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32

第32章 唐诗篇(31)

三四两句通过虫声写月夜中透露的春意。本首诗最传神的诗句是末句“虫声新透绿窗纱”。而此句之妙全在一“新”字。夜半更深,夜寒袭人、万籁俱静之时,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受到了夜气中所散发的春的信息,从而清脆地、欢快地呜叫;而虫声又“新透绿窗纱”,让作者感觉到春天的到来。作者被虫儿欢快的鸣叫所感染,不禁联想到春回大地的美好画卷。“偏知”的主语应该是试鸣新声的虫儿。“新”不仅表达了期盼冬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的新鲜感、欢愉感,而且与“偏知”相呼应。

作者构思新颖,独辟蹊径,选取很少为人写的月夜来写春天的来临,从虫声中感受春的消息,从寒气袭人中写出春的暖意。作者还具有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一二两句是静态描写,三四两句是动态描写,“虫声”打破了万籁俱静,“偏知”、“透”、“绿”让读者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感受到作者的欣喜。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2]

【注释】

[1]金屋:华美的宫室。《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做太子时,其姑母承诺把女儿陈阿娇许配给他,他高兴地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2]不开门:因无心观赏那快要消逝的春光,而房门紧掩。

【鉴赏】

本诗主要抒写宫女触暮春之满地梨花而生失宠后的怨恨之情,也表现出作者自己不遇之时的内心烦恼。

首句点时,写时间之晚。室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的到来,变得越来越昏暗。既写“日落”,又写“黄昏”,加重了傍晚的昏暗,首先就营造了孤独、凄凉之氛围。

次句点人,同时点“春怨”之题。“金屋”活用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禁锢在宫内的少女。“无人”既可理解为无人宠幸,也可理解为室内无人。“金屋无人”表现了昔日的恩宠和今日的被弃,处境是如何大不相同。“泪痕”即指长期流泪而形成了印痕,说明流泪是常事,说明孤寂已使宫女十分伤心。

第三句写季节已逢暮春。暮春时节,百花凋残,庭院空空如也,宫女此时所处的环境也一片凄凉。照应了次句,宫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注定要以泪洗面。

第四句直承二三两句,对其补充和引申。梨花遍地却无心欣赏。因“春欲晚”,所以“梨花满地”;因“无人”,所以“寂寞空庭”、“不开门”。“不开门”一定与世隔绝,更加重了孤寂程度。景色衰败则宫女姿容憔悴,无人寻问用落花作比,怨情隐含其中。

本诗由内到外,由近到远:一二句写屋内,三四句写庭院;从屋内的黄昏将至写到屋外的晚春落花,从近处的无人写到院空门不开。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赋予“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等词以宫女命运和凄凉心境的象征意义。全诗以第二句为中心,层层衬托宫女心中的怨情。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寓居丹阳(今江苏南京)。天宝十五年(756)进士及第,授无锡尉。大历初(766),王缙为河南节度使,辟掌书记。后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仕终右补阙。“大历十才子”之一,喜与方外交游,诗中多写宦游漂泊的感慨和隐逸山水的闲情。《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1]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2]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3]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4]

【注释】

[1]马邑:秦所筑城名。龙堆:白龙堆的省称,指沙漠。[2]层城: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借指京城。[3]论:表露、倾吐的意思。[4]元戎:犹言将军。勒:刻石。燕然:山名。

【鉴赏】

本首是一首思妇怀念出征丈夫的之诗。诗中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与渲染,更显示了其思念之切。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马邑龙堆在这里泛指边关征战之地。这两的意思是说,新年到了,莺燕等各种鸟儿在欢快地啼鸣。但我的夫君却远在几千里外的边关征战。新年快到了,春天的欢快热闹与闺中思妇的独处及其夫君的远在边关作了对比,更显示出思妇的孤独与寂寞。“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这两句是承前两句而来的,具体地写出了思妇家住的地方在京城,而且与宫苑为邻,但思妇的心却随着明月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夫君征战的地方。“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这里的“锦字”出自《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沙漠),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这两句意思是说机中织的回文锦字在表露着长久不能见到自己夫君的深深思念,楼上临窗开放的鲜花好像在笑我的孤枕难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这里的“窦车骑”指窦宪。《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为车骑将军,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这两句诗直接写出了闺中思妇的心声,什么时候才能像窦宪一样打败匈奴回到家里与我们团聚!

本诗既写出了思妇对自己长年出征在外的丈夫思念之情,也表现了对战争早日结束的盼望,还包含着对战争的不满与反对之情。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鲁山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764)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在诗歌创作上,他极力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形式主义诗风,平生不做近体诗,古诗也平直朴素、简淡自然、自成一格。内容多讽喻时政,反映民生疾苦。

贼退示官吏并序

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1]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2]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3]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4]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释】

[1]井:即“井田”。井税:这里指赋税。[2]戎旃:军帐。[3]典:治理。[4]委:率。刺船:撑船。

【鉴赏】

本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的前序说明了作诗的原因。癸卯年,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少数民族“西原蛮”发动了反对唐王朝的武装起义,先攻占了道州,第二年,又攻占了永州和邵州,却放弃了再次攻占道州的机会。诗人这时正好在道州任刺史,诗人认为,“贼人”没有再次攻打道州的原因是“伤怜”百姓而已。贼人都知道同情百姓,而朝廷派下来的征税的官吏却依然横征暴敛,不顾人民的死活。愤慨之余,诗人留下了这首讽刺诗。

全诗共分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岁太平日子,生活的闲适满足,其中“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很有陶渊明诗歌的韵味。七至十四句为第二段,写“贼人”不攻打道州的原因,说明像盗贼之辈尚有哀怜之心,为后来对比官吏的残忍做铺垫。十五至廿句为第三段,直接抨击官吏,用“岂不如贼焉”表达了对于不体恤人民的使臣们的愤怒。最后四句为第四段,表明自己的心志:宁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能臣干吏”来迫害贫苦百姓。宁愿“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过恬淡平静的生活。

这首诗直陈其事,不尚辞藻,不事雕饰,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具有一种自然天成之美。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1]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2]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3]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释】

[1]漫叟:元结的别号。疑:似。长:犹助兴。[2]樽:酒杯;沼:水池,引申为酒水。历历:井然有序,清清楚楚的样子。[3]舫:小船。

【鉴赏】

元结在唐代宗时期,曾任道州刺史,在其间他作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之诗。在《石鱼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乃命湖曰石鱼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又有诗云:“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本诗同样也表现了诗人对石鱼湖的喜爱。首先三句把石鱼湖和洞庭湖来对比,气魄很大。其实,石鱼湖之大是在作者的心中,而不是它的外表,是由于作者如此的钟爱石鱼湖,因此石鱼湖在作者的心中就和洞庭湖一样的浩淼无比了。四到八句纪实,虽然没有惊人之语,却也正好反映了元结叙事平易的诗歌特点。诗的结尾耐人寻味,“酌饮四座以散愁”正是作者对现在不满与无可奈何。可是,喝酒解愁只能暂时地麻痹一下自己,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作者苦闷主要来自他悲天悯人的平民思想,而在当时,要统治者关心民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就只能幻想归隐山水之间,求醉以解千愁了。

本诗的格调清新、风格朴素、平易自然、不拘形式,充分表现了他自己独有的诗歌创作风格。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任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盐铁判官。其诗多登临纪行之作,“不雕不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唐才子传》)。有《张祠部诗集》。

枫桥夜泊[1]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

【注释】

[1]枫桥:位于今苏州市城西。[2]姑苏城:苏州的别称。寒山寺:因名僧寒山而得名,亦位于苏州市城西,距枫桥约三里。

【鉴赏】

在一千二百多年,在江南水乡的深秋之夜,一个游子从停泊在枫桥边的舟中睡醒过来,四顾旷野茫茫,天霜水寒,耳畔钟声余音缭绕,凄清、惆怅、感动……诸般思绪涌上心头,不禁吟诗一首,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

首句从视觉、听觉、感觉三面写夜半时分的景象,月亮落下去了,树上的乌鸦啼叫,清寒的霜气弥漫在秋夜幽寂的天地。三个主谓短语并列,以简洁而鲜明的形象,细致入微的感受,静中有动地渲染出秋天夜幕下江南水乡的深邃、萧瑟、清远和夜宿客船的游子的孤寂。

枫桥所在水道,只是江南水乡纵横交错的狭窄河道之一,并无茫茫江面。“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一说是当地有两座桥,一是江桥,一是枫桥,江枫指二桥。但“江枫”二字本身的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了我们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姑且想象出一片空阔浩淼的水面,(或许这也正是作者当年的想象),岸边有经霜的红枫,水中渔火点点,舟中游子满怀愁绪入眠。山川风物自有它的情致,夜泊的主人公也自有他的情怀,主客体相对独立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而优美的艺术境界。三四两句写半夜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在深秋苍凉静谧的夜空,骤然响起悠远的钟声,该对愁卧舟中的游子的心灵造成多么大的震撼。而这钟声来自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的积淀,包容着佛性的旷达,“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刘学锴语),以至今人犹对唐代寺庙是否半夜鸣钟还辩难考证。足见这首诗影响深远。

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优美简洁,物象的选择动静结合,明暗相衬,结构上对仗工整,照应严谨,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幽远的夜泊愁眠的艺术意境,极富韵味。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天宝十年(751)进士,曾任蓝田尉,终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其诗作虽与现实相距较远,但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有《钱考功集》。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1]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2]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3]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4]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5]【注释】

[1]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传说是黄帝升仙之处。杨补阙:生平不详。补阙是官名,有左右补阙。[2]带茅茨:带,这里作环绕讲;茅茨,茅盖的房屋。薜帷:对帷幕的美称。《楚辞·九歌·湘夫人》:“网薜荔兮为帷”。[3]怜:喜爱。[4]鹭:水鸟,翼大尾短,颈、腿很长。[5]萝径:门前女萝掩映的小路。期:相约。

【鉴赏】

作者擅长写景,在他的不少写景的句子都为评论家所称道。这首《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也以写景著称。本首诗是一首邀约的诗,意在约杨补阙来书斋小叙。

同类推荐
  • 回望一路走来

    回望一路走来

    她的经历,得到了网络25000000次转发。一幕幕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再次上演。当繁华落尽,留下的是一颗淡然的心。马冰情是个传奇,她的经历,即便是耄耋之年的老者看来,也会感叹不已:幼儿园被开除四次;学生时代,她既是学校中的“大姐大”,也是全年级第一名;她曾投资酒店、养大车跑长途、承包工程,当时她仅仅是个还在上学的小女孩;家庭迭遭变故后,她屡遭劫难,经历无数坎坷,当时她还未满20岁……《回望一路走来》是马冰情首部随笔集,她的勇敢、成熟、坚持、智慧,远远超过同龄人。在历经大喜大悲之后,她懂得了人情世故;繁华落尽,沧桑过后,生活复归于平淡;回望一路走来,她的心中留下的是一份坦然与从容。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以古代送别为创作主题的一类诗歌作品,其特点在于借助历史抒写送别情怀或发表议论。从送行者一方讲是“送”,从离别者一方讲是“别”。 从古至今,“送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选录历代怀古诗词300首,其中包括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等各朝代的名家名作。从时间上说上起西周,下迄明清;从空间上说,送别所涉及的地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本书除送别诗之外,还选录了一些送别词。送别词是对送别诗的发展,将送别诗、词并录,可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了解送别文学的全貌。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散文集,分为六十二篇,文言写就。写于其流寓重庆乡间时期,笔下描绘的都是乡间寻常风物、人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火星畅想

    火星畅想

    收录世界关于火星的公版优秀小说,仅为分享而已。
  • 与地球同龄的奶爸

    与地球同龄的奶爸

    他有着从地球诞生至今,每一世轮回的所有记忆。世间三万六千行,上至帝皇,下至乞丐,所有经历全都历历在目。现在,他独自抚养着六岁的女儿……他只想看着女儿笑就好,其他的,世间一切事,跟他有什么关系?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只要地球不灭就好。ps:日常文,除了日常就是日常,还是日常,哪有那么多大事。
  • 原来爱你那么疼

    原来爱你那么疼

    柳灵竹和萧翎清结婚五年了,可是男人对她始终不闻不问,要不是当初她的肾脏救了他心爱女人一条命,恐怕她连接近他的机会都没有,她爱的多可悲,爱得越深,心里越疼……
  • 人道是卿守天下弃君去

    人道是卿守天下弃君去

    “皇后,你告诉朕,这么多年夫妻情分,竟也抵不过一个皇后之位?!”“皇上,你错了。我莫家乃忠门良将之后,世世代代守的无非是一座江山、一个天下,至于谁是君主,又有什么关系?”“呵……如此,倒是朕自作多情了?”“皇上生性柔懦,无以治天下,自当贤者居之。彼时新君登基,我莫家定不辱使命,还天下太平盛世!”“哈哈哈,枉朕还深信一生一代一双人,当真是教人两处销魂啊……”公元431年,熹国——灭,同年邑王登基,改年号为贞顺元年。
  • 雪方

    雪方

    一朝涅槃,神骨俱幻,“我本说过,这天上地下,还没有女子能入了本神的眼,如今,却为了你,占据了这颗心。”“雪舟,怕是承不起殿下福泽。”
  • 生鲜都市

    生鲜都市

    货架上的生鲜肉质,摊贩间的腐质小货,床边的黑影,街上的行人,路灯下的歌者,镜面里的鬼脸;当异闻与现实难分难解,再见这世界,便已是他乡。
  • 首席深爱

    首席深爱

    “轰——隆——隆”斜斜的一道道银色闪电划破了A市漆黑的夜,暗如泼墨的天空像被撕裂了一般,一瞬间亮如白昼。伴随着响彻大地的滚滚巨雷,暴雨倾盆而下。临海而建的帝豪大饭店是本市唯一的一座六星级超豪华酒店,其极度奢华的程度自然令人叹为观止,处处金碧辉煌灯火通明,更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城堡,丝毫不被外面的狂风暴雨所影响。此刻,帝豪顶层的001总统套房内只灯未开,一片乌黑。借着忽明忽暗的闪电光芒,可隐约看到床上,少女身体若隐若现。“下这么大的雨,他应该不会来了吧。”骆晴晴好想拉过旁边的绒毯遮掩一下身体,可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在我家,最优秀的男人在我家。第一次和母亲心有灵犀,是我九岁那年暑假。有一次,姥爷带着我去大姨的新楼里住。晚上我睡觉时,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了个陌生的地方。我跪在一个穿着龙袍的人面前,对他哭着喊:“求你救救我妈妈,求求你。”他笑着说:“你妈妈不会有事的,你回去吧。”醒来时,枕头湿成一片。天刚蒙蒙亮时,我一个人悄悄地拿着包,跑下楼,坐着三轮车回家。进屋时看到……从写的东西第一次在报纸问世到在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我努力地奋斗着。如今,我决定出版一本书。写完稿子交给出版社后,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出版物给母亲寻找名医!我祈祷,幸运会降临在妈妈身上,还给善良的她应得的美丽。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