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7400000011

第11章 笛卡尔的论证(2)

(实际上,有些人可能很容易就认为类笛卡尔论证的结论是正确的!这些人大概认为,既然昏星出现在傍晚而晨星出现在黎明,那么它们一定是两个不同的天体。不过,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比如说,昏星并不只是出现在傍晚,它在一天当中的其他时间里也可以被观测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还可以在早上看到昏星,也就是金星,只不过那时我们叫它“晨星”。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天体,只不过它有两个名字罢了。)

真正关键的是,如果类笛卡尔论证的确出现了推导错误(因为它确实导致了错误结论的产生),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笛卡尔关于二元论的论证也存在疏漏和错误。就笛卡尔原始的论证和我们阐述的关于天文学的类似论证而言,两者在结构上具有平行性(structually parallel)。所以,当昏星/晨星的论证出现问题时(而且我们已经知道它确实存在问题),笛卡尔关于心灵/肉体的论证就可能也存在问题。

我个人同意这样的结论,我认为笛卡尔的纯哲学论证并不能说服人。同时,我也认为昏星和晨星的反例告诉我们,笛卡尔关于二元论的论证是不成立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我之前说过,有些哲学家不同意我的观点。部分哲学家认为,虽然我们提出的论证与笛卡尔的论证看起来具有结构上的平行性(两者看起来非常类似,因此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应该不成立),不过事实上两者也许并不具有这样的关系。两者之间也许存在细微但是重要的区别,如果我们没仔细对比两种论证,就会忽略这点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当然,如我所说,直到今天哲学界还在争论。

哲学界之所以持续不断地争论笛卡尔论证是否成立,原因之一就是,要想确定究竟该论证方式哪里有问题是一件出奇困难的事。毕竟,证明笛卡尔的论证一定存在某种缺陷是一回事,确确实实地找到究竟是哪里有缺陷就是另一回事了。即使是那些拒绝接受笛卡尔论证的哲学家,他们也只是在“笛卡尔在某个地方错了”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而在“究竟错在哪里”这个问题上纷争不断。

实际上,即使是在昏星/晨星的论证过程中,我们也无法轻易地找到论证的漏洞究竟在哪里。我们都知道论证中一定有问题(因为结论有错误),但是除此之外,却不能在论证究竟哪一步骤有瑕疵上形成共识。

让我们考虑一种可能性更小的假设: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知晓天文学的论证哪里出了错,也许我们就可以更理直气壮地说笛卡尔本身的论证在同样的地方上存在瑕疵。

我认为,将之前那个导致错误结论的天文学论证理解成具备三个前提将有所帮助:

(1)我能想象出一个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的世界;

(2)如果我们能想象出一个事物,那么它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

(3)如果一个事物可以脱离另一事物独立存在,并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那么即使在现实世界中,这两个事物也一定是不相同的物体。

因此,通过三个前提的推导,我们能够得出结论:(4)(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昏星和晨星也一定是不相同的两个天体。

在天文学论证中,如果前两个前提成立,那么结论就是:“昏星可以脱离晨星独立存在”这一情况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不过,根据前提三的表述,我们又能得出“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昏星和晨星也一定是不相同的两个天体”这个结论。

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这个结论完全是按照上述三个前提推导得出的。因此,有一个前提本身是错误的。是哪一个呢?

前提一认为,我能想象出一个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的世界。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我确实能做到这一点。不过,一个关于论证方式错在哪里的可能的诊断提议说,虽然与目前的现状看起来完全相反,但我压根想象不出这样的场景,我认为自己能想象出一个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的世界,不过实际上我压根没有这么做过,我错误地描述了我想象的画面。

这个关于天文学的诊断绝不幼稚,说不定它就是正确的诊断。我也许确实没有想象过一个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的世界。实话实说,在我想象的世界中,黎明之际没有唯一可被观测的天体存在,但这是否意味着这个世界里没有晨星的存在呢?尚不清楚。毕竟,“晨星”只是一个特定天体(金星)的名字。也许我所做的不过是想象了一个世界,在那里金星在黎明之际是看不到的。不过,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个“晨星不存在的世界”。在我想象的世界中,我们并不会使用“晨星”这样的名字,但这并不能证明晨星在那里是不存在的。这只能证明,在我想象的世界中,我们不用“晨星”这个名字称呼它而已。既然晨星就是金星,那么金星出现也就意味着晨星出现。即使在黎明之际我们看不到晨星,但它还是存在的。所以,也许我没有真正想象出一个昏星存在但是晨星不存在的世界;也许我想象出的只是一个即使晨星确实存在(昏星也存在),但黎明之际却看不到它的世界。

如果上述是关于天文学论证的正确解读,那我们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来解读笛卡尔的论证?我们能不能说,我没有真正想象出一个我的心灵存在而肉体不存在的世界?回想一下我之前讲述的那个早上起来没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肉体的故事,我们是否能说,我认为我描述出了一个心灵存在而肉体不存在的世界,但是实际上我压根就没有做到?尽管我已竭尽全力,但我的确无法想象出一个这样的世界?

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承认的。然而,关于上述推论的一个简单事实是,大部分人很难认真对待这个关于论证出错的可能性提议。看起来,我确实想象出了一个场景,在那里我的心灵存在而肉体不存在。因此,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应该接受这个可能的提议,它说我压根就没去想象,只是不知不觉地错误描述了我实际要想象的场景。

(注意,假设我没能在天文学论证中想象出与之相应的场景,却在笛卡尔的论证中想象出了与肉体/心灵有关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天文学的论证方式如我们已知的那样最终不能成立,笛卡尔关于二元论的肉体/心灵论证还是能够成立的!其实,就是类似这样的问题,才导致人们对于笛卡尔论证各执一词。)

假设我们认定这第一个关于论证出错的可能性提议是错误的,我的确想象出了一个晨星不存在而昏星存在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天文学论证的前提一就是正确的。但我们仍然知道,既然这种论证方式最终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除了前提一之外,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些人倾向于质疑前提二。即使我真的能想象出一个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的世界,这也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世界具有真正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也许能够想象出来某种事物,并不一定代表该事物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

同类推荐
  •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是汉学、宋学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论语》诠释也由汉学转向宋学。在此期间,面对时代的核心议题,围绕当时人的生存焦虑与制度焦虑,各派学者纷纷通过《论语》等经典的注疏、训解与阐释,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架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通过对该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梳理《论语》注释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探讨《论语》诠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与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明晰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形态,特别是有助于考察儒家学术的传承、创新与经典诠释、流传之间的关系,从《论语》学的角度具体把握学术的发展、演变,学派的形成与分化,学术风尚与学术旨趣的变化,学术范式与学术视域的转换,等等。同时,研究宋代《论语》诠释,还可以从经典诠释的角度,考察、探索儒学在不同时代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儒学的认识,还有助于在当今时代更全面地思考儒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这正是我们对宋代《论语》诠释予以研究的意义所在。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孟子大讲堂

    孟子大讲堂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是中国人推崇的文化大师,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珍爱的宝物。本书以《孟子》为基础去观察孟子的管理思想,融注着真实感,文笔挥洒,是一部可读之书,对大家提升自己管理能力大有益处。孟子与孔子并称中华“双圣”,不管在做人还是在治国之道上,都极力推行“仁政”,孟子的治国之道当中,丰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热门推荐
  • Isaac Bickerstaff

    Isaac Bickersta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弟,作妖呢

    老弟,作妖呢

    替父母还贷,给兄弟挡刀。见七分女跪舔,为五斗米作妖。我是叶开光,叱咤于乱世,逆境能秀,顺境能骚!
  • 妖孽大神:坑你一万年

    妖孽大神:坑你一万年

    初见,她提着一把大刀将他从城西一路砍到了城东,后来才知道砍错了人!再见,她和他身为两个敌对帮派的帮主,却坐下喝起了茶,让一干帮众不知所措!求婚时,他将自己费心种了七天的玫瑰悉数奉上;结婚时,她把全服务器里最破的戒指交换给了他,他恍然觉得自己被坑了!而某女只丢下一句“不服来战!”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一枝梨花落秋风

    一枝梨花落秋风

    十世轮回,她逆天改命只为心爱之人得偿所愿。然而所谓情深,不过是一场骗局,她用千年证明他的虚情假意,再用万年彻底毁掉他。倘若上天垂怜再有来世,她只愿生生世世不复相见。
  • 宇宙末日之惊天决战

    宇宙末日之惊天决战

    公元三千年,地球进入未来纪,两颗不规则的巨型小行星同时分别撞向了地球南北两极,引发地球末日。剩存的地球物理学家蓝科博士带领他的五个学生利用高科技技术暂时阻止了地球的爆炸解体。同时,无垠的宇宙星空在超级黑洞的吞噬下进一步萎缩变形,拥有超能量的外星巨人欲趁机称霸宇宙,以肖飞影为首的拯救地球青春无敌小分队化身铁甲战士同外星巨人展开了一场事关宇宙生死存亡的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