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100000006

第6章 一张大网(2)

从“选秀”开始,历时5年的徐工并购大案终于在2007年3月尘埃落定,凯雷以18亿元人民币收购徐工机械45%的股权。《外资并购风云录三国演义——凯雷徐工三一》,MBA智库文档,http://doc.mbalib.com/view/92face899c20101b2e429c0235a1d475.html。

这一年,徐工集团的当家人王民和三一重工的二把手向文波双双入选“2006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徐工并购案成为2006年的一个标志性经济事件,“是近20年来国企改制史中难得一见的高透明度的样本,改制过程中的每一步、谈判交易的每一处细节、协议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被人们拿到聚光灯下、解剖台前详细检查”。林凡、尹先凯: 《王民: 导演一个有争议的并购案》,2006年12月31日《经济观察报》,第4版。

凯雷徐工并购案实质上包含着资本、产业、政策等多重博弈,因而备受关注,庆幸的是最终找到了多赢的契合点,树立了外资并购新标杆和样本。凯雷徐工并购案是外资收购我国第二产业热潮中的典型案例。

“战略合作”、“合资共赢”等,都只是中方的一厢情愿,外资独资的图谋始终“坚定不移”,中方扮演的始终只是过渡性角色。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中国企业暗自庆幸有长达5年的保护期来缓冲调整、蓄势迎战时,迫不及待的国外资本和产业已经蜂拥而至。他们来到这片市场大门徐徐开启的土地,在各行各业搜寻优质资源,并购大案络绎不绝。从2005年开始,外资并购第二产业企业的热潮汹涌澎湃。

2005年米塔尔钢铁公司并购华菱管线,成为华菱管线的第二大股东,与大股东仅有1%的股权差距;2005年9月,新加坡磐石基金参与华夏银行股权竞拍,成为华夏银行的第四大股东;2005年11月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拉法基控股四川双马投资集团;2006年2月世界第二大钢铁阿赛洛旗下企业入股莱钢股份,与莱钢集团并居第一大股东;2006年7月,美国威士伯公司以2.9亿美元购买了华润涂料80%的股份,并经过5年的侵蚀,最终掌握了华润公司的运营管理权;2006年12月,高盛通过在香港的影子公司成功收购双汇,获得双汇发展60.72%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人;2007年,比利时英博集团以5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将福建雪津啤酒纳入囊中;同年,在一片反对声中,法国SEB在最初公告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1亿元成功收购苏泊尔。

外资来者不善。透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收购案例,经济学家白津夫分析:“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这三大必须,被称为外资并购的“斩首”策略。

在此策略之下,并购之后的中国企业何去何从,并不乐观。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博世,于2003收购了我国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最大生产商——无锡威浮,之后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纷纷走向外资怀抱,出现跨国公司全盘并购、控股的局面,多年悉心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

我国的西北轴承在2001年与世界第三大轴承巨头德国FAG合资。连年亏损之后,合资公司成为德方独资,几年后西北轴承转让了原有品牌,将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拱手送人。2007年1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了《西北轴承之痛》。并购之殇,丧权失地,情何以堪!

原本企图借助外资引进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孰料“与狼共舞”的美好设想成为“引狼入室”的悲剧。实力不够、经验不足的中国企业,面对强势的外资,有的品牌被雪藏,有的则沦为附属品。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进入,往往限制使用原企业品牌,强调全球化分工,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纳入其生产体系,而非帮助其发展,这些被收购的企业可能最终沦为国际巨头产业链全球化布局的最底端,充当打工者,即‘拉美现象’。”

这种拉美现象普遍存在于制造业的各个分支中。

据调查,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被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了95%;中国感光材料业的半壁江山归属美国柯达;法国米其林稳拿中国子午线轮胎70%的市场。在手机、网络设备、计算机处理器、电脑IA服务器(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国内市场占绝对垄断地位。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据我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并购行业大扫描》,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s2006/jixie/。

2011年9月,杰克·韦尔奇访华,他在采访中说:“中国制造商现在有些迷失,中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还是不够。要改善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首先要改善质量。”

在外资的围攻下,在行业“外大内空”的窘况中,我国民族品牌要创新图强、攻城略地,谈何容易?只有守住品牌,才有可能改善质量;唯有改善质量,方能永葆影响力。

民生行业:“外”来居上

在“福布斯·花旗2010中国潜力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中国风投界的几大掌门人软银赛富基金的阎焱、IDG资本的熊晓鸽、崇德基金的邱子磊、今日资本的徐新聚集一堂,谈笑风生。

在所谓的“中国市场最具投资价值与发展潜力的产业机会”的圆桌对话中,谈及未来的投资方向,熊晓鸽很随意地说了一段话:“未来我们关注什么?……会关心很多跟民生有关的。现在中国人关心什么?我们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穿得更有品位、吃得更健康、家庭消费更好,我感觉这带来很多机会。健康、长寿……这都是大家所关注的。我们最近也投资了很多跟保健有关的服务,还有能源、饮料等。”

这番话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味深长。显而易见,深谙中国国情的风投机构紧跟政府的脚步“关注民生”,实属识时务之举。

一直以来,教育、医疗等民生行业由于投入大、周期长、利润低,并不被金融资本看好。但是,当各种泡沫轰然破裂、金融危机凶猛来袭之时,这些低风险的行业却成为了风投们心中理想的避风港。

充电再教育的人多了,寻求医疗保险增加安全感的人也多了。出于对民众心态的合理预期,教育、医疗等昔日风投之冷门,一朝成新宠。凯雷投资集团总经理祖文萃曾说过:“我们看好教育市场不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持续增长的优点。”

2008年是中国民营教育融资的丰收之年。全年国内教育业投资达18起,投资总额超过18亿元人民币。软银赛富投资的ATA教育服务网、风投两次注资的正保教育集团纷纷在美国上市;安博教育集团获得1亿多美元的风投资金;凯雷向北京昊月教育入注5000万美元;软银赛富为环球雅思再次出资3500万元……给倾心医疗行业的外资注入强心剂的,是中国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007年,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获得6家投资公司的联合支持,融资2500万美元;2008年,佳美口腔医院获得英美两家基金1000万美元投资;2010年,红杉资本与优势资本相中了中国第一家生产销售家用快速血糖仪的企业——怡成生物,共同注资7000万元。

闻政策之风而立马行动,对中国市场早已心神向往的GE(通用电气)医疗近年更是出手不凡: 2008年年底,GE集团与山东新华医疗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普及型医疗科技产品;2010年,GE再度重磅出击——计划在中国市场投资20亿美元,并耗资5亿美元在中国建设6个研发中心;2011年7月,GE 医疗对外宣布将把X线全球总部从美国迁移至北京。《医疗器械成为风险投资“新宠”宦璐》,2011年7月29日《上海证券报》,第7版。

当然,也有资本的丑剧在医疗领域发生。高盛一手力捧的制药企业海普瑞,“美丽神话”昙花一现,令业界唏嘘不已。

与金融资本相比,郎咸平所说的时刻觊觎中国企业的另一只秃鹰——产业资本,对中国民生行业早就蓄谋已久。

产业资本最早涉猎的民生产业是“水”和“燃气”。时至今日,我国城市居民的“用水”和“用气”问题与外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伴随城市化的突飞猛进,“城市病”层出不穷。中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20世纪90年代,各大城市政府开始引进外资来解决水务难题。此时,外资合作经营、固定回报等形式开始出现在城市水厂项目中,法国威立雅就是在此时迈进中国水务市场大门的。1997年6月,威立雅全资独揽了天津凌庄水处理厂的改造项目,并获得经营权20年。1998年,威立雅水务获得成都自来水六厂B厂项目60%的股份,全权负责厂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与维护,并获得特许经营权18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日益凸显,政策再次松动,2002年3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对外资开放。

威立雅又一次拔得头筹。2002年,威立雅签订上海浦东供水运营和管理的合同。此举首开先河,威立雅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获准提供完整供水服务的国外企业,包括饮用水生产、管网配送和客户服务,合同期为50年。

之后,欧洲的水务大鳄法国苏伊士集团和英国泰晤士水务、安格利安水务接踵而来,纷纷在中国各大城市扎下根基。

随着“洋水务帝国”的逐步建立,中国水价不断攀升。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数据显示,中国水价年上涨率达10%。当年以“高溢价”的优势获得中国城市水务建设项目的外资机构,开始为自己“砸”下的重金回收成本以及寻求资本回报。

威立雅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风神,而在中国,来自法国的威立雅成为掌管中国几千万居民用水的“水神”。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威立雅水务已在中国20多个城市和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在华拥有员工超过1万名,在中国的项目合同中涉及的居民超过3000万人。《水务巨头威立雅: 四两拨千斤的赚钱之道》,2007年1月31日《第一财经日报》,第2版。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志琪不无担忧地表示:“把水务行业与其他一般竞争性行业同等对待,是方向性错误。应该保证国家对水务行业的控制力,计划产权改革的水务企业在引进外资还是内资的问题上要慎重,已经引进外资的水务企业应保证国有企业的控股权。”

与“洋水务”并存的还有“洋燃气”。

同样是随着2002年城市管网政策开放的春风,全球各大燃气公司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埃克森美孚、壳牌、BP公司等都在中国投资参与燃气生产、输送、销售等事务。

同时,印度、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燃气和天然气公司或与中国燃气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或入股中国燃气,由此借道进入中国天然气市场。

尽管外资已经把国内燃气市场搅得一片混乱,但这个隐形的行业始终在公众关注的视线之外。直到2011年8月,一篇题为《SK E&S 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燃气事业》的软文广告赫然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版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历来低调谨慎的韩国SK公司借此高调宣告,成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

同类推荐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 红楼商道营销学:十三型人格看红楼

    红楼商道营销学:十三型人格看红楼

    在今天的商战中,如何分析、了解客户,从而打开客户心扉,是营销成败的关键。《红楼梦》是一部认人、识人的经典教课书。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红楼梦》那样,对人性的挖掘如此全面、立体,入木三分。本书独辟蹊径,用十三型人格理论的探照镜、放大镜、显微镜来分析红楼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便于我们在营销过程中,对目标客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由情入礼,将以往生硬的“盲人摸象”式营销变成“情理交融” 式营销。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谭遥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技能。既注重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知识的需要,又考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阐述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500强用的营销法则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法则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营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营销法则是最好的,但是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本书通过对宝马、通用汽车、希尔顿、伊莱克斯、百事可乐、宝洁公司、米其林等世界500企业的成功之路回顾、前车可鉴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并对其精彩案例进行了叙述和深度点评。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热门推荐
  • 神兵诀

    神兵诀

    人生几辛酸,无人问,独作欢。可堪回首莫缱绻,我本一孤尘,永在漂荡间。世间离散多,长忆有缠绵。无尽恨,终归一蓑烟。这是一个由仙、佛、妖、魔、冥、人六大族为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然而对弈的却也是众生。却不知无我境外是何境,棋盘局中是何局!且看这仙佛妖魔冥五大族群所忌惮的人族九大神兵究竟有何威能……
  • 火

    本书是巴金所著的《火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火三部曲》也被称作“抗战三部曲”,第二部是《冯文淑》,第三部是《田惠世》。《火》三部曲并不是巴金唯一描写抗战题材的作品,但却是他有关抗战题材最重要的作品。《火》三部曲不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同时也清晰地流露出作者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信仰。
  • 半世华殇

    半世华殇

    十二年前的爱恨情仇,成了一个局中局,十二年后,阴谋再现,相依为命能否越过灭门之恨。楚流云,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选择……
  • Bulfinch's Mythology

    Bulfinch's Myth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很残酷的规则

    很残酷的规则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九日,关于“好诗的标准”问题的研讨会在“第一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颁奖典礼之前举行。来自外地和本地的专家学者,就“好诗的标准”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未经发言人审理)。阿毛(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杂志主编刘醒龙到广东佛山讲课还未赶回来,受他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会议。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诗歌界对于“诗歌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但一直未达到过共识。
  • 人中画

    人中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归帝尊

    凤归帝尊

    帝曦,三千小世界一千大世界的执掌者,世间唯一的真神,诞生于天地之间,无父无母,天地间唯一能和天道比肩的最高的统治者,为了世间万物与天道一战,沉睡九百年。再次苏醒,竟然有人敢蔑视她,帝曦随手一挥,那人便被腐蚀殆尽,有人想来作死怎么办,帝曦教你做人,可怎奈不怕死的人太多,想挑战她权威的人也太多,打都打不过来。他是天道,掌握人命运的天道,却也是一个看似顽劣,实则温柔深情的少年,他的温柔只对一人,那是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人,他的一身温柔只想给予她。———————小剧场—————————“天夙,你会不会离我而去?”帝曦道。天夙笑了笑,“曦儿,你永远不用害怕。你去哪我就去哪,天涯海角,我都去找你。”
  • 砰砰心在跳

    砰砰心在跳

    “你会骗我吗?”“不会!”“那你昨天下午跟我说出差了,实际上是去酒店了!”某男笑了一下,想着:“傻瓜还不是为了给你准备求婚!”
  • 报告王爷王妃有点皮

    报告王爷王妃有点皮

    “王爷,芸初公主在等您。”“没空,没看到王妃身子不爽本王在服侍她吗?”“王爷,相府二小姐想见您。”“不见,本王要为了王妃洁身自好!”“王爷,王妃说要给您寻个侧妃。”某王爷怒,别的事情可以宠着她,这事儿没门!“王妃这是想用寻侧妃来引起本王的注意吗?”王爷邪魅一笑,“本王不要侧妃,有你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