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100000024

第24章 颠覆的最高境界——自我颠覆(1)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执行力越强,如果犯了错误,毫无疑问,这个错误的危害就越大。一个士兵犯了错误,可能会在战役中受伤,甚至失去生命,但这都是一个人;如果一个连长犯了错误,可能会影响一次战役和上百人的生命。那么,马云会不会犯错误?

阿里有没有自我纠正的能力,避免那个看起来还没出现的不可收拾的危机?

在我看来,马云最为可贵的,是他出身于草根,所以他有一种空碗精神,能合作和兼听,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常识和客观规律。这些在他创业时期,表现得非常突出。虽然常常坚持己见,但往往可以兼听多种意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找到自己坚持的依据。当然,可贵的是,他能够颠覆自我。

马云说:“几年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两个老外化妆成记者,突然向我扑了过来。他们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抗议!反对淘宝上卖鱼翅。当时我也很冒火,但最后承诺我个人不吃鱼翅。后来我们就在淘宝上封杀鱼翅,阿里巴巴上不能卖鱼翅。这个政策,得到年轻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业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你希望你的企业有未来,就请关心环境,关心社会,这个企业才能走得远。”制定公司政策不是为了取悦员工、取悦客户,是为了做正确的事。

我看过一个关于阿里集团客户的故事,有个客户想做一个“爽一下”的广告,具体记不清了,好像是放一个天安门啥的,其实这种客户我也见过不少,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电视广告,都是大啊,豪啊之类的。阿里的人劝告说这种广告的效果不好,但是客户执意不听,最后火了,说钱是我出的,你们就让我“爽一下”撒!事实上,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

人不是天,不是圣人。人做事肯定有主观的一面,但是要想做成事,就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所以说,人成功的过程,就是克服自己的主观,就是一个自我颠覆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起来很励志,“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其实,在我看来,要想改变世界,必先改变自己。这个客户主观上爽了一下,客观上离成功远了一步。

颠覆自我,首先要认错。往往很多人好面子,不肯认错。马云不然,他大方地承认自己错过,也曾多次谈过关于失败的话题。他说:“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他还说,“我觉得网络公司一定会犯错误,而且必须犯错误,网络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犯错误。关键在于总结、反思各种各样的错误,为明天跑得更好,错误还得犯,关键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马云也不是百战百胜,马云不介意否定自我,马云坦承十年来失败比成功多,第一次扩张马云失败过,雅虎中国马云失败过,招财进宝马云也失败过。而如果按马云的说法,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那么,马云其实还失败了很多次。

在中国黄页和外经贸的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也为了坚持理想而决然地放弃。当然,也有很多失败,其实是无可奈何。谈到早年经历,马云说:“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马云的成功。而他在每次决策前,都是征求各方的意见,即便是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他也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他比别人高明,也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别人的意见。恰恰相反,在这种征求意见中,他看到了另外一面,他了解到硬币的另一面,这让他看问题更加全面一些,让他更有敬畏感。马云多次表达这种观点: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也承认不会重复成功,今天的成功,只是幸运。

正是这种不断地颠覆自我,让马云能站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他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既然有了平常心和洞察本质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反对自己呢?如果自己是错的话,反对自己,只会让自己得益,又有何不可?

案例1·大撤退

马云是人,不是神。他自己也坦然承认犯过很多错误,承认做企业犯错误不可避免,并把这些错误当做宝贵财富。马云说过:“几年来我们犯过好多错误,这些错误别人做也要一一犯过,这些错误就是我们的财富。”

阿里巴巴创业早期,马云有过重大决策失误,那就是过分追求国际化和过早实施海外扩张。2000年,高盛和软银的2500万美元到位,马云决心大干一场,阿里巴巴把摊子铺到了美国硅谷、韩国,并在伦敦、中国香港地区快速拓展业务。2000年曾被当作阿里巴巴扩展海外市场的关键年。1月份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到账,2月份马云就率队杀到欧洲。“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杀过去,然后再杀到南美,再杀到非洲,9月份再把旗插到纽约,插到华尔街上去:嘿!我们来了!”这是当年马云的豪言壮语。

马云说过,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这是千真万确的。

正因为国际化,正因为阿里巴巴同步推出了英文网站,才使阿里巴巴迅速获得国际声誉,迅速获得海外媒体的关注,这对于创业初期无钱无名的阿里巴巴很重要,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态。

然而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分、过早追求国际化更是对阿里巴巴的严重伤害。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阿里巴巴一开始就把总部放在了香港地区(后来也一度放在上海)。阿里巴巴的香港总部很快就发展到几十人,其中有来自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也有出身美国名牌大学的国际化人才,他们用美元发放的年薪都在6位数之上。

互联网技术发源于美国,最好的技术人才都集中在硅谷。阿里巴巴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网站,把它的服务器和技术大本营都放在了美国硅谷。2000年5月,马云成功地挖来了雅虎的搜索器之王——吴炯。靠着吴炯的帮助,阿里巴巴的美国研发中心很快聚集了许多硅谷的顶尖技术高手。美国中心人数最多时有20多名,他们的开销比杭州总部200多人的开销多好多。

为了占领世界大市场,继我国香港地区、美国之后,阿里巴巴又建立了英国(欧洲)办事处和韩国办事处。阿里巴巴的韩国网站是一个合资公司,不仅推英文网站而且还推韩文网站。而阿里巴巴的台湾地区网站,日本以及和澳洲的网站都在积极筹备中。

阿里巴巴就这样拉开了向全世界进军的阵势。在世界各地遍插红旗的感觉的确很爽。可惜当时的阿里巴巴还不具备走向世界的实力,它向海外扩张的战略整整早了5年!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高层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国际化的一个战略?马云说:

“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刚刚拿到2500万美元投资的马云是不是有点头脑发热?

香港地区的网站,还有美国、欧洲、韩国所有这些网站每月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而所有这些网站又都是只出不进没有一分钱收入。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张始于2000年2月,止于2001年1月。在这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每月烧掉近100万美元。吴炯后来回忆时说道“:当时钱烧得够凶的。”

到2000年年底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阿里巴巴的账上只剩下700万美元了。按当时的烧钱速度只能坚持半年多。

在2000年1月之前,没有钱的阿里巴巴也吸引了一些国际化的一流人才,例如蔡崇信和雷文超。那时吸引人才,靠的是马云的个人魅力,靠的是阿里巴巴概念的力量,当然也靠股权。2000年1月之后,有了钱的阿里巴巴,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这次吸引人才,以上3条都靠,但也靠高薪。

马云1997年夏天就认识了吴炯。1999年10月,马云就邀请吴炯加盟。到了2000年4月,马云打电话给吴炯“:我现在有钱了。拿到这笔钱,最想买的是技术。我能想到买技术的地方是硅谷,想在那开一个研发中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不到一个月,马云把这个雅虎搜索器之王招至麾下,请吴炯出任了阿里巴巴的CTO。

到了2000年的年中,阿里巴巴已经组建了一支超豪华的团队阵容。阵容之强大盖过了当时国内所有的网站。那时阿里巴巴可谓战将云集,精英荟萃。不要说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办事处,就是在杭州总部,来自500强跨国公司和世界知名大公司的高管随处可见,世界级的网络高手随处可见,黄头发蓝眼睛的外籍员工更是随处可见。

可以说,2000年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国际化最彻底、国际化人才最集中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国际化人才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什么?这些国际化精英在阿里巴巴的命运如何?平心而论,这些国际化的精英对于阿里巴巴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没有蔡崇信,阿里巴巴财务的透明和国际化是不可思议的;没有2001年从GE(通用电气)引进的COO关明生,阿里巴巴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是不可思议的;没有吴炯,阿里巴巴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也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大量国际化人才的涌入也给阿里巴巴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文化冲突、不熟悉本土市场、未能全部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难以承受的人力成本压力,当时一个美国雇员的工资是杭州雇员的十几倍。可以说,阿里巴巴千辛万苦融来的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大半用来给国际化人才发工资了。阿里巴巴每月近100万美元的消耗主要用于此。这是阿里巴巴的不能承受之重!它几乎置阿里巴巴于死地!

马云后来总结道:“钱太多了不一定是好事,人有钱才会犯错啊!阿里巴巴犯过许多错,最早一个是在创办时,因为全球化的概念,所以就认为公司要设在美国,于是跑到硅谷。结果找来的员工,愿景、思路、想法都不同,实在无法做事。不到一个月,发现这是个错误。即使有全球眼光,也必须取胜本土。换句话说,在中国也能创造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公司。这一个月,我们是有损失,但得到的比损失的多,至少我们懂得了全球化。所以我们买的是犯错的经验,这是阿里巴巴的价值。”

马云和阿里巴巴为2000年的错误决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反映在金钱上就是2500万宝贵的风险投资烧掉了一多半。

2000年年底,持续了3年的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突然从峰顶跌入峰谷,持续了3年的互联网泡沫终于破灭了。从2000年4月3日开始,美国的Nasdaq股票开始狂跌,到了年底,中国的网站开始纷纷倒闭。互联网的冬天来临了。2001年年初时,阿里巴巴的资金链已经接近断裂。盲目扩张、盲目招人、盲目国际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被迫收缩,撤站裁员!

马云终于明白:“有多大的服务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为了活着,为了活得长一点,阿里巴巴的当务之急是开源节流。首先是节流,是控制成本。于是撤站裁员,全面收缩就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件容易事。

“冬天的时候,我们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最关键的时刻又要作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清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个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但我们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事后马云如是说。

可见,这是个极其痛苦的决定,也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决定。如果当时不能当机立断,阿里巴巴就会成为无数倒闭网站中的一个!

于是,在2000年1月召开的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上,马云和决策层作出了三个“BTOC”的战略决策: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所谓“回到沿海”是指将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六省,“回到中心”是指回到杭州。正是这次会上,第一次确认杭州为阿里巴巴总部。

决定是困难的,执行更加困难。在这个关键时刻,来了关明生。关明生比马云大十几岁,有16年GE高层的宝贵管理经验。当马云、蔡崇信、吴炯为大裁还是小裁而犹豫不决时,关明生果断地说:要杀就杀到骨头!当马、蔡、吴都下不去手时,关明生坚决地说:“这个恶人我来做!”

于是2000年1月底,刚刚上任阿里巴巴COO的关明生,挺身而出,一场空前惨烈的大封杀开始了。一场于危境之中拯救阿里巴巴的战役打响了!

关明生在一天之内,就把美国的团队从40人减到3人,他相继关闭掉了香港、北京、上海的办事处,以避免继续支付高昂的租金。关明生同时宣布,留下员工工资减半但期权加倍,由此也沉淀一批对阿里巴巴长期看好的员工。短短3个月后,阿里巴巴每个月的运营费用就从200万美元缩减到50万美元,按照这样的烧钱速度,阿里巴巴还可以存活18个月。这让阿里巴巴赢得喘息时间。

关明生亲口讲述:

“我是2000年1月6日到杭州的,1月8日就上班了。”

当时阿里巴巴剩下的钱只够烧半年的了。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决定实施3个“B TO C”战略。

同类推荐
  • 工作就是要玩转情商

    工作就是要玩转情商

    一本能改变你职场命运的奇书——快餐时代,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情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时常因为自己的情商不高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和同事难以高效沟通,工作任务难以按时完成等)感到苦恼,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本书从日常销售工作出发,汇集了销售人员经常遇到的、可能会犯的错误,通过案例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评析,后面还附有成功销售人员的精彩案例,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每章的最后都作了总结,对于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
  •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本书围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展开,重点关注知名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内容涵盖传统零售业、传统服装业、传统家电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十三个行业,通过大量热门案例来分析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赢得转型机遇和发展,成功实现颠覆、变革、管理进化创新以及互联网化的转型。
  • 阿里巴巴正传

    阿里巴巴正传

    十几年来,方兴东与马云每年一次,老友聚首,开怀畅谈,阿里上市前,作者再次与马云深度对话,阿里上市前的布局,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人们关心的话题。本书忠实记录了阿里壮大、马云封圣的历史。作者通过细致梳理和盘点,对阿里巴巴的15年成长史进行了忠实回顾。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热门推荐
  • 谁伤了婚姻的心

    谁伤了婚姻的心

    三个情同姐妹的女人,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小三。婚姻生活就像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赢谁输,谁错谁对,谁能预见谁又能分清。为你讲述现代婚姻中的女人情感。不一样的情感经历,不一样的纷呈人生,唯留静夜里一声慨叹。
  • 六十种曲还魂记

    六十种曲还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篮球王国

    篮球王国

    新书《我的紫金时代》已发布,欢迎阅读。踏足山巅,感到的不是满足,而是想再来一次!关于篮球的幻想故事!
  • 恋上你的名

    恋上你的名

    燕飞自幼青梅竹马的恋人不幸逝于一次野外探险,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燕飞以及她肚子里的他们爱情的结晶——晴儿的生命。两年后燕飞为了给女儿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和抚慰父母亲朋的关心,经妹妹介绍与耿厚明结为夫妻。两人婚前签订了十年之久的无性婚姻协议。他们的这一秘密在婚前被耿表弟于耿父母前泄露,二老坚决反对。耿向二老发誓一定会在五年之内感化燕飞,如果失败十年后再为老人延续烟火。耿经燕妮指点取了个特别的网名,最终俘获燕飞芳心开始一场缠绵悱恻的网恋,而现实生活中耿的善良真诚也最终打动燕飞,两人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 前任最大:爱你别逃

    前任最大:爱你别逃

    六年后再见,他是娱乐巨头DC集团的首席总裁,她是DC旗下的新人娱乐经纪人,他穷追不舍,她且战且逃。陈子然:“顾阳,你以为你还逃的掉吗?”。顾阳纳闷,当年他不是对她说:“你这辈子都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了吗?”现在他是在闹哪样???他是C城的传奇,年纪轻轻便坐拥数亿家产,她是雪藏后复出的话题女星。他霸道无理,爱到至死方休,她心灰意冷,恨到地老天荒。靳睿宸:“向南,我警告过你不要再进娱乐圈。你是想要我再摧毁你一次么?”向南冷笑:“你是谁???”(圆圆群号:389103974,敲门砖是任意人物的名字哦~~~)
  • 神赐天国

    神赐天国

    当选择了这条路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你已经不再是为自己而活了。这条路,走到终点,如果不走到终点,迎接他们的是死亡。我已经找不到我存在的意义,那么,就让我这已经没有存在意义的家伙,为他们开创一条生存之路吧,哪怕是万劫不复……
  • 妖妃天下:黑化皇妃太毒辣

    妖妃天下:黑化皇妃太毒辣

    有形的装逼是有限的,无形的装逼是致命的。还在上大三的楚歌一不小心,被一道闷雷劈中,竟然给劈穿越了。她穿越成了蚩尤族唯一的族人,天凌国皇贵妃慕容楚歌,却被人拉去祭祀。——在那个时代里,女人卑微如草根,就算她是天凌国的皇贵妃,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天理难容啊,天理难容!”『无脑爽文+装逼文+抽丝剥茧寻幕后大boos』
  • 梦回黄金一代

    梦回黄金一代

    2014年11月4日,菲律宾马尼拉。已退役13个月的阿伦·艾弗森以教练身份出席了一场慈善赛,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挤到艾弗森面前,举起话筒,带着颤音:“阿伦,你可能是NBA历史上最好一届选秀的状元......”艾弗森突然皱起眉头,短暂几秒之后,还是忍不住笑了,说道:“为什么你要说‘可能’?”记者又问:“那在你们这一代有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有科比,马布里,雷阿伦,纳什......”艾弗森最后严肃地说道,“当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个黄皮肤的小鬼,我的对手,也我的兄弟,杨天!”
  • 情迷珠三角

    情迷珠三角

    这是一部地域色彩浓郁的长篇力作,作者用六十年的生活积累精雕细刻、一咏三叹地讲述南国水乡少年男女的痴情旧怨,高度浓缩了东莞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既有白手起家的艰辛创业,也有声色犬马的奢靡堕落;既有云雨之欢的爱,也有遗弃背叛的恨;既有同床异梦的痛苦,也有灵与肉出轨的欢愉;追求与挫折,梦想与现实,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揭示了市场经济对人际关系尤其是传统婚恋关系的冲击和扭曲。
  • 回首你已远走

    回首你已远走

    18岁那年,韩雨薇遇到了生命中应该遇到的三个人,她的好朋友司蕊,是另一个她自己,她们承诺永远相亲相爱;她的初恋王乐程,是她最爱的人,使她明白了爱的感觉,也有了痛的领悟;另一个男生王子,或许是最爱她的人,默默跟在她身后想要一生守候,却终于慢慢渐行渐远……时隔15年,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四个人,是否能真的从此柴米油盐平淡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