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600000068

第68章 杜甫(12)

【注释】

[1]阴阳:指光阴。短景:指冬季夜长昼短。天涯:指远离故土,现居夔州之地。霁(jì):雨雪初晴。[2]鼓角:军鼓和号角。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战伐: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月起到大历元年(766)底蜀地军阀崔旰、郭英义、杨子琳相互残杀的战事。夷歌:三峡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故称少数民族歌谣为夷歌。数:一作“几”。渔樵:指渔夫和樵夫,即唱夷歌之人。[4]卧龙:指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曾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天,杜甫从云安流落到夔州,寓居西阁时所写。此时,蜀中军阀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相互攻伐的战事尚未完全平息,夔州地区也常有战伐之声,加上诗人的好友郑虔、李白、严武、高适相继去世,他感到特别的孤寂、悲凉。

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人写身居西阁,冬夜漫漫的凄冷之感。时近岁暮,昼短夜长,沦落天涯(夔州)边远之地的诗人,在这霜雪初停的夜晚,倍感通宵寒冷。表面是写实,同时也是写心理世界。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是写诗人夜寒不寐的所闻所见。霜雪初霁,寒气逼人,五更欲晓,悲壮的号角声仍然不断,可见夔州已充满浓浓的战争气氛。不寐的诗人眼望窗外,三峡江面上星河倒映,波光粼粼,随波荡漾。古人有所谓星河摇动象征战争的说法。这里,诗人明写江景,暗喻战乱未已,表达了多战事的极度厌恶。

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是承接上联,写诗人拂晓前的所闻。一闻号角战伐之声,千家痛哭,哭声遍野;渔夫和樵子也在江中和山上唱起了悲戚的歌声。这一切反战之声,煎熬着诗人的内心。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诗人面对百姓的苦难呼喊,自感飘零寂寥,无能为力,只好陷入无穷的痛苦之中。此时,突然想到夔州的武侯庙和白帝庙,感到诸葛亮那样贤明之人和公孙述那样在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者,虽贤恶不同,但都英雄一世,终归“黄土”,成了枯骨,像我这样飘零一生的孤寂者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人事音书虽然断绝,也“漫寂寥”,算不得什么了!诗人好像在自慰自解,其实未尽之意是对“战伐”的愤激和伤感。

全诗紧扣“夜”字,多侧面地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雪霁寒宵”到“五更鼓角”,从“夜空星河”到江上波涌,从“野哭”“夷歌”到战乱人事,从“岁暮阴阳”到“卧龙跃马”,上下古今之事,均在愤慨中,突出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感,故此诗被称为律诗中的经典作品。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

【注释】

[1]猿啸哀:巫峡多猿,叫声凄厉。渚(zhǔ):水泊中的小洲。[2]万里:远离故土。悲秋: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僚栗兮若在远行。”悲叹秋之萧瑟,令人感伤。常作客:长期漂泊异乡。独登台:独自一人登高感怀。[3]繁霜鬓:头上及两鬓全是白发。潦倒:衰颓失意。新停:诗人本来嗜酒,此时因肺病而停饮。浊酒:劣酒。

【鉴赏】

此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诗人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写他重阳节登高时的内心世界。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寥寥数语,便画出了登高望远所见的夔州地区独特的深秋风貌。“风急”再现了三峡地区山高峡陡风急之势,“天高”为秋高气爽之态,“猿啸哀”展现了三峡地区特色,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接着,诗人的视线由高处转向长江水面,只见“渚清沙白”,群群水鸟迎风飞翔,不住回旋。这既是一幅精美的秋景,又透露了丝丝悲秋哀婉之情。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远望群山,无边无际的树丛,落叶飘飘,萧萧落下,一派肃杀景象;俯视长江,奔流不息,滚滚而来。诗人抓着“落木”和“长江”两个意象,以“无边”、“不尽”加以修饰,使之气势雄浑,境界旷远。但“萧萧下”与“滚滚来”中也透出对时光如流水的无奈。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由萧萧落木联想到自身,多少年来流落漂泊,奔波“万里”,“作客”他乡,如今年过半百,已到暮年,身体多病,且独自登高,这是多么孤独的境况。真是年老、多病、流落、孤独,集于一身,“悲秋”之感扑面而来。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回顾一生,艰难苦恨,潦倒备尝,国难家愁,不离己怀,因而白发日多,加之因病戒酒,悲愁更难排遣。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表露无遗。

诗人在这首诗中借重阳登高之际,把在夔州期间思国、念家、怀友、谋食的种种艰辛、愁苦齐集于笔下,回旋顿挫,沉郁悲凉。全诗紧扣夔州独特秋色,四联八句,一一对仗,句句警策。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南宋时的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1],壮其蔚跛,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2]。”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3]。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4]。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5]。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感慨,聊为《剑器行》[6]。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7]。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8]。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9]。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10]。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11]。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12]。临颖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13]。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14]。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15]。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16]。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17]。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18]。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19]。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20]。

【注释】

[1]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别驾:官名,州刺史的佐吏。元持:人名。临颍:今河南临颍。剑器:唐代舞蹈名称,属于与“软舞”相对的“健舞”,由女子著雄装,持剑而舞。[2]公孙大娘:唐开元时的著名舞蹈家,善剑舞,能《邻里去》、《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等舞,皆冠绝于世。弟子:门人,指李十二娘。

[3]开元五载:公元717年。郾(yǎn)城:今河南郾城。剑器、浑脱:舞蹈名称,来自西域,舞者戴着乌羊毛浑脱毡帽,故名。浏漓顿挫:舞姿活泼、利索而有节奏。冠时:当时第一。[4]高头:前头,指常在皇帝面前。宜春、梨园二伎坊:伎坊(教坊)是唐皇宫内教练歌舞人员之机构,宜春院、梨园是其中之两处。洎(jì):到。外供奉:教坊以外之歌舞人员。圣文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739),众臣吹捧唐玄宗的尊号。[5]玉貌锦衣:指公孙大娘当时年轻貌美。盛颜:年轻的容貌。[6]既辨:既然知道。波澜:渊源。抚事:缅怀往事。聊为:姑且写作。[7]张旭:唐书法家,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江苏苏州人,故称吴人。《国史补》载张旭曾言:“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即悟到写字运笔的诀窍)。”邺(yè)县:今河南安阳。西河剑器:用黄河以西地区乐曲伴奏的《剑器舞》。[8]动四方:轰动四方。

[9]色沮丧:大惊失色。久低昂:长久地上下起伏,即眼花缭乱[10]:闪烁貌。羿(yì):神话中善射之英雄。传说“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群帝:众仙。骖(cān)龙翔:一车驾三马谓之骖,此作驾驭解。驾着龙飞翔,言舞姿腾挪跌宕,优美异常[11]来如:起舞。罢如:舞停[12]绛唇:红唇,指公孙大娘。珠袖:指公孙大娘的舞姿。芬芳:香气,指舞艺绝妙[13]临颍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夔州(奉节)白帝城。神扬扬:神采飞扬[14]有以:有原由。惋伤:惋惜、悲伤[15]先帝:指已逝的唐玄宗。初第一:一开始就是第一[16]五十年间:从开元五年(717)到大历二年(767)。反掌:容易,指时光流逝飞快。风尘:战乱,指安史之乱。澒(hòng)洞:无边无际[17]女乐:唐皇宫中的歌女、舞女。余姿:余韵。一指舞女色衰,二指李十二娘得承公孙大娘的技艺,余韵尚在。映寒曰:李十二娘在夔州舞《剑器》在十月十九日,故云“寒日”

[18]金粟堆:金粟山,在今陕西蒲城东北,唐玄宗墓葬之地。木已拱:树木已长大合抱,言唐玄宗已死多年[19]玳(dài)筵:盛宴,指元持宅的宴会。急管:急管繁弦,指急促的乐曲声[20]足茧荒山:是说足底生茧,行走荒山艰难。

【鉴赏】

“序言”为诗之“引子”,诗人先叙述在夔州别驾元持府第观看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表演的《剑器》舞,进而想到童年时在郾城亲睹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以及开元盛世的盛景,说明公孙大娘的舞艺在当时已独享盛名。如今战乱未平,李十二娘流落荒山,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故写下《剑器行》。此“序”交代了诗人的写作目的,体现内心的沧桑之感。

全诗26句,分为四段。

1-8句(“昔有”至“凝清光”)为第一段,追叙公孙大娘优美的舞姿。她的《剑器》舞不但使人大惊失色,轰动四方,而且使天地起伏低昂,感天动地。她的舞态闪烁如后羿射日,满堂光耀;腾跃如群仙乘龙飞翔,翩翩轻扬;起舞如雷霆收怒,尚留余音;舞停如江海凝波,水光清静。其舞真是淋漓酣畅,风流一时。

9-14句(“绛唇”至“增惋伤”)为第二段,写公孙大娘死后《剑器》舞的沉寂以及其弟子李十二娘流落白帝妙舞的伤感。用“神扬扬”三字突出李十二娘的“妙舞”,重点在知道她的学艺渊源后,感时抚事,惋伤倍增。

15-20句(“先帝”至“映寒日”)为第三段,写五十年的人事变迁,伤感往事。记得开元初年,国事强盛,宫廷八千女乐之中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号称第一。可是五十年间瞬息万变,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搞得风烟四起,天昏地暗。那成千上万的优秀的梨园弟子、歌舞人才均在这场浩劫中“散如烟”了,现在只有女乐的残存者李十二娘的舞姿辉映在这山区寒日的余光里。“余姿”与“八千人”的对比,衰落与繁荣的对照,是多么令人黯然神伤啊!这是全诗的高潮,用舞的盛衰概括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21-26句(“金粟”至“转愁疾”)为第四段,叹世事的荒凉,伤自己的无路。你看,玄宗已死了六年,金粟山的陵墓上,树已长大合围,自己却流落到这座草木萧瑟的瞿塘石城。在盛宴歌舞之后,月出东山,乐极哀来,四顾茫茫,不知所往。诗人拖着久病身躯足茧荒山,踽踽独行。身世之悲凉,不言而可知。“转愁疾”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倒怪自己走得太快。可见其漂泊茫然、凄苦心情的严重程度。

王嗣奭在评此诗时说:“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杜诗详注》引《杜臆》)。此评将全诗的中心、结构层次分析得十分中肯。全诗思潮起伏,大开大合,沉郁悲壮,感人至深。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

【注释】

[1]岳阳楼:今湖南岳阳西门楼。[2]吴楚:指吴地(今江浙一带)、楚地(今两湖、江西等地)。吴地在洞庭湖东,楚地在洞庭湖南。坼(chè):分裂,分界之意。乾坤:指天地、日月。《水经注·湘水》:“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3]戎马:大历三年(768)八月,吐蕃以十万众寇灵武,二万众寇汾州,长安戒严。九月,郭子仪带兵五万屯奉天,以防吐蕃。凭轩:依靠楼窗。涕泗(sì):眼泪鼻涕。

【鉴赏】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从而写了此诗。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湖光山色的仰慕,“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

点明地点,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今、昔二句互文,名胜早闻,今始得见,内心特舒畅。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流。”由喜悦之心来观赏洞庭湖,真是辽阔无边,分裂吴、楚两地,吞吐日月星辰,气势宏伟。

同类推荐
  •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

    本书在一篇篇启人心智的文章里,把探索的触角伸向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生活画卷。写历史,或曲折离奇或活色生香,以穿越的方式,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面对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里展现历史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性。写现实,或直面生活或针砭时弊,让读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看见人性的暖和冷,悟出生活的爱和恨。一篇篇文字,不但以自身的内涵充盈着你的思考,也为你的繁忙生活洒下了轻松点缀。
  •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 灵性阡

    灵性阡

    鲁迅在北京大学的教员预备室里坐着,一个他不熟悉的青年默默地送上一包书,匆匆又走了,鲁迅打开一看,是一本《浅草》。数十余年以后,我走进当年鲁迅坐着休息的地方,同样拿着一本《野草》,却看不到鲁迅眼中的北京和北京的世界。离开家乡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家乡都已被城市的景观所置换,然而荒野仍旧是荒野,海是海,岛是岛,蝶归蝶,舞归舞。我的生活中仍有一位静坐在恒河岸上的苦行僧。在瓦拉纳西的渡口岸边的烧尸台上,静坐,入禅,无视于身旁的生生死死。各种生的匮乏,借助各种名目占据恒河两岸的大千世界,占据海和岛的各种空间,像花占领蝶,像蝶占有舞,像火葬仪式占据了我们一生中几次重大创伤的时空。
  •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二〇〇〇年九月十九日,吉林省长春市。这一天,也许将永远记录在吉林省和长春市的历史上:轰动全国的梁笑溟(又名梁旭东)黑社会犯罪团伙案,由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完毕后,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封,立即对黑社会团伙“老大”粱旭东等七名主要案犯执行死刑。由于案情重大,这起附带近千万元的民事赔偿的案件,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理,八月二十六日,随着那长达二百五十六页的判决书和审判长六个小时的宣判,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披着刑事警察外衣的“老大”梁旭东和其他六名主要成员,被判处死刑,其他二十九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热门推荐
  • 我,或者“我”

    我,或者“我”

    《我,或者“我”》是史铁生遗作结集,在这里,他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 哎呀你是我的

    哎呀你是我的

    江城一军区大院的李清雨一直觉得自己骑白马的王子一定会是逆光而来,直到遇到了一个人叫她一见钟情,就在自己展开“小说一般”的浪漫追求的时候,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不是很平静。李清雨用自己的基尼告诉身边的人什么叫,小狐狸还在美滋滋的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时候,大灰狼已经架好烤肉架等着了。李清雨:“做我男朋友吧”段一鸿:“我不本来就是么?”
  • 铁血青春之新兵日记

    铁血青春之新兵日记

    以自己所在那个时代的真实经历为背景,真实记录了时代大变革时期,一个普通的农村娃艰难成长的过程。虽很平凡,但也可以算是励志吧!故事从作者退伍多年后,无意翻到了自己当年当新兵时候的日记开始,开启了尘封的记忆,从新兵日记到老兵退伍,讲述一个纪实类但也很热血的励志故事。毕竟,我们多数朋友们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为了年轻时候的理想,也可说是梦想吧,拼搏奋斗,曾经年轻的热血故事,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变冷,充其量是换种说法和讲述的方式…
  • 末日之氪金无敌

    末日之氪金无敌

    末世最没用的是什么,那大概就是钱了。但幸存者你们在我这里可以拿钱换物资!赛丽亚:“冒险家,你很有天赋,但是只有充钱才能更加快速的变强。”主角:“赛丽亚你放心,不就是钱吗!我要用钱吊打全大陆!”一个面包一千块要不要?这包方便面良心价只要998。这瓶矿泉水4399你就拿走!来来以钱赚钱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在身体里的记忆

    长在身体里的记忆

    年少丧父的纯情凤凰男乔帆爱上高贵如公主的局长女儿韩冰。类似爱情的美好愉悦了彼此的青春。而后韩冰的人生急转直下,养母祝丽娟不择手段苦虐韩冰,致使韩冰从乔帆的世界里彻底遁形,混迹于酒吧街悲惨谋生。十年后,乔帆事业有成,为拯救韩冰,不遗余力。她就像长进身体里的那根刺,知与不知,都在!爱,近在咫尺,可又远在天涯。于是,乔帆前进一步,韩冰就后退一丈……乔帆说:“我要是连个像样的窝都给不了你,我就变成星星,替它挂在天上,生生世世向你谢罪,给你光亮。”
  • 悟蒙

    悟蒙

    修仙世界,一个妖孽女修的修仙过程,从下届一层一层的飞升,最终成为神界强者的过程。飞升神界后一直没有停下修炼的脚步,最终成为女帝,收获了爱情,组成了家庭。生了可爱的萌宝,萌宝们成为新一代的强者。
  • 诸天之宇

    诸天之宇

    世界的巨变,时间的更迭!神秘的飞船,未知的火种!全新的世界,广袤无垠的宇宙!衰弱的星球重回巅峰……一切都被重新规划……未来的道路模糊不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窗外有张脸

    窗外有张脸

    一个春末夏初的晚上,地处桂北湘南的高州城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已经下了两天两夜的雨不仅未风停雨住,反而越下越大。夜渐深,雨更猛,风裹雨打枝,雷挟电破云,整个高州城仿佛笼罩在一片世界末日的恐惧之中。林南生坐在灯火通明的红房子鞋店里,一边慢悠悠地品着功夫茶,一边望着雾蒙蒙的窗外发呆。大街上偶尔疾驶而过的汽车,以及匆匆跑过窗前的行人,都没能惊扰他的沉思,好象那一切都是另一个世界的事,与他无关。过了一会儿,林南生转头望了望正伏在柜台上瞌睡的女店员李小菲,点了一支烟,透过淡淡的青烟继续他的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