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3100000015

第15章 茶之风俗(1)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者最懂得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和健康的饮茶真趣。“客来时,饮杯茶,能增进情谊;口干时,饮杯茶,能润喉生津;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消累;空暇时,饮杯茶,能耳鼻生香;心烦时,饮杯茶,能静心清神;滞食时,饮杯茶,能消食去腻。”“以茶待客”、“用茶代酒”,历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礼俗,也是我们礼仪之邦的渊源。

民族之茶俗

品茗轩

采茶歌

(清)陈章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度涧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各兄弟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方式多种多样。不过,把饮茶看作是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和促进人际关系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各民族却是相同的。

一、汉族清饮茶

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体说来,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察茶色、茶形为目的,自娱自乐者,谓之品茶。凡品茶者,得以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倘在劳动之际,汗流浃背,或炎夏酷暑,以清凉、消暑、解渴为目的,手捧大碗急饮者,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者,谓之喝茶。

不过,汉族饮茶,虽然方式有别,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饮,其方法就是将茶直接用热开水冲泡,无须在茶汤中加入姜、椒、盐、糖之类的佐料,属纯茶原汁味饮法,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体现茶的“本色”。而最有汉族饮茶代表性的,则要数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等习俗了。

1.杭州品龙井

龙井,既是茶的名称,又是种名、地名、寺名、井名,可谓“五名合一”。杭州西湖龙井茶,色绿、形美、香郁、味醇,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更是“杭州一绝”。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沏龙井茶的水以80℃左右为宜,泡茶用的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最。每杯撮上3~4克茶,加水7~8分满即可。品饮时,先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观察多变的叶姿。而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嗅一下龙井茶的嫩香,使人舒心清神。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

2.潮汕啜乌龙

在闽南及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钟情于用小杯细啜乌龙。乌龙茶既是茶类的品名,又是茶树的种名。啜茶用的小杯,称之若琛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实是汉民族品茶艺术的展现。啜乌龙茶很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茶杯,谓之“烹茶四宝”。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不亦乐乎”。

3.成都盖碗茶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道程序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二道程序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红、绿茶等,用量通常为3~5克;三道程序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道程序闻香,待冲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道程序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4.昆明九道茶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道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道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道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道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道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道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道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道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道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5.羊城早市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他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促进感情。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谓吃早茶。

在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常在茶楼进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所以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早茶的风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6.北京的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如今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沿习命名的。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二、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这里地势高,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

藏族人民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藏族民众渐渐懂得,蔬菜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茶叶来补充,这样就创造了独特的打制酥油茶的方法。酥油茶的制作,是先将砖茶(大叶粗茶压制的砖茶)用水熬制成茶汁,再在茶汁里加入酥油和食盐、倒入竹制或木制的茶筒,然后用一种顶端装有圆形木饼的木棍,上下抽拉,使茶、油和食盐达到水乳交融,最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香味浓郁的酥油茶。藏族喝酥油茶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加,不能一口喝干。家中来了客人,客人的茶碗总是斟满的。假如自己不想喝,就不要动茶碗,如果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主人会将茶水斟满等到告别时一饮而尽,主人也会感到十分高兴,这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仪。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至于酥油,乃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制作时,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20~30分钟,再滤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同时,再加入适量酥油,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接着,用木杵在圆筒内上下抽打,根据藏族经验,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当、咣当”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

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又由于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人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故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备有一口特大的茶锅,通常可容茶数担,遇上节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至今仍随处可见。

三、维吾尔族香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主食面粉。

维吾尔族人分散居住于新疆天山南北。南疆和北疆的维吾尔兄弟饮茶习惯不同,前者爱喝香茶,后者喜喝奶茶。香茶,又名砖茶。将打碎的砖茶和研成细末的胡椒、桂皮等一起放入一长颈铜质或搪瓷制的茶壶,徐徐加入清水,放火上烹,沸腾约5分钟后即成。通常饮香茶一日早、中、晚三次,既开胃,又补气提神。北疆奶茶,先将砸成小块的砖茶放入壶内,然后加入清水,放火上烹煮,煮沸后加入适量奶子和盐即成。这种茶,既可在用餐时就着抹酥油或蜂蜜的馕一起吃,亦可温在炉子上作通常饮料饮用。

维吾尔族人民进食时,总喜与香茶伴食,平日也爱喝香茶。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南疆维吾尔族煮香茶时,使用的是铜制的长颈茶壶,也有用陶质、搪瓷或铝制长颈壶的,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这与北疆维吾尔族煮奶茶使用的茶具是不一样的。通常制作香茶时,应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七八分满加热,当水刚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放入壶中,当水再次沸腾约5分钟时,则将预先准备好的适量姜、桂皮、胡椒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中,经轻轻搅拌,经3~5分钟即成。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在煮茶的长颈壶上往往套有一个过滤网,以免茶汤中带渣。

南疆维吾尔族老乡喝香茶,习惯于一日三次,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把它看成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还不如把它说成是一种佐食的汤料,实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做菜之举。

四、蒙古族奶茶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嗜茶,且视茶为“仙草灵丹”,过去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蒙古族牧民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酥油茶、奶茶、面茶。奶茶,蒙古语叫“乌古台措”。这种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入鲜奶制成。在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也有一定的规矩。首先,主客的座位要按男左女右排列。贵客、长辈要按主人的指点,在主位上就坐。然后,主人用茶碗斟上飘香的奶茶,放少许炒米,双手恭敬地捧起,由贵客长辈开始,每人各敬一碗,客人则用右手接碗,否则为不懂礼节。如果你少要茶或不想喝茶,可用碗边轻轻地碰一下勺子或壶嘴,主人就会明白你的用意。奶茶、炒米是蒙古族茶俗中的一大特色。

同类推荐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热门推荐
  • 婚宠一百分:影帝老公你别跑

    婚宠一百分:影帝老公你别跑

    “听说你跟别人传绯闻了?”“听说你跟别人拍亲密戏了?”叶晗宇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宠溺的抚摸着安雨初的头,一连直接问了三个问题。安雨初冷睨了他一眼,嗤之以鼻“这是娱乐圈,没点热度怎么火?”
  • 妖中狐

    妖中狐

    前世情,今生还。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儿女情长,又该如何选择?到底该爱还是恨……是错付又或是不够爱……
  •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潘朵拉之谜总集》分为潘朵拉的盒子、回到过去、金字塔坟墓说、三维游戏等。
  • 我只会崩人设

    我只会崩人设

    【快穿】【爽文】“听说了吗?那个990的宿主又崩了一个世界。”“听说了听说了,你不知道,隔壁主神想追她,结果人嫌主神之前欺负过她,不让追。”“那可是主神啊,要我就直接嫁了。”“嫁?你醒醒吧,你怕是不知道追她的主神有多难搞,快走,她来了。”勉勉强强听了一些的向疏转眸瞪了眼她身后的男人。对方笑眯眯凑了上去,眼巴巴看着向疏的脸说:“我认错,你别崩人设了,我瞧着温软乖巧的人设挺好的。”向疏摩拳擦掌,准备动手,有些人不收拾就不知道什么叫追妻火葬场。
  • 仗剑行斗罗

    仗剑行斗罗

    重生斗罗,生于微末,那又怎样?手中有剑,便可无惧一切。这是一个剑修的故事。
  • 遇见你恋上你不及你

    遇见你恋上你不及你

    有没有在那一瞬间,你会想到回到过去……是否你会在淅淅沥沥的下雨天,坐在咖啡屋里,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寻找那一抹熟悉的身影……
  • Sir Nigel

    Sir Ni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泠泠剑光

    泠泠剑光

    如若世所不容,众人皆弃;如若命运多舛,形影相吊;那么,是背负罪孽,隐忍屈辱;还是重拾名剑,抗争天下?“在斑驳交错的世间轮回中,我已经做出了我的选择。”无妨深渊地狱,不惧狂澜风啸,我都是那盏长明烛灯,我都是那缕不灭星火。ps1:男主视角,但不妨碍我写男女双强;ps2:这是两个人物于逆境中不断抗争的故事。剧情前期慢热,从第九章起开始起飞
  • 殇月记

    殇月记

    二十二世纪的世界顶尖杀手意外身死,穿越到了碧云大陆凤翔国的尚书府三小姐身上。什么?!痴傻的三小姐变成了冷面煞星?!什么?!!废物三小姐是无敌鬼才?!什么?!!!那个冷如寒冰的冥王竟然喜欢上了冷面煞星!还对她穷追不舍!!连自己的高冷范儿都不要了,变成了妖孽小奶狗!!!吃瓜群众惊呆了!这个瓜也太大了!瓜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小月儿,你看看我,这是你最喜欢的红色~”某男穿着一身火红的衣袍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桃花新手,不喜勿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