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21

第21章 唐诗篇(20)

本诗好比一幅十分精美的图画。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十分动人,特别是画外的诗人形象,令人回味无穷。那寺院传来的报时的钟声,触动作者的思绪;而青山独归的灵澈的背影,勾起了作者的归意。诗人深情,但由于淡泊而不为离别伤感。可见,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适淡雅的意境。

饯别王十一南游[1]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2]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4]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5]

【注释】

[1]饯别:设宴送行。王十一:姓王,排行十一,生平不详。[2]望君二句:在意义上应当是“挥手泪沾巾”在前面,说自挥手告别后,就只能向着长烟阔水望你了。以后四句都从“烟水阔”生出。[3]飞鸟:喻远行者。没何处:指其远行无依。空向人:枉向人,即好友不在,风景徒佳之意。[4]五湖:说法很多,这里指太湖。[5]汀洲:水中平地。白蘋:水草名,花白色。

【鉴赏】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曾在宴会上送别友人之作,重点写与友人送别时的心情。作者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别愁绪之情。

首先,作者的朋友王十一已经乘船远去,小船行驶在宽阔的长江之中。作者远望着烟水茫茫的江面,频频挥手,以表达自己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句“飞鸟没何处”,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担忧。“没”字紧扣“望”字。“何处”

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朋友,思念之情,不绝如缕。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就聚集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五六两句“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既交代了友人远行的起止:朋友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太湖畔后休止,又表达了诗人的心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他到达目的地。在作者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朗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呢!

本诗的最后,作者又从恍惚的思绪中回到送别的现场。“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作者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愿离开,心中有着无限愁绪。情景交融,首尾照应,离别思情,绵绵不绝。

诗人从挥手相别友人要去的地方和将有的经历着笔,把飞鸟、青山、江帆、落日等旅途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最后述说那时还有谁来看见我在江畔望着你的归来呢,深厚的惜别情绪就在这中间表现了出来。可见,作者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为送别增悲,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形容此诗是十分恰当的。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连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到过。其表现手法不落俗套,十分新颖。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3]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4]

【注释】

[1]贾谊: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出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被重用,抑郁而死。[2]栖迟: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用以暗喻贾谊的失意。楚客:流落到楚地的客人,此处指贾谊。[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这两句诗化用了贾谊《鹏鸟赋》的句子。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以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赋中发出了“庚子日斜兮,服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感喟。诗人借用其字面,创造了“人去后”、“日斜时”的倍觉神伤的气氛。[4]怜君: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诗人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鉴赏】

本诗是一首吊古诗,称为唐诗七律的精品。从本诗中所描述的深秋景色来看,诗当作于作者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作者在一个深秋的晚上,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相同的遭遇,使作者感慨万千,因而写下这首诗。

首联:“三年谪居”,只落得“万古”留悲,上写句意勾连相生,呼应紧奏,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像鸟儿那样的凑翅歇息,飞不起来的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流落在异地他乡怎不使诗人“悲”呢?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当时贾谊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二字,写出了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惆怅。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这是吊古人,怜自己。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作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十分高妙。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也写得十分含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楚国的屈原哪会想到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这两句,真切地刻画了诗人抑郁无诉的心境。

尾联的出句,勾画了一幅荒村日暮图。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吹过,黄叶纷纷飘落。这正是诗人所生活的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作品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对句的弦外之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作者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进行的强烈控诉。

作者有感而发,既悲怜古人,又悲怜自己。此诗情感深沉而悲凉,用语含蓄蕴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不平,足以催人泪下。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1]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2]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3]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4]

【注释】

[1]吴公台:故址在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原为南朝刘宋时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时所筑弩台,原名为鸡台。后吴明澈围北齐于江都,重加修筑,以射城内,因称吴公台。[2]摇落:指秋天草木凋零。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入:一作“秋日”。[3]寒磬:寒空中传来的磬声。[4]惆怅:失意,心情不舒畅。

【鉴赏】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作,诗人旅居扬州时于秋日登吴公台而写。诗中以摇落飘零的秋景,衬托游子思乡的情感。夕阳西下、寒磬声声中,诗人看到南朝征战的残垒,面对滚滚逝去的长江水,不禁吊古伤今,惆怅不已。

首联“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写在一个秋风摇落树叶和百草的日子里,作者登上南朝宋刘时沈庆之攻竟灵王刘诞所筑的弩台上的寺庙,顿生思乡的情感。颔联“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然后写寺庙已经十分荒凉,人烟稀少,远望山峰,都在云雾缭绕之中。颈联“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写夕阳沿着旧日的堡垒缓缓落下,寺院中传出的钟磬之声慢慢向空林中弥漫。因时至秋日,秋风瑟瑟,这钟磬之声也似乎带有一股寒意。尾联“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写南朝古迹尚存,人却早已不在,唯有浩浩荡荡的长江,在秋日的夕阳中独自流淌。

本诗作于作者登临眺览,中间四句描绘四周景物,深深地涂上了一层客游落泊,思乡吊古的情感色彩。“寒磬满空林”句尤为传神。诗人利用静与响、空与满的辩证关系,以响显静,以满形空,在全诗空茫思远境界的构成中是点睛之笔。此诗将凭吊古迹和写景、思乡融成一体,对古代兴废的咏叹苍凉深邃,诗意含蓄温和,语句整饬。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1]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2]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3]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4]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5]

【注释】

[1]李中丞:名字不详,中丞是御使中丞的简称。唐时边将往往加御使中丞、御使大夫一类的官衔。汉阳:唐鄂州汉阳县,在今武汉市境。别业:别墅:[2]驱:驱使,指挥。[3]旧业:在家乡的产业。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4]三边:汉以幽、并、凉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轻生:指出生入死,建立功勋。[5]江汉:江汉对举时,指长江和汉水。欲何之:打算向何方去呢?

【鉴赏】

本首诗送给老年失意、回归故乡的将领李中丞的。诗中对他过去守卫边疆的勋绩推崇备至,对他被遗弃的遭遇,则流露出情感上的同情。此诗以昔日之忠勇与今日的落寞交叉来写,语言极为凝练。

作者送别的这位李中丞曾经是功业赫赫的征南将军,当年他率十万雄师挥戈南下。罢官而归时,原籍并无田园庐舍,可见李中丞为官的清廉。年纪渐大时,仍眷念政治清明的时代。当年李中丞在边塞,边塞即不起烽火;他为国抗敌不怕牺牲,只有身上的佩剑知道。如今李中丞要归居汉阳别业,诗人在茫茫江边为他送别,不知李中丞的前途如何。

首联“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写四处流落的征南将军,曾经统帅十万大军。颔联“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写和辞职归来产业全无,到老还留念政治清明的时代。颈联“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十字警策,将李中丞置生死于度外、威武镇三边的形象勾勒出来。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写面对茫茫的江水,日落后将军又将去向何方?

本诗以李中丞的流落无依开幕,以流落无依结束,中间写李中丞的赫赫战功,写得悲凉苍茫,从中表现出对李中丞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悲愤,于意气慷慨中透出不平之感。

寻南溪常道士[1]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2]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3]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4]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5]

【注释】

[1]常道士:生平不详。[2]经行:走过。屐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3]渚:水中小洲。[4]过雨:即雨过之后。随山:沿着山势的自然径路。[5]禅意:佛教指思想上静虑澄心的境界。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鉴赏】

这首诗写作者到南溪山寻访常道士。通过一路上所见的幽静景色的描述,表现出常道士闲淡的生活情调和作者对这种情调的喜爱。

诗一开头:“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写诗人寻道士,一路走去,看见莓苔中有足迹。既然路上莓苔遍布,可见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处。三四句:“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写白云浮进水中的小洲,芳草遮住了紧闭的屋门。这里,既写了远景,又写了近景:悠悠白云缭绕着静谧的小洲,是远景;道士居住地方的门静静地闭着,门外芳草萋萋,是近景。远景近景,都突出了一个“静”字。五六句:“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写诗人观看了雨后的苍松翠柏,又沿着山路来到了水的源头。作者在寻找道士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观看松林的雨后颜色。而雨后的森林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作者并没有说出,让读者自己去领悟。雨后,溪水潺潺,顺着山势,作者自能找到溪水的源头。七八句:“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写溪边的花草似乎也通禅意,面对人们,不再需要任何语言。诗人最后写找到了道士,按常理,二人晤面有很多话说。但诗人与道士,相对无言,这是此诗意趣。

从此诗来看,寻道士只是一个导火线,作者鉴赏道士的隐居环境才是目的。所以说,本诗清新如画,意境清幽,语调自然,显示出作者在写景方面的独特本领。

同类推荐
  • 宁静客栈

    宁静客栈

    高尔斯华绥以小说闻名,他的散文也一样广受好评;题材丰厚,视野宏阔,叙事不拘一格。本书收入若干人物和风景素描与回忆,文论与序跋,书简。书中作品有的以含蓄的笔墨,抒情的调子,再现人物的性格面貌,勾勒出一幅幅肖像画;有的则着重渲染一种意境。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

    谈狐说鬼第一书:跟马瑞芳读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是传世藏书。小说描绘了大量狐仙鬼怪、花妖树精,有吃人不吐骨的面皮恶魔,也有温婉深情的狐仙鬼女;有对社会的尖锐批判,有对丑恶人性的鞭挞,也有对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热情讴歌,一篇篇动人心魂、曲折离奇的故事,令你应接不暇。著名作家、聊斋研究专家马瑞芳教授精选26个聊斋名篇,作精妙讲析,并附录原文,便于一般读者对照阅读。每篇之后设“相关链接”栏目,介绍与本篇相关相近的三个聊斋故事,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马瑞芳,学者,作家。山东青州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主要著作学术专著《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神鬼狐妖的世界一聊斋人物论》《幽冥人生》《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等,散文随笔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主编《名家解读(红楼梦)》,《20世纪中国散文精品赏读》等,曾获全国纪实散文奖、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
  • 三进兴安岭

    三进兴安岭

    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知道相比南方沿海地区,黑龙江开发晚了,落后了。晚开发的地区容易急,容易跟在别人后面往前赶,结果人家走过的弯路很可能再走一遍。其实晚开发也有好处,可以吸取早开发地区的经验教训,少付学费,这其中处理好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重要的一条。我对漠河县的领导说,希望你们的开发建设慢一点,把环境保护好,把自然保护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深山里有口泉眼,涌出的水装瓶就可以卖钱。于是砍树、修路、盖房,等一切弄好,水质已变了。如果不利于环境保护,情愿不要开发,钱不值钱,良好的生态越来越值钱。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赵无极传

    赵无极传

    本书以生动的文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赵无极的无极世界,从他的名门望族的出身,到他气象万千的作品,再到他的标新立异的理论,全书都有出色的表现,当然,传主的人格、爱国情操与独特的追求,也在字里行间得到充分的展现。
  • 玄素与徽

    玄素与徽

    和标签没什么关系哦!划重点!因为没有文章是应该标签化的吧!希望这里有你似曾相识的场景,有你愿意幻想并留在其中的异世界。
  • 你的老婆很傲娇

    你的老婆很傲娇

    俗话说:牙医虐我千百遍,我待牙医如初恋。婚前被牙医虐,她白芷千算万算没算到婚后还要被牙医虐。问白芷婚前怕什么,答: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妈逼相亲。问白芷婚后怕什么,答: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腹黑男王臣。第一话,白芷:“你是不是喜欢我?”王臣:“不喜欢。”白芷:“那还好,我也不喜欢你,如果你喜欢我,我会很内疚的。”王臣脸上流过几道黑线。第二话,白芷:“老实交代,上次在你休息室里坐着的漂亮姐姐和你什么关系。”王臣:“没关系。”白芷:“你骗人,我都看见她对你眉来眼去了,还不承认。”王臣:“我的整颗心都被你占的满满的,装不下别人了。”白芷得意的拍了拍他的头,像对小孩一样说:“乖,睡觉吧。”第三话,王臣想要躺床上休息,白芷死活不让。拽着被子占了一大半的地方。“白芷,你又抽什么疯?”掀开被子就躺到里面。“什么味道?”白芷特别尴尬。“我刚刚放了个臭屁。”看着脸越来越黑的王臣,白芷心虚的说:“我都让你先别进来了。”总之白芷自从遇到王医生以后,老虎变成猫。都市,甜宠,总之是一个腹黑牙医与糊涂女作家的故事
  • 王妃是个扫把星

    王妃是个扫把星

    叶萧寒很郁闷,身边的这位兄弟,你能不害我吗?我来算算,害我差点淹死,差点摔死,差点被蜜蜂遮死,我都数不过来了,求求老天爷,快点让我甩开这个坑爹的拖油瓶吧!可算到地方了,小兄弟,咱们江湖再见吧!过两日,咦,你怎么变女的了,又过两日,咦,你怎么变成大将军府的小姐了,又过两日,咦,你怎么又换身份了?啊,求求你,告诉我,你到底是谁?且看总在变换身份的柳念依与不变换身份的叶萧寒的爱恨情仇。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的世界·“游戏骑士999”系列:智斗蜘蛛女王

    我的世界·“游戏骑士999”系列:智斗蜘蛛女王

    “游戏骑士999”得知:只有先知能拯救《我的世界》。于是他和朋友开启了寻找丛林神殿先知的旅程。HIM派遣蜘蛛女王率领军队企图阻挡“游戏骑士”,摧毁村民。“游戏骑士”能否带领队伍找到先知?面对邪恶的蜘蛛女王,他是否有胜算?在遭到HIM威胁的生死存亡时刻,他又会作何选择?
  • 菩萨睒子经

    菩萨睒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吧,其实我是主角

    好吧,其实我是主角

    “我,姜正,穿越了!”我,王核桃,被姜正坑了!“我,姜正,不是主角……”你,必须是主角!“好吧,其实我姜正,是主角……”——请叫我“分割线”同学——这是一本脑(luo)洞(ji)大(hun)开(luan)的奇(hu)思(si)妙(luan)想(xiang)的小说。是精分作者的一次成功的尝(zuo)试(si)。
  • 走进梦想小镇

    走进梦想小镇

    万科得意之作,王石亲笔作序推荐!以内容和文化为基点,打造最温情的桃源小镇!当代人居的“乌托邦”是如何做到的?又为何引起国内外建筑大师的极力追捧?良渚文化村是万科集团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历时14年多,单项目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不仅吸引了大卫·奇布菲尔德、安藤忠雄、丹尼尔·李布斯金、保罗·安德鲁、原研哉等国际设计大师的垂青追捧,更被王石称为“一个代表万科未来的作品”,被绿城宋卫平带150名高管学习并称赞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项目。本书内容故事性强,诸多社区运营的问题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来,又深刻剖析了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问题,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