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600000069

第69章 杜甫(13)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之中,想到自己自成都至湖南,长期浮舟江上,与亲朋隔绝,无一消息,加上年已五十七岁,老病缠身,孤身飘零。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悲苦之状。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诗人的博大襟怀。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时在心中,这才是诗人悲痛的根本所在。

这首诗采用以乐写悲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发飘零孤寂之悲哀,感战事乱离之不停,一唱三叹,两人断肠。

江南逢李龟年[1]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1]李龟年:唐玄宗时的著名乐工,曾进入内廷歌舞团体梨园。据《明皇杂录》:乐工李龟年特承恩遇,于东都通远里大起第宅,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常为人歌数阕,座客闻之,莫不掩泣。[2]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唐玄宗之弟,封歧王,开元十四年(726)卒。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浞之弟。他与玄宗关系密切,用为秘书监,开元十四年(726)卒。

【鉴赏】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春,杜甫的孤舟漂泊至湖南潭州(今长沙),与流落江湘一带的著名歌者李龟年相遇,岁月沧桑,荣枯大变,感慨良多,因而写下此诗。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追忆当年与李龟年的接触。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世”的官宦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陕西乾县)县令,这样的家庭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特权,有资格结交权贵人物和社会名流,加上他才华早著,故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出入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宅第,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这两句既写出了杜甫与李龟年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频繁接触的情景,又暗示出盛唐时期“开元全盛”的繁华景象:歌舞升平,笙箫不断。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承接上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事件。时间是“落花时节”的暮春三月,地点是风景秀丽的江南,事件是“又逢君”。发语轻松,感情沉重。一个“又”饱含了多少人事沧桑!忆往昔,李龟年,名噪一时;杜甫是青春年少,胸怀壮志。可如今,经过安史之乱,李龟年流落江南,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杜甫孤身漂泊,疏布缠足苦不暖,穷愁潦倒。所以,“落花时节”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它暗示着两位有着共同遭遇的憔悴老人,经战乱之后均沦落到了不幸之地,他们当年所见的“开元全盛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时代的沧桑巨变留给人的只能是无穷的慨叹与悲哀!但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正面描写中未着“悲”情,而“悲”情自露,可谓“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

寄韩谏议注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1]。关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2]。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3]。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4]。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5]。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6]。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7]。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8]。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9]。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10]。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11]。

【注释】

[1]岳阳:唐时岳州,今湖南岳阳。[2]关人:喻君子贤人,此指韩谏议。娟娟:姣好貌。八荒:八方荒远之地。[3]鸿飞冥冥:鸿,鸿雁;冥冥,高远难见。雨:降雨雪。[4]玉京: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群帝:泛指众仙人,如赤帝、白帝等。北斗:北斗星座。或骑句:据《集仙录》:“群仙毕集,位高者乘鸾,次乘麒麟,次乘龙、凤、鹤,每翅各大丈余。”翳:犹乘、跨之意。[5]芙蓉旌旗:以芙蓉作为旌旗。倒景:《大人赋》:“贯列缺之倒景。”注引陵阳子《明经》:“列缺气去地二千四百里,倒景气去地四千里,其景皆倒在下。”意指神仙在高空之处活动,日月从下方映照他们身影,倒映在地上潇湘二水中,皆成倒影(景)。[6]星宫之君:星神,喻叨恩的近侍之臣。琼浆:名贵之酒。羽人:飞仙,喻离京疏远的朝臣,暗指韩谏议。[7]赤松子:仙人句,神农时为雨师,常至西王母石宝,随风雨上下。韩张良:张良字子房,先世为韩相。佐刘邦定天下,封留侯。后辟谷,从赤松子游。[8]帷幄:帐幕。《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暗指韩谏议在肃宗收复长安时,曾参与谋划,但终不为朝廷所用,摒弃江湖。[9]色难:面有难色。腥腐:《鲍照诗》:“何时与尔曹,啄腐共吞腥。”指酒肉之徒。枫香:道家用来合药,所以可“餐”[10]周南留滞:《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注:古之周南,今之洛阳。古所惜:指司马谈未参加封禅,痛心到“发愤且卒”的程度。南极老人:星名。该星见,天下治安;该星不见,天下兵起[11]玉堂:即玉殿,在未央宫。

【鉴赏】

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写给韩谏议的一首诗。韩谏议,姓韩,名注,官谏议大夫,生平不详。从诗中透露,他早年当是参加肃宗收复长安的筹划,而后被弃,闲居衡湘。杜甫也曾追随肃宗于灵武,任左拾遗。因疏救房琯获罪弃官,长期流徙。如今虽“漂泊西南”,但仍关心国事,对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韩谏议极为同情。

全诗22句,分为四段。

1-6句(“今我”至“天雨霜”)为第一段,先叙自己怀念韩谏议远在洞庭,再想象他的隐居生活。首句写因“思岳阳”的韩谏议而“不乐”,本想“奋飞”前去探望,但因“病在床”而不能遂愿,可见思之深,念之切!下四句想象他远隔秋水,濯足洞庭,遥望八方,如鸿雁高飞在霜天月白、青枫赤叶的境界之中,再现他绝尘高士的形象和高洁旷达的内心世界。

7-12句(“玉京”至“不在旁”)为第二段,比喻朝廷权贵云集,趋炎附势,而高人稀少。诗人以“玉京群帝”的众仙官比喻朝廷权贵云集于“北斗”(人君)之旁,他们或骑麒麟,或骑凤凰,在天上(朝廷)挥舞芙蓉旌旗,摇落烟雾,耀武扬威,倒影于潇湘二水之中。这些叨恩的近侍之臣常常醉饮琼浆,而那些高人贤士(羽人)却被疏远而远离京都(“不在旁”)。这段以仙家情景作比喻,把那些权贵跋扈、高士远疏的情景刻画得入木三分。

同类推荐
  • 人间有至味

    人间有至味

    这是汪曾祺的散文选集,全书分三个部分:有味/有乐/有思,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味”的涵义,展现汪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汪曾祺关于美食的散文脍炙人口,而且广为流传。他的饮食、文章和生活都讲究一个“味”字,这个“味”字有很大的阐述空间,可以是食物的味道,可以是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是人生的况味,于是就有了这本《人间有至味》,多维度地展现汪曾祺的生活之“味”。
  • 醍醐茶

    醍醐茶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总结出的散文随笔集,其中浓缩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内容分为“阐幽明微”、“人性之光”、“悦目赏心”三个板块,既有作者的经历感悟,也有名师大家的智慧分享,还有艺术作品的观读感想。作者举例贴近现实,娓娓道来,能让读者开卷得益,在生活中多一份理性,在遭遇挫折时多一份自信,在取得辉煌时多一份低调,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些绿灯。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清词中的传奇人生

    清词中的传奇人生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多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部分篇章是以小说形式写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卷写作的重点。而其余作者亦皆大有性情,大有特色。他们当中,既有“白云还卧深谷”的隐逸高士厉鹗,也有“毁尽文章抹尽名”的另类画家郑板桥,既有抗言直谏、激怒龙颜的翰林编修洪亮吉,也有寿夭壮年、名重山丘的苦命诗人黄景仁。另外,晚清政坛上两位虎啸生风的人物,林则徐与邓廷桢也在本卷随笔中登台亮相,一展词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卷随笔勾勒了三位女词人的倩影,她们分别是农夫之妻贺双卿、商人之室吴藻,以及来自太平湖畔、有着神秘身世的王妃顾春。三位才女三台戏。虽说她们的身份境遇落差极大,而其清雅高隽的思致与文笔,则有着难分伯仲的魅力。
  • 南柯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柯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淳于棼失官归里,一日醉卧庭前古槐树下,酣然入梦,他在梦中幻入蝼蚁之国“槐安国”,被槐安国王召为驸马……
热门推荐
  •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有时外界的风吹进来,把我们内在的一切扰得乱七八糟。我们绝大多数人让自己的窗口整天洞开着,一任外界斑驳的万象和嘈杂的声音袭击我们、浸染我们,使我们陷入悲哀和烦恼的境地。但是,我们同样会感觉到凄清、孤独和恐惧。这时的你,最该学会抛开困扰你多时的嘈杂与烦恼,独自面对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且必须由你独自行走!本书旨在引领人们在寂寞里找寻支点,在寂寞中用美好的眼光去欣赏这世界,用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寂寞,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请跟随本书一起,走入一个寂寞但并不孤单的世界,你会知道,寂寞也能让人如此美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见习大记者

    见习大记者

    这是个有痞子性格的见习记者的征途,...生活不止是诗和田野,还有眼前的苟且的赚钱。没有钱谈什么诗和田野啊。
  • 我家祖宗万万岁

    我家祖宗万万岁

    琥珀在被蛟龙咬死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头威风凛凛的白虎。直到元魂消散的那一刻,一位银发男子的出现,以一支画笔轻而易举地给了她三魂七魄重聚的皮囊,她才恍然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皮相俊俏的美人。“这位白发美男子,说罢,我要怎样报答你?”男子轻然一笑,目光落在了极北的方向。“你的命,是我给的。那么,你就用这条命来报答我。”简而言之,这是一头母老虎跟随一名不务正业的美男画师伪装成师徒周游列国调戏各对痴男怨女撒狗血故事。剧情经测试,疑似有雷点,入坑需谨慎。
  • 拖木埂

    拖木埂

    四月中旬的一天傍晚,进拖木埂的一条叫《七里冲》的路上,一肩上挑着担子的男子踏着暮色急匆匆地赶着回家。他叫颜永农,拖木埂人。到家有不下三十多里山路,一路上沟沟缺缺、坑坑洼洼、左拐右折、上山下岭可真够走的!尤其翻越那杨梅山真要把腿肚子里筋崩断。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冷先生的乔小姐

    冷先生的乔小姐

    乔熹也没有想过冷家二少明明是个传说中的冷面无情之人,遇到她之后却变成了一个地痞无赖,怎么甩都甩不掉。“不好意思,我们不合适,出门左转,哪儿方便您去哪儿,谢谢!”乔熹挤出一脸假笑。“怎么不合适?我和你信仰一致,价值观念相同,职业匹配,年纪合适,很完美!”冷二少一脸的春风得意。“两个人在一起是需要感情的!”乔熹努力保持冷静。冷二少得意一笑:“感情这种事,你遇见我,还不是说来就来?”乔熹:“……”不怕不要脸,就怕长太帅啊!
  •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是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所作的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著。《中国思想简史》按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国哲学史。除一般中国哲学史著作重视的儒家学说、宋明理学之外,本书对以往为主流所忽略的思想流派,如稷下学派、两汉经学,有精到之论述。以“流派”为梳理中国哲学史之枝干,理路清晰,便于读者把握。对中国哲学史之分期及演进过程,有独到之见。
  • 女神精穿越的古代日常

    女神精穿越的古代日常

    叶青穿越了,从精神病院胎穿到临水村刚出生的女娃,面对比自己前世还小的娘亲叶青囧了,看着憨厚的亲爹楞了(心想靠,院长怎么变成亲爹心中一万草泥马奔腾啊)。额前边的小哥哥怎么瞅着眼熟呢?“前边的小哥哥等……”“额,人呢?”“小哥哥,高抬贵脚”“哦,以为踩到猪”“……”经鉴定够毒,符合本宝宝口味啊简介无能,请忽略
  • 靛草青靛草蓝

    靛草青靛草蓝

    外婆牵着我的手,让我进入这个故事。这个古老而又悲怆的故事,对于那时幼小的我来说,只有从它的结果进入。因为只有它在我的心中完全成熟了,我才能将它完整地讲出来,而这个成熟过程需要五十余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孕含着我对生命的体验和思索。现在,在我记忆里,我描述的是巴水河边的九月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