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2500000002

第2章 越早了解抱怨越好(1)

很多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景。的确,生活中有很多烦心的事情,比如拥堵的路况,PM2.5超标的雾霾天等等。不仅仅外部的环境让我们抱怨,我们还不断地抱怨自身,比如时间不够用,挣钱的速度比不上花钱的速度,房价过高买不起房子,总之看什么都觉得不如意。抱怨人人有,但抱怨的真面目并不是人人都知道。

有些人跳舞不行,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

比利时有一句名言:“有些人跳舞不行,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意思是说,有时候,人们喜欢抱怨,是在为欠佳的表现寻找借口。

现在,有些人败就败在借口上。他们抱怨、找理由就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这恰恰反映了抱怨者的无能,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又不想承认自己无能,就把事情推托在别人身上,形成了种种不悦耳的抱怨噪音。

其实,抱怨大多既不能止息所抱怨之事,也不会带来情感方面的快感。在每天发出的无数抱怨中只有极少数能争取到一点点的同情,更不用说最大的情感慰藉了。

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分一下类的话,大致可以分成能、聪明人、无能又愚蠢的人等三类。一个人如果无所不能,他以通过他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全十美,这样的人可以称能人、高人;面对现实,不停地改善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的可以称为聪明人;遇事抱怨(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自己生不时,抱怨自己家庭穷等等)的人便是无能加愚蠢的人了。

抱怨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因为我们的指责抱怨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带来任何的利益,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去事情吧。指责和抱怨只能暴露我们的幼稚和不成熟,以及选择不理性。

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就要做好不顺利的准备,而在不顺利时候做的是应对顺利的布局,否则一味地抱怨,对于我们的前是没有丝毫益处的。无效抱怨产生的影响会累积,它能够腐蚀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发现自己被贴上了“哀者”的标签。

非心存不满或担忧,抱怨怎会源源不断

有高僧大德曾一针见血地这样评价过“抱怨”:抱怨最初其是为了去除潜藏在自己内心的不满或担忧,但是,抱怨不但不去除内心的不满或担忧,反而会加剧这种不满或担忧。只要内心的不满与担忧存在,值得抱怨之事就会源源不断。佛家有云:“‘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这句话很明确地说,如果别人将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施加在你身上或阻挠你的愿望,你就会发起嗔心而抱怨。

很多时候,人们内心的抱怨、指责与嗔恨都起源于这样一个念想--觉得对方所做之事(例如辱骂、打、击败、掠夺等)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有时倒不一定是辱骂、打、掠夺等事,也有可能是对方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只要我们自己主观上觉得这句话或这件事对自己不利,会损害自己什么,我们就会去抱怨、批评、指责。有时候,即便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会在什么方面损害自己,但只要我们主观认定会损害自己,我们就会去抱怨、批评、指责。如果我们不觉得这句话或这件事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根本就不会去抱怨、批评与指责。由此可见,抱怨、批评与指责大多源于自私与偏执。

有人说:“我批评自己的小孩,抱怨自己的丈夫,完全是因为爱他们,怎么能说是自私呢?”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冠冕堂皇的狡诈说辞。实际上,我们是因为“爱自己”才去批评与抱怨自己的小孩或丈夫的,因为你觉得自己的小孩或丈夫是隶属于自己的,他们说的话或做的事不合乎的意,会损害你什么(如脸面或未来的利益等),于是你就抱与指责了。说白了,你就是因为“爱自己”才去批评、抱怨与责的。

有人说:“对待那些无恶不作的人,难道不应该抱怨、批评指责吗?”如果抱怨、批评与指责可以止息他人的恶,并且不自己的内心留下阴影,那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抱怨、批评与指责不但不能止息他人的恶,而且还会染污自的心,使自己深深地陷于痛苦的泥潭之中。

佛语有云:“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唯有慈爱方能止,这是永恒的真理。”意思是说,抱怨、批评、指责这些基于恨“而发出的行为,永远都不会止息我们所怨恨的事情,有时会适得其反,使得怨恨之事永远存在;要想去除我们不想看到事情,我们只有用慈爱而柔和的方法,如包容、商量、劝说、育等,才能去除所抱怨之事。

怨是转嫁责任的心灵愚昧

抱怨是逃避责任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得心不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自信的人,想靠抱怨来逃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觉得如陷深渊而不能自拔,只好通过抱怨来平衡心态。然而,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艰苦努力才能够改善环境。没有人愿意与抱怨不已的人为伍,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那些乐于助人、亲切友善并值得信赖的人在一起。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少有人因为脾气坏以及抱怨等消极情绪而获得提拔和奖励。

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并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于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就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就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许多公司管理者对这种抱怨都十分困扰。一位老板说:“许多职员总是在想着自己‘要什么’,抱怨公司没有给他想要的,却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够不够。”

对于管理者来说,牢骚和抱怨最致命的危害是滋生是非,影响公司的凝聚力,造成机构内部成员彼此猜疑,团队士气涣散,因此他们时刻都对公司中的“抱怨者”有着十二分的警惕。

抱怨的人很少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也很少把主动独立成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现在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然而,老板要求他去做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起来:“我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于对工作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噬,使他们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

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那么在任单位里他都将自毁前程。中软国际副总裁林惠春先生说:“抱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难担当大任。”

抱怨的人,从来都是行动的侏儒

爱抱怨的人,从来都是行动的侏儒。他们眼高手低,抱着怀才不遇“的心态,总是满腹牢骚,时常激烈地批评别人,总自怨自艾,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有一位职业咨询师发现,失业者普遍都充满了抱怨:要么怪环境不好,要么怪老板有眼无珠,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位咨询师在与失业者们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10个失业者中,至少有9个人是喜欢批评过去的上司和同事的,而几乎没有人承认主要问题也许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是自己的失职造成的这种结果。

其实,正是抱怨的恶习使他们失去了行动能力,他们好像只对寻找不利因素感兴趣,而从来不去设法改变现状。正因为如此,他们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上班迟到的人,会抱怨说:“又堵车了,这个城市的交通简直太差了!”“没挤上地铁,我也没什么办法,中国的人口就是多!”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有人会抱怨:“市场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领导安排的工作不合理,我一个人的工作量相当于三个人的。”“别的部门不配合,我只能先等着他们。”

如果考试没有及格,他们会说:“出题的人纯粹是个变态。”如果被公司辞退,他们会说:“肯定有人在背后给我穿小鞋,说不定就是我们办公室的某某……”

类似这样的抱怨话,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的确,这些对自己失败原因所做的“推测”中,可能有一些是正确的,但绝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的借口而已。

同类推荐
  • 愿力:决定人生成败的十种心量

    愿力:决定人生成败的十种心量

    是我们把世界看错,却说生活欺骗了我们。梦想从来没辜负过谁,是我们选择了投降!
  •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

    《你现在受的苦,未来都会照亮你的路》是一本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励志指南,用一篇篇温暖而励志的故事和感悟,告诉所有正在路上奋斗的人,即使路途遥远,即使梦想遥遥无期,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快乐成长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对于青少年学生们来说,快乐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下面让我们跟编者一起来阅读: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1850次拒绝、做最出色的自己、自信的俄罗斯小姑娘、太阳躲进了我心中、你和我当年一模一样、洛克菲勒的支票、藏在信里的天使等一些有助于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故事。
  • TED说话的力量

    TED说话的力量

    你喜欢听演讲吗?听到喜欢的演讲是否大受鼓舞呢?你是否羡慕那些会说话的人呢?又是否想知道他们又为什么那样会说话呢?你又是否想过,为什么仅仅是说话与演讲,就会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呢?说话与演讲中,又是否藏有什么秘诀呢?作为一名专业的演讲者、演讲培训师,阿卡什深入研究了200多场TED最鼓舞人心的演讲,总结出了TED这个大舞台上那些著名人士演讲、说话的准则和方法,分析了他们成功的共同要素……并总结成书,最后有了《TED说话的力量》一书的出版。在本书中,阿卡什将这些方法与秘诀以一种非常简单、易读、分步聚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容易做到的。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更短(约一半)的时间里将演讲、说话的效果提高至少一倍。
热门推荐
  • 人生像年轮

    人生像年轮

    很多人想回到过去弥补一些我们遗失的东西,人生没有那么完美,年轻时不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 地铁异事簿

    地铁异事簿

    我受到爷爷的影响,对地铁上的事物十分好奇,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留在北京研究地铁建设。而我参加工作后一直都和地铁打交道,三番两次在地铁站发生怪事。每当我回到家中和爷爷讲起亲身经历的时候,爷爷总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我分享。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乱力怪神之事,可爷爷讲述的故事却在某种程度上与我的境遇有着相似之处,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心,我踏上了寻求真相的路。
  • 暹心自有灵以珍

    暹心自有灵以珍

    茅家的术法小弱鸡,遇到国外术法大boss,看看熟强熟弱……话说一物降一物……
  • 位面清理大师

    位面清理大师

    我实在想不出来简介了,而且这本书也是我随便写写的,文笔不怎么好,不图赚钱(反正也赚不到),没事写点,缓解书荒,大家,应该会理解的吧(笑:-D)关键词:斗破,狐妖,遮天,完美……
  • 穿越异世之找个魔王当夫君

    穿越异世之找个魔王当夫君

    青铜大陆人人都知道一个传说!传闻天道居住在仙界,庇佑着众人而江家老祖成为第一个修炼到灵黄,并且渡劫成功,就此飞升到仙界,从此,人人羡慕,不知谁会成为下一个飞升到仙界.只有蓝雨汐不屑一顾,什么狗屁仙界能和天道相比,不过是一群老头想出来的美名罢了,也就如此.《简介正在加载中......》
  • 此后年年月月日日

    此后年年月月日日

    此后年年月月日日,除你再无其他;一眼万年,说的大概就是关于我爱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废土之园

    废土之园

    我们都没有错,纵使满身的罪恶,也要活下去!(现代黑暗流,不后宫,群像)
  • 纯妹子别跑:腹黑总裁在这!

    纯妹子别跑:腹黑总裁在这!

    暑假每天骑着电动车兼职成巧悦,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刮到了笠满集团总裁杜得笠的玛莎拉蒂,而杜得笠对成巧悦一见钟情,找各种理由与她相见,就在俩人的感情稳定发展的时候,成巧悦弟弟突然得了急症,为了救弟弟,与杜得笠隐婚,而喜欢杜得笠的向兰菲制造各种误会,让成巧悦落荒而逃,,杜得笠开始了寻妻的漫长路程。
  • 钟情予你

    钟情予你

    小说简介。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就在我见到你的那一秒——沈云烟原本是沈家的养女,却因为异父异母的哥哥,在十二岁的时候独自一人出去居住。多年之后,俩人再遇,却又是另一番光景。无微不至的照顾,体贴细微的照顾,使她一步一步地沦陷。宛若朝阳的温暖,是否能温暖那早已冰冷的心?当那层坚冰破碎,往事带来的痛又从哪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