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100000017

第17章 阅读吴承恩(1)

“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是吴承恩故居厅前廊柱上的一副楹联。这副联高度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奇人刘铁云

在楚州文联,孟老一进门就对文联的同志说,九月份有刘鹗逝世100周年的纪念日,想请你们关注。

老孟的话一直在我的心中,真的让我不仅关注而且阅读了这个“奇士负奇才,一卷记游,能以文奇名后世”的刘鹗(字铁云,1857年—1909年)。

刘铁云故居坐落在淮安(今楚州)的勺湖之滨东南侧。刘铁云原籍镇江丹徒,也许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且处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的原因,刘铁云母亲朱氏将积聚数十年的命妇“汤沐钱”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和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买得淮安高公桥西街廖姓的房子(原为明代漕运总督朱大典宅)和一些田,移居于此,并将刘铁云带此读书。刘成忠(子恕)公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辞官之后,也与家人一起居住淮安。

刘铁云出身于封建官宦人家,其父刘成忠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后来曾任京中御史、河南知府与道台。刘铁云是家中老幺,七岁读书,从小散漫,聪明过人,喜杂学,什么医学、数学、乐律、方技、词章等,学一行精一行,尤其是治河、经商,他特别感兴趣,唯独不爱读四书五经。刘铁云虽为客籍,但与淮安人关系密切,友情深厚,还将淮安认为故乡。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五月赴苏州,秋至南京应试,落第后又回淮安。

科举落榜的刘铁云,从此便无意仕途,热衷于经商。作为官宦子弟的刘铁云要下海经商,这在当时也算是惊世骇俗之举。刘铁云先后在淮安开过烟草店、在扬州开过诊所、在上海开过印刷厂,但是开一家赔一家,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此蹉跎到了31岁(公元1887年)。

这一年,开封、郑州段黄河决口,几位治河官员都束手无策,清政府调来了广东巡抚吴大澄。吴大澄与刘铁云的父亲刘成忠有旧交。刘成忠曾在开封当过知府,还将自己的治河经验写成了书,叫《河防刍议》。刘铁云喜好水利,研读过此书,他认为是施展身手的好机会。

刘铁云关闭了上海的印刷厂,北上投奔吴大澄,出任河督局提调官。刘鹗不辞辛劳,身临一线,“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其“束水攻沙”的方略大获成功。

治理黄河成功后,吴大澄聘请刘铁云担任“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提调,以协调黄河下游各省的统一治河。刘铁云忙活了近一年,天天“与波涛相出没”,并因此得到山东两任巡抚张曜、福润的赏识。后来经福润两次推荐,刘鹗终于在1895年进了总理衙门。

刘铁云在社会公众中获得极为广泛的知名度,则是因为他是《老残游记》这部清末著名谴责小说的作者。他从未写过小说,但一出手便不同凡响。这部小说在思想上比较复杂,而在人物刻画和艺术描绘上都达到很高水平。胡适认为:“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镕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绘。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鲁迅也说他“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老残游记》全书共二十回,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十三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原署鸿都百炼生著。

据说,他是为了资助一个哥儿们——钱塘(今杭州)人连梦青。连与湖南“自立军”首领沈荩交情很深。在统治者看来,“自立军”妄图颠覆大清政权,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反动组织。沈荩被捕后,被棍棒活活打死。据说是慈禧太后亲自下的令。连梦青受沈案牵连,也遭迫害,多亏西方使馆帮助,他从北京逃到上海,在报社做记者,勉强糊口。稿费是连梦青的唯一生活来源,但入不敷出。刘铁云想帮他,可他性格孤傲,拒不接受钱财。刘铁云便想写本小说送他,由他卖给商务印书馆的《绣像小说》,得些稿费赡养家中老母。

小说的故事以山东为背景,这与刘铁云在1887年协助吴大澄在山东治黄河水患有关。他用“束水攻沙”方法,控制黄河泛滥后,又负责测绘了河南、河北与山东三省的黄河水道。在与波涛相出没的日子里,他熟悉了河北与山东境内的地形地貌与风物人情,自然也目睹了无数庄宫保这样的所谓官员。因此,当吴因治河成功向朝廷保荐其道员之职时,刘铁云则称这次投效河工,“实出于悲悯一念,初非家食不足也”。这段人生经历被他艺术化地表现在作品中了。

老残可以说是中国有别于传统旧式士子的“第一个现代型知识分子”,他凭“脑力劳动”“自主自力”,有机会进入“上层官场而拒绝进入,这在以往文学作品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老残这一个新型人物形象的问世,正是刘铁云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自19世纪80年代始,深重的民族危机与政府的昏聩腐败,使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中呼喊改革的声浪此起彼伏。1895年后,一批在政体内的有识之士义无反顾抛弃了传统士大夫的人生道路,下海从事实业救国,如同治状元陆润庠开办“苏经丝厂”和“苏经纱厂”,咸丰状元孙家鼐在安阳办“广益纱厂”,张謇在南通办“通州大生纱厂”,都是显例。刘铁云也是这睁眼看世界的人群中的一员。他一生走的是老残的道路,不进入已失望的政治体制,而凭借自己的脑力、眼光,自立自主以安身立命。老残的形象透出了一种崭新的时代气息。但真正生活中的老残——刘铁云就没有小说人物那样潇洒自在了。俗云“早叫的鸡没有好下场”,刘铁云也是一例吧。

刘铁云性嗜金石、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1895年居上海时,收购铜器,已“聚古器数十”。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社会秩序大乱,一些古物收藏家纷纷出手藏品,此时刘铁云所收鼎彝、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甚多。而且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他大量购藏并进行研究,对甲骨学的草创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铁云集中和保存了大量资料。1902年10月,王懿荣之子王翰甫为还清旧债,将王氏生前所藏甲骨大部分卖给了刘铁云。此外,刘铁云又收得方若所藏300余片,又经得古董商赵执斋之手购入3000余片,刘铁云之子大绅又亲往河南收得1000多片,总计前后共收得甲骨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对甲骨资料的保存和集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铁云积极刊布甲骨文资料,推动了甲骨学研究。他1903年出版的《铁云藏龟》一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从此,甲骨文从由只供少数学者在书斋里观赏、摩挲的“古董”,变为可资社会上广大学者研究的珍贵史料,从而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促进了甲骨学的研究。虽然《铁云藏龟》一书因拓印不精,并收人了少量伪片,但此书收入的资料,直到现在,还是甲骨学研究的重要书籍。刘铁云率先将甲骨文材料拓印出版,在甲骨学史上有开创之功。

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刘铁云也很有见地,他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其见解最终被其后的研究成果所证明。刘鹗和罗振玉是儿女亲家,二人共同致力于甲骨文研究,把这一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刘铁云是近代较早把眼光注意到西方世界的中国人。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涌入的情况下,他为清王朝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但是,刘铁云只是因治河成绩而被保荐到总理衙门的微员,级别太低,根本无力改变清廷决策。“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这是他给另一个淮安人罗振玉信中的话。由此信可见他的思想的前卫。其实,如今的改革开放政策,很多正是当年刘鹗想为而无力为之的。

甲午战败之后,全国要求加快改革开放的呼声很高。刘铁云顺应形势,以激进的改革者面貌出现。20世纪初,铁路是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有点像前十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从江南铺设到天津的铁路,历史上还曾有过津镇铁路和津浦铁路之争。

建设镇江到天津铁路的设想,最先就是由刘铁云提出来的。刘铁云当时的职务是江苏省的候补知府。1895年,他上书给直隶总督王文忠,倡议修建一条大体上依傍着大运河的铁路,从镇江开始,向北经扬州、高邮、宝应、淮阴等地,过济南一直到天津。

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史上,刘铁云绝对算得上一位奇才。论文学,一本不厚的《老残游记》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论学术,一本《铁云藏龟》开中国甲骨文研究的先河;在《铁云藏龟》1903年成书后,次年又编印了《铁云藏陶(附泥封)》。但《铁云藏货》在他生前未曾面世,当代古文字、古钱币专家郭若愚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于即将送造纸厂的旧书废纸中发现了原拓本,这才抢救出来,198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铁云藏印》也未曾印刷成书,是用所收原印直接钤印于笺纸上,汇订成册,数量极少。他所收的古玩旧籍数以千计,包括若干宋版书,在他身后大都被没收或散失了。刘铁云甚至还是一个算学家。就在他参与黄河河工,编写黄河三书大致同时,他还写了两部算学著作:《弧角三术》《天元勾股考》。经当代数学专家用现代几何对《天元勾股考》中之算题核对,刘著所得答案正确无误。论政绩,光绪十四年治理黄河郑州段的决口,让他闻名全国并以专家型知府步入政坛。但是,刘铁云的结局是悲惨的。他的《老残游记》自序中的那千古奇论,竟成了对他自己的预言:“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

1908年,进了军机处掌握大权袁世凯为报宿怨,罗织罪名,以刘铁云“擅散太仓粟”及“浦口购地”为由,密电两江总督端方将他逮捕,并流放新疆。这正如蒲松龄感叹的那样:覆盆之下多沉冤!

刘铁云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巡府张曜麾下共事过,袁为自己长久不被重用,曾请刘向张请求提拔任用的事,而张却认为袁“才可爱而性未定,资可造而识未纯”,没有同意袁的要求,因此袁世凯以为刘铁云不肯为他出力,一直怀恨在心。

所谓“擅散太仓粟”,本是刘铁云救民于水火的善举。原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清廷西逃,老百姓饥寒交迫,刘铁云作为南方一个救济善会的代表,冒险进北京,不仅开办施医局、掩埋局等,还设法收购了俄军占领的粮仓,开仓施赈,救助了大量灾民。所谓“浦口购地”,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刘铁云预见浦口“来日必为商货吐纳地”,故与亲戚集资购买浦口一带土地。津浦铁路修建以后,浦口适为铁路终点。果不出刘铁云的预料,浦口地价飞涨。浦口的一个官僚见有利可图,遂想强买刘铁云购得之地,但遭到刘铁云拒绝。

流放到新疆一年后,即1909年8月23日,刘铁云便中风而死,年仅53岁。他虽然没赶上两年后发生的辛亥革命,但是,大清国也同样急性中风而亡,应了他在《老残游记》自叙里所说的:“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状元楼前思沈坤

每当来到状元楼前,我总会生出许多的想与思。在淮安,状元楼之名,是因状元沈坤而来。

沈坤,淮安河下镇人,字柏生,一字伯载,号十洲,是淮安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家祖籍昆山,自曾祖辈来淮。他的曾祖父叫沈澄,祖父叫沈蕙,父亲叫沈炜。

沈坤一生中最大的业绩不是读书做官,不是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倭。

倭寇之患从元末明初开始。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早在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日本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派他的儿子在九州设征西府。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还有许多割据势力。他们掠夺财富,除互相争战之外,还常常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和掳掠中国沿海地区。

朱元璋即位后,连续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消弥倭患。但由于日本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几次派使都毫无结果,倭寇侵扰日渐繁复。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同类推荐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中的十余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八大街消防中队的火警电话响起,55秒后,消防员准备完毕前往火场,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一次震撼世界的大爆炸,一场吞噬许多生命的大灾难。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前后相隔不到十秒发生两次大爆炸,后一次威力相当于17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建筑烧成骨架,汽车化为焦尸,离火场最近的人化为烟尘……知名作家何建明采访多位幸存的消防员及牺牲消防员的亲属,利用多条线索重建事故中人物的关系,极尽可能还原爆炸现场。
  •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本书是美国作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编著的一部优秀格言集。
热门推荐
  • 霹雳天命之裂苍穹

    霹雳天命之裂苍穹

    神洲大地,灾难不断,八岐邪神肆虐人间,一页书挺身而战,近神之躯以讨邪神……而在泥婆暗界,一皇三宰六王的格局即将终结,冥皇沉眠,三宰各怀鬼胎,素还真身陷其中,时间城主为挽救顷颓的局面,决意再犯规则…随遇初入江湖,他能顺利完成协助素还真的艰巨任务吗?天佛原乡,玉菩提口出惊人之语、焱无上待解妖界创者之迷、梦不觉欲镇祸世九龙,其真实意图为何?……奇局再开,武林再起波澜,谁又能笑至最后?
  • 作为一个女配的自我修养

    作为一个女配的自我修养

    她本来可以当一个隐退山林的过气艺人,哪知却因为一只..?彻底断送了自己本该归于平静的生活。我只想当个山村野人,不想再奋发努力了啊!努力了半辈子的人诚如是的说。但天往往不遂人愿,一切归零。于是她为了活命,只能奋发图强,重新来过。好烦,明明我已经可以后半辈子养养猫遛遛狗不用工作在家躺着了,还得到这个世界练功升级打怪涨经验!
  • 山川成灰,爱你无期

    山川成灰,爱你无期

    陆霆笙从来不信江婉婉。几年,数十年,无论岁月沉淀了多久。她似乎从未等到过他的理解。她说:“陆霆笙,恭喜你,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磨殆尽。”而他却又霸道的想要让她再次爱上他。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木叶黑獠

    木叶黑獠

    离奇的二次穿越,两个世界的交融,霸气与查克拉的融合。
  • 赤羽越云川

    赤羽越云川

    青山路长,一轮明亮,皎洁的眸光,看秀水泱泱,谁的爱恋,缱绻万千静静流淌,谁的等待,冷冷叹息冰凝成霜。情路多伤,瀚海百丈,马蹄踏墨香,眉间落芬芳,谁挥长剑,斩断琴弦快意沙场,谁听梵音,一曲箫寒天涯两忘;痴情望你月影成双,山河作画佳人在旁,等,一生青丝落雪,等,不顾蜚短流长,能否换你一壶新茗,低眉浅笑素手留香。能否换你转身柔情,曾令我沉沦的目光。给我一双隐形翅膀,飞越云川落你剑上,愿,将我痴心浴血,愿,能做再世凤凰,能否用我今生泪光,唤醒你千年的沉香。能否用我绝世情殇,换你一起九天翱翔。
  • 帝笑皆妃

    帝笑皆妃

    她原本平凡的人生,却因他的出现而风波不断。前辈恩怨,灭国之仇,还有他们之间的感情,究竟该如何取舍。一场极为随意的婚娶,两个人的命运从此缠绕。“对了相公,我想问你一下。你爱我吗?”“现在?还没。”“那你一定会爱上我的!”“如果是你的话,我拭目以待。”“那你愿意尝试了?”“不愿意。”暮色微降。她倚在他怀里,把玩着他的发梢,嗤笑一声问道,“相公你可还记得当年紫荆山中,你对我说了什么?”“为夫不记得了。”“相公你自打脸的滋味如何?”他低声沉笑了几声,看着她的眼睛,满眼宠溺道,“只要是你,被打脸又何妨。”
  • The Leadership Genius of Julius Caesar

    The Leadership Genius of Julius Caesar

    His supporters followed him because they wanted to, not because they were compelled pgsk.com 2,000 years after Caesar's death, this is still the kind of loyalty every leader wants to pgsk.com shows how anyone can learn to lead like Caesar.
  • 久而久至

    久而久至

    她是南方人,温文尔雅。他是北方人,大大方方。截然不同的祖籍,却被自以为很帅的高沂的竭力“推荐”,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同桌。“同学,可不可以不要靠我那么近,很热。”拜托同学,现在是大冬天的,呵口气都能结冰,你确定不是害臊?
  • 七情鉴心

    七情鉴心

    “对的就是对的,没有情之牵绊,往往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如此泯灭情字,真的是你所谓的正确吗?”尧溪很后悔曾经说出这样的话语,因为他最终还是被陷入情这一字不能自拔。页羽得知两人有所联系时,曾想过逃避离开,最终还是选择守护在尧溪的身边。为了页羽,尧溪做过一些疯狂的举动,包括让蜃虫一点一点吃尽自己的真气,却不能显露出爱她的一丝一毫。皆因七情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