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22

第22章 唐诗篇(21)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武则天时代做过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陕西乾县)县令。青少年时期度过“读书破万卷”的生活,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结识了诗人李白、高适等。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在洛阳应进士不第。天宝五年(746),他至长安,时值李林甫斥天下士,第二次应“制举”又失败。天宝十年(751),他给唐玄宗献《三大礼赋》,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掌管兵甲器杖及门禁锁钥)之小官职。这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经过流亡、被俘、出逃,只身奔赴唐肃宗(李亨)驻地凤翔,任左拾遗。不久,因上书营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秋,弃官往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再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卜居成都草堂。代宗宝应元年(762),蜀中军阀混战,又流亡到梓州和阆州。广德二年(764),重回草堂,被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辞去。永泰元年(765)离成都顺江东下,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住了一段时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蜀,漂泊于岳州、潭州、衡州一带。大历五年(770),病死于湖南湘江中的那条与他相依数年的破船上。

杜甫一生坎坷不平,动乱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因而他的诗歌总是紧密结合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深厚,境界开阔,被后人称为“诗史”。在诗艺上他兼备众体,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誉为“诗圣”。

望岳[1]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

【注释】

[1]岳:古代对高大之山的尊称。此指泰山(今山东泰安县北),又称东岳。[2]岱宗:指泰山。宗,长之意。泰山被称为“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故称泰山为岱宗。夫(fú):指代词。齐鲁:春秋时两个国名,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皆在今山东省境。[3]造化:指天地和大自然。钟:钟情、聚集、赋予之意。神秀:指山势景象奇异超众。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割:分割、区分。

[4]荡胸:心中激荡,胸襟开豁。决眦(zì):决,裂开。眦,眼眶,指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现出诗人开阔的心胸和气魄。

【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曾到洛阳应进士试,未中。他于是在赵、齐(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漫游,约五年时间。《望岳》写在他游山东时期,初经泰山时所写,是作者现存诗作中最早的一首。此诗由“望”而“赞”,再现了泰山的高峻雄伟,意境开阔,突出了作者年轻时代蓬勃朝气与非凡的胸襟。

第一二句写远望之貌。首句“岱宗夫如何?”以设问起,写出了初见泰山时的那种喜悦、惊叹、仰慕之情。

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夫如何”,就是怎么样呢?“夫”作为虚字嵌入句中,别具赞叹之韵味。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是对“夫如何”的回答。诗人不直接回答泰山有多高、多大,而以古代齐、鲁两国之地来展示泰山跨越之宽广,泰山之高大也就不言自明。“青未了”写远望泰山的总体印象:蓊蓊郁郁、绿绿葱葱。“未了”二字更有两层含义:就纵向时间而言,千百年来泰山都是如此蓊绿不褪;就横向的空间而言,千数百里青绿盎然,绵延不断,展现了泰山的巍峨气势和壮美色彩。

第三四句写近望之景。如果说远望是大笔勾勒、写意的话,那么近望则近似工笔了。你看,“造化钟神秀”,仿佛大自然都专门钟情于泰山,使它灵动而秀丽,巍峨而博大:“阴阳割昏晓”,泰山本身由于高大,竟然能区分出阴阳昏晓来。因为泰山南向日为阳,泰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已晓之时,山北背日仍为昏暗。这是由近望而显现泰山之山势特点。

第五六句写细望之感。细望泰山,云层叠叠,盘旋缭绕;倦鸟归林,暮霭重重。正如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所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如此从早到晚的细望,壮美的山势山景触发了作者的主体感受,由睁大眼睛专注地观赏层云、归鸟之时,胸中不免激起浩然之气,顿觉眼界大开,视野开阔。

第七八句写极望之情。前面由“貌”而生“景”,由“景”

而生“感”,再由“感”而生“情”。什么“情”呢?登临而览之情!所以,作者用“会当”二字表登攀之决心;“凌绝顶”,述登攀之顶点。然后再俯望群山,体会孔子所云“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豪情。这两句结语充分表达了诗人年轻虽考场失败,但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全诗紧扣诗题“望岳”,开篇用“何如”虚提设问之后,句句写“望”,但又句句不见一“望”字,这不能不说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诗人炼字,极为精妙。以“钟”状“神秀”,以“割”状“阴阳”,颇具人情味;以“生”

领“层云”,以“入”统“归鸟”,以“览”绾“众山小”,实属景情融合,熔铸了诗人的激情与抱负!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可见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1]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3]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4]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5]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6]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7]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8]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9]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10]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1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12]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1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14]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5]

【注释】

[1]行人:应征的战士。[2]耶:同爷。咸阳桥:长安西北之渭桥。[3]干云霄:冲上天空。[4]点行:按名册征调入伍。[5]北防河:在黄河以北设防。《旧唐书》:“开元十五年十二月,制以吐蕃为边害,令陇右道及诸军团兵五万六千人,河西及诸军团兵四万人,又征关中兵万人集临洮,朔方兵万人集会州,防秋,至冬初,无寇而罢。”称为防河。西营田:在黄河以西屯田,以御吐蕃。[6]里正:唐百家为里,设里正一人,相当于村长。与裹头:给年幼的被征者包裹头巾。[7]边庭流血:言唐玄宗长年征伐,实行所谓“开边”政策,造成大量士兵伤亡。武皇:本指武功著称的汉武帝,这里指代唐玄宗。[8]汉家:指唐王朝。山东:指华山以东地区,即潼关以东二百一十州。荆杞:两种野生树木,言田园荒芜。[9]无东西:言庄稼稀少杂乱,不成行列。[10]秦兵:关中兵。被驱:被驱赶,调来调去。[11]长者:过路的老人,指作者。役夫:被征的士卒。[12]未休:未罢。关西卒:潼关以西的士卒,即秦兵。[13]县官:官府,指皇帝。[14]青海头:青海湖边,唐代常在这一带与吐蕃作战。[15]声啾啾:象声词,指鬼哭声。

【鉴赏】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天宝年间,唐玄宗实行“开边”(扩边)政策,穷兵黩武,与吐蕃长年征战。频繁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抽丁拉夫,生离死别,田园荒芜,索租征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更使士兵血流成河,埋骨荒野。此诗就是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表现了老百姓们苦于征役的呼声,充满了反战的色彩。

本诗可分为三段。从开头“车辚辚”到“干云霄”为第一段,写作者亲见的亲人哭送征夫的悲惨情景。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被抓来的穷苦百姓一个个穿戎装、佩弓箭,被押送到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们纷纷奔跑哭送,牵衣拦道,捶胸顿足,不让亲人被拉走。而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真是车马人流,哭声遍野,直冲云天。这是一幅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这里,“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词连用,把爷娘妻子们那种家中主要劳力被拉走后的悲怒、愤恨、绝望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从“道旁过者”到“不异犬与鸡”为第二段,诗人以设问方式,让征夫直接控诉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由于“点行频”,频繁地征兵,许多征夫从少年被拉入伍,直到老年“头白”还在“戍边”应战。虽然秦兵能吃苦征战,但常常如鸡犬一样赶来赶去,征夫命运之苦,可想而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对唐玄宗“开边”好战的直接控诉!战争还给后方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虽有妇女耕种,但千村万落,生产凋蔽,荆棘横生,田园荒芜,人烟稀少。这都是“汉家”(唐王朝)征战造成的!作者把所见所闻、前方后方连成一体,全面地展示出战争的罪恶,扩大了诗的内涵,加深了诗的思想力度!

从“长者虽有问”到结尾“声啾啾”为第三段,诗人再次以问答方式揭露战争带来的灾难。“未休关西卒”,征夫久役不得休息;官府急迫催租,租税不知从何而出。从征夫苦和逼租急两个方面揭示了唐王朝穷兵黩武加给百姓的双重苦难!接着,诗人以无比愤慨的笔调写出:生男不如生女好!因为生女还可“嫁比邻”,而生男只得“埋没随百草”,战死荒郊!这一反封建制度重男轻女的社会心理,充分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多么严重的摧残!最后,诗人以哀痛的笔调描绘了青海湖边的古战场上,白骨露野,鬼哭神嚎,阴风惨惨。阴森寂冷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再次照应前面“开边未已”的恶果!

“行”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旧有“从军行”等乐府诗题。杜甫弃旧创新,改为“兵车行”,同后面的“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都是作者“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创的新乐府辞。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三言、五言、七言,甚至十言的句式,以急促、舒缓的节奏分别表现紧迫、愤激、沉痛、哀怨的思想情感,平实的语言,联珠修辞格的运用,使全诗增添了回环往复、沉郁顿挫之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1]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2]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3]头上何所有?翠微勾叶垂鬓唇。[4]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5]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6]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7]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8]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9]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10]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人锦茵。[11]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12]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13]

同类推荐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蒋勋说红楼梦(第四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四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本书把唐诗中有关爱情的篇章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提炼出来,将众多唐诗的佳句信手拈来,描绘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战乱时期的男女邂逅、相爱、分别、重逢的凄美画卷,文笔优美,创意独特,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读者寻回古典爱情之美,并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时,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
热门推荐
  • 悍妻

    悍妻

    她,有一点刁蛮,有一点凶悍,是一朵可望不可及而又带刺的花。她,有一点虚荣,有一点欲望,略带着一些市井之气却不失高傲。她,集美貌、强悍与一身。悍,是她最不愿意听到的,但她的表现?哎……古语有云:悍者,勇也,此为勇武强壮、刚直不阿之士。古语又云,悍者,凶狠、蛮横也,是为恶。不过,所上云云,绝对是西门雪无法认同的。“什么?说我凶悍?”“唔唔唔…天地良心呐!我可是冰清玉洁、貌美如花、人见人爱的西门雪呀……”
  • 泰元龙尊

    泰元龙尊

    天意大陆至强者龙九霄,意外之下重生到东海之滨的一个小镇少年身上,少年不能修行,面临重重磨难,却有着龙九霄灵魂记忆所在,吸收血液能量,破开灵魂中的泰元石,汲取这个诸天位面唯一牛逼的泰元能量,强大崛起。前世白龙魂魄破封,这一世再修青龙血龙神魂,诸龙魂合一,看我踏破诸天位面,成为最强者,天下人的神祇。为什么前世会被她所害,她身后的组织是什么组织,龙九霄与她无冤无仇,却深受她所下的旷世奇毒,这一世一定要了解,斩断所有羁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侠之为刺激而战

    武侠之为刺激而战

    练武是为了什么?强身健体?除暴安良?亦或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只是喜欢与人交战时的那种感觉,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那种刺激到浑身血液沸腾的感觉,当然,期间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钱财,来支撑我武学上的进度。”——王咤
  • 截住狼

    截住狼

    一张源于富士山的明信片,一个神秘的日籍寄信者,一个血性的中国驴友,一段关于希望与绝望的历史史痕——在深邃的山中,风起云涌的绝密对决重现眼前。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中国西南腹地战火凌虐,河南、湖南等战略要地相继沦丧。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丧心病狂地冲击战区要塞,迫使内陆战区节节败退;继衡阳陷落之后,日军驱动战争机器预抵桂林。就在日军将要贯通南亚战场的关键时刻,来至军统网络的绝密情报揭开了一个更大的阴谋。
  •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下)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我在漫威怼飞船

    我在漫威怼飞船

    伊森:我穿越成了惊奇队长?黛西-约翰逊:不,你就是个惊奇弟弟。......这是一个看完打响指4,穿越到漫威世界行(feng)侠(kuang)仗(xu)义(ming)的故事
  • 星源月

    星源月

    几世的轮回,几世的眼泪。这一世,我不会让任何人把你从我身边抢走!乱世起,集万千气运,问鼎苍穹!
  • 墨程

    墨程

    本文主要讲述了贫穷书生张修远辞别家乡,踏上赴余城科考的艰难路程,后历经磨难成为当地的博学的地方官的故事。
  • 将心以旧

    将心以旧

    每一轮阴谋的背后,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不敢直面现实的怯弱。答案,但寻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