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100000010

第10章 彗星划过中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5)

“鲁艺家”的秧歌在延安名声大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等人观看了《兄妹开荒》《二流子变英雄》《白毛女》等节目。毛泽东边看边点头笑着说:“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你们觉得怎样?”朱德说:“不错,今年的节目和往年大不同了!革命的文艺创作,就是要密切结合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啊!”[25]

《白毛女》的创作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为响应号召,鲁艺的同志们开始去乡下,深入群众,到各地采风。1944年初,以周巍峙为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边区回到延安,归入鲁艺的编制,团员也都被分配到了各个系里工作或学习。有一天,周巍峙同志带着邵子南向院长周扬汇报工作,邵子南当时讲了晋察冀关于“白毛仙姑”的一个民间传奇故事。周扬听完后高兴地说,很好很好,这个题材可以搞一个秧歌剧。那时鲁艺已经出现了一些中型秧歌剧,但还没有大型剧目。于是,《白毛女》这个题材就被定为大型的、民族的、革命的新歌剧。组织决定由贺敬之同志执笔,创作这个“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剧目。《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

传统秧歌经过鲁艺人的改造,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在鲁艺秧歌队的带领下,各种深入生活、面向群众的秧歌剧纷纷出炉,“新秧歌运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当秧歌运动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如火如荼上演的时候,另一种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的艺术形式——木刻版画,也成为延安和解放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木刻版画

在国民党和日本军队的严密封锁下,延安极度缺乏颜料、纸张、画笔、画布等各种绘画用品,而适宜木刻的梨木板和枣木板,则可以满足需要。延安又能自己制造生产木刻刀、印制木刻的纸张和油墨。用木刻代替锌板,还能够弥补延安新闻机构缺乏制版设备的不足。另外,木刻可以一板多印的特点,更能适应广泛宣传和教育群众的政治需要,具有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一切为木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充分的保障。

诞生于1931年的中国现代木刻,发展到40年代,在延安形成了一个以鲁艺为中心的艺术流派。这个艺术流派的成员之一力群,把这个思想倾向一致、艺术风格接近的木刻流派,称为“延安学派”。“延安学派”的木刻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战斗气氛,反映与表现的大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边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前方抗日军民的战斗业绩。在艺术形式上,则逐渐摆脱了外国版画的影响,显示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美学风格。

这些表现解放区崭新生活的木刻作品,雅俗共赏、广受喜爱,还为解放区艺术在世界赢得了荣誉。

1945年在美国出版的《中国木刻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木刻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战斗!”

这是中国木刻艺术第一次系统地被介绍到国外。

1942年10月,全国木刻画展在重庆举行,由周恩来带到重庆的解放区木刻作品在这次画展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鲁艺美术系学员王琦回忆起那次画展依然情绪高昂:

在这一次木刻展览会上,延安的木刻大放光芒,徐悲鸿来看了,好得不得了,他为此还写了一篇文章说,我于1942年10月13日下午在中苏文化协会木刻展览会上,发现中国共产党一个大艺术家——古元,古元的木刻《铡草》可算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收获,我非常庆幸还不到20年的中国木刻竟然诞生了一颗巨星,我不禁为之深深地庆贺。[26]

画展上的作品都是古元、彦涵、力群等“鲁艺”木刻家们参加了座谈会讲话以后创作的作品。1940年毕业后,古元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实习,担任乡政府文书,在工作劳动之余,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他每刻完一幅,都要拓印好多张送给乡亲们提意见。

王琦,四川重庆人,1918年出生,鲁艺美术系二期学员,版画家。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38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其后在国统区从事革命文艺活动。曾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又在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任教,并先后当选为重庆中国木刻研究会及上海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的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行知艺术学校美术组主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

古元(1919—1996),字帝源,版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1938年秋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考入鲁艺美术系第三期。1940年2月毕业后,被派往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实习,担任乡政府文书。他在农民家里吃"派饭”,住在乡政府办公的窑洞里,和当地干部一起工作,和农民们一起劳动。在工作劳动之余,他创作了一些识字画片,教乡亲们识字。在延安,他创作了不少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并被授予甲等奖。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

彦涵(1916—2011),江苏连云港人,艺术教育家,版画家。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绘画。1938年,和同学一起从西安出发,步行11天到达延安,进入鲁艺美术系学习,参加了美术系木刻训练班。他的木刻创作风格朴素、粗犷,且带有浪漫主义风格,创作了《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把她们藏起来》等作品。他创作的16幅木刻连环画《******》,经周恩来之手,交给了美国朋友,在美国《生活》杂志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等职。著有《彦涵版画集》《彦涵画辑》《彦池插图木刻选集》等。

一开始,老百姓对外国的木刻并不接受,鲁艺美术系教员力群解释:

力群(1912—2012),原名郝力群,山西灵石人。著名版画家,中国现代版画开拓者、奠基人。1931年入国立杭州艺专,1933年参加"木铃木刻研究会”,从事版画创作,并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40年到延安,194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员、文协执委会委员。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山西省文联名誉主席、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

外国美术有一点很特别的,讲究光线,太阳光线的明暗;中国的美术没有这个光的问题,年画也好,传统的国画、人物画都不讲究明暗的,这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中国老百姓不欣赏有明暗的人物的面孔,我们从那个时候起,我们表现人物不再有阴阳脸了,都是像中国年画一样,因此有了我们自己的风格,有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是艺术上很重要的。[27]

鲜明的时代色彩、强烈的战斗气氛、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木刻版画与当时的文艺发展方向产生了高度契合。以古元、彦涵、胡一川、力群等鲁艺木刻家们为代表的“延安学派”,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拿古元夫人蒋玉衡的话总结就是一种“新的氛围”,“反映解放区生活的一种新气氛,就是解放区农民、解放区的生活,完全是反映生活的,不脱离生活,延安的艺术充分反映了在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革命的摇篮延安,像这样的艺术的风貌就不像以前那样了”。[28]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自然村列记

    自然村列记

    全球化、城镇化之下,乡村日渐消失。在密集、雷同、效仿、刻板、喧闹、孤独之后,乡村必将会怀念。这些长篇非虚构作品,着眼于古老村庄及其普通人的习性、文化和精神传统,近代和当代交替中的卑微命运,对北方偏僻乡村起源、流变,于不同时代下众生的生存形态、内心困境和俗世要求等方面做了细致深入的呈现。不需多少年,如书中展现和描摹的乡村会成为新版的《桃花源记》或《瓦尔登湖》。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王世敬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科学家。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王世敬先生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论文,而且还写成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书——《历史的足迹》。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
热门推荐
  • 所有人都在撒谎

    所有人都在撒谎

    我闯入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发现这个城市有点不对头。大家好像都认识我,都在回避我。我经常看到人在角落或者暗处对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所有人都面容模糊,表情暧昧,心怀隔阂,不对我说真话……警察,医生、商人,当权者,无赖……连楼房那黑洞洞的窗户都变成了一只只眼睛,有眼无珠,把我窥视。更恐怖的是……恐怖就是这么简单——人没来由地来,没来由地去,生死轮回之中,参透的都成了佛,他们回向的时候,早已告诉过我们所有的秘密,只是我们不明白。所以还是恐怖。
  • 七月二十四宜嫁娶

    七月二十四宜嫁娶

    女:“你谁啊?”男:“这是我的房间。”女:“咳!还真是啊,额,那个……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挺不方便的。”男:“你就这样走了吗?”女:“空手来的就空手走吧,不用拿东西了。”男:“现在都讲究男女平等,难道就因为我是男的就没事吗?”女:“额……这个……我昨天喝多了,要不然我……”男:“你都不知道你昨天有多过分,你……哼!”苏子苓和林佑第一次出差就出现了这等大事,林佑像是拿错剧本了似的,一跃从苏子苓的员工变成了她的男友。等苏子苓慢慢的发现自己对林佑有好感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 幻舱

    幻舱

    文字工作者达利被秘密送入一处封闭的下水道临时避难所。这里衣食无缺、物资充足,唯独失去了时间和阳光;这里,已“入住”了形形色色的人:痞子“苍蝇”、呆笨的“高胖”、从干瘪慢慢回复丰盈的身体工作者日春小姐、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管家、两个不停较劲的魔术师……这些人和一心找寻出口、心怀突围的达利不同的是,他们全都安于失去时间的现状,不愿离开。究竟是怎样的恐惧,让他们情愿被豢养、被禁锢在这个地底的幻象避难所,也不愿迈向太阳底下的自由生活?这是一部令人坐立难安的小说,诡谲迷离的荒诞笔触,直指现代人行将崩毁的爱与生命力。
  • 快穿盛世

    快穿盛世

    众神之战,神女堕魔。一袭白衣染尽血色,眉眼间尽是倦怠。“天帝,你要我做的,我都做到了,如今,你既已功成名就,便放我离开吧。”天帝一笑:“功成名就,只是第一步而已。”
  • 男人是口井

    男人是口井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农女之相公超好哒

    农女之相公超好哒

    穿越家无余粮,弱母弟妹和一群大尾巴狼,元春撸起袖子,发家致富,手撕恶狼,斗极品亲戚、白莲花。公子荒谬绝伦,俗称纨绔,除了长得俊俏一无是处,见着漂亮元春起心思,憋着坏招要乱来……手到妻来后,公子对众人说,“我媳妇温柔善良,你们不要欺负她!”众人:确定是那个混的风生水起,阴谋诡计信手捏来的孟元春?
  • 我家哥哥是意念穿梭者

    我家哥哥是意念穿梭者

    江爵:哥,你要走吗?不要我这个弟弟了吗?江彻:对不起,弟弟。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了,我必须要找出真相……
  • 顾盼留念

    顾盼留念

    图书楼四楼西侧。陈初念望眼欲穿的看着楼下的行人。“沈顾南你这只猪。”某大佬“说谁猪?”“当然是放鸽子的沈顾南……”某大佬冷笑,指着墙上的指示牌。“四楼——西”陈初念“没错啊。”等等,他们约定的好像是四楼东?某大佬继续冷笑。“谁是猪?”“我,我是猪。”骨气什么的,还是不要了吧!
  • 总统大人,我是狐妖

    总统大人,我是狐妖

    她是狐妖之王,妖界的最强者。掌管着狐妖一族,她和她的两个妹妹有着人人羡慕的九条狐尾,性格冷淡,绝色容貌。他是帝国总统,商业帝王,手段狠戾,冷酷无情,神秘,权势滔天!当两个人相遇会擦出什么火花呢?身份也被一层层揭开……他化身为宠妻狂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