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02

第2章 唐诗篇(1)

杜审言(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阳),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省巩县)。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曾为隰城尉、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授著作佐郎、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705)因结交幸臣张易之获罪,流放峰州。不久,再起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他是杜甫的祖父。著有《杜审言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2]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3]

【注释】

[1]宦游人:在他地做官的人。[2]淑气:春天温和的气候。[3]古调:这里指陆丞的诗。

【鉴赏】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陆丞,其名不详,当时为晋陵县丞,作《早春游望》一诗。杜审言的这首诗是与其同游时的唱和诗,大约作于作者在江阴县任职之时。这首诗因为春游而得来,感慨自己宦游他乡的不幸和失意。开头两句作者以“独”和“偏”开头,语气强烈地说出了宦游人由于客居异乡,作者对气候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这样一个事实和感叹。同时,用“宦游人”这个词将作者与陆丞统一到同一个情境里。“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里,“出”字将云霞升腾的过程写了出来,“渡”字将“梅柳”拟人化,都是生动的笔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早上从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使海面上形成了璀璨辉煌的朝霞;春风吹来,江南江北杨柳都穿上了新妆。“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中的“催”字和“转”字好像是说,春日和暖的气候来了,似乎在催着黄鹂婉转地鸣叫;晴朗的日光似乎使蘋草的颜色转得更加嫩绿。三四、五六这四句是承着第一二句写“物候”之“新”的。“云霞”、“梅柳”、“黄鸟”、“绿蘋”为“物”,“淑气”、“晴光”为“候”,前后衔接和相呼应得很好。这两句给人的感觉好像只在写春光明媚可人。其实,最后两句诗不仅呼应了第一二句,而且使中间两句描写的用意突显出来了。所谓“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既呼应了前面“宦游人”的“独”与“偏”,也显示了中间两联所写的大好春光,正是“宦游人”不幸遭遇中的反衬。春光是美好的,但对于处在不幸的人来说却是一个讽刺。

这首诗紧扣题目,起承转合的手法用得很好,表现了近体诗很高的艺术性。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人。年14,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后来往海南探望父亲,因溺水受惊而死了。少时即露才华,与卢照邻、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重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是有一些诗篇仍流于华艳。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鉴赏】

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州市)所作的一首赠别诗。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写景起兴,对仗相当工整。“城阙辅三秦”是倒装的句式,其实是“三秦辅城阙”,是指长安的城垣宫阙都被三秦之地护卫着。下句“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川。这里诗人用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了一起。“风烟”又突出了离别时气氛的作用,从而引出下句。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是诗人在直抒胸臆。诗人并没接着叙写离别时的情绪,而是写你我都是远离故土的宦游之人,彼此间应该都能体会这种心情的吧。也许是思绪太多,也许是无从说起,诗人在此有意略去了对众多思绪的叙写,而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增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离别时总是伤感的,但诗人并没停留在伤感中,颈联笔锋一荡,意境又开阔了起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似受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启发,但曹植句强调志在四海,而王勃句强调友人间重在知心,天涯相隔也会是像相邻一样。这句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紧跟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别时经常会在分岔路口告别,“歧路”又一次照应送别之意。这句是诗人在即将分手之时劝慰杜少府之语,不要在分别时掉眼泪,像小女孩一样,只要两心相连,远在天涯,不也如近在咫尺一样吗?

此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对友情的诚挚。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代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宋之问(?-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一说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后来因为结交张易之获罪,贬泷州参军。中宗景龙中(708)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又以受贿罪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赐死。有《宋之问集》。

题大庾岭北驿[1]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2]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3]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4]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5]

【注释】

[1]驿:驿站。[2]阳月:农历十月。[3]殊:实。[4]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5]陇:据沈德潜云疑作“岭”字。

【鉴赏】

这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径大庾岭时所作,题于岭北驿的一首诗。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两县交界处,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宋之问是武则天在位时期著名的宫廷诗人,与沈佺期齐名,颇受宠幸。后来武则天退位,宋之问因结交张易之,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县)参军。由宫廷近臣骤然沦为罪谪之人,且远离家乡和亲友,只身远流岭南,他心中的痛苦哀伤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他来到大庾岭北驿时,便写了此诗。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诗人告别了亲友,告别了生活了多年的长安,来到了大庾岭。想到度过岭去,就彻底地告别了故乡所在的中原,进入蛮荒的岭南。他看到南飞的大雁,想起了大雁飞到此处便不南去的传说,不禁写下了前两句诗。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但作者自己却被流放到大雁都不飞去的地方;大雁的南飞既有限度,也有返期,而作者自己却要继续南行,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他也不知道,这是三四句的意思。开头四句通过人与雁的对比,写出了离开家乡悲苦凄凉的心情。五六句是写景。江上潮水下落,林间雾气弥漫,暮色渐浓,周围的一切越发显得荒凉,显然是作者心境的写照。结尾两句是对明天早上的预想:大庾岭梅花已开,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庾岭高处的梅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热爱。

宋之问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无外乎谪悲、乡愁,并无特别之处。但其构思布局,写景言情的艺术手法是很高妙的。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

【注释】

[1]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鉴赏】

此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此诗又传李频作。从此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的情态也历历可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常年在贬所生活,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岁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不敢”句也符合他从贬所私自逃回的特殊处境。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

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曾任事中、考功员外郎,因贪污被劾。武则天在位时,依附张易之,张被杀,他流放灌州。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写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中宗时召回,为起居郎,兼修文馆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开元初去世。他和宋之问齐名,都是唐初重要的诗人,时称“沈宋”。他和宋之问不但生活经历相似,诗歌创作倾向也相近似,多粉饰升平的应制诗,也有一些较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沈、宋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六朝以来诗律的成就,促使五、七言律诗形式的成熟。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1]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2]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3]

【注释】

[1]黄龙戍:唐初东北边地要塞,在今辽宁开原县北。频年:连年。解兵:退兵。[2]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3]将:持,拿。旗鼓:这里指军队。

【鉴赏】

此诗以儿女之情,写征戍之苦,充满着非战的思想。此诗是沈佺期的传世之作。

这首诗思想上较为积极,艺术上也颇有特色。诗人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因此此诗归结为两点:闺中少妇与征人的互相思念、厌恶无休止的战争而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的心情。

诗的首联叙事、交待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接着诗人在二三联中抒写了闺中少妇与征夫相互思念,诗人借月抒情,说今夜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昔日两人曾在闺中共同玩赏的月,如今不断地在营中照着他,好像怀着深情;而在闺中少妇的眼里,似乎这眼前的明月已不如昔日美好,因为那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良人去了远方。紧接着诗人用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中“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了少妇的“意”和征夫的“情”,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让少妇倍觉惆怅。诗人揭示了战事让“少妇”与“征夫”青春如此思念、夜夜如此伤怀,所以诗人在尾联中希望有人能指挥军队,一举破敌,以结束战争,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也揭示了诗的主题。此诗的题材说不上新颖,但写法是很别致的,特别是中间两联借月抒情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诗句言短意长,含蓄有致。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1]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2]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3]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4]

【注释】

[1]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涂壁的房子。堂:一作“香”。海燕:燕的一种,又名越燕,紫胸轻小,多在堂室中梁上作窝。玳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极言梁的名贵精美。[2]砧:捣衣用的垫石。辽阳:指今辽宁大辽河以东之地。唐时置辽州,派重兵驻守,为东北边防要地。

[3]白狼河:在今辽宁省境。丹凤城:这里指长安。[4]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流黄:黄紫相间的丝织品,这里泛指衣料。

【鉴赏】

此诗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写少妇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少妇存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况。

同类推荐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恐惧,牺牲与拯救

    恐惧,牺牲与拯救

    巴威尔·索斯诺夫斯基回到俄罗斯后自杀,塔可夫斯基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乡愁》中戈尔恰科夫的猝死,如同谶言。塔可夫斯基曾天真地说:只要让我拍完三年,我就回莫斯科。他还来不及拍摄他心心念念的《哈姆雷特》、《圣安东尼的诱惑》,或者《霍夫曼故事集》、《列夫·托尔斯泰的出走》,仅仅55岁就长眠于异国他乡。最初,他被埋葬于距离巴黎五十公里的小城圣热尼伏耶·德·布阿的俄国侨民公墓,在一个刻着别人名字的墓碑之上有一块小小的金属牌,很小的拉丁文字母写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7年”。没有任何关于他身世的说明,也没有碑文。墓碑号:7583。
  •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全书共分七辑:城与年、西藏日记、未选择的路、旅痕、我写故我在、阅读、词语。作家从描写北京胡同里的少年成长开始,一路记载了在高原西藏的生活经历,在美国、荷兰、埃及的访问讲学,字里行间充满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执着思考与独特认识……生命的成长、体验与感悟尽在其中。
热门推荐
  • 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帅位不易

    帅位不易

    “对,我叔就是穆里尼奥。”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一个中葡混血少年,如何从狂人鸟叔最疼的干侄子,成长为真正的世界名帅。
  • 爱尔兰没有蛇

    爱尔兰没有蛇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Fredrick Forsyth 1938年8月25日——),英国著名作家,出生在英国肯特郡阿什福德市,在汤布里奇学校上完中学后就读于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1970年,他决定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豺狼的日子》,很快成为国际畅销书,并被拍成同名电影,风靡全球。1972年和1974年,他又写出《敖德萨档案》和《犬战》两部风靡全球的长篇小说,即被拍成电影。此后,他平均两年写出一本小说。2006年,68岁的福赛斯又把他的触角伸到了阿富汗,写出《阿富汗》一书,再次成为政治惊险片。迄今,他共创作出20部长篇小说,多数被拍成电影。
  • 野老纪闻

    野老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东的冷媚爱人

    少东的冷媚爱人

    她方心瑶是方氏集团主席的掌上明珠原本实力雄厚的方氏一夜之间破产,宣布清盘,父亲不堪重荷,病发进医院,从此她从成万人瞩目的顶峰摔了下来!未婚夫的退婚,亲戚朋友避如蛇蝎,父亲昂贵的医药费让她不得不低下头,回到那个5年前被自己抛弃的男人身边。从此,她成了他为期一年的私宠情妇。那一晚,她承受着他带给自己的屈辱,卑躬屈膝的忍受着他的践踏。事后,他丢给她一张载满她尊严的巨额钞票,留给她一个冰冷的背影后,消失在房间里他阎曦诺,阎氏集团总裁,5年前他用所有的真心去爱她,结果被她无情的抛弃,当他放弃尊严去找她时,她却告诉他,她和有钱的小开订婚了!从此他便发誓,即使倾尽所有,他也要报复她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结果他成功了,方氏集团被他一夜之间瓦解了。他再次拥有她,他要用尽所有的欺辱她,折磨她,让她为5年前所做的事情后悔。本文虐心,偶尔温馨,情节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绝对不俗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附加:如果大家感觉更新的太慢,或者想完结再看,可以先移步去看看沁已经完结的两个文《小小宫女很极品》AND《蛇王饶了我》《小小宫女很极品》简介:她不就是教妃子看看春宫图,勾引皇上。顺便躲在衣柜里偷看了下他和妃子的那个啥啥过程被当场抓住了吗!再过分也只是客串跳了场钢管舞而已!瞧暴君那德行。啥,说她是他的女人,要她做他的皇后,她才不稀罕呢!做一个嚣张的小宫女多好啊!“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朕可以废掉整个后宫!”啥!咱才不稀罕呢!“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整个国库都是你的!”虾米,口水开始泛滥了。还是很矜持的摇摇头。“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啥!好像还挺吸引人的,虽然如此想,但是她还是摇摇头。“那你到底要怎样才嫁给朕”语气里有着无奈与乞求。“除非你把全天下的美男都赐给偶!”眼睛变成了红色爱心,口水一发不可收拾的往下流。某男脸色难看到极点,而某女嘴角流着口水,沉醉在幻想里。可惜,幻想永远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地址:※※※※※※※※※※※※※※※※※※※※※※※※※※※※※※※※※※※※※※※※推荐沁完结的文:《小小宫女很极品》地址:推荐沁完结的文:《蛇王饶了我》地址:好友凤舞阁主的文:《重生之傲睨天下》地址:凤舞阁主完结的文:《夫君个个很极品》
  • 无限恐怖之普通超能力者

    无限恐怖之普通超能力者

    回忆经典,无限恐怖同人再创。头铁作者,第一人称文艺复兴。我叫易常明,是一名穿越者。我穿越到的地方,是一本叫做《无限恐怖》的小说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个叫主神的系统控制,把我们轮回者每隔10天,随机传送到一部恐怖片世界中进行生存竞赛。就如原著中,主角们最大的生存依仗是熟知剧情,而我最大的生存依仗,就是熟知《无限恐怖》的剧情。我接下来分享的,是曾经作为一名普通人的我,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拼杀的故事。这些,都是真实。
  • 莲步生花

    莲步生花

    她是魔族的长公主,却亲眼看见母后死在自己的怀里。她师从幻境,浴火重生,手执神器,杀弟弑父。那身后开出的朵朵红莲像极了地狱之火。本以为这辈子也就为复仇而活,却没料到遇到了那些想惺惺相惜的朋友和埋在心底里触摸不到的那个人。繁华落尽,在最后的最后,十里红妆。她看着他,挑眉问道“你凭什么要我魔族归顺你神界?”他轻笑:“本君许你,六界归一,一世长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

    明代大智者王阳明的一生,是追求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成功运用人生大智慧的一生,是学做圣贤的一生,是成就圣贤的一生,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长篇历史传记小说《王阳明》全书约108万字,分《学做圣贤》、《龙场悟道》和《我心良知》三部,从王阳明在浙江余姚出生写起,以其五十八岁在江西大余青龙铺逝世为终。全书依据王阳明亲传弟子钱德洪等人编排的王阳明年谱,依照《王阳明全集》所提供的诗赋、奏疏、文章等资料,参照多种史籍以及各种研究资料,结合作者的儒学和佛学修行实践,以求学人生大智慧和运用人生大智慧为核心,力图描述作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的王阳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