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500000100

第100章 两朝帝师 十载枢臣 翁同和(2)

在他写的《精卫》一诗中可见表明其心志:“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英军攻破镇江后,大肆劫掠。所过之处繁华变为瓦砾,安乐变成惊恐,老百姓也组织起来反抗,一段时间内,翁心存一家所寄居的周围村庄常常是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哭声、喊声、叫声、枪声响成一片,而翁家一门老小,都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人,常常被吓得瑟瑟发抖,妇女们手里常握一把剪刀,准备到最后时刻自杀,儿童们则紧紧围在大人周围。万幸的是,英军没有来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地方。这些都在翁同和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军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军退出长江。九月,翁氏一家又回到了老家。但经过这次惊变之后,翁家大女儿、媳妇、母亲相继生病,不久,又相继去世。翁氏一家一年之内,连遭三劫,彩衣堂一时间笼罩在极度痛苦的气氛中。同和目睹此惨境,肝肠寸断,终于害了一场大病。鸦片战争给同和带来的种种灾难,相信在他一生中永远都不会忘记。翁同和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中渡过的,战争、逃难接踵而来,目睹了种种家仇国恨,但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父亲都对他进行谆谆教诲,引导他向爱国志士,抗侮英雄学习,这些,无疑对翁同和以后的政治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初为帝师

1845年,翁同和在苏州应试中名列第三,七月,叔侄二人一同参加院试,双双考中秀才,这年,二人都已16岁。之后,翁心存受聘并接任紫阳书院掌院,同和又以第四名的成绩入选苏州紫阳书院,再次成为父亲的亲授弟子。

紫阳书院之名由紫阳夫子竹溪而得名。它的办学宗旨是“勿务华而离其实,亦求精而入于虚。”紫阳书院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比翁心存以前任职的游文书院大得多了,尤其是它的掌院几乎无一例外是当时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如钱大昕、吴省兰、俞樾、俞正燮、李兆洛、冯桂芬、刘熙载等。他们主张通经致用,而不只注重考据科学。如冯桂芬“黜华崇实,去惑存真”,刘熙载主张“所贵于学求尽道”,等等,这些学说与主张,对于翁同和等这些年轻的才子影响巨大。他们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而是对国事非常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翁心存在户部任职时,对官场中司空见惯的腐败行为是深恶痛绝,他个性耿直,由此为官多年两袖清风,享有“天下仰真品德”“廉正传于四海”的美名。

咸丰十年,1860年,翁心存位高权重,终于由宦海的浪尖被迫卷入到海底。三月的一天,被革职留任,后官复原职。哥哥同书也是几次蒙狱,同和为营救父亲和兄长整日奔走。

翁心存后又几经起伏,等再次授读小皇帝同治时,已是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了,但为了能够早日开脱长子同书的冤情,为了能够博得两宫太后的欢心,他仍然是强支病体,授读格外认真。这年的12月26日,心存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了,突然两宫太后下了一道懿旨,恩准他的长子同书暂时回到心存的身边。等他到家时,这位帝师已经气若游丝了,他听说儿子回来了,勉强睁开双眼,看见长子同书站在自己面前,他不禁心底有一些安慰,翁同书是双膝跪地,泪流不止。就在这天晚上,心存阖然长逝。后同书被贬往甘肃,求功心切,繁重的战事与复杂的斗争终于拖垮了这位曾经立过赫赫战功的武将,不久也撒手人寰,后被追谥“文勤”。同和满怀悲痛,仔细为他修订了年谱,并且尽心栽培侄儿。

鉴于父亲在弘德殿平素的声名,而且两宫太后又特别关注小皇帝的学习,加之听说同和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待人平和,处事公允,家学渊源极厚,于是两宫太后特意传旨,让翁同和在弘德殿行走。

下诏第二天,翁同和就在醇亲王的带领下入宫晋见两宫太后。养心殿中慈安、慈禧两位太后正襟危坐,小皇帝坐在两太后前的御榻上。翁同和进殿后即刻叩头请安。

两位太后仔细端详翁同和后慈安太后首先问道:“下跪可是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同和么?”翁同和一听皇后提到了刚刚去世不久的父亲,心中一热,答道:“正是。”

凭着感觉,他知道二位太后对往日尽心尽力辅导同治帝的事迹甚为满意,不禁心潮澎湃,紧接着说道:“谢皇上赐谥‘文端’。”接着,慈安太后又问到了翁氏家族中在朝为官的翁同书(翁同和的哥哥)和翁曾源(翁同和的侄子)。慈禧太后发话了:“真是父子三翰林,叔侄双状元啊!”翁同和赶忙道:“谢太后!太后过奖,愧不敢当!”慈安太后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翁家父子学问好。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让你教导皇上。”翁同和叩谢:“谢太后隆恩。臣虽才疏学浅,但蒙皇恩浩荡,臣定当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自此,翁同和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

他给同治帝讲的是《帝鉴图说》。这是一本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的供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这部书是张居正精心选择的内容,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历代帝王事迹为内容,写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同时配以形象的插图。上部分“圣哲芳规”,讲的是历代帝王励精图治之举,下部分“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倒行逆施的祸行。图画栩栩如生,内容结构清晰简洁,非常的传神。

上午同治帝的课程是《尚书》,《尚书》本就诘誳拗口,加上授读的理学家倭仁食古不化,小皇帝听得是索然无趣,《尚书》之后又由倭仁的学生徐桐讲读《孟子》,《孟子》里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却也被这位不善表达的先生讲得枯燥无味了。所以一到进膳时间,同治帝是如释重负,很快就由太监们抬着进养心殿了。

翁同和的《帝鉴图说》虽在下午,但是这本书图文并茂,加上翁师傅对这本书早就了如指掌,因此内容虽深,典故虽多,讲起来却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颇为同治帝喜欢。每到他授读此书的时候,他就让小皇帝把书打开,同治帝很喜欢其中的图画,每翻到有图画的地方,自己就先很专注地看。画中的内容他当然不可能完全看懂,翁同和看时机已到,就开始授讲。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指着书上的图画说:“臣今天进讲‘授书于屏’一节。皇上请看,这画面上画的是唐宣宗。他登基之时,唐王朝已经不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样强盛了,藩镇割据,兵戈不止。他胸怀大志,十分仰慕先祖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因此,专门将《贞观政要》中一些话语写在屏风之上以鞭策自己,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等等。”翁同和根据同治帝的心理特点、年龄阶段和兴趣爱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小皇帝听得是十分入神、津津有味。翁同和非常注重从思想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结合授读这位年幼的小皇帝。不久,同治帝向翁师傅提出也要摘录先皇的名言贴在屏风上,每日观看默记。翁同和非常高兴,觉得同治帝资质不错,非常聪明。

师生关系也在日渐密切。

同治帝喜欢翁同和的授读方式和内容,天性所至,下学后,常常在两宫太后面前演示自己刚刚学过的本领和才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她们自己听来的故事。两宫太后很高兴,表扬翁同和,说:“翁师傅书讲得好,皇帝很喜欢。”这样一来,翁同和的声名就在朝中传开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翁同和书讲得好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遭到了其他几位师傅和一些大臣们的不满。一时间,翁同和也感觉到了这涌过来的阵阵暗流,他也不禁反躬自问,仔细排查自己平日言行是否有乖张之处。

尽管如此,翁同和在弘德殿授读同治帝长达九年,授读的成功,使他在两宫太后及王公大臣之间初步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挣得了一席之位,为他日后跻身政要奠定了重要基础。

每到翁同和授读此书的时候,他就让小皇帝把书打开,同治帝很喜欢其中的图画,每翻到有图画的地方,自己就先很专注地看。

再为帝师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这位刚刚十九岁的皇帝患天花病逝于养心殿。翁同和十年磨一剑,含辛茹苦培养起来的第一个皇帝一朝丧命。同治帝驾崩对于翁同和的仕途发展可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得不另辟蹊径,等待机会。第二年正月二十日,在文武百官的山呼声中,又一个小皇帝登上了“金銮宝座”,这就是光绪帝。慈禧又命同和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从光绪识字到翁同和因支持维新变法削籍归里,师生相处达二十四年。在学习上,翁是光绪的师傅,在生活上是他的监护人,在政治上,他又是光绪最宠信的大臣。此期间,他曾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人军机,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他为官廉正,奖掖后进,在对内外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李鸿藻,藩祖荫等大臣同属朝中的清流派。

翁同和在中状元前,曾在刑部当差七年,中状元后,曾暂代刑部右侍郎。因此,他对刑部内幕和法律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就在他为同治帝的陵墓积极奔走策划之时,浙江余杭县杨乃武案发生了。这宗案件惊动朝野,太后降旨,身为刑部右侍郎的他立即走马上任着手调查这件扑朔迷离、涉嫌重重的案件。余杭县刘锡彤,捏供杨乃武因奸谋杀葛品连。此案经杭州知府、浙江巡抚、刑部侍郎三审具结,草率奏报,使杨乃武、葛毕氏(小白菜)枉坐重罪。翁同和到任后,他细阅全部案卷,发现供词与诉状的疑点和漏洞甚多。于是,他又询阅了杨乃武姐姐的京控呈词和浙江绅士的联名呈词,走访了浙江籍的京宫,听取了刑部经办人员的各种意见。在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研究后,翁同和对此案提出了驳议,并在醇亲王和慈禧的同意下,由刑部对全案作复查,直至最后查明真相,全案得到平反。在刑部任上,翁同和还推翻了两起量刑不当的案件,并针对狱囚多逃跑的情况,采取了改善狱囚生活待遇、严禁滥施刑罚等措施。在吏治腐败的封建统治下,翁同和这种认真执法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弘德殿授读同治帝十年中,翁同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没有想到光绪元年的一天,他接到两宫太后懿旨,让他再为帝师,辅导光绪帝。翁同和是心潮澎湃,翻涌不止,他反复思量决定再次走马上任,重为帝师。

光绪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876年3月16日),这一天是翁同和第二次荣任帝师的开始。这天早晨,他早早起来,准备去参加光绪帝的入学仪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皇帝这么快就一命归西,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子承父职,能再为帝师;也不知道眼下这光绪帝的资质如何;更是没想到自己今后的日子又要在这宫殿中度过了。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啊,自己现在已经是知天命了,而皇帝才刚刚六岁,等到他长大成人,至少还得十几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如果将来皇帝英明,也算此生一大欣慰了。在这春寒料峭的早晨,阵阵寒风袭过,他却感到热潮澎湃。有遗憾也有希望,兴奋中夹杂着华年不再的感慨,憧憬中也少不了几许对未来的担忧。

“开学典礼”结束后,翁同和便像以前那样兢兢业业地教光绪帝读书了,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耽误。嗣子去世,对于年过半百的翁同和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令他数日神智恍惚。之后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和慈爱都倾注到光绪皇帝的身上,每次上课之前,他都要观察一下向来体质弱的皇帝的气色,问问他生活的具体情况。

有一次,翁同和在教光绪帝《帝鉴图说》的时候,小皇帝还自己画了一幅“天人交战图”,画中人物,怪眼圆睁,虎头虎脑,颇有生气。翁同和夸奖他画得很好。光绪帝受到夸奖,十分开心,学习更加有兴趣了,看着小皇帝一天一天进步,翁同和的心情逐渐地安定明朗起来了。

他把自己思念嗣子嗣孙的一腔柔情尽付光绪。

光绪自幼离开生身父母,生活起居都是太监一手料理,太监重利轻义,欺负光绪年幼,常常不好好照顾他,遇到这种情况,翁同和非常生气,禀报太后,严加管教这些惟利是图的太监。逐渐地,在光绪帝的心中,翁同和成了他的保护神和挡风墙,师生关系日益密切,感情逐日加深。翁同和在日常的生活和读书过程中发现皇帝天资聪颖,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强对他的学习和帝德方面的教育,让他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有作为的英明之主。

光绪帝十二岁时,已经读完《帝鉴图说》《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尚书》等书,理解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翁同和决定给光绪帝开一系列课程,从而完成对他“帝德”的培养,有《通鉴览要》《圣祖圣训》《读史论略》《明史》《中国分省地图》等等,指导皇帝关注地理,关注民生疾苦,特别是注重教育光绪帝联系实际,在新的形势下分析国事的能力和思想。在翁同和的悉心教导下,这位少年天子逐渐地濡染儒家思想,如他的习作“荷插携锄当日午,小民困苦有谁觉”虽然稚嫩,但情真意切是先秦儒学中可贵的“爱民”思想。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46年至1948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的分化与转型,客观描写了民国大师与政治或即或离的生存状态,以及面对去留问题时的非常抉择。生逢鼎革,山雨欲来风满楼,站在十字路口,胡适、老舍、沈从文、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张爱玲、林徽因、丁玲、张恨水、曹禺、赵树理、冯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为历史与时代所裹挟,以坚定的道义和担当、独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进行着一场影响个人命运甚至中国文化命运的抉择。国统区的文人,努力书写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觅寻,在与政党、政治的复杂关系中曲折地成长;而解放区的作家,兴奋地以丰富多彩的笔墨为解放战争留下真实生动的文学画卷。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界何去何从?“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士”,新时代的钟声正激荡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热门推荐
  • 婆婆,拜拜!

    婆婆,拜拜!

    本文轻松幽默,真实动人。<br/>婆婆日防夜防怕儿子和媳妇会搬出去单过,垄断了媳妇和儿子的经济。还和小姑子一起折磨、刁难、鄙视媳妇,就因为她是个外地的农村女。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朱天池再也忍无可忍地和老婆搬出了家,见老公提出离开这个家,钱文娟心里自然高兴,走的时候还潇洒地跟婆婆说了一句:婆婆,拜拜!<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快穿男主有点撩

    快穿男主有点撩

    [1v1],宠文撩,讲究的就是脸不红心不跳。
  • 没有如果

    没有如果

    完结文:《迟少,不爱请放开》这是个带着淡淡的幸福,却又让人觉得撕心裂肺的疼的小说。也许它就是你美好的遇见……———————————————————————————人生没有如果,只有这样。譬如他们的相遇、相知、相恋、以及后来的互相伤害……对于感情,素心一直都是冷静自持的。谁料竟会遇到他—一个霸道到不可理喻的男人!她只是一个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认真地活着的草民,岂敢奢求天之骄子的他的垂青呢?所以她躲着,藏着,避着,结果换来的却是他更热烈的追逐。别这样好不好?否则我会忍不住动心的……安默然,贵为凤城四少之一,家世背景、自身条件皆是一流中的极品。在欢场中游刃有余的他,却独独为了她失了魂,乱了分寸。就在他以为他们就这样平静安逸地过下去的时候,她却突然消失不见……素心,除了我,你还想嫁谁,你还能嫁谁?暖暖的书友群:136611389。验证码:书名或主角名推荐虐文:《嗜血王爷的极品丑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妖王

    最强妖王

    从皇城到异宫,从皇天殿被逼入神龙家族,然后在踏入江湖,进入了城天殿,一点一滴,见证了赵天的强大,从富二代到特种兵,在从特种兵化身为拯救异宫的乱世妖王,赵天每一步都在成长,血雨腥风,乱世豪情,看赵天如何称雄,磨难重重,看赵天如何克服。
  • 糖莲子

    糖莲子

    爹爹是一国丞相,克己律人;娘亲是一品诰命夫人,温柔贤惠;兄长们俊美无俦,是护妹高手。本以为自己可以当个向日葵,悠哉悠哉地乐呵生活,却不料一道圣旨将她远嫁敌国,自古联姻多悲剧,怎么办?只能抱大腿,拍马屁,攒人气,没事儿吃饭睡觉打boss.却不料和boss开启了恩恩爱爱,卿卿我我,甜甜蜜蜜,腻腻歪歪的幸福生活。万里山河,山高路远,路途迢迢,只要你来,就都不如你。
  • 正妃住隔壁

    正妃住隔壁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她,一个现代国际安全局的高级特工,风平浪静时慵懒闲适,帅性如风。看似全然不具杀伤力。环境变化时则出手狠绝,精准,招招毙命。她,一个架空时代王府捡回来生子的丫头,初来王府,局促不安,胆小怕事,处处看人脸色行事。为免招惹事端,习惯闭门不出。当她成了她!他,一朝呼风唤雨的王爷,温文尔雅,温润如玉,性淡若薄云,嗜睡且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喜欢拒人于千里之外。甚至记不得近身处女子的相貌。当他被一个喝醉了酒翻墙而入的小丫头敛去所有神志,当心中寒霜被融化,暖意注入心田,他如何会对生命里唯一一次感兴趣的东西收手。她为他的妾,她和他却不知。她以兄弟称他,他将她捧于手掌,喝护于胸膛。正妃在隔壁,一切荣华炫目都在隔壁,他的视线越过茫茫人海终是投在何处?宋楚说:“白末,我不喜欢江山,不喜欢权贵,也没哪个女人见过第一面就记住相貌轮廓,唯你是铬记于心的。”宋楚说:“白末,我的身心都只沦陷给你这么一个女人,再无其他!”宋楚说:“白末,当你立于墙头,一双明亮的眼眸渲染整个星空,那一刻我便决定,将你带到天涯海角,不让尘世沾染你丝毫我欲独霸的美丽。”宫九夜说:白末,你偷去的又何止一个钱袋。我的心你拿去了,却不说要。此生,我将如何安放它?!莫凌风说:白末,本该你是我的妻。奈何我们之间,竟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我允许你带着目的靠近我。哪怕是背叛,这一生我也允你若干次。直到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你的命了。这许多年明眸中好似才看到一片锦绣,竟心甘情愿被这三尺黄土掩埋。君宇墨说:白末,我的人你要吗?我的承诺你要吗?我的心你要吗?为何时间流逝了,你始终定格在我的脑子里,那一瞬间便是动也不曾动过。尘子倾说:白末,一张龙椅争了多年,时间再回到这一点,只想以江山为聘,娶你为妻,不让宫廷束缚你,同你做对平凡的夫妻。可是,我遇你,终是晚了。白末想,我不想宫廷,宫廷却已生涟漪。我不想江湖,江湖却也已泛滥。如果幸福是流沙,我只愿沿着你的方向一路追随。如果温情是场梦,我只愿一觉再不醒来。(不虐男女主,男主一路宠到女主看不到边际。)新文《重生—硬碰硬》这是一对男女总裁斗智斗勇,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的故事,女总裁不羁精怪,绝对有一鸣惊人的爆发力。男总裁邪魅桀骜,攻于算计,运筹帷幄。客观说:
  •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

    你应该知道那个胖胖的企鹅形象的QQ,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互联网软件产品之一,它的活跃用户超过3亿,QQ成为大多数中国网民上网应用的第一选择。你或许还知道拥有QQ这款产品的腾讯公司,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它的最高市值曾达1200亿港元,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最高、收入最多、利润最大的公司。但作为这家公司的统领者的马化腾却一向低调,不为人所知。 本书作者通过对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多名腾讯前员工,马化腾的成长伙伴、前友人、前同事、多位师长辈,腾讯合作伙伴、投资人等上百人的采访及对腾讯发展历史的全面梳理,客观、实际、权威地为我们解读了马化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