美女时,该怎么办?必须疼她!宠她!爱她!“厉少,夫人把您未婚妻弄哭了……”“我老婆没事吧?需不需要帮忙?”“厉少,夫人把范家搞破产了!”“我老婆真厉害!”“厉少,夫人要和娱乐圈当红小鲜肉拍吻戏!!!”“把所有小鲜肉封杀,我看谁敢拍!”……
  • 奈良往东的来信

    奈良往东的来信

    自幼年起便被迫漂泊在外的青年阿拓某天突然接到来自日本的家书,邀他回去参加继父葬礼。在几番犹豫下,他拖着已被医生诊断无药可救的身体回到了日本家中。至此,他踏上了一段寻找的旅程——寻找自己出生的意义、母亲抛下他自杀的原因。因为幼年时一直过着提心吊胆,寄人篱下、辗转多个国家的生活,阿拓的心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他悲观、厌世、厌食,对人生已无所恋,却在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之子直树、浩矢重逢后,因为感受到浓浓的,他一直很渴望的亲情,而对往事释怀。
  • 诸界末日降临

    诸界末日降临

    荒界降临,末世求生。这本应该是一条与虎谋皮,遍布荆棘的孤独之路。但不知为何一路上张彻总能听到一些诸如:‘你特么还是个人?’‘我求求你当个人吧’之类的粗鄙之语…… (ps.提前声明一点本作并非诸界末日,而是诸界降临现实引发末日)
  •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从没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惊悚、悬疑、无厘头;从没有故事蕴含如此丰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识;可以读得非常开心,彻底松弛大脑,跟着剧情爆笑和傻乐;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运转大脑,随时把握情节与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