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1200000012

第12章 夏季之节气(1)

“夏满芒夏暑相连”说的是夏季里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六个节气。从农事活动看,夏季以田间管理为主,即所谓“夏耘”,总体上比春种相对轻闲一些,但仍有一些夏种作物需要操劳。在衣食起居上,人们以防暑消夏为要。

1.立夏

立夏意为夏季的开始,是夏季第一个节气,也是早期形成的八节之一。交节日期在公历5月5日-7日之间,太阳黄经为45°。此时节的物候标志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这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温度和湿度都适宜作物生长需要。尤其是雨水的多寡与迟早将直接影响日后收成,民间有“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等农谚,言明立夏日及时雨的重要。同时,适当的田间管理也必须跟上,所谓“立夏三日正锄田”,“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与立春一样,立夏也曾是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古称“立夏节”。据《礼记·月令》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举行如此隆重的“迎夏”仪式,意在表明天子对天的仰赖与敬重,希望能够奉天承运,求来膏泽与万民安享。

如今,立夏日的祭天祀神习俗早已不再,但尝新、求吉等习俗仍在民间流传。立夏尝新习俗明代即有,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所尝的“新鲜”时令物产有青梅、樱桃和鲜蚕豆等。贵州一些地区所尝之新是年后春种以来第一次收获的马铃薯,尝新时还要杀鸡宰鸭,祭祖神,感谢祖神保佑,庆贺丰收。

立夏以后,暑热将至,呈阳盛阴衰之势,各种蚊虫病菌极易滋生,人的体能消耗也逐渐增大。人们在立夏日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求吉做法提早预防病患。云南宣威地区立夏日有在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祟,围灰于墙脚以避蛇之俗。江苏南通一带则时兴立夏日给孩子胸前挂蛋驱祟的做法,有的还在蛋上画些图案,小孩子可玩斗蛋游戏。浙江建德地区有“立夏日,吃补食”习俗,补食为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烧鸡等滋补品。宁波地区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辽宁大连地区流传有立夏日早晨煮食鸡蛋可防“苦夏”的习俗,“苦夏”可理解为人在夏季身体消瘦、精神不振的“苦”形态。

另有消夏解暑习俗与进补食俗相应。主要是饮冰水、吃凉食和瓜果等。古人早就有冬季贮冰于窖中,以待夏用的做法,朝廷还专门设有掌管贮冰启冰的凌官。明《帝京景物略》卷二有腊八日,“纳冰窖中”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的记述。清《清嘉录》对立夏日食冷饮习俗也有相关记载:“士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水‘。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称’冰杨梅‘’冰桃子‘。”苏州地区有立夏节喝“七家茶”以消暑的习俗。凉粉、酸梅汤、瓜藕等爽口之物都是立夏日的节令饮食。

防暑消夏是立夏日多种习俗的核心所在。民间还有立夏日称体重习俗,该习俗多适用于孩童。江苏一些地区立夏日午间给孩子称体重时,有时还放块石头以增加重量。称时,秤砣只能向外推,不能往里移,报数时就高不就低,尽量凑成整数。用这种“数字化”手段提醒人们强身健体,努力增重,避免出现“苦夏”情形。

如今,作为节日的立夏习俗基本上呈式微形态,传统节俗的控制力也早已弛懈消隐,生活的随意性增强,依俗“过”此节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节俗内容都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适时提起说说而已,或者也偶尔践行一二,图个新鲜感觉。

2.小满和芒种小满

太阳黄经为60°时,正值公历5月20日-22日期间,此为小满节气的交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即指农历四月中旬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的子粒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即“小得盈满”。这一时间段,气温由暖转热,晴天多,光照充足,蒸发量增大,容易出现旱情。在农事活动上,应抓紧对夏熟作物的虫害防治工作,同时也要抓紧夏种作物的播种与早期管理,农谚有“立夏小满正栽秧”之说,尤其是“蓄水如蓄粮”的稻作农业区的关键农时阶段。

芒种

公历6月5日-7日时,太阳到达黄经75。,进入芒种节气。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类作物种子开始成熟,即将进入收割阶段;谷子、黍稷等夏种作物的播种期也随之到来。抢种抢收的同时,还不能误了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这是夏季里农活最繁重、农民最忙碌时期,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忙种”,有“芒种忙忙种”之说。长江流域为“割麦栽秧两头忙”,华北地区是“收麦种豆不让晌”,东北地区则有“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之农谚。说的都是要抢占农时,及时收,趁早种,既保证前期收获顺利归仓,也为后种作物预留出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足够的生长期。进入芒种时节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陆续进入多雨季,晴天较少。适当的雨水有利于夏种作物的发芽生长,但对夏收作物的收割、翻晒等有不利影响,农谚有:“芒种天旱麦得收,夏至有雨稻大收”的经验总结。正因如此,人们要“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形象地传达出人们赶在雨季来临前“如救火”般,从“龙口”“把粮夺”的紧张与智慧。

3.夏至

夏至节气开始于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黄经为90°。夏至为八节中的“二至”之一,也是古代一个重要节日。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也是阳气盛极之时。此后,太阳直射点日渐南移,自昼也随之日渐缩短,阴气渐升。民间用“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形象说法来描述这种昼夜变化。

夏至期间的三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这些物候现象都与阴阳气的消长有关。因为从夏至日开始阳气盛极转衰,阴气徐来,与之相应,属于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蝉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喜阴的半夏草也于阴湿处相继破土而出。显然,这一观念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特点而产生的,属于天文学意义上的理解。从气象学上看,夏至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进入真正的炎热酷暑阶段。过了夏至,到小暑和大暑节气时,才是一年中最热时期,尤其是暑期前后的“三伏”天,热最难当。谚语有:“夏至天最长,大暑天最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由此可知,夏至所占之“最”是白天最长,热之“最”的节气当是大暑,与“中伏”日期相当。

夏至期间的农事活动主要是夏收与夏种作物的收尾工作,是芒种时节部分农活的延续。农谚有“夏至三天没有麦”“夏种不让晌”和“夏至种豆还勉强,拖到小暑光长秧”等说法,言明及时收、抢时种的必要。这一时期的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影响很大,有“夏至雨来临,一点值千金”“夏至水满塘,秋季稻满仓”之说。同时,各种田间杂草也会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这就要求人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彻底地除草以保苗,所谓“到了夏至节,锄头不得歇”,否则“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

同类推荐
  •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

    《不舍论语》是作者重温《论语》的心得笔记。其书取朱熹《论语集注》、黎靖德《朱子语类》、杨树达《论语疏证》,偶及其馀,系以宋学为宗,兼摄汉学,并重经史。每条释读仅二百馀言,却深入浅出,高妙隽雅,与《论语》原文一样值得细细品味。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文房四宝古韵

    文房四宝古韵

    周丽霞主编的《文房四宝古韵》主要介绍了文房四宝,包括挥毫天下毛笔(毛笔发明与早期发展、汉代毛笔发展与别称);翰墨春秋古墨(墨的起源及古墨特点、秦汉时期韦诞开创制墨、唐代奚氏的精湛制墨、宋元时期的制墨与墨礼);一纸千金纸张(东汉宣纸与左伯纸、魏晋南北朝时纸的推广、唐代纸张的丰富种类、宋代发达的造纸技术);名砚奇珍砚台(先秦古砚与汉魏三足砚、唐代端砚的源起与成名、宋代砚台的形制与洮砚、元明清砚台发展与制砚)等内容。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本书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篇,是作者多年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最终成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了深刻的阐述。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热门推荐
  • 神童的天规

    神童的天规

    神童应天帝之召,去往天界。天帝没有想到,四界之主也因此更换。神童立下天规,仙魔不得通婚。世人都道此因仙魔殊途,但并未想过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在这些的背后,是一柄叫做欲望的长剑......“有缘相识,无缘相守;有缘相守,却又无缘相知。这世间的爱,何尝不是这样?”“页蓁,别说千刀万剐了,就算把我打入十八层地狱,让我灰飞烟灭,我都不怕。只要你在我身边便好。”“爱上你,终究是我错了。”.......
  •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望古神话之白蛇疾闻录

    上古相传有白蛇,应气运而生,为赤帝刘邦所斩,化为两段,一雌一雄。雄蛇被天子镇压在临安城下,以免复活荼毒生灵。而雌蛇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化为人形,自名白素贞,经过诸多波折,与人间男子许仙成婚……斩蛇千年之后,临安瘟疫肆虐、毒化人横行,人与妖的危机一触即发。许仙与白素贞极力救世,却发现事情远不像他们想得那样简单。
  •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

    闻迅是一位剧作家,刚刚进入一所大学任戏文系教授。他遇到了一位大学女老师岳康康,也遇到了一个看起来阳光灿烂的大学生刘元。他和岳康康的爱情,对刘元的师生情谊,刘元对岳康康的仰慕,在这个冷漠的网络时代发生了纠葛,衍生出了剧烈的矛盾:刘元将闻迅与岳康康恋爱时的“艳照”发到了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爱情失败,青春消散……其间穿插闻迅童年求学其间曾经因为坚持自己看到的真相,被孤立排挤的经历,新旧两种教育状态,禁锢与冷漠、粗暴与迷茫,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思索。
  • 烽火绝代

    烽火绝代

    末法已过,万物回归。有一个年轻人脚踏风雪来到人间。剑斩天神,拳破万法。在漫长的悠久岁月中,他曾一人一剑,无敌于天下。如今,他来到都市。
  • 我不用蹭热度

    我不用蹭热度

    唐酥,一个把“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句话诠释到极点的人……苏寒,一个行走的“高富帅”代言人,内陆最年轻的影帝之一……微博爆料,苏大影帝已有女友,且女友是个不知名小网红。围观女粉丝表示心已碎,纷纷自我安慰是谣传!一定是有人在蹭热度苏寒v:不是小网红。粉丝纷纷炸锅,这是默认了么?变相官宣?某酥看着自己一个比一个厉害的身份感觉纳闷,同时也产生了疑惑“是我太低调了么?我才不用蹭他热度呢!”1v1甜宠文白富美小仙女vs高富帅男影帝,唐酥和苏寒的互撩日常写在前面:有马甲不慢热甜宠,不会写虐,是亲妈文文是作者的心血,请勿抄袭~如有雷同,那不可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Qur'an
  • 金箓祈祷晚朝仪

    金箓祈祷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反扒警花穿成了农家女,下轿就死了男人,和她拜堂的居然是小叔子。江家大族良田六百亩,所有的财产都归公,一日三餐公中取饭吃;家家户户要出劳动力;挣了金银要交公,最后论功行赏再分配。江氏族人打着这个幌子名正言顺的将江知府置下的良田沃土归于公中,再从中以权谋私,吃喝拿要好不欢喜。她这孤儿寡母就只能饿死?想她上辈子是反扒警花一枚,这辈子居然反其道而行之,靠着偷来养活这一大家人种地只是幌子;栽花图个乐子,养殖挣钱才是硬道理,偷吃却是真本领。
  • 獒王归乡记

    獒王归乡记

    护院神犬——獒王巴勒占堆被寻獒人偷到拉萨,他巧用计谋逃脱,与“闹市魔王”成为朋友,在老索朗的帮助下走上返乡之路,但偷走他的人始终尾随着。途中,他受到诺布、益西等善心獒犬的帮助,差点落入人类的圈套但再次逃脱,与黑獒加古成为挚友,与野狼数次恶战,亲身经历了野驴争夺王位的悲剧。最终,他以德报怨,感化了偷他的人,成功返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