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300000016

第16章 展翅翱翔,探访迷宫的壮举(1)

当加加林首闯太空,人类第一次真正飞出了地球;当“阿波罗”首次登月,地球人便开始了同其他星体的亲密接触;当“挑战号”勇士魂归太空,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飞天计划的艰险;当杨利伟、“神六”成功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圆了千年的梦想。伴随着一颗又一颗升空的飞船卫星,一批又一批探险的太空勇士,地球人终于可以自豪地向宇宙宣告:我们来了。

一、曲径通幽,窥视“天宫”

1.初揭“维纳斯”的神秘面纱

宇宙茫茫,深远莫测。

人类急于要探测的天体,除自身的卫星——月球之外,就是距地球最近的“内行星”金星。人们每天黎明时仰望天空,晨星稀疏,但见一颗最亮的星,几乎总是在日出前最后一个隐去,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启明星”,而西方人叫它“维纳斯”的金星。

1961年2月12日,前苏联率先发射了重达643公斤的“金星-1”号自动行星际飞船,揭开了金星探秘活动的序幕。“金星-1”号上装有:校正发动机、飞船定向仪、轨道测量系统、远程通信系统和新型耐高温太阳能电池板等先进设备,升空后工作一直都比较正常。经过3个多月的航行,于同年5月19日至20日,在金星附近首次飞过。这艘飞船并没有获得什么更有价值的信息,但验证了探测器发射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随后,于1965年11月12日和15日,又连续发射了两艘金星探测飞船。其中“金星-3”号于1966年3月1日在金星表面硬着陆,成为人类到达其他行星的第一个人造天体。前苏联人在探测金星上又夺得了起步最早的“人类第一”。

1967年6月12日,前苏联又把一颗重达1106公斤的“金星-4”号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了。128天后,这艘新型飞船与金星顺利交会,随后放出着陆舱。在着陆舱一个半小时内的徐徐下降过程中,探测了金星上空大气层的温度、密度以及化学成分,并及时把这些数据发回地球。但随着高度下降,金星大气压力越来越大,就在着陆舱还没有到达金星表面时,就被压瘪了,这说明金星表面大气压力大大超过20个。

随后,前苏联科学家根据这些情况,再次改进飞船设计,并于1969年1月5日和10日又连续发射了“金星-5”号和“金星-6”号,分别于同年5月16日和17日向金星下降,但仍未收到任何金星表面的科学考察资料。

1970年8月17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这艘“金星-7”号自动行星际飞船,于同年12月15日第一次在金星上软着陆。这艘飞船总重为1180公斤,着陆舱里面装备着500公斤的贵重科学仪器,在它着陆过程中,实时地将其收集到的金星表面图像、信息向地球传送回来。

尽管着陆舱在着陆时,周围压力已达到90个大气压,环境温度已高达450℃,但它仍能承受下来,并连续发送了长达23分钟的下降过程中所收到的金星大气层及表面结构数据,使人类初次看清了金星的风采,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收到从其他行星表面发来的信息。

1972年3月27日,前苏联又发射了重达1184公斤的“金星-8”号。同年7月22日,足有915公斤重的着陆舱软着陆成功,它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仔细考察分析金星表面的土壤成分,这使它成为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进行地质学考察的开拓者。第二项任务就是对金星表面太阳光照强度进行测量。原来,人们总以为金星表面是很黑暗的,可能是一团漆黑,没想到着陆舱上的自动全景电视摄像机发回地球来的彩色图像表明,金星上十分明亮,表面是黄褐色的,而被浓云笼罩着的天空却是橙黄色的。

3年后的1975年6月8日和14日两天,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重量更大、仪器更多的“金星-9”号(总重4936公斤)和“金星-10”号(总重5030公斤)探测飞船。同年10月22日和25日它们分别进入不同的金星轨道并成为金星的第一批人造卫星,开始对金星大气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长期考察研究。而它们各自携带的重达1560公斤的大型着陆舱安全降落在金星表面上,对它进行了电视实况转播,转播没有经过母舱而是直接从着陆点发回了全景图像,并传回了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数据。

前苏联在1983年6月2日和7日又发射了最后两颗“金星-15”号和“金星-16”号探测器,于同年10月10日和14日先后到达金星轨道后,成为前苏联的又一批金星人造卫星,并进一步对金星进行了更加仔细的空中侦察。它们每天都用它们携带的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对160公里宽、8000公里长的区域进行扫描探测,从空中拍摄了大量金星地面雷达图像,绘制了北纬30度以北约占金星表面1/4的金星地形图。

至此,前苏联的“金星系列探测计划”就算告一段落了。但1984年12月,前苏联又连续发射了两颗“金星—哈雷”探测飞船,又用船载“浮升探测器”专门对金星的环境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取得了更新的考察成果。

2.“麦哲伦”号奋力追赶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正集中全力进行探月计划。但看到前苏联已捷足先登,对金星进行了空前的探测活动,格外焦急,政府当局立即决定兵分两路,拿出一小部分力量来开展探测金星的活动计划。

1978年,美国星际探测活动的重点转移到探测金星。当年5月20日和8月8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金星”1号和2号。其中1号在同年12月4日顺利到达金星轨道,并成为金星的人造卫星,对金星上层大气进行了244天的仔细观测,还用其船载雷达测绘了金星表面地形图,几乎探测到了金星的外观全貌,先后向地球发回了10亿比特的大量科学数据。2号飞船带有4个着陆舱,一起进入金星大气层,其中一个着陆舱着陆后连续工作了67分钟,发回了一些图片和数据。

美国为了在探测金星上争取获得更大成就,确定要利用它在雷达探测技术方面的先进设备,透过金星浓厚的云层,详细探测金星的全貌和地质细部,于80年代后期决定进行发射飞往金星的“麦哲伦”号探测器。

1989年5月4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近地轨道上把“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顺利地释放出来后,一路顺风,经过15个月的航行,于1990年8月10日点燃制动火箭,使其速度由每小时3.96万公里减至2.79万公里,进入绕金星轨道后,立即开始全面细致地对金星进行探测。8月16日首先用合成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试验性测绘,发回了第一批照片。9月15日开始正式测绘。雷达的测绘图像非常清晰,可以清楚地辨认出火山熔岩流、火山口、高山、地壳断层、峡谷和陨石坑。它比过去的探测器拍摄的金星照片要清晰10倍。

8月16日首次试拍的第一张照片是金星的熔岩平原。它的覆盖面积为40×80公里,分辨率为120米,图片上可见到横跨平原的断裂带、像是火山口的复合环圆形结构等。

“麦哲伦”号探测器的雷达探测装置拍了金星的许多地域地貌图片。它拍摄的金星“戈卢布基纳”陨石坑雷达图像十分清晰,其图面上亮度变化表明了金星的陨坑具有地球、月球和火星上的大撞击坑的典型特征:阶地式的内壁和一个中央峰。它的直径为34公里,位于金星北纬60.5度、东经287.2度的位置。

“麦哲伦”号探测器已经拍摄了金星大部分地区的雷达图像照片,它的许多照片与前苏联的“金星-15”号、“金星-16”号探测器所拍摄的雷达照片,经常可以重合拼接起来,使判读专家们得以互相印证,从而使人们对金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按当初的计划,“麦哲伦”号对金星的90%表面进行观测后,已于1991年4月中旬完成任务。但由于到那时燃料还有剩余,它仍可继续对金星进行探测。

不过,令人担心的是,1992年1月4日,这艘探测飞船在发送回95%的金星表面照片后,其主发射机的调制器发生了故障,使其无法正常传送图像信号。

后来,专家们启动它的备用发射机,但发现工作25分钟后出现过热现象,耗能也过多,就好像1991年3月启用它时曾发生过的那种故障现象一样,只好又用主发射机继续工作。现在看来,“麦哲伦”号只能退出现役了。

3.“水手”、“海盗”齐拜火星人

人类探测的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就是火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是在地球轨道外侧、靠地球最近的外行星。它的直径比地球小一半,约6800公里,其质量是地球的11%,离太阳平均距离为2.28亿公里,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要比地球慢一半,所需时间为687个地球日,也就是说在地球上已过了两年,而在它上面只是一年。然而火星自转速度和地球差不多,是24小时37分钟。它的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5度。火星上也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天中也有近似地球24小时的昼夜变化,从而获得“小型地球”的美誉。这些外观基本情况,使人想到地球上有人,火星上会不会也有“火星人”呢?将来人类是否能向火星上移民呢?这是近些年来人们一直议论的一个诱人的大话题,天文学家和航天科学家们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因此,近30年来,对火星的探测成为美、前苏联两国投入力量最大,发射探测器最多的一个重点课题。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率先发射了“火星-1”号自动行星际探测飞船,揭开了对火星探测的序幕。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终于1963年6月19日首次在火星附近飞过。美国于1964年11月28日也发射了“水手-4”号自动行星际探测飞船,1965年7月15日到达距火星约1万公里的附近擦边飞过,发回了22张清晰的彩色照片,成为人类首次在最近距离上看到的火星真面目,只见火星表面被陨石撞得坑坑洼洼,又干燥又寒冷……

为了超过苏联,美国在火星探测计划中执行两套方案:“水手计划”和“海盗计划”。从1964~1972年间,美国共发射成功了“水手-4”、“水手-6”、“水手-7”以及“水手-9”号4艘飞船。从1975年8月至9月,又成功地发射了“海盗-1”和“海盗-2”号两艘飞船。

继1965年“水手-4”号发回火星照片之后,1969年美国连续发射了“水手-6”号和“水手-7”号火星探测飞船。这两艘飞船先后飞到距火星3500公里的上空仔细侦察,进行了复杂的科学考察和测量,并拍摄了2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和考察资料表明,火星上的温度比原先估计得更低,大气成分更稀薄,根本没有什么冰雪融化,原先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极冠”变化,实际上并不是水冻的冰雪,而主要是二氧化碳冷凝的干冰。

随后,1971年5月30日,美国又发射了“水手-9”号,从11月13日开始,它作为火星的人造卫星,在火星周围1300公里的轨道上围绕火星旋转,反复观察火星的全貌。但在3个多月时间里,火星上刮起了黄烟尘暴,拍到的照片都是模糊不清的,直到1972年2月,天气才好转。“水手-9”号从1972年2月中旬把它拍摄到的7000多张照片、资料陆续发回地球。

1975年,美国开始执行“海盗计划”继续探测火星。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连续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飞船,经历近一年时间,长途航行6.8亿公里,于1976年6月和8月先后进入火星轨道开始绕火星飞行,轨道器分别绕火星飞行718.8天和1509.9天,拍摄了500多张照片。着陆器则先后于1976年7月20日和9月3日在火星着陆,分别降落在火星赤道北部1400公里的“黄金平原”地区和距火星北极1400公里的“乌托邦平原”地区。

它们兄弟俩先后着陆后,立即开展探测活动。首先是寻找生物存在的可能性,随后挖掘土壤进行化验,还抽取空气进行分析。这两个着陆舱分别工作了1406.1天和2305天,共发回300多万份火星气象报告,并及时拍摄了4500多张照片。其最新探测结果,由它们在火星上空绕星飞行的母体轨道器把它自己在火星上空拍摄的照片、测得的各种温度等数据一并用无线电向地球发回。

根据“水手”、“海盗”和“火星”等火星探测器探测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火星是一个直径为6787公里的荒芜、寒冷、遍布沙丘、岩石、火山山口的死寂行星,至今尚未发现生命存在;火星的地质结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条件不同,虽然从前有人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着智慧生物的设想是不现实的,所谓“火星人”和“火星运河”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在太阳系中还是适合人类旅行的最好的一颗行星。因此,在8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两国科学家计划联手共同开辟飞向火星的探险活动,准备建立火星基地,创造出第二个家园。

4.凌日偷窥水星“芳姿”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内行星”和最小的“类地行星”,它靠太阳最近,直径只有4880公里。多少年来,由于它很小,又经常被强烈的太阳光所遮挡,几乎难以展露其风采,许多天文学家都一直没有看见过它的面容。

同类推荐
  • 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的奥秘

    本书符合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求知欲望及猎奇心理的特点,非常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向青少年朋友普及环境科学知识,鼓励他们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才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环保意识,让他们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只有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才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也只有通过他们的行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才有希望得到改善!
  • 中外奇闻荟萃

    中外奇闻荟萃

    沧海奇无穷,寰宇奥秘多。此书以情趣诱人的实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奇花异草、海内外的怪兽珍禽、人间的奇闻轶事、人体的神功奇能、宇宙中的千古之迷。此书可供各类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和一切对此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 恐龙时代的黎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恐龙时代的黎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早在人类之前,有一种动物曾统治地球长达一亿五千万年之久,它们统治地球的时间是人类的20倍。这种动物就是恐龙。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恐龙的世界。
  • 真实的梦幻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真实的梦幻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本套《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丛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破解的天书》、《真实的梦幻》、《复活的古城》、《古老的密码》、《出土的谜团》、《灾祸的降临》、《科学的黑屋》、《大脑的神奇》、《人类的奥秘》、《生命的密码》、《身体的透视》、《长寿的钥匙》。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颤。
  • 宇航:开启新时代(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宇航:开启新时代(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宇航:开启新时代(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从基础宇宙知识、宇宙的奇思妙想、宇宙运用和探索宇宙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人类进军浩瀚宇宙的不懈努力,向青少年读者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热门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玉睚眦的秘密

    玉睚眦的秘密

    “左莉莉嗨皮记事”是少儿科幻探险系列图书。共9册,每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是敖弘、左莉莉、孟俊朗这三个六年级学生。三个人各有个性,各有特长,都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科学,酷爱探险。他们在探险中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谜局。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出了一个个谜底。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分辩善与恶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警句、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人性中的20个“恶”让你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我是砌筑工能手

    我是砌筑工能手

    以砌筑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砌筑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常用砌筑材料,如各类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以及瓦类材料的性能、砌筑要求、砌筑方法、操作要点与步骤等内容。
  • 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

    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叶挺传:骁将的坎坷

    叶挺传:骁将的坎坷

    本书介绍了叶挺的主要事迹、曲折人生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叶挺一生充满了胜利与挫折,他的情思交织着渴望与失望。本书从感情、军事、人格等方面深刻剖析了叶挺的深沉思想。也许读过本书,你会为他所震撼。
  • 泪重华

    泪重华

    都城的花,开了又落。又是你,掠过我心上。为你,我杀人无数;为你,我叛变师门;成魔成仙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和你生死与共。
  • 盖世刀霸

    盖世刀霸

    陆飞,本是外门最低微的子弟,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神秘刀器碎片,每片碎片都有鬼神莫测的能力。从此陆飞实力猛进,走上传奇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老公追逃妻

    腹黑老公追逃妻

    为了报答蓝家的养育之恩,她顶替姐姐嫁给了那个恶名在外的齐家大少。一直到结婚后两个人才“第一次”见面,她发现,嫁的人竟然是那个“他”。他厌恶她,她也不喜欢他,两个人做了一对人前恩爱人后冷淡的名义夫妻。阴差阳错之下,他们做了名符其实的夫妻,他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男人,开始认真的履行丈夫的职责。幸福来得太快,她有点不知所措,当她终于怀上了他的孩子满心欢喜的准备告诉他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他和姐姐在一起的情景……儿子不是他的?想他堂堂齐家大少,竟然被女人如此的耍弄?男人火冒三丈,所有的柔情蜜意都变成了熊熊燃烧的烈焰!怜她、爱她、宠她,原来只是一场笑话,她居然这样对他,他——【一对一,本文男女主皆身心干净,甜宠文,就算偶尔小虐也是虐男。开篇可能有些小误会,会让女主吃些苦头,此乃成长必经之路途,觉悟之后的男主绝对是新时代的好男人!温馨治愈系好文章,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欢迎大家一起和作者来打造一个新好男人出来,给力跳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