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600000011

第11章 上大学:高考 求知与秘密婚事(1)

王小波和李银河结婚之后,家人甚至为他们感到担忧,两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在一起怎么活下去?他们吃什么?难道吃精神吗?结婚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生活的确过得极为随便,李银河一连几天吃饼干也不以为苦,偶尔买几个松花蛋回来,她就会大呼小叫地说,今天他们有好东西吃了!

有关高考的那些事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决定取消高考,采取推荐和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学生。到了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提出了要从有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1972年全国正式恢复招生,但实行的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复审的方法。直到1977年高考才恢复。

这10年间王小波的学业一直处于中断状态,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取消高考无疑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对于像王小波这样把学习人类的智慧当成快乐的人来说,取消高考无异于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们的后半生将与知识绝缘,只能在无知无识的漫漫黑暗中度过。这当然不行。在青虎山的时候,王小波还推着独轮车,心里想到,他要装出能吃苦的样子,好让老乡觉得他是个好人,推荐他去上大学,跳出这个火坑。

后来王小波的确上了大学,但并不是他的诡计得逞了,而是他自己考进去的。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王小波兄弟姐妹几个都去参加了考试,考出来的成绩都不错。可惜的是他们家的政治问题还没有解决,在政治审查这一关上他们都没通过,全部落马,只有小弟王晨光考上了大学。这还是他们的母亲宋华通过关系出面求情,希望能在政治审查上网开一面,他才得以顺利通过。

1978年,王小波兄弟姐妹几个又去参加了高考,这一年政治气氛比较宽松,因此他们最终都成功考上了大学。王小平最厉害,他同时考上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最后他思量再三,决定投到当时国内最著名的数理逻辑大师沈有鼎的门下,做他的弟子。而王小波则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他顺利通过了笔试,但是在面试部分,他被考官无情刷下了。

这倒不是因为王小波才华不济,他自己后来对此的形容是,他被“卑鄙地暗算了一下”。当时考文艺理论的时候,考了一大堆《讲话》之类的东西,这就已经让他很不以为然了,后来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他,他最喜欢的剧作家是哪个?王小波答道:萧伯纳。于是他就被请了下去。据他后来猜想,这是因为当时萧伯纳在国内属于冷僻作家,那些考官估计都不知道,问题问不下去,就只好请他下场。倘使他答的是曹禺或者莎士比亚,也许就能顺利通过了。

中央戏剧学院作为艺术院校,属于提前招生,因此很幸运,王小波还能再有一次机会。一个月后,王小波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且顺利通过。他选择了人大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这是当时人大仅有的两个理科专业之一。在当时,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课为主,课程大致上以化学和数学为主,兼顾物理,但最重视的还是化学。据王小波后来回忆,他化学学得不坏,老师讲的都能懂。

但是,化学光懂还不行,要做实验,实验做不好就会不及格,这可把王小波给吓坏了。此外,他对于要洗那些试管、烧杯、漏斗的活也感到特别不耐烦。他的姐姐也说,他的动手能力不强。事实上,这方面他平常一直是不关注的,现在遇到当然让他感到腻烦。后来他做实验的时候,一个星期漏掉了五大瓶氯仿,以至于和他一起学化学的同学都抱怨说自己头晕,还称他为“实验室里的人民公敌”。想必王小波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不是这方面的料。不过他对这门学科倒一直很怀念,因为“学化学的女孩很多,有不少长得很漂亮”。

让人困扰的文理分科

在作品中,王小波写到过他考大学的事情,一开始最让他感到困扰的是文理分科的问题,因为这两方面他的成绩差不多,也都喜欢,实在难以取舍。据说有实验表明,如果人的右耳朵比左耳朵大,就说明此人的左脑比右脑发达,应该选择理科,反之则应该选择文科。王小波我们是知道的,他的左耳比右耳大一点,但那都是被他父亲给揪出来的,并不能由此说他的右脑更发达。

根据王小波父亲的家训,他们家的孩子都不准去学文科,他就是因为学了文科,结果倒了一辈子的霉,他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在他的后代身上。何况,在当时那个年代,“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被关进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怎么能选文科?所以还是选理科比较好,理科的学问比较艰深,普通人一般弄不懂。他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一样别人不懂的东西,这样安全。

王小波还曾就这个问题问过他哥哥王小平,王小平和他父亲看法一致,也觉得王小波该选理科。这倒不是他也觉得学理科比较安全,在他看来,所谓“真传一张纸,家传万卷书”,当时的情况是,理科基本上是真传,文科以家传为主,所以不该学文科。更何况,就算王小波喜欢写作,他选择理科之后也完全能写出卓越的作品来,这方面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好多优秀的作家都是理科出身,没见他们因此写不出好作品,所以,他还是选择理科较好。

在王小波考大学的时候,他和李银河已经在谈恋爱了,李银河力主王小波考文科,因为她实在太欣赏他的文学才华了,甚至对他说,让他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是他的。在王小波家里,也有一些人力主他去学文科,因为王小波在考大学之前他只上过一年初中,还是12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不是没学过,就是全忘光,可以说是毫无基础,因此当然是选文科比较稳妥。

最后王小波还是选择了理科,主要是因为他不喜欢背东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一背东西就困。文科又特别需要背诵,不是他所擅长的,因此他选择了理科。但是他没有料到,理科也有要背的东西,很多提法都要背,以至于他大呼小叫说:“我怕的就是这个!”很多年以后,要背诵的遭遇还让他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有一道题,叫作“十次斗争路线”,完全“成了他的噩梦”。

这道题的复杂之处在于,十次斗争路线,每一次斗争都有正确的一方和错误的一方,他不仅需要记住正确的一方,还要记住错误的一方,并且,还要记住错误的一方犯的是什么错误,反左还是反右,都要一一弄清。这把王小波弄得焦头烂额,简直要了他的命,背到后来,他把题上的左右记清楚了,真正的左右却忘记了,结果开车的时候左右不分,常把车开到马路牙子上。

老远一看不是好人,走近了却是好人

在上大学的时候,王小波认识了他的终生好友刘晓阳。他们两个人的关系特别好,常常挽着手在一起散步,偶尔还会跳跳舞,以至于别人还以为他们在搞同性恋呢。后来两个人分开了,还时常通信,王小波在给刘晓阳的信里写道:“近来生了一肚子闷气,和你聊上一通。你我真是好哥们儿。别的朋友之间老把金贴在脸上,只有和你可以说说不顺心的事。”可见他们的关系有多好!

在刘晓阳的眼里,王小波是这样一个人,脸色墨黄,嘴唇发紫,上身颇长,坐在凳子上,比他身边的人高出一大截。一开始刘晓阳觉得,王小波像是“口里口外,刀子板带”一类到城根、河沿约架的爷们儿,还想着以后要防着点他。这不能怪刘晓阳有这种看法,实在是王小波长得过于生猛了。他自己也说,他这人“老远一看不是好人”,不过,“走近了却是好人”。后来刘晓阳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王小波不仅是好人,还是个大大的好人,对朋友的要求从来不拒绝。

在大学里,王小波延续了他一贯的懒散作风,平时看起来懒懒的,双目无神,好像永远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一直以来他都不修边幅,到了大学里面也是如此,冬天的时候就裹着一件褪了色的军大衣,夏天则趿拉着一双拖鞋。在大众场合他总是心不在焉,几乎不讲话,但是在熟人面前,他却常常妙语连珠,简直判若两人。他还特别喜欢讲故事,有一阵子同学们到天津去实习,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去听王小波讲故事。同学们形容他就像说书先生一样,讲故事讲得非常精彩,节奏、语气都把握得很到位,让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王小波讲的大多是武侠故事。虽然他很少在文章之中提到武侠方面的书籍,他却是个十足的武侠迷。事实上,他全家都是武侠迷。在那个好书千金难求的年代里,只要他们一搜罗到什么武侠书,兄弟姐妹几个都好像饿虎扑羊似的争抢那本书。有时候王小波没抢到书,被他哥哥王小平抢到了,他就一直跟在王小平的屁股后面,死死地盯着他,直到王小平放弃抵抗,把书给他为止。

同类推荐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我所知道的杨虎城

    本书曾于2003年1月初版,于今年作为我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之一种再版。全书均为弥足珍贵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记述了杨虎城初期的经历、杨虎城脱冯拥蒋崛起、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直至被杀害等,再现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对研究杨虎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更好地了解和把我西安事变的历史真相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梁漱溟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梁漱溟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为基本线索,着重叙述了其学术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作为国学大师的梁氏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和独特的贡献。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热门推荐
  • 厉太太又暴露身份了

    厉太太又暴露身份了

    推荐新书《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婚前,池恩恩以为嫁给厉北爵,可以在霖市横着走。婚后,她终于知道,横着走的是螃蟹,嫁了人的是厉太太!人前,他是冷酷无情、年轻多金的帝国总裁。但只有池恩恩才知道,人后这个男人有多霸道、喜怒无常!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厉太太爆发了。“厉北爵,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样?”“我要你爱上我!”所有人都知道,总裁大人是个占有欲超强的偏执狂!恨不得24小时把老婆带在身边,一秒看不到她,会偏执发作……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侠隐传

    乱世侠隐传

    他的剑,寒光闪闪,败尽天下英雄,他的刀,红如鲜血,斩尽邪魔外道,乱世之中,烽烟四起,二杰立侠隐,安天下,闯江湖,雪夜降女将,金雀收天王,有诗,有酒,有美人。
  • 诸天聊天工具

    诸天聊天工具

    我有一个超能力。我可以复制别人的超能力,还带优化处理的。但是……活了24岁的项截这辈子还没遇到过有超能力的。(无限位面,不喜误入)
  • 海山异

    海山异

    千年前,正义联军战胜了魔火龙君与他的魔血异兽军团然而,随着人族王子帝辰的死亡,魔火之心再次遗失起初人们生活在魔君再临世界的恐惧中久而久之,危机成了历史,历史成了神话就在人们遗忘了这些的千年以后,魔火之心带着邪恶的力量企图复活魔火龙君,魔王是否会再临世界让其变成火魔地狱,还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呢?这一切不得而知,所有都要看完这部海山异才能知道结果,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史诗般的魔幻世界吧!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代大家金克木先生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汇编。读书、读人、读物,更多的是一种读书的态度,心无旁骛的态度。
  • 春风十里不如宠你

    春风十里不如宠你

    他是权力滔天的天之娇子,她只是一个卑微到尘埃里的一介平民,只是一次生死的偶遇,他便誓死要把她捆绑他身边。……某天她当着许多人的面指着他:“夜漠,你骗我!”说好的下属,说好的我才是上司呢,结果……“在家里你永远是上司。”夜漠坏坏脸“老婆大人!”《甜宠文,1V1》
  • 苗疆蛊闻

    苗疆蛊闻

    爷爷临死之际让陈晨吃下金蚕,根本不懂巫蛊之术的陈晨开始经历接连一串的古怪事情!只有半年时间掌握驯服金蚕的方法,最后不是他收服金蚕,就是他被金蚕吞噬。神秘的苗寨,禁忌的芒山,陈晨能否在危机重重中,闯出一片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