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0600000004

第4章 敢做敢当:要有抛开得失做大事的气魄(3)

6.与歪风和俗见做针锋相对的抗争

歪风和俗见或者劳民伤财,或者危害社会,作为领导者如果与歪风和俗见妥协,那就只能任凭它们兴风作浪了。但是,歪风能够形成风、俗见能形成势,说明它们有一定的市场,要撼动它们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弄不好自己反为其害。

好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都不乏敢于与歪风和俗见针锋相对的领导者,唐代的“救时宰相”姚崇就是极其代表性的一位。

佛教自从东汉以后由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随后还出现了宗派。佛教在唐代继续兴盛。武后、中宗时,达官贵人们纷纷修建佛寺,还多次上疏,请求朝廷允许把子民剃度成僧侣,结果许多富家子弟也竞相剃发,以逃避国家的赋役。每个寺庙僧侣充斥,但是重担却落到了老百姓的头上,政府收入也逐年递减。针对佛教流行所带来的弊端,姚崇在他的十项治国纲领中也提到了抑压佛教、停止修建寺观一事。

姚崇抑佛虽然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的见解确实非常人所能有。他屡次引用历史上后秦、北齐、梁武帝、胡太后及近世的中宗、太平公主、武三思、安乐公主等人或倾国造寺,或广置僧徒,最后仍不免国灭家破、身败名辱的事实,说明盲目兴佛的弊病和抑佛的必要性。他曾对玄宗说:“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遭殃。但使苍生安乐,即是福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

开元二年正月,玄宗采纳姚崇的建议,下令裁减全国僧尼三万人,令他们还俗(公元714年),重新从事社会生产。二月,玄宗宣布命令:“从今以后各地不准新修佛寺;旧寺坏了,上报有关部门造册审查,然后才能修理。”七月,玄宗又下令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禁止民间铸佛、写经。这样一来,“造寺不止,枉费财者数百亿;度人不休,免租庸者数十万”的严重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而且国人迷信佛教的行为也有所收敛。这些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开元之治”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一场天灾给山东(今太行山以东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漫天遍野飞舞的蝗虫犹如洪水猛兽吞噬了大片的庄稼青苗,甚至连田头的草木都不放过。当时,老百姓非常迷信,怕捕杀蝗虫会招来更大的灾祸,于是他们跪倒在田头地边,燃烛焚香,祈求上天显灵禳灾。然而,他们的希望被肆虐的蝗虫吞得越来越小……消息虽早已传到朝廷,但满朝文武却只是长吁短叹,无计可施。这时,姚崇又勇敢地站了出来。山东的广大地区前两年已连续多饥,如果再不治蝗灾,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姚崇不得不为百姓的生死存亡着想。他建议派出御史分道杀蝗,并且提出了捕杀蝗虫的好办法。没想到,他的建议竟引起了朝廷和地方官的一片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天灾,不便用人力驱除,“杀虫太多,有伤和气。”玄宗也在中间摇摆不定。姚崇听着这些愚昧的声音,又是焦急又是痛心,他举历史上两次蝗灾为例,因为不敢灭蝗,以致庄稼草木都被蝗虫吃光,闹出人相食、牛马相啖的惨剧,说明灭蝗“事系安危”,必须马上动手。那些反对者又认为蝗虫太多,除不完,人难胜天。姚崇反驳说:“如今蝗虫布满山东,黄河南北的百姓,都流亡他方,咱们哪能坐视不救呢?即使一下子除不尽,也比让它成灾强。再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战胜天灾!”他向玄宗保证除蝗一定成功,否则,甘愿一人承担责任,丢官弃爵也在所不惜。一番肺腑忠言,一身凛然正气,终于使玄宗下了决心,下令:“灭蝗的事,我已决定,再敢说三道四者处以死刑。”

姚崇说服了玄宗,但大臣仍多心怀疑惧。他的副手卢怀慎担心他捕蝗不成,反倒会丢失官爵,便私下劝他息事宁人。姚崇回答得很坚决:“此事崇已面经奏定讫,请公勿复为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

姚崇排除了种种干扰,下令立即开始捕蝗。他为那些特派御史起名为“捕蝗使”,命其分赴各地,促令灭蝗。这些使者还带去了姚崇捕杀蝗虫的巧妙方法:利用蝗虫的向光性,晚上在地边点火堆,火堆旁挖坑,边烧边埋。山东大地那段时间出现奇景,晚上经常火光通明,浓烟弥漫,还夹杂人们喜悦的欢呼声。一群群猖狂的害人虫就在烟火中被就地埋葬。

第二年,山东又发生大蝗灾,姚崇又叫各州迅速捕杀。汴州刺史倪若水不听朝廷命令,抗拒御史,而且写信给姚崇说:“蝗虫是天灾,自宜修德。除既不得,为害更深。”姚崇大怒,回信斥责说:“如果只靠提高恩德就可以免除蝗灾,你难道没有恩德!如今坐看蝗虫食苗,何忍不救,如果造成大饥荒,百姓将何以自安?灭蝗之事不能再迟缓一步,否则你要负全部责任!”倪若水这才不敢违抗,赶忙发动农民捕虫,共抓了十万万石,都扔到了汴水里。

随后,玄宗命令派往各地的使节详细考察各州县捕杀蝗虫的成绩,列名奏报。由于姚崇和玄宗君臣二人坚持灭蝗,山东虽然连年发生严重蝗灾,但并没有发生大饥荒的惨剧。这是两位政治家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作为一个封建宰相,姚崇能将百姓的安危系于心上,力排众议,坚持灭蝗,并且甘愿独自担当风险,这实属难能可贵。当时很多老百姓画了姚崇像,供奉起来,希望这位忧国如家、爱民如子的“救时宰相”能够给自己带来福惠。

时至今日,我们都没有理由不佩服姚崇,因为各种各样的歪风和俗见在今天也并未绝迹,我们仍然需要敢于与其针锋相对的领导者。

7.挽救危局全在于领导者超群的胆识

有的领导者能够在顺局中应付裕如,遇到形势危急、生死难料的场面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有胆识超群的领导者才能扶大厦之将倾,以一己之力定出成败胜负。

北宋时期,宋朝与北方辽国的关系日益紧张。双方交战,宋军多次失利,而辽军的进攻不断加剧,准备大规模南侵。面对辽国咄咄逼人的气势,真宗和满朝文武惊慌失措,毫无良策。危难之际,以英勇果敢著称的寇准被毕士安等人推上了前台。景德元年(1004)八月,真宗任命寇准为宰相,要他负责解除辽军的威胁。

不久,辽军包围了瀛州,直逼贝州、魏州,朝廷内外震惊恐惧。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逃跑,他暗劝真宗放弃汴梁,迁都金陵;又有人劝真宗逃往成都。真宗犹豫不决,便召寇准商议。寇准力主抗辽,对主张逃跑之人恨之入骨,他心知是王钦若等人的主张,却佯装不知说:“谁为陛下出的这种计策,罪该处死。如今陛下神明英武,将帅团结一致,如果御驾亲征,敌军自然会逃走,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远逃楚、蜀之地呢?如果那样,大宋必然人心崩溃,军心涣散,敌军会乘势进攻,长驱直入,大宋的江山还能保住吗?”一席话,说得那些主张逃跑的人羞愧难当。真宗受到震动,决定御驾亲征。

真宗和文武大臣率军从京师出发,向北进发。当大军到达韦城时,听说辽军已攻到澶州北城,真宗惊恐万分,信心全无,又打算南逃。寇准坚定地说:“目前敌人已经临近,人心恐惧,陛下只可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北城的守军日夜盼望着陛下的车驾,一旦后退,万众皆溃。”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率众臣勉强到达了澶州南城。此时,隔河相望的北城战事正酣,真宗和众臣不敢亲临前线,不愿渡河,寇准坚决请求真宗过河,他说:“陛下如果不渡过黄河,那么人心就会更加危急;敌军的士气没有受到震慑,他们会更加嚣张。只有陛下亲临北城,才是退敌的惟一办法。更何况我军救援部队已经对澶州形成了包围之势,陛下的安全已经有了保障,还有什么顾忌不敢过河呢?”他见仍说服不了真宗,就把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叫到跟前,要他力劝真宗。高琼对战事相当了解,他对真宗说:“寇大人方才所言极是,将士们都愿拼死一战,只要陛下过河亲临阵前,士气必然大振,定能击退敌军。”真宗无奈,只得答应过河。

到了北城,真宗登上城楼观战。正在城下浴血奋战的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之上的黄龙御盖,欢呼震天,声闻数十里,军威大振。他们呐喊着冲向敌阵,辽军被宋军士气所慑,锐气顿消,溃不成军。

此战胜利后,真宗回到行宫,留寇准在城楼之上继续指挥作战。寇准治军有方,命令果断,纪律严明,很受士兵拥护。在他的指挥下,辽军几次攻城都被杀得大败而还,主帅萧挞览也被射死。真宗在行宫之中对前线战事不太放心,多次派人前来打探战况,探子每次都见到寇准和副帅杨亿在一起饮酒说笑,就回去禀报真宗。真宗高兴地说:“寇准这样,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辽军虽号称二十万,却是孤军深入,粮草不继,随时有被切断归路的危险。萧挞览一死,辽军人心惶惶,更无斗志,于是便派人送来书信,请求讲和。条件是,只要宋朝每年给辽国大量绢银,辽军就退兵,并且永不再犯中原。寇准想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所以坚决不答应议和。真宗对战争早就厌倦,在求和派的劝诱下对两国结盟议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无奈主帅寇准的反对使议和出现了很大的阻力,于是一帮贪生怕死的官员就在背后放出谣言,说寇准利用打仗以自重,野心很大。迫于谣言的压力,寇准只得同意两国议和,缔结盟约。

真宗派大臣曹利用作为使节到辽军帐营中签订结盟条约,并商讨“岁币”之事。临行之前,真宗对他说:“只要辽兵速退,‘岁币’数目在百万之内都可以答应。”寇准却暗中又把曹利用召到帐内,对他说:“虽然有皇帝的敕令,但你在与辽使签约时,答应的数目不得超过三十万,否则,提头回来见我。”

这年十二月,宋辽双方终于在澶州达成协议:辽军撤出宋境,辽皇帝向宋皇帝称兄,两国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宋每年拨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后,河北战事平息,北疆人民安居乐业,寇准功劳很大,声望更高了。

我们常常批评个人英雄主义,这是崇高中庸的思维习惯使然,但是关键时刻、紧急关头我们又都期望一位救世主的降临。实际上也毋庸讳言,能够挽救时局的领导者就是公众所期待的救世主,这样的“个人英雄”愈多愈好。

8.为求真求实不怕争个你死我活

领导者不能怕争———跟别人争、被别人争,因为事实越争才越清,真理越辩才越明。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中无鬼,就可以无论得势失势,不管位高位低,都理直气壮地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在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王安石与司马光一对老冤家就曾争了个你死我活。

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司马光政治生涯的重要方面。

司马光踏上仕途以后,特别是嘉元年(1056年)仁宗建储问题发生以后,他一直是忠于职守,勇于谏诤的。但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北宋王朝,政治上越来越腐朽,赋役的苛重,土地的兼并,使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夏的侵扰和勒索,又造成严重的民族矛盾。这两种矛盾互相激荡,互相推动,使北宋王朝的统治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当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大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怎样挽救危亡这个问题上,由于各人经历、学识和地位的不同,因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这种不同的看法和主张,突出地表现为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的矛盾斗争。

无论从私人情谊上讲还是从政治态度上说,王安石变法之前,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十分和谐一致。当时的所谓嘉四友,就有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时常相聚交谈,以诗唱和,以文会友。从一些主张改革时弊的文论奏章中,可以看到两人的政治观点基本相同。即使是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准备推行新法之初,司马光还对王安石抱有好感。有人攻击王安石时,司马光并不赞成,认为是言过其实。

但是,在宋神宗颁行新法的前一年(1068年),司马光和王安石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辩。那时因河北旱灾,国家支用不足,宰相曾公亮等请求皇帝在举行南郊典礼的时候,停止对臣下的照例赏赐。神宗把这个意见交学士院讨论,司马光和王安石同见神宗,司马光说:“救灾节用,应当从有权势的人做起,可以按宰相的意见办。”王安石则说:“国用不足,不是现实紧急的事务,所以不足,是因为没有得到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说:“善理财的人,不过是最会苛敛民财而已。”王安石说:“不然,善理财的人,不增加赋税而能使国用充足。”司马光说:“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天地所生产的财货众物,不在百姓手中,就在官府的库中,若想办法掠夺百姓,那危害就比增加赋税更严重。这大概就是桑弘羊欺骗汉武帝的话,太史公记载此事用以说明他的不明智。”

如果就事论事,司马光“救灾节用”的主张当然是正确的,但王安石所主张的“不加赋税而国用足”的理财政策,有着较深一层的看法。他不是从节流方面着眼,而是从开源方面着眼。在变法之前,王安石主张积极发展生产来富国裕民,但是在变法开始之后,王安石实际上把发展生产放在次要位置,而急于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北宋中期尽管税收数倍于国初,但由于冗兵、冗费和冗官等巨额开支,造成了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的严重局面。王安石主张从理财上着眼,主要意思就是想方设法增加朝廷收入。而要增加收入,必然要增加对地主、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的税收或变法税收,所以司马光当场就强烈反对王安石的这种主张。

同类推荐
  • 跟温州人学经商

    跟温州人学经商

    在国际商界,犹太商人是纵横捭阖的经营高手,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样活跃着一群善于发掘经济财富的人,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中找到商机,从鲜为人知的经济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就是有着“东方犹太人”美誉的温州人。温州人是走在市场前列的先锋群体,他们披荆斩棘、克勤克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不断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际商界,犹太商人是纵横捭阖的经营高手,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样活跃着一群善于发掘经济财富的人,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中找到商机,从鲜为人知的经济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他们就是有着“东方犹太人”美誉的温州人。温州人是走在市场前列的先锋群体,他们披荆斩棘、克勤克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不断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温州人已经被看做是国人中有全球视野、有商业头脑、贴近草根的一群人。新温州人正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经商理念,演绎着经商与做人的相互融合,展示着新一代商人的为商之道和为人之道。
  •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本书正是一本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他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立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改变了传统营销的格局,大大扩充了营销的内涵,使得营销上升为一门科学。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全世界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企业家,帮助无数企业走出了销售困境。《科特勒营销微语录》集合了科特勒一生重要著作及其一些演讲的思想和语言精华,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特勒的营销精义。“科特勒微语录”部分摘录了科特勒关于营销的核心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总经理如何管控财务

    本书主要介绍总经理应该如何管控财务,作为一个总经理要学会管控财务,这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管好财务的人,其二是管好财务的事。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能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总经理要了解财务人员的职能,做好企业整体的规划和统筹。制定符合企业的财务战略,控制好作为源头的市场和经营环节,从而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做一个好的推销员什么最重要?答案可能有许多种:知识、技能、技巧、机会等,似乎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但这些也许都不是最正确的。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你自己。不管你从事我么艰难的工作,只要你全力以赴就能够取得成功。本书从推销员的自身出发,精选了100个简短动人、可读性强、寓意深刻的故事,可帮助广大推销员扬长避短,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推销员充满自信,积极迎接抵消战,最终获得得成功。
热门推荐
  • 遥遥相望矣

    遥遥相望矣

    初出茅庐的摄影师谢芷默孤身进入藏区拍照,危急关头被聂子臣解救并互生情愫,相爱的两个人却因生活轨迹的不同最终被迫分手。多年后两人重逢,舆论和阴谋也再次登场,当跨过时间和年轮,这对昔日的恋人又会谱写出怎样的结局?
  • 99亿聘金:夜枭黑帝天然萌

    99亿聘金:夜枭黑帝天然萌

    一亿英镑,她成为契约新娘嫁入豪门。他,人前是天然萌的三少爷,承诺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他,人后是暗夜黑帝,主宰一切的霸者,对她宠溺无度,非她不娶。一人分饰两角?某女实在搞不清,抓住他问:“你到底谁?”男人高深莫测的凑近她:“你猜?”“抱歉!我对不明物种不感兴趣。”他邪魅一笑,“随时等待验证”
  • 重梦似故人

    重梦似故人

    前世和相爱之人一同死去的顾蓁蓁重生了!在最好的年华,肯定要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只是追夫之路太过艰难,渣男三番四次阻扰,大将军莫名其妙的示好。这让周思彦觉得,她撩完就跑实属正常,还是把她看牢,留在身边比较安心。
  • 卧底江湖

    卧底江湖

    锦衣卫:我们安排到魔道的卧底唐小龙被魔道安排去正派当卧底啦!魔道:我们安排到正派的卧底被正派安排到锦衣卫当卧底啦!正派:我们派去锦衣卫的卧底?恩,好像还在锦衣卫,想想锦衣卫还是很可怕的,我们的大计得重新谋划谋划了。锦衣卫:我们派去魔道的卧底唐小龙,去了正派之后又被正派安排回锦衣卫当卧底了。要不要再把他派去魔道。魔道:你们当老子傻,再派来我们也不会收的。唐小龙:哼哼,你们等着,我一定要在这多卧底一段时间,卧底也是有尊严的!
  • 女神的腰蓑:论性诱惑与人体美的起源及未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女神的腰蓑:论性诱惑与人体美的起源及未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女神的腰蓑·论性诱惑与人体美的起源及未来》是关于人体美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又一部富有学术观点、艺术思考的文集,梳理了从人的抗争到生的歌赞,从欲的追求到美的享受,从物质文化到裸体艺术,并引导人们正视人体美、认识和理解人体艺术。
  •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军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美称,培养了无数世界著名将领。不仅如此,又有人把她比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西点军校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本书以西点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为线索。辅以深刻的职场感悟,为您讲述西点人的精彩故事。带给您全新的职场理念,让您上完24堂课之后实现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佛说做事的道理

    佛说做事的道理

    在闹市的尘嚣下,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辛苦地工作,辗转奔波,如同被鞭绳掌控的陀螺,疲于旋转。在片刻的闲暇时光里,你是否会思考——我们当以什么样的准则去做事,才能更完善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圆满?人生在世,离不开做事。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与作风,不仅彰显其人格,亦影响其未来的前途和发展。我们既然来到世上,就必须审慎考量做事的准则,才不会枉费此生。“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是对无尽时空里所包含的万事万物的大智大觉,佛是智慧的化身。我们要想让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做事的准则,同时将事情做得圆满,学习一些佛理中的处世智慧,将大有裨益。
  • 我家邻居会创世

    我家邻居会创世

    魔法世界即将毁灭,遭受追杀的冷面杀手意外穿异界。我只是游戏病毒?魔法世界只是个游戏?得知真相的他决定拯救魔法世界。然后就发现邻居竟然是创世神?“少年我看你拯救世界的业务这么熟练,要不顺便帮我也拯救个世界?”你让我拯救我就拯救么?我冷面剑客岂是这样随随便便的人?他边嘟囔着边朝另一个世界伸出圣母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