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300000048

第48章 历史文明的疑点(21)

1202~1204年的第四次东征,对象竟是以基督教为国教的拜占庭帝国。坚固的基督教前沿堡垒君士坦丁堡不曾被异教徒穆斯林攻陷,却被具有相同信仰的十字军攻陷、摧毁,付之一炬。这些与基督教精神大相径庭的行径,定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不齿。用宗教感情来解释战争的初始冲动和部分人心态则可,用它来解释这场持续了两百年之久的战争,则远远不是事实。

有人认为,强烈的物质刺激和精神解放才是十字军东征得以持续的真正动力。每个熟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巴勒斯坦在《圣经》里叫做“迦南之地”,是一个奶蜜横流的地方。乌尔班教皇的慷慨许诺激起了欧洲人无穷的幻想:封建主想扩大自己的领土,农民们则想得到一块富饶的耕地。

当时的欧洲人还普遍认为,世纪末日即将来临,上帝将在耶路撒冷审判人类。占总人口95%以上的脆弱和轻信的愧疚者惶惑不安,所有的基督教国家动荡不宁。东征可以“完全赦免罪孽”的许诺,不只使恶行累累的无赖之徒如释重负,而且激活了他们有恃无恐、继续犯罪的欲望。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东征,而且一路骚乱的根本原因。

还有人认为,这场持续了两百年之久的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该从欧洲当时的现状上来寻找。当时的欧洲已经经历了连续七年的饥荒,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骚乱一触即发。

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把封建领主、贵族的绝大多数后代变成了既无产业、也无职业的游民。他们寄人篱下,无所事事,习武打斗是他们的职业,恣睢生事是他们的本性,这就是所谓的“骑士”。再加上封建领主和贵族的穷凶极恶,为所欲为,更加深了社会的矛盾。

表面上看来,教会拥有无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们拥兵自重,不把教皇放在眼里。乌尔班二世的前任格列高利与德皇亨利二世长期纷争,乌尔班二世因反对菲力浦一世与人通奸而与法王反目成仇,梵蒂冈危机四伏,教皇只好外出避难。

基督教徒朝圣受阻遭到迫害由来已久,但阿历克修斯一世的求援信正在其时。现在好了,教皇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必须“东征”的理由:悲苦的农民迫切希望寻找出路,摆脱饥饿和贫困;躁动的骑士迫切希望发泄和冒险,打开一片新的生存空间;贪婪的领主想要继续扩大疆土;狡诈的商人想借此触发商机;老谋深算的欧洲王公早就想祸水东行,把这些不逞之徒送上杀场;而教皇则要凭借他特殊的地位,夺回已经丧失的神圣权威……因此,十字军东征表面看来是由基督教徒朝圣受阻遭到迫害引起,而实际上是欧洲封建主、商人和教皇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结果是,200万欧洲儿女喋血异域。

但对于历史的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也许有它的特殊意义:教皇树立起了绝对权威,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欧洲得到了东方文化的滋养,得到了发展和安宁。这一切,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无敌舰队:毁灭之谜

1588年8月,西班牙同英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两军实力相比,西班牙占绝对优势,但结局却大大出乎意料,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灭。

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后代史学家对此议论纷纷。

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被杀。

1587年3月23日,当信使把玛丽被她的表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送上断头台公开处决的消息,报告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时候,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一方面,在争夺新大陆黄金份额和海上霸权上,西班牙和英国早已积下了宿怨;另一方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执意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严重伤害了西班牙天主教派的宗教感情;第三,腓力普二世本想娶玛丽·斯图亚特为妻,他的意愿当然就此破灭。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星期没有接见朝臣,当他冲出房间时,这位以谨慎闻名的君主下定了要对英国进行报复的决心。腓力普二世下令组织一支远征英国的大舰队,任命大贵族西多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并且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了舰队授旗仪式。

西班牙联合舰队拥有舰艇130艘—20艘四桅大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圆船、22艘差船、13艘轻帆船、4艘中船和4艘长船,总吨位57868吨,火炮2431门,海员8050人,船上共载陆军约19000,加上其他杂务人员,总计3万多人。

1588年5月27日,西多尼亚坐镇“圣马丁号”,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舰队刚出港口,就受到了大西洋风暴的猛袭,等风暴停止后,淡水已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光。最可怕的是载有8449人的33艘船舰走散,再也没有了消息。他只得把舰队开进西班牙半岛西北角的拉科鲁尼港避风和补给。

7月12日再次起航。7月19日西班牙人已经望见了英格兰西南的利泽德角。奇怪的是,离英格兰这么近,却还没看见英国战舰。西班牙军官李弗亚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将英军堵在港口里,一举歼灭。然而,西多尼亚却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英国方面,在处死玛丽女王之后,就知道战争已迫在眉睫,伊丽莎白女王立即命令主力舰队在朴次茅斯港集结。当时英国能应战的各种舰船共约140艘,其中大部分是海盗式的武装商船,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1587年11月底,女王召开军事会议,任命霍华德为陆军上将兼舰队司令,海盗出身的德雷克为他的副手。

英西大海战英国监视船发现西班牙舰队后立即报警。英国人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危迫,霍华德利用敌人迟疑不决的当儿,毅然率舰队出港。月光下,西班牙舰队已经抛锚,摆好了战斗队形。机灵的英国水手逆风而行,抢占了西班牙舰队的上风方位。7月22日凌晨,英国舰队顺风向西班牙舰队发动了攻击。

英国舰队排成一条单长线,绕过西班牙舰队的前卫,乘西风楔入西军主力和后卫之间,集中火力猛攻西军后卫。西军的比斯开支队在英军的沉重打击下队形混乱,开始溃逃。支队司令官李卡尔德乘旗舰“格兰格林号”前来解围,但立刻又被英舰包围。英军炮火空前猛烈。不久,“格兰格林号”丧失战斗力。

西多尼亚亲乘旗舰“圣马丁号”前去解围,英国舰队又巧妙地避开西班牙主力,把载满金币的西班牙军需船打得烈火熊熊。西班牙战舰仿佛暴怒的斗牛扑向英国军舰,企图进行肉搏战,却被英国水手灵活地闪开。夜幕降临,第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当天夜晚,英军在“皇家方舟号”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不给西班牙人以喘息之机,夜袭敌人舰队。为了不暴露行迹,会议还决定,德雷克在他的旗舰“复仇号”主桅上点起桅灯,其余的英国军舰则熄灯蔽火,跟随着“复仇号”桅灯悄悄逼近敌人。

突然间,“复仇号”的灯光熄灭了,英舰失去目标,在大海上团团乱转,不知所措。原来,海盗出身的德雷克本性难改,当他摸黑接近西班牙将领皮德罗的座舰时,发现了那只船已被打坏,于是盗瘾大发。他怕别人分赃,干脆熄灭了桅灯,然后大肆洗劫该船,并且俘虏了皮德罗本人。德雷克的掠劫行动,使英军丧失了一次大获全胜的机会。

不过,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面发展。他们仗着船舰轻便,航海技术高超,想战则战,想走就走。在大量的消耗中,英国人离家近,可以马上获得补给,而西班牙人要获得补给则困难得多,打来打去,炮弹所剩无几,他们只得放弃维特岛,东航到加来,以求补充炮弹。但是,英国舰队汇同西莫尔勋爵的兵力,封锁了整条尼德兰海岸线,西班牙的登陆舰队根本冲不出海港。

7月28日晚,英国海军将领在“皇家方舟号”上再次研究破敌之计。大家一致同意使用“火攻”。他们从舰队中挑了8艘200吨的小船,装上沥青、油脂和柴草,当晚顺风顺潮,火船向西班牙军舰的锚地漂去。

西班牙哨兵发现有几艘浅装小船向他们漂来,并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当小船渐次靠近的时候,熊熊的大火突然在海面上燃烧起来。西班牙海军本来对火攻有所准备,专门备有几艘小艇负责拦截,但事到临头,个个惊恐万状,西多尼亚慌乱中下达了“砍断锚索”的命令。混乱中大家争相逃命,许多军舰自相撞沉。英国舰队则乘胜追击,把西班牙战舰打得落花流水。

火船漂远了,然而大多数的西班牙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集结。天明后,西南风把无锚的西班牙舰队向东北吹去。得胜的英国军舰紧咬住它们,它们弹药不够,无法还击,只能挨打。上帝给予它们的唯一希望是,等英国人把炮弹打完,然后再设法逃出虎口。

从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6时,英国人的炮弹终于打光了,西班牙舰队则已经漂过了敦刻尔克。在整整一周的炮战中,西班牙舰队虽说也发射了10万余发炮弹,但由于距离较远,给英军造成的损失甚微,没有击沉一艘英舰。西军死伤1400人,英军却不足百人。

7月29日黄昏,西军决定绕过英国的北方航线回国。但是,归途的境况比战争更为悲惨,许多船破损严重,在强大的大西洋风暴中沉没;另一些船被礁石累累的爱尔兰西海岸吞噬。幸存的船上,海员们被伤口溃疡、坏血病、饥饿和干渴困扰,有的船上甚至断水达14天之久,死者数以千计。回到西班牙时,强大的“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的船舰了。

失败的原因

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为什么会一败涂地,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不同的见解。

第一,战争基础薄弱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头号殖民强国,财力和国力都首屈一指,但它的繁荣和强盛不是建立在本民族的经济发展上,而是仰仗于殖民地掠夺。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为西班牙找到美洲后,大批西班牙殖民强盗涌向那里,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抢掠金银财宝。科尔提斯洗劫墨西哥城,皮萨罗毁灭印加古国,大量运送珍宝的船只驶过大西洋,给西班牙王朝带来空前绝后的财富。既然财富来得轻而易举,也就不去费心发展生产了,这终于导致了民族工业的萎缩、凋敝。腓力普二世即位后,对内迫害“异端”,大开杀戒,重税敛财,民不聊生,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致使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指挥失当说。西军统帅西多尼亚原为陆军将领,因在贵族中的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不懂海战,而且晕船,曾多次恳请辞职,却未被批准。用这样的将领带队远征,焉有不败之理?

在战争中,西多尼亚至少有三次重大失策:

1.7月19日,没有听部下李弗亚的劝告,把英军堵在港口里歼灭,因而失去了战机。2.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立即抢占了上风方位,主动出击时,西多尼亚却只能按照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很快就被英军拦腰切断,打乱阵脚,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3.当发现火船后,他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使多数军舰无法停船,以至于在随风漂流中任人打击。

第三,天灾说。“无敌舰队”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无敌舰队”出师之日,就遭到大西洋风暴的猛袭,致使载有8449人的33艘战舰失踪。它战败归国之际,又在爱尔兰西海岸再次受到风暴的打击,许多船舰因破损或触礁而沉没海底。事后,腓力普二世也不无感慨地长叹说:“我派无敌舰队是去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说明,就是这种无法预料的天灾,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均言之成理。也许,正是这三者相辅相成,联合作祟,才把外强中干的“无敌舰队”送上了绝路。

这次大战的意义在于:英国保住了,西班牙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而英国则以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身份,出现于世界舞台。

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处决之谜

东京遇刺与日俄战争

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的惨败,使它在国际争霸中遭到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将扩张重点转向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是俄国的末代沙皇,1894年即位。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俄国皇位继承人—皇太子。1890~1892年,皇太子尼古拉先后访问了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

1891年10月,皇太子尼古拉接受日本皇室邀请准备出访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到19世纪末时,已成为亚洲强国。一心想成为亚洲霸主的日本,面对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咄咄逼人架势也深感恐慌,日本国民中也充满着强烈的仇俄情绪。因此,在尼古拉赴日之前,反俄组织已开始筹划刺杀他的行动。

1892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抵达日本。因为这是两国关系史上俄国皇室成员第一次访日,尼古拉又是未来皇位继承人,日本官方和皇室都予以特别规格的接待。相互拜会后,俄国皇太子提出要游览东京市容,以示对日本国民的友好情谊。就在他乘马车在东京观光时,一名长得粗壮的日本武士拨开人群,飞步冲上前去,挥动日本马刀向尼古拉头部砍去。幸亏尼古拉的随从及时将他一推,才免于刀下做鬼,但头部还是被削掉了一块头皮。

同类推荐
  •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如万花筒般五彩缤纷的彩色玻璃会让你想起什么,庄严的教堂?艺术的殿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 母亲河,别再流泪

    母亲河,别再流泪

    在我们的心中,母亲河是完美的,它清澈见底,河底鱼虾不计其数,它惊涛澎湃,一往无前,过流之处,无不给两岸人民带来无尽的福音,她是那么神圣,是那么美丽丰饶……可现实是:靠着河岸的居民却要去买水饮用,渔民已无鱼虾可捞,污染的河流臭气四溢……听起来让人恐怖、愤怒,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保护我们的河流,保护属于我们每个人家乡的母亲河,让母亲河两岸的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让人类与我们的母亲河和睦相处,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母亲河无私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如今却变得伤痕累累。
  • 植物园的大影展(科学知识游览车)

    植物园的大影展(科学知识游览车)

    《植物园的大影展》本书为你讲述关于植物的各种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神秘湖海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神秘湖海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神秘湖海之谜总集》分为“五”湖“四”海、形形色色的岛与泉、令人匪常所思的鱼等。
热门推荐
  • 杂纂之纂得确

    杂纂之纂得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你行路不孤单

    许你行路不孤单

    他是个出身草根的屌丝,名副其实的穷孩子,遇到她的那一天,命运开始悄然改变。他被官二代抢了初恋,又被富二代报复,唯一的幸运是她出现了,并点亮了他的人生。从高考到读博,逆袭之路几多艰难,他们互相陪伴,一起成长,留下不可替代的爱的踪迹,牵手书写一生幸福的定义。十年前:“我没有出生在罗马,是上天不屑一顾的弃儿。”十年后:“我确定我是上天的宠儿,它什么都不肯给我,只是让我遇到了你,从此逆天改命,共创奇迹。”行路难,行路难,我会许你行路不孤单。
  •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魔女妖娆,腹黑少主请接招

    魔女妖娆,腹黑少主请接招

    一朝穿越,让二十一世纪美少女阿子变成了一只心魔,而她的宿主却是那腹黑美少年褚叶!说好的帅气王爷俊美皇帝呢?说好的凤逆天下笑看江山呢?为了重回现实世界,看他有几分美色,她也就忍了。但为什么回家的路这样举步维艰!摊上个路痴指路鸟,误入险境,褚叶受伤她也要跟着受罪。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当救世主拯救他的玻璃心。流血流泪又流汗,还要面对他的精分人格!但她等到终于收齐了魂眼,准备回到现实世界,这个家伙却说要忘记她?没门!她要把他拖到二十一世纪,让他做自己的老公!
  • 雄屠记

    雄屠记

    一个从小月氏地界走出的少年,脑海中有一片星空;一座极不正经的学府,学府的老大好吃疲懒,世人却说是第一名师;从小月氏地界走出的少年贩卖狗皮膏药,被好吃疲懒、对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很佛系的名师忽悠上了贼船……
  • 红梅一夜老

    红梅一夜老

    晏家有女小字雨烟,自幼病弱,几番波折送入圣手门下养病。一张脸平淡无奇,若是旁人非要回忆,恐怕也只能想起那双悠然望青山的秋水明眸。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柔柔弱弱的姑娘竟是个盗贼。窃三洞五湖令,号江湖群雄。捻指之间,卸下晏家女的伪装,自称大邹嫡公主。七国乱,圣手平。香尘紫陌中,谁来渡乱世亡魂?
  • 一觉睡醒我脱单了

    一觉睡醒我脱单了

    当你正在无忧无路的读书生活时,突然让你当家,让你有女朋友,有压力有责任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 恶毒王妃要猖狂

    恶毒王妃要猖狂

    叶霜掉入井中以为自己的结果只可能是被淹死,谁知道醒来后却发现重生于八年前,她十五岁时。上辈子她被夫君与庶妹谋害跳井自杀,这一世醒来后依旧摆脱不了要嫁给渣男的命运。好啊,老天既然赐了一个给她报仇的机会,那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惩舞姬,罚小妾,定要让你家宅不宁,仕途无望!
  • 我妖精在给书架打工

    我妖精在给书架打工

    一个半妖精为了自己的期待,回应别人期待的故事。百瑶:我只是为了自己才这么做的,我的剑只为了自己而挥动,仅此而已。达丽安:不愧是幻之妖精,装的真像,连自己都骗。
  • 有个天使在等你

    有个天使在等你

    一千年的时间,对于于每个人而言都太长。曾经,有个天使,在我深爱着她的时候离开了我。在我心如死灰的时候,有个自称是神的高傲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是那样的强大,也是她告诉我,那个天使在未来等着我。她将会为我守护一千年。既然如此,那么未来见?我的天使,这次可别再离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