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200000033

第33章 唐诗篇(32)

诗人在本首诗中向杨补阙描述了谷口书斋的幽静、清新的景色,促使杨补阙践约光临到来。在客观描述中,每句都注意动词的提炼,使静态的介绍饱含赏鉴的意味,显得生动跳跃。

首联:“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写泉水绕着我的茅舍,霞光映照帷幔般的薜帷。颔联:“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写新雨过后青竹更苍翠,夕阳笼罩下的山色更加秀美。颈联:“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悠闲的白鹭早早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尾联:“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写家童打扫好了满是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只等他如期前来。

本首诗大部分篇幅写了书斋及其周围的优美风景:书斋被围绕在谷口的泉水和沟壑之间;云霞从书斋外墙的薜帷间升起。可知书斋处在山中高处,十分幽静。书斋附近,有浓密的竹林,雨后翠竹新鲜可人;傍晚时,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景色十分美好。白鹭因闲无事,常常很早就栖息了;花开在高山中,凋谢得更迟一些。这六句写出了书斋附近的清幽风景。到了结尾,作者点出原来他与老友杨补阙约好,邀他来书斋赏景。

作者以清秀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中风景图。此诗写景十分茜秀,句法也很工整。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附近)人。登天宝十三载(754)进士第。曾两度为节度使幕僚(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官至中书舍人。为“大历(766-779)十才子”之一。据孟綮《本事诗》载,唐德宗曾赏识其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亲自提名任命他为皇帝的秘书知制诰。韩诗多为送行赠别之作,在当时颇负盛名。《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寒食[1]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

【注释】

[1]寒食:《荆楚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2]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3]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燃烛。五侯:东汉桓帝时的五名把持朝政的大宦官。

【鉴赏】

寒食是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流传下的一个传统节日,大约在清明前两天,是晋文公为了思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代人很看重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止生火三日,只吃糕团等现成食物,至清明始准举火,故名寒食。按唐制由皇帝传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宣示皇恩。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作者在长安街头闲游,被眼前的暮春景物所迷住了,一直到傍晚的到来。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作者感慨万分,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写下《寒食》。

本首借古讽今的讽刺诗。作者写道:暮春的长安城热闹繁华,到处都飞舞着雪一样的柳絮,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苑中的柳条。太阳落山,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那袅袅的轻烟啊,首先飘散进入了五侯的家中。汉宫,暗喻唐宫。五侯暗喻唐朝的政要。唐代诗人惯于在作品中借用汉代的典故,实指唐代当时的事。唐代自中期以后,几位皇帝都信任宦官,以致他们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正直之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便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传蜡烛”,即是分火以赐近臣,然而不说遍赐近臣,独说赐予五侯,对皇帝厚待和亲信宦官作了辛辣的讽刺。

这首诗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生动的形象。“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传诵千古。“春城”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词,但当时却是作者的独创,新颖别致,而且十分符合实际景色。“无处不飞花”以双重否定的句式来强化无边的春意,毫无斧凿之痕,足见炼句之功夫。三四句讽刺皇帝的偏宠,却不发一句议论。讽刺之笔,深藏不露,讽刺之意,又显露不晦,艺术手法高超。

司空曙(约720-约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曾举进士,入剑南节度使韦皋幕府。官水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或表现幽寂的境界,或直抒哀愁,较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有《司空文明诗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1]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3]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4]

【注释】

[1]云阳:县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绅卿。”韩愈四叔名绅卿,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2]乍:突然。翻:反。各问年:互相询问年岁。[3]孤灯两句:出句写深夜,对句写破晓。两句通过写景,表现了夜不能寐的复杂心情。[4]惜:伤心。共传:互相举杯。

【鉴赏】

本是一首惜别诗,作者首先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本诗是旅途中所写。抒写作者与朋友多年睽隔,乍逢又别的触感。“几度隔”与“明朝恨”的尖锐矛盾,形成了似梦的情怀、如幻的景色,从相逢到离别的情绪变化,即暗含于其中。诗的脉理细腻,为大历诗人的一般特点,惟因情真意切,故无丝毫痕迹之感。

首联“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写作者与朋友江海一别,远隔千山万水,离别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相见了。颔联“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写多年不见,忽然重逢,不以为真,反而怀疑是在梦中;人事沧桑,匆匆过了很多年,都不记得对方的年龄了,在悲叹中互相询问。颈联“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写老友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在客舍中,孤灯寒照,各叙平生:客舍外竹林幽深烟雾起,为作者与朋友的重逢增添了一份凄凉,也为明天的又要离别添了一份悲伤。尾联“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写作者和朋友都非常珍惜这次的重逢,相互举杯,共饮这惜别离酒。

此诗朴素真挚,既写出了老友重逢的喜悦,又写出了对动乱岁月相见甚难的感慨。尤为诗的第二联“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和李益“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均为后人传诵的名句,也为久别忽逢的绝唱。“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也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句。

喜外弟卢纶见宿[1]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3]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4]

【注释】

[1]卢纶:和司空曙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是司空曙的表兄弟,诗歌工力与司空曙相匹。见宿:过访并住宿。[2]雨中两句:以秋天雨中的黄叶比灯下人的容颜和景况。[3]独沉久:长久地孤独沉沦。[4]自:本。分:情谊。蔡家亲: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一作“霍家亲”。

【鉴赏】

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艰难,家境清寒。本首诗正是作者在这种境遇中写作的。

首联“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是作者自叹家道衰落,旧业不多,因而穷居无邻。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写在雨打黄叶的夜里,只有孤独的、头发已白的作者。这里的“雨中黄叶树”和“灯下白头人”是紧承首联的“荒居旧业贫”和“静夜四无邻”而言的。前四句写自己荒居之苦,描述了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场面,这场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尤其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形象鲜明、含义深刻、感情悲凉。有了这样的气氛渲染,更加衬出了亲友情谊的十分可贵。

颈联“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写外弟卢纶来拜访,使作者十分高兴:以我这个长久沉沦的人,多次蒙你来看望,我怎不感到惭愧!尾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写作者和卢纶原是至交,自有缘分,何况彼此还是表亲!

后四句直揭诗题,写外弟见宿之乐。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末两句直抒心情,恳挚动人。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说,这首诗“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可见,诗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正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本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僧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出家为僧,法号皎然。久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他是唐代文名最高的僧人,和韦应物以及较晚的刘禹锡、李端等均有交往。他的诗主要以山水、宗教为题材,诗风闲雅。还有一些描写边塞和男女恋情的作品。他的论诗专著《诗式》在古典诗论中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一定的影响。有《皎然集》,一名《杼山集》。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1]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2]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3]

【注释】

[1]带郭:绕郭,接近城郭。[2]著:开。[3]报道:

回答说。

【鉴赏】

陆鸿渐,名羽,终身不仕,隐居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王”、“茶神”。他是作者的好友。本诗大概是陆羽迁居之后,作者过访未遇而写。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两句写陆羽新迁之居的位置及环境。意思是说陆羽新迁居的地方虽然离城郭不远,但通往其处的小径两旁还是长满桑麻(农作物)。这不禁使人想到“把酒话桑麻”、“但道桑麻长”等充满田园风光的诗句。“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陆羽新居旁的篱边已种上了菊花,但因为是秋天,所以还没有开花。这自然不只是在写菊花,它暗含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现了陆羽的高洁的志趣。已经来到陆羽新居的门前了,作者便“叩门”了,但“扣门无犬吠”,他自己则“欲去问西家”。这两句写得异常地生动。叩门半天之后,没人应答,也无犬吠,他想他的朋友大概不在,想转身回去。但又想到自己远远地跑来想跟他畅谈一番,这样不遇而返有些遗憾。于是,他问西边隔壁的人家他的朋友哪里去了。这位邻居的回答很有情趣:他又到山里去了,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是太阳快下山了。“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把邻居对陆羽怪异行为的不能理解刻画得非常生动。同时也衬托出陆羽的悠游山林,超尘脱俗的风姿。

这首诗根本就没有直接写陆羽,但已从环境的描写和邻人的对答中而显示出了这位隐士的生活和情趣。这首诗是散律,不拘泥于对仗,具有流畅自然的韵味,显示了作者的诗歌风格。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曾依皎然读书。大历五年(770)进士,初授校书郎,以疾辞官。后起为杭州司马,以厌烦官场俗事,弃官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寄赠之作,才思敏捷,颇受时人称道。《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鸣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1]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

[1]金粟柱:柱就是弦乐器上安弦的轴,其上饰以金粟,故名。玉房:对房室的美称。

【鉴赏】

本首诗是讲述少女恋情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误拂弦”)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正在热恋中的少女的形象。

同类推荐
  •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由97个小节组成,每一个小节长短不一,长的有数千字,短的只有一句话。97个小节采用了类似音乐中的“赋格”或者“卡农”的方法,不同声部反复交替吟咏同一个主题,每一节的开头都是“有一个女人,”紧接着是“她爱我”“她恨我”“爱”“恨”反复交替。这些描写展现了参差多态的女性和男女关系,既有爱的体验和两性的冲突,也有激情的游戏,以及自我意识的碎片。作者艾斯特哈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笔和广博的学识,精辟从容地探讨这个永恒的话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视角。作者的文笔精致优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 一个传奇的本事

    一个传奇的本事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书系之一,收入沈从文写人怀人的文字。第一辑主要以《记胡也频》《一个传奇的本事》(写自己的表甥黄永玉)两篇为主,另外多为写文学圈中人如孙大雨、靳以、司徒桥、陈翔鹤等;第二辑则为论述冯文炳、闻一多、许地山等文学创作的文字,知人论世,也是和写人结合在一起,文字非常感性,所以一并收入集中,从中可见出作者对人事、对文学的看法。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 胡适诗存

    胡适诗存

    《胡适诗存》是1989年整理成册的,其中收录了由胡适创作的多首诗歌。
  • 许地山散文精品

    许地山散文精品

    许地山散文以其特有的宗教情结,短小的形式,丰富诡奇的联想,深邃的人生哲理,精彩地表现了他散文创作的独创性。其选择题材和创作技巧别具一格,不仅开拓了新文学的描写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新文学的创作方法。《许地山散文精品》主要编辑了作者的散文歌作品。
热门推荐
  • 知风和树

    知风和树

    遇水则惊,却好听雨。手有拂尘,拂尘拂世。世语千秋,得遇鸿雁。驾鹤九重,红线已缠。孤悲于北,孤鸿相陪。红衣素发,江边听水。毕方来时,归去升仙。及汐于北,水中有鱼。雪衣乌发,遇水方动。千年之孤,囚于一隅。毕方划空,随行九重。九重之重,迁户江北。隔水相望,魂断愁肠。得有因缘,雪中传音。方始闻彼声。
  •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是电台主播、新锐青年作者——许七年的首部讲述关于“青春”“勇气”“爱”的中短篇疗愈故事集。全文生动地讲述了七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或是两小无猜,或是情窦初开,或是携手共度一生,或是相见从此路人。有撩有愈,哭笑兼得,欢脱又不失温情的写作风格给读者带来既戳心又暖心的阅读感受。这世间的恋爱百转千回,遇见都是天意,拥有便是幸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天星辰之缥缈录

    九天星辰之缥缈录

    本是长安城内富甲一方的叶府大少爷叶凡天,却互遭变故,流放乱城,成为废人在师父上官羽的教导下成长,在一次历练中进入一个秘境,从此他的人生逐渐的发生逆天的改变
  • 吐槽回忆

    吐槽回忆

    这大概是在校的一写吐槽吧,学习成绩超级烂的我在花一样的年纪干过的事。纯回忆。
  •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是继《不日记》之后的第二次结集出版。“不日记”是陈子善先生在《文汇报·笔会》开设的专栏名,顾名思义“不是天天写的日记”,专栏内容多记录作者与作家闻人的交游,兼记文坛雅事。陈先生自言“话题相对集中,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鄙见”,“偶尔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西洋音乐之类”。这本书还附有22张现代作家初版初印的作品书影、手稿。封面图片为陈子善先生猫咪陈多,扉页贴有小猫藏书票,可供读者赏玩。
  •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牌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牌

    展惕一名高中生,以idChineseADC盘踞在韩美两服的最强ADC。为何冠军都是别国的?国服的水平不够?莫知啊……一切从一场车祸开始!(申明一点,这里的赛场赛制是我重新构思的新面貌,有些是取决于现实的资料,但有些我注入了新的思路,还请各位书友不要拿现实里的来一一对比。)
  • 绝仙天帝

    绝仙天帝

    云毅:“如果可以,我真的只想安静地修炼。”系统——一年之内走出大荒!否则抹杀宿主。绝仙圣体——荒古之后难以修成,已成“废体”。神秘人影——神秘人影挥出道道银光,带云毅闯进大帝古棺。......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云毅?PS:这是一本披着系统文皮子的玄幻布局流慢热文,主角不逆天,也就亿点点
  • 我是许仙

    我是许仙

    关于我们村里未婚青年黑豆的故事,可以从他请人在平台上装了那个锡锅之后说起。那一天,两个招摇撞骗的城里人忽然来到了我们村子里。他们开了一辆破车。起先他们并不说话,只是变戏法似的从车里拿出什么东西,三拼五凑的,就拼成了一只银光闪闪的锡锅,他们给锡锅梳了只辫子,然后把它接到了黑豆家的电视机上。本来,我们村的电视一般只能收到省里的节目,先是全国新闻,再是本省新闻,每天都这样,一成不变,只有中间的广告,才让我们看得有点兴奋。县电视台的节目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县长,然后是点歌,做生日了考上大学了结婚了,都有人点歌。刚开始黑豆天天看,后来也不愿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