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9600000012

第12章 文明的宿命(4)

正如《金融时报》副主编马丁·沃尔夫所评论的:“对于这种脆弱性,经济学家们会拿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关于对激励的理性反应,另一个是关于人类的短视,二者区别在于贪婪和愚蠢。金融创新和冒险的热情催生了信贷的快速增长,进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从而让更大规模的信贷扩张以及更高的资产价格显得合情合理。接踵而至的,便是资产价格触顶、恐慌性抛售、信贷冻结、大批人失去偿还能力,最后是步入衰退。因此,一个被人性捕获的信贷体系,与生俱来就缺乏稳定,并会产生动荡。”

次贷危机爆发的宿命与本质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投资银行破产、美国抓狂、冰岛破产,美式金融资本主义正步入“偶像的黄昏”。尽管全球救市高潮随之掀起,从亨利·保尔森(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跪求救市方案通过,到全球央行史无前例大降息,到银行国有化风暴横扫欧美,欧洲注资近2万亿美元救市,再到国内管理层默认地方拯救楼市、央行罕见临时干预银行间市场利率等,但是,随着危机离开震源华尔街向欧洲、日本等其他地区急速转移,不断升级的金融大扫荡还是将世界扫了个措手不及。欧美的中下层社会或债台高筑,或倾家荡产,大难临头却惶惶然如待宰的火鸡,纷纷被“不明论”、“恐慌论”所劫持。反观国内,尽管基本面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高层也一再声明“中国有信心维护金融稳定”,但是国资委从2008年9月19日的力挺中央企业回购股票到10月13日要求中央企业谨慎投资股市等,类似的乌龙阵又隐隐透露出有关部门其实也被恐惧绑架了。

恐惧源自无知:究竟谁是次贷的肇事者?几乎所有的受害者都恨不得立刻将肇事者揪出来绳之以法,以泄心头之恨。而从当时的观点来看,罪魁祸首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类观点认为投资银行是主谋。创新过度过滥,杠杆效应被肆意放大,结果玩火自焚。自2003年到2007年,美林和高盛的杠杆率猛增至28倍,摩根士丹利为33倍,破产前的雷曼兄弟是30倍。这还不算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表外业务的杠杆效应,若算上这些杠杆,华尔街投资银行的杠杆倍数可高达50~60倍。在巨额奖金、豪宅飞机、游艇美女的诱惑下,华尔街“精英”们的贪婪本性极度膨胀,以创新为幌子,硬是将成色不足的次贷品做成了市场抢手货,欺哄众多无知者参与“击鼓传花”,认为“就算出现倒霉蛋,也只会是最后上钩的那几只老鼠”,至于自己则拿着高额佣金一走了之,哪管身后洪水滔天。投资银行“大到不能倒”绑架了国家社会,自由市场原则被证伪。金融一体化造成投资银行触角密布全球,劫持的不仅是母国经济,还有全球利益,“大到不能倒”颠覆了传统的自由市场。20世纪90年代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危机中被美联储出手拯救,这似乎在暗示它们:大了就不会有问题,有美联储在底下兜着呢。“两房”被收编就是铁证,而雷曼兄弟的倒掉也许是因为“还不够大”。

另外一类观点则集中炮轰货币机制、金融监管。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后,多年的低利率政策造成货币供应过度,从而引发楼市泡沫,进而为日后的次贷爆发埋下了祸根。货币独裁是货币供应过度、制造泡沫的制度性原因。经济学家许小年提出,美联储本质上是“货币独裁”,央行说了算,而央行又是格林斯潘一个人说了算,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滥发。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就不能随时供应货币,17个成员国都有否定权,“货币民主”就避免了货币滥发的制度缺陷。美联储、财政部、证券交易所等近10个机构多龙治水,权限重叠、监管空白使五大投资银行(注释7)基本处于“和尚打伞”的状态:美国政府对商业机构基本上是不监管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注释8)等机构对其业务基本是不理解的。华尔街的笑话称,“只有美林才能看懂雷曼兄弟的报表”,这种公司实际上只有股东自己才能守住最后的防线。但为了股权激励,他们彻底抛弃了华尔街创业投资银行“同志加兄弟”般的合伙人制度;而上市后的投资银行股权极为分散,没有强有力的股东能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除了投资银行和货币机制、金融监管之外,次贷的祸首还有:一种认为布什难辞其咎。其上任之初便笼络人心,宣布要让美国人“居者有其屋”,结果穷人盲目贷款,而银行自作聪明,吹大次贷泡沫,本质上是官员忽悠选民,金融忽悠社会。因此本轮危机中,布什是发起者,开发商是制造者,投资银行是引爆者。另一种则归咎于“中国制造”。中国大量的便宜货来到美国,巨额贸易顺差制造楼市泡沫,是泡沫就必然会被捅破。还有一种则把矛头指向国际会计准则。如工商银行行长认为该准则采用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成交价)给金融资产计价,结果就产生顺周期效应: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继续拨备和核减,最终把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逼上绝路。

表面上看,这些观点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共同的缺陷却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要么思维线性,要么被知识捕获,未能由表及里,从危机本质出发寻根究底。关于次贷的爆发,福卡认为是宿命的、本质的。第一,金融必然有泡沫,蒸发平仓实属正常。市场经济从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内置了过剩的“原罪”,而过剩必然有泡沫,泡沫必然要蒸发,过剩必然要平仓,这是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第二,金融文明把泡沫与蒸发推向极致。衍生品的爆炸催生了金融文明,前者像千层派一样被层层切割、转手出售,并将全球纳入击鼓传花的游戏,从而把泡沫无限放大,蒸发力度空前。至于蒸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产冲销和减记。据彭博社统计,截至2008年8月18日,全球累计发生的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已经达到503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528亿美元,受波及影响较大的欧洲占2281亿美元,亚洲为227亿美元。而2008年10月以来英国第四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资产减记59亿英镑,组织漏洞引发瑞银集团巨大资产减记等,表明减记潮仍未结束。另一种是虚拟资产的蒸发。据日本《每日新闻》2008年10月11日报道,2008年以来日本和美国股市跌幅达35%~45%,市值总额也急剧萎缩。如果将欧洲、新兴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损失也包括在内,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损失高达27万亿美元。第三,美国率先在金融文明初级阶段栽跟头。作为金融文明的桥头堡,全球近60%的金融衍生产品扎堆美国,此前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从世界捞了不少金融文明的好处,而今先翻船也在情理之中。第四,蒸发过后,经济将恢复健康,只是时间早晚。

后危机时代:救市还是调整

世界性误区

大众对金融危机的感受从不以为然到恐惧慌乱,不少经济学家添油加醋地预测着“即将崩溃”的未来,著名的“末日博士”已经看到了美国的解体;而另一群人如郎咸平、宋鸿兵等,则将危机归根于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更激起了大众的无力感和被操纵感。总之,在他们看来,经济危机恐怖而诡谲,破坏力惊人且不可捉摸。但福卡认为,危机只是经济活动的正常反应,符合“过剩——平仓——调整”的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维持若干年的高速发展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两大过剩:一个是以美国为主的金融过剩,另一个则是以中国为首的生产过剩。过剩就要平仓,经济要恢复正常的供需平衡,于是出现了美国衍生品泡沫破灭的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制造业企业破产的出口危机。

而调整则是指经济出现平仓后就需要纠正某些结构性(产业、增长点等)、制度性(体制、规则等)错误,这既包含市场自我修复的被动过程,也包含政府、社会的主动创新。比如大萧条后的国际货币制度、1998年后世界范围的汇率改革等,都是顺应经济规律、对过去错误进行纠偏的主动调整。调整的结果便是经济进入新的增长轨道,积累新的过剩,然后再次平仓,完成资本主义的“新陈代谢”周期。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中性的,远非某些经济学者想象的那么恐怖。而此轮危机也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制度的三大不合理之处:不公平的国际分工、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以及后工业国以外需为主的增长方式,因此在大平仓后对其进行调整自然是顺应形势之所为。

但各国政府却在经济崩溃论和金融阴谋论的影响下,采取了自认为“亡羊补牢”的救市举措,注资、退税、降息……政策保护层出不穷。其意图虽然也是为了调整,然而更多地流连于“过剩—平仓”这一自然阶段,而非经济结构、发展方向的纠偏。因此本质上属于过度作为、违背经济规律之举,看似在拯救被蒸发的资本、下滑的经济,实则是延缓了平仓过程,从而拉长了调整周期,甚至为以后更大程度的平仓与调整埋下伏笔。比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开始出现资本泡沫,而其顺利地逃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牌”,又在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政策下走出了2001年的衰退,两次本该出现的平仓窗口都被人为堵上,最终才有了当前的“次贷海啸”。倘若过剩问题在当时已经暴露,并且顺利完成平仓调整的话,金融文明的“路径”可能不致如此颠簸。

当然也不能否认,在危机的压力之下,大量的救市政策也包含了歪打正着、无心插柳的结构调整。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当时为救市而打开的房地产与汽车等市场化之门,诱发了中国经济的急速增长。这从表面来看是救市的功效,是刺激性财政政策所致,实质是因为顺应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市场化改革。另外,由于救市不成而走向创新的也不鲜见,昔日的胡佛与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都采取了相似的救市举措,不同的只是一个没有进行创新性的调整,一个则大胆改革了银行制度、税收制度和工会制度,为后来经济的顺利回暖扫清障碍(注释9),这绝非简单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所能做到。

归根到底,错把救市当成调整,是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而错把调整当成救市,则陷入了理论上的误区。前者导致在应对危机时一相情愿,人为地制造出巨大的“回波”;后者则可能养成错误的路径依赖,为下次调整开出错误的药方,比如前面提到的罗斯福新政,世人把功劳归于凯恩斯,结果对凯恩斯的迷信换来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2008年全球性救市甚嚣尘上,如此普遍的错误背后除了这两种主观原因外,一些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首先,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关度不断提高,部分地区逐步一体化,这就造成不同国家政策的趋同。其次,各种国际间博弈形成的囚徒困境也是造成世界性错误的重要原因。比如当一些国家政府不管是基于何种企图开始大量发行货币时,其他国家为了保证汇率、外贸以及资本市场的稳定也不得不跟风操作。

回到现实中来,中国在此轮危机里也是大手笔频出,前有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救市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但大笔的信贷扩张换来了股市的“诡异”行情,全国上下“不差钱”却仍然在担心紧缩;产业的复兴很可能使得经济重回老路,传统的增长点被再次强化,而升级与结构性调整则被“弱化”。毫无疑问,真正想要走出危机顺利实现复苏,还是要靠调整。

福卡认为,国内经济调整的考量如下:首先,民营经济顺利闯关是调整的目标。虽然民营经济陷入资金短缺、销路受阻、转型乏力的困局,但其对国内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活力也远甚于国有经济。可以说,民营企业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出口危机倒逼的产业升级实际上等同于民营企业闯关。因此调整唯有以放松对民营企业的管制、打破门第之争、打破限制“非公经济36条”的玻璃门,让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目标,才能换来下一轮的繁荣。

其次,体制性释放成为调整的重心。由于改革红利继续存在,国内的体制释放空间仍然很大。在保增长的压力下,体制改革发生井喷,像金融垄断、税收、地方财政、社保、医疗体制等在此轮救市过程中被动突破,地方债券、《放贷人条例》、土地流转等可谓标志性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式调整的本质就是市场化的体制释放,就是改革。但国内“市场化”仍未完成,不少领域依旧存在体制上的束缚,一旦松绑则潜力巨大,因此,此轮调整将集中在体制性释放上。

再者,相关政策以未来引领今天是完成调整的保证。从救市政策颁发的时间来看,大多滞后于经济形势,甚至出现前面堵后面漏、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2008年货币政策变动频繁,通货膨胀过后是紧缩,其后又可能带来新的通货膨胀。对危机的调整需要各项政策立足于以未来引领今天,以发展、动态的眼光来分析、理解形势,执著于历史经验反而会使调整南辕北辙。

同类推荐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小本生意创业的初学指南

    小本生意创业的初学指南

    创业将是你一生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决定。不管是在专业还是个人领域,自己当老板都将是一种极为充实的体验。然而,要想成功创业,要做的工作可不少。无论你选择哪种创业方式,专业运营始终是成功的关键。你准备好了吗?本书着眼于从零开始,手把手教你用小小的投资进行创业,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轻松在家当老板。
  •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本书就是一本供你用心参悟、细细品味的图书!书中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管理技巧展示给你,为你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使你在每天的轻松阅读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可操作性强,是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
  •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喜欢谈论兵法和战略战术,而儒家却打着“仁义”的旗号去治理国家。事实上,道家和儒家各有妙道,与儒家相比,道家更像一位良医,处在变乱的时代,治病救人。而儒家如同休养生息的农人,春种秋收,在和平的年代着力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
  • 华为铁军

    华为铁军

    华为从最初注册资金2万元只有6个人的小作坊,历经30年持续、快速、高效稳健地成长,如今已然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商业巨头:2017年华为在世界500强排第63位,营收6036亿元……人们肯定会好奇,华为内部是如何管理团队和运营企业的?华为是如何研发产品和销售的?华为战无不胜的铁军团队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一直非常崇尚军队文化,他认为只有打造如军队一样的狼性团队,才能拥有高效的执行力,这也是华为能快速发展壮大的核心秘诀之一。本书作者通过对华为十余年的深度研究。从华为团队协作、经营理念、竞争意识、创新文化等多重角度透彻地分析了这支“铁军团队”成功的核心秘笈。
热门推荐
  • 将军有令,婚不可退

    将军有令,婚不可退

    古代版,偶像魂穿未婚妻;男主非土著,身穿古代。老牛吃嫩草,越吃牙越好,不过,谁是老牛?这是个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的天灵灵

    爱的天灵灵

    什么?她成了代理爱神?又一次被青梅竹马的“大魔王”斗海破坏了告白计划,倒霉的少女林小路不小心在爱神代理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她就成为了代理爱神!而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竟然是帮个性恶劣、以破坏她恋爱为乐的斗海找到命中注定的恋人,并且在两人之间牵上红线,而斗海命中注定的恋人会是谁呢?还有,为什么那个个性冷淡如同机器人一样的宁歌竟然也会跟她告白?麻烦重重的代理爱神之旅,貌似才开始呢……
  • 嫡女炼丹师

    嫡女炼丹师

    现代的异能者苏峦清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气的大陆。她看到的一切都是图纸,包括人。给人调理阴阳,调和灵气。“小医仙,我最近元力运行不畅,虚弱无力,修炼速度过慢怎么办?”“小医仙,我的修为已经三年没有再增长过了,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小医仙,他们都说我天赋不够,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修炼,为什么只有你说我是天赋凛然,还说我是纯阳体质?”一个专门给别人治疗修炼上的问题的小医仙,如何在异界大陆风生水起?但其实她的本职工作……
  • 禁忌者之断手

    禁忌者之断手

    重瞳,尾骨,断手,六耳是先祖、父母的恩赐。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将这些特殊的印迹变为不幸、万恶的象征。重瞳为邪眸、断手为魔之爪、尾骨为尾兽之妖、六耳为妖耳,其中以断手最为邪恶。所以,一旦有这样的人出生,就会受到天下人的追杀!主角便是禁忌者断手!
  • 废弃:妻不如妾

    废弃:妻不如妾

    他是保卫国家,名声赫赫的镇国将军越戚,他一身才智,熟读兵法使敌国闻风丧胆不敢来犯。她是宰相家的四千金,调皮捣蛋出了名的贺兰月瑶。一遭相遇,她的眼睛便再也离不开他。皇上心血来潮的一次赐婚,帮两个人融合成了夫妻。大年团圆夜,府中冷冷清清,她一个人披着狐裘守岁,那一桌的山珍海味,原封未动等着还在外面的男人,然却换来一句:我吃过了。大年初一,他告诉她,他要纳妾。她心痛,却笑着说好。她努力的扮演贤妻的角色,为小妾做嫁衣,为爱人办婚礼,而自己心念的丈夫只是别人的良人。两个女人一台戏,小妾步步相逼,丈夫冷眼相待,她却坚强退让,笑容面对。当,自己的好姐妹,小琼因陷害而死。当,心爱的男人要亲手送她去官府承担莫无须有的罪名。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乱棍打掉。在温柔的心,都硬了。最终,她讨了一纸休书,离开了他。他才恍然醒悟,原来自己爱的是这个女人!看书的宝贝们请收藏,花花鞠躬!!!——————————————————————————————————————————————推荐好友的文文,永久免费现代的哦。链接奉献《凉情:一念之爱》http://pgsk.com/a/429082/
  •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王爷您脸皮又掉了

    前世的她听信白莲姐姐的挑拨,亲手杀死爱惨了自己的男人,在决定助渣男王爷登上皇位时才发现原来自己错的离谱。重活一世,洛晓晓决定手撕白莲,脚踢渣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那个宠她、爱她入骨的男人完完整整只属于她洛晓晓一人。但是……自己那个白莲姐姐好像……洛晓晓:“皇上,您看,今天的晓晓也是非常爱你的一天哦~”众丫鬟奴才:表示已经习惯每天被皇上皇后喂一嘴狗粮的操作了……某皇帝一脸宠溺:“说吧,朕的晓晓这又是看哪个妃子不顺眼了?”[1V1甜宠,不虐,沙雕简介,欢迎入坑~]
  • 大唐辟邪司之梦中身

    大唐辟邪司之梦中身

    月色晦暗,大唐京师长安城外的野陌荒林全笼在沉黯的黑雾中。一只泛着白蒙蒙光芒的灯笼在浓墨般的夜色间穿梭着,终于钻进一座黑黝黝的古庙内。这是座早已废弃多年的龙神庙。挑灯而入的后生径直走到那四面漏风的大殿尽头,静静盯着墙上的壁画痴看。古旧的壁画中心是一条青龙,虽颜彩剥落大半,却依旧神气凛凛,跳跃的烛火下,似要破壁飞出。后生看得如痴如醉,竟掏出一支金光闪闪的狼毫,顺着画上苍龙的笔道描摹起来。“一墙破画,有什么好看的?”角落里忽地传来一声冷哼。
  • 凰天贵胄

    凰天贵胄

    这是一枚穿越女的故事,事关剧情,不便剧透。不过重要的是一定是HE
  •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精神返乡与回不去的“梁庄”

    张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任):“梁庄系列”作品包括《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部作品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影响,梁鸿教授也因为这两部作品得到了很多的大奖,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争得很多荣誉。所以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研讨“梁庄系列”的艺术和社会价值,研讨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问题。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民文学杂志社与南方文坛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中青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新清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