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000000005

第5章 横溢的才气,泼辣的笔致

——张天翼及其创作

“天翼是比较地凭直觉而并不经过科学家式的探讨。在手法里面,以他这样横溢的才气,泼辣的笔致,便不能屑屑于琐碎事件的铺叙。他的特殊风格虽然利弊一时还未容定论,但是比任何人都是更特创的,却是毫无疑义。他的风格不但开前人所未有,而且也杜绝了后起者的模拟。没有像一位魔法师似的驾驭自己文字的能力的模拟者,是必然的会走到最恶俗的道路上去。”

——胡风:《张天翼论》

胡风对张天翼的评价,并没有故意拔高。张天翼对于人性偏拗乖误的刻画,对于中流社会的虚伪、矫饰、动摇的描画,入肺入心,特别是心理描写,纤细而不腻,朗洁明快,……所有这些,都是以漫画笔调出之,极尽诙谑之能事。他的《华威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他还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例如《大林与小林》、《金鸭帝国》、《大灰狼》等等。

身残心不残

近十多年来,关于张天翼的消息不多,1981年春在北京听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女士谈起他,说是近年病得很重,连话也不能说。翌日我便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去探望他。

张天翼住在北京崇门外一幢颇漂亮的洋楼。张天翼的夫人沈承宽女士把我迎进客厅,客厅颇宽敞,几明窗净,除了一列沙发,还有一列整齐的书柜,一切都显得整洁有条,令人感到谐适和舒坦,就北京的居住环境来说,已属不错了。

沈女士对我说,张老自从1975年患上脑血栓症后,基本上是瘫痪了,后来走路假别人的扶持,勉强可以应付,但是说话和写作,已是难于进行了。他的右手基本上是作废了,左手还可以写个别的单字,但也是很困难的。

听到沈女士的介绍,心情倏忽感到沉重起来了。我要求见一见张老,沈女士引我入张老的卧室,张老安坐在一张躺椅,向我笑笑地点头,体形瘦削的他,直挺挺地坐着,并没有使人感到老人特有的佝偻,尽管他的手脚不灵,口腔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单音,深陷的颧骨仍然现出倔强的棱角,这使人想起他过去冷嘲傲视世俗的笔调。他恍如一尊庄严的雕像端坐着,使我油然生起敬畏之情。

我发现书桌上压着一张原稿纸,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小朋友们好”的字眼,沈女士说这是前几天电视台来访问,张老艰难地用左手写的,尽管病重,他首先关心的却是人类的花朵——儿童,我的耳鼓不禁涨满他洪亮的话音:

“只要我一息尚存,一定努力锻炼,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继续为那些亲爱的孩子们创作、创作、再创作。”

这是张老在1978年中国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上所作的书面发言,也是在这个发言里,他强烈地呼应:

“孩子们需要文艺作品,赶快把孩子们从文化饥荒中救出来,要组织、培养、壮大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这是关系我们国家未来的大事!”

在这里,我发现那冷视世俗的背后,有一颗充盈着惜爱的心,那是对于纯真的小心灵的热望。这时,我觉得张老那二行手迹闪闪地发亮,我请求他送给我,他欣然颔首,并且用震颤颤的左手,签了一个日子:“4月7日”。我见张老已有点劳累,便与沈女士退出卧室。

在客厅,沈女士同我介绍张老一些情况——张老原来身体已经不太好,1942年曾患严重的肺结核病,病好后身体一直很衰弱,“文革”期间的1969年,曾下放到湖北文化部五七干校,他的身体更差了,并且患上高血压,1972年他回到北京休养,1975年即因血压高引起脑血栓。

关于张老著作的出版,沈女士说,前些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一本《张天翼小说选》,由于选得太匆迫,只选了十篇左右,所以张老并不满意。最近两年,沈女士陆续为张老编了几个选集,包括《张天翼童话选》、《张天翼评论选》等。《小说选》分上下两册,共约四十万字,包括长篇、中篇、短篇,还有一部分是寓言,——寓言都是张老于1948、1949年在香港养病期间发表的——共有二十多则;《童话选》则包括《秃秃大王》、《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等;《评论选》写作时间较长,1949年前后都有,有研究古典文学、《红楼梦》、鲁迅的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此外,还有一些谈创作的文章。

以上的著作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选》和《童话选》已于10月出版,此外,人民文学出版社还要沈女士编一套张老的评论集,共约六十万字,将分上下册出版。

沈女士还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就是编一套《张天翼文集》。后来我向沈女士了解到,她是1953年与张老结婚的,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学院的时候开始对文艺理论发生兴趣,王朝闻在美院成立文艺理论研究室的时候,便把她调去,后来便和张老一起做研究工作、不久又调往中央文艺处工作。1958年在《人民文学》当编辑,1961年改任《文艺报》编辑,曾以沈澄的笔名,写过不少评论文章。“文革”后,沈女士一直没有工作,1976年才被分配到中国戏剧学校去教文艺理论课,去年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当助理研究员,专门研究张老的小说。

末了,沈女士说,她正在为张老编一个著作年表,从1922年编到1980年,估计包罗三百多篇作品;与此同时,是整理过去写的笔记,发言的纪录,谈创作问题文章等,这些都是1978年开始,张老在报上陆陆续续发表的,约近十万字……当我迈出张老的家,不禁为张老有一位伶俐能干的贤内助而感到宽慰!

1985年初开始,张老身体逐渐衰弱,虽经治疗,但终因久病、年老,不见有何起色。同年4月27日夜11时半,睡在床上突然昏迷,急送协和医院,诊断为脑溢血,经救无效,于翌日凌晨2时半逝世,终年79岁。张老从20世纪40年代即被病魔缠身,数十年带病工作、写作、生活,苦不堪言。所幸逝世前没有感受太大痛苦。他的《文集》第1、2卷,也在他生前出版,使他尚感欣慰。就在他逝前几小时的那天晚饭后,他还翻看了《文集》第1、2卷上自己过去的照片……1982年后迄今,张老的著作出版情况如下: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2年10月出版了《张天翼论创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83年2月出版了《张天翼儿童文学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4年2月出版了《张天翼文学评论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86年8月出版了《张天翼寓言》。而《张天翼文集》10卷本(包括长、中、短篇小说、儿童文学、寓言、文艺评论、杂文等),共约三百余万字,从1985年初开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已出了5卷,其余5卷陆续出版。

《新诗》与《三天半的梦》

张天翼的一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是很值得回顾的——张天翼,学名张元定,号一之,1906年9月16日诞生于南京,父亲是教员。他在杭州读完小学和中学,1925年秋赴北京,翌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因费用昂贵,1927年5月离京,流转于杭州、南京、上海一带。

张天翼兄弟姊妹众多,他排行第十五。在年青的时代,因从事笔耕生活,他是潦倒的一个,他的兄弟姊妹,大都有较好出路,有的曾做省主席,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但张天翼从不攀亲引故,藉以谋得一官半职,只是每个月靠那微薄的三十余元稿费度日。后来有一位当军事机关厅长的哥哥来找他,问起他所写的文章,他哄骗他只写侦探小说,并把他撵走。张天翼在生活路途上是有着令人可佩的傲骨的。

由于张天翼从小便随着父亲到处流寓,使他认识不少小商人、小手工业者、浪荡汉、小学教师,甚至地主、工人、仆役、兵油子……,通过对各阶层人物的观察,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过去,有多种文学史料均指出张天翼第一篇短篇小说(或处女作)是写于1928年的《三天半的梦》,其实早在1922年还在杭州上中学的时候,十六七岁的张天翼已开始以“张无净”的笔名,在《礼拜六》、《星期》、《半月》等刊物发表过二十多篇作品,其中有哀叹国耻、讽刺只有“五分钟”热度的“爱国者”的小说、侦探小说、人物速写、笑话和小品,这些作品大半是陈旧、幼稚的,有着鸳鸯蝴蝶派的影子。张天翼的开始改变创作路向,主要是受到鲁迅的影响。当他读到《阿Q正传》时,他感到不安,甚至觉得“灵魂里也有阿Q的灵魂原子”。1928年11月,他以崭新的风格,写了《三天半的梦》的短篇小说,内容写一个知识分子回家以后的心情。但这篇以“某汉”为笔名的小说,却到处碰壁,后来他索性寄给鲁迅,鲁迅阅后,立即给张天翼回信,表示文章可发表,并鼓励他多写,又指出作者署名“某汉”,会破坏作品的严肃性,结果这篇小说改署“张天翼”,于1929年4月在鲁迅、郁达夫主编的《奔流》1卷10期发表了。《三天半的梦》可说是张天翼在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然而他的处女作却是1922年发表在《礼拜六》的《新诗》(短篇小说)。

为文坛带来新空气

不管怎样,自《三天半的梦》发表以后,张天翼便成了多产作家,他发表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第二十一个》,使他声名大噪。这个短篇是描写一群士兵,在受到灰色的畜牲般的非人待遇之后,终于不堪压迫而叛变了。这一篇文章,无疑给那些受压迫的士兵,指出一条出路。在当时反响极大。所以有人戏称“有《第二十一个》,而后张天翼在”。

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国小说创作充斥着感伤情绪、忧郁气氛和“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张天翼的出现,为文坛带来一股新的空气,从而使他迅速拥有广大的读者。

张天翼小说中的内容,大都是小市民灰色的人生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动摇、矛盾的心态,小说人物来自各个阶层,从乡绅到小市民,均成为他的讽刺对象。这些人物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平时以喝酒、闲逛、谈情说爱打发时间,他们偶尔也感到苦闷,意识到需要振作,但意志力不足,无以自拔,例如《从空虚到充实》中的荆野,《猪肠子的悲哀》里的“猪肠子”,《移行》里的桑华,都是此中的代表人物。

恣意嘲弄人性的弱点

在张天翼的小说世界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腐烂的、即将崩溃的世界如何走向衰亡,这里充满自虐、虐人,势利、歧视,胸怀大志又格于形势要屈居人下,出卖别人又被人出卖的人和事。人性的弱点:因循、愚昧、龌龊、卑贱,在张天翼的笔下暴露无遗。

因循——如《敬野先生》,在遇到一位革命朋友遭到酷刑而死亡后,曾激起他满腔义愤,一度重振勇气,但最后还是陷入腐化恶习而不能自拔。

愚昧——如《陆宝田》,一名机关的小书记,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傻瓜,但却自以为聪明得计:把自己卷入同事间的派系斗争中;为博取主管的欢心而出卖良心,打同事的小报告;陪上司交游而沾不到好处;自以为好运来临而酗酒沉赌,……结果吐血卧病在床,却遭辞退。

龌龊——如《砥柱》,乡愿式的腐儒——黄宜庵,满脑子的肮脏思想,却摆出一副方正卫道之貌,他把16岁的女儿带给做官的老爷相看,却不愿意让女儿与一个敞胸喂婴孩的女人谈话,认为是不良风气;他偷听猥亵的谈话,又怕给女儿听到;他把女儿支使到甲板上,而自己却在船舱里大谈风月场中的艳事;他出卖女儿的幸福,却自以为是为父之道……卑贱——如《在旅途中》,乡村泼皮计三钻子,被一个退伍军人当众奚落、辱骂而不敢吭声,却把怒气发泄在乡巴佬身上,他刮了两个乡巴佬的嘴巴,后者不敢还手,而使他自鸣得意。

除此之外,张天翼对人性的虚伪、凡庸的鞭挞,也是皮开肉绽,笔不留情的,如《报复》的黄先生、卜小姐,《找寻刺激的人》里的江震、文学士,《稀松的恋爱故事》里的罗缪、宋列……。《稀松的恋爱故事》描写一对男女在互相玩弄了两个月后,并宣告恋爱成功,最后作者替双方算了一笔账:

猪股癞糖一百三十四盒;甜酒两打又三瓶;逛公园每周二次;看电影每周四次;PICNIC六十六次;抒情诗六十九首;上馆子二百余次(详见他俩的日记)余从略。

共计用银一千五百余元,费时一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小时。

此时此地的青年男女看到这里,相信也将发出会心的微笑。

关于《华威先生》的争论

张天翼影响较大、而又最受争论的作品是写于1938年的《华威先生》。小说塑造一个只做“救亡要人”、不做救亡工作的“抗战官”,他除了参加会议、发表千篇一律而空泛的演讲外,最开心的是名利。作者大胆地揭露抗战时期的“生长在我们民族身上的小疮”,用意是使人们认识到,像华威先生这种人混入抗战队伍,势必成了吞吃抗战成果的蠹虫。当这篇小说在《文艺阵地》发表后,曾引起一场持续达两年之久的论争。原因是《华成先生》曾被敌人用作宣传资料,说这是抗日工作者的代表。这则是张天翼始料所不及的。茅盾对抗战时期国统区内的社会现实曾作了深刻的剖析,他指出:“抗战的现实是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一方面有血淋淋的英勇斗争,同时另一方面又有荒淫无耻,自私卑劣。”又说“人民大众是目击这种种的,而且又是身受那些荒淫无耻、自私卑劣的蹂躏的。消灭这些荒淫无耻自私卑劣,便是‘争取’最后胜利之首先第一的要件。”茅盾所指的“荒淫无耻、自私卑劣”之物,就是新的“抗战官”,新的“发国难财”的主战派,新的“卖狗皮药膏”的宣传家——也就是像华威先生那样的人!

查实张天翼远在写《华威先生》之前,即1933年已写了一部同样旨趣的《洋泾浜奇侠》(长篇小说,在同年的《现代》杂志连载),后者也有对利用爱国主义以逞私欲的人的揭露。20世纪30年初,当局假救国之名,发售奖券,商人借爱国之名推销商品,冬烘学者则倡读四书五经作为救国之道……而《洋泾浜奇侠》的主角,则计划以道教的巫咒和法术来救国救民。以下我们只读一段商品广告,便知所谓“救国”的含义了:

“唯有热水瓶可以救国!??!!!“东北苦寒,故抗日义勇军作战时,常携带月光牌热水瓶一具。因月光牌热水瓶价廉物美,能保暖72小时,爱国志士无不乐用之。故曰:

‘唯有热水瓶可以救国!??!!!’切勿失此爱国机会!??”

小说中的这个广告无疑是点题之“作”。“救国之道”,五花八门,各取所需。小说主角史兆昌是另一个典型——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他想上峨嵋山学道,以便将来成为走遍天涯的剑侠,后来却上了流氓胡宝根的当,拜了一位“太极真人”为师,被讹去4000元。“一·二八”战争一起,史兆昌参加义勇军,他在枪林弹雨的阵前,却异想天开地祭起他那支由太极真人秘传的小宝剑,以为小宝剑真的将如他所想象的一样,化为一道白光直窜入敌阵,斩下白川大将的首级,谁知剑抛出后,没有疾飞而去,却掉落在他的脚下,没有显灵,而他已给一颗飞来的子弹所伤。

史兆昌的妄想天真,是一种愚顽,与那些纯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情状,又是另一个类型。

如果中国文坛有“讽刺大师”的桂冠,张天翼应可赢得它。张天翼的迹近谑趣和嬉戏,或容易流入油腔滑调,但正如胡风所指出的,他“泼辣的笔致”和特创性,相信是很难有人能与之比拟的,特别他对人类劣根性的暴露和鞭笞,心理描写的丝丝入扣,使他不愧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极出色的小说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张天翼还写过不少受人欢迎的童话,如《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大灰狼》等等,其中《大灰狼》这个童话剧曾获中国全国剧艺一等奖。张天翼自1922年开始创作,到1942年因病辍笔时的20年间,创作了逾百个作品。如果不是后来一再患上严重的肺病,他的创作成果将更为丰硕,他在创作形式上应有更大的突破!

1981年5月4日第1次脱稿

1982年5月27日增订

1988年8月15日再订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利坚独立自由之路的缩影,他从平凡少年成长为美国总统,在回归田园,开创了美国独立宪政之路,被尊为“美国国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华盛顿在世之时,就已经被刻画成一个传奇,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和理念的象征,成为道德的楷模。本书要展现的是,华盛顿身为一个人是怎样的,他到底是依靠何种性格魅力而被推上神坛。
  •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讲述了斯诺克奇才罗尼·奥沙利文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他怎样克服生活的巨大困扰——酒瘾、毒瘾、父亲的入狱、与妻儿的分离,以及怎样从跑步、斯诺克,甚至生活本身获得乐趣与力量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极具励志精神。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颈项门

    颈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月不堪折

    晚月不堪折

    她本是将门嫡女,爹疼哥爱,虽早年丧娘,却依旧活得逍遥自在。她纨绔不化,却行侠仗义。直到有朝一日——将府遭陷,将门被灭,爹被刑斩,她幡然醒悟。毅然踏上了寻找真相之路,最终却发现,原来一切都要回溯到原点之前……
  •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借一首歌的时间说爱你

    欧阳依然暗恋一个叫林篪的男生;讨厌一个叫宫明的男生,他是林篪的好兄弟,她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体贴、自以为风趣的人。但正是他,让她明白了爱和暗恋是不一样的,暗恋是只有自己上演的一场寂寞的戏,而爱是一座连接着彼此和未来的桥……
  • 狂医倾城妃

    狂医倾城妃

    她,曾是上界大陆身份尊贵的神域小殿下,从小天赋神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在大婚之日被未婚夫与其最好的姐妹设计,含恨而死。她,因为自身体质是鸿元灵体的缘故,为保全家族被迫与天下最精彩绝艳、雍容矜贵的太子殿下有了婚约。一场阴谋,一个意外,是命运的偶然,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她成了她。再次睁眼,寒眸乍现,且看她如何智慧与美貌并存,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活死人,肉白骨,一路御万兽捡天材地宝,斩桃花虐白莲,血染天下,剑指苍穹。只是某位高冷傲娇的殿下,却在追妻宠妻的路上一去不复还了。【男强女强,双洁1v1,欢迎入坑!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鞠躬!】
  • 幸得有你不相负

    幸得有你不相负

    丈夫出轨,小三叫人将她摁在床上,丈夫依旧无动于衷!余念以为黑暗无尽,直到遇见容琛。他从容,将她攥在掌心万劫不复;他狠厉,将所有负她之人推下深渊……他宠她入骨,却换来噬心之痛。余念挺着大肚子哭喊:“容琛,你不可能是害死我哥的凶手对不对?”他沉默不答。
  • 沉渊行录

    沉渊行录

    先生说人心难测,先生说人心似鬼。先生还说历史只为胜利者书写。这是一个传统的东方世界,却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埋葬着西方的影子。
  •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教主也是小女子

    教主也是小女子

    她是二十一世纪一名被下岗被分手的宅女,一朝穿越,竟成了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教教主。前有一心想挤掉她当家做主的长老,后有历尽千辛万苦寻回的亲生弟弟,更要命的是,她还爱上了令所有名门正派疯抢的弟子天哪!她到底做错了什么,摔了一跤就要经历这么多啊?!疯狂学习,清理门户,智斗小三,养大腹黑徒弟。一统魔教,坐拥良田万顷,自此走上人生巅峰。表白成功,小帅哥变成亲亲老公。小日子越过越惬意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谁往她身上泼脏水?自家亲亲老公居然信了,还要谋杀亲妻不成!一年后......“娘子,我错了!”某男跪在一串葡萄上一脸委屈的说。“五个时辰葡萄不碎我就原谅你”某教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 浮生六记:纯美悦读

    浮生六记:纯美悦读

    请让我为你讲一个故事,一个老故事。和许多老故事一样,其中有欢乐也有哀伤,有温馨也有酸楚,有热闹也有寂寞;似乎过于平凡,还有点不合时宜,却有一种看似“慢半拍”但永不过时的温暖、悠然和浪漫;当然,还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