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6000000001

第1章 美好的姿态(1)

说时依旧

我还记得我问过三毛为什么常去内蒙,也记得她笑着用带着童音的声音,轻轻对我说着看过我歌词后的感想。那个美好下午的空气和告别时的画面,我都还记得,我们都认为转身之后很快就要见面了。隔了二十年再想起,有着说时依旧的激动情绪。

让我先从跟一个朋友的故事开始说起,2006年我在香港的拍卖会上认识了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上海朋友,因为两人都喜欢艺术,所以也聊得比较投机。他是一位儒雅深沉、阅历丰富的人,在大学后曾有过一段时间在欧洲及非洲工作过。虽然他从事贸易工作,却有着接近文人的气息,他告诉我当年离开中国到非洲工作时,身上只带着两件东西:三毛的书和孟庭苇的卡带。

大部分60年代出生的人,在青春期的某一个阶段都应该读过三毛的书,也有许多人因此在心理上重新定义了流浪以及天涯的意义。它有一种初次揭开世界薄纱的惊叹号之感,同时也让不经世事的灵魂,发现自己的渺小与强大。

我也曾沉浸于三毛的文章,尤其是描述她与荷西在非洲的那一段日子里的故事。也许因为她生机勃勃的文字,我总沉溺在她故事里的美好精神情节,而忽略她真实生活里的艰辛环境。然而感人文章永远是精神上最好的食粮,三毛那时期的文字陪伴着我度过枯燥、叛逆和抑郁的青少年阶段。只是没想到十年过后我们居然能够有机会认识,而且面对面坐着聊天,计划着一起工作。

因为工作上的机缘,我在新加坡听到了朋友梁文福的作品《说时依旧》甚为感动,后来知道那是三毛的词,于是激发了我主动认识她的勇气。至今,《说时依旧》这首歌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流行音乐作品,我找到三毛,说服她把这首歌交给我重新制作,在台湾推出,并邀请了林慧萍重新演唱这首歌,这个举动引起了三毛乐观其成的响应,因此我们变成朋友。

记得那一年春天,三毛、林慧萍、制作人杨明煌和我在三毛位于南京东路家的客厅,聊了一下午一起合作的计划,不久之后三毛将再去内蒙,而我和杨明煌也将飞去加州录音,我们约好了两个月后展开林慧萍的新专辑工作。那次会晤愉快得像一次老朋友的下午茶聚会,每个人对于再下来的合作充满了欢喜。

我还记得我问过三毛为什么常去内蒙,也记得她笑着用带着童音的声音,轻轻对我说着看过我歌词后的感想。那个美好下午的空气和告别时的画面,我都还记得,我们都认为转身之后很快就要见面了。隔了二十年再想起,有着说时依旧的激动情绪。

两个月后我们也没有再见到面,后来我与林慧萍去金山墓园探望过她,当时年轻的我心中充满了困惑。专辑里原本该三毛写的那首歌,改成我另写的一首《说好见面》,我只能不解地在歌词里说着,那天下午三毛笑着告诉我的,她计划为林慧萍写的那件作品里,她想说的故事。两年后杨明煌也在一场意外车祸中离开了,我也开始比较明白人生的故事永远都跟你计划的不太一样。

我常想起那位上海朋友,他告诉我他在非洲异乡的夜晚,一个人在偏远小旅馆阅读三毛的书的情景。

我妹妹

我忽然深刻地知道,所谓老来伴,从传统的定义上是相守一生的配偶,但是在心灵之上,手足之情却是悠长生命的起初,然后跃过大半生的青春与中年,又在最后互相支持的陪伴者。

每个月大多数的日子里,心中总是计划着,在《皇冠》杂志的专栏里描述哪个人。在我从事那么久的创作工作里,总是说事多、谈人少。纵然事与情的根源总来自于人,但是一旦谈论起身边的人,我骨子里隐藏极深的害羞本质,以及感情用事的本性,都会不小心泄露出来,坏了形象。当初受邀写专栏时,一方面在其他媒体上该写的、擅长写的方面都已在进行中;另一方面《皇冠》是我成长中,从童年转向少年的第一份成年人读物,直到大学都没间断过,心中自有一份较为特殊的情感,于是果断地接受了总编辑提出的以身边人为主轴的命题。

从书写之初的艰难,到渐渐找到自己的方法,我躲开了记者人物采访书写的客观全面,纯粹地主观与感情用事,写着写着也写了不少周边的朋友。偶尔回头一看,才知道生活里那些思考的变化、感受的延伸都与朋友有关。而对于自己害羞的本质与感情用事的天分,也在抒发中有了较正面的接受,不再当它是缺点。

专栏写了快两年,写的都是朋友,且大都是因为工作而结识的人,从未写过家人。我发现,我是刻意的。因为我隐约感知到,描写家人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揭穿自己,那个好不容易收藏起来的我。但是年已半百的我,是该面向自己了。

我妹妹,一个除了母亲以外,我认识最久的女人。她小我三岁,从小总觉得是甩不掉的伴儿,没有什么不能跟她说,因为她是我童年唯一的同伴。童年家中管教甚严,很少有在外交友结伴的机会,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她是我唯一的同伴。但跟她说了我也有些担心,因为只要惹她不高兴,所有秘密必然成为她告状的材料。然而童年的我仍然不知悔改,还是把她当作倾诉对象。个性好强的她就算没听懂,也总会做出知我甚深的精明表情,表示掌握状况,尔虞我诈得厉害,令我又恨又怕。这样的关系一直到我初中才有了变化,因为课业沉重、少有时间相处,加上青春期使我变成一个较孤僻的人,两人交流也渐渐少了。那时候的她,转变得较小时候外向开朗,总是忙碌着与各方好友的来往活动,我则躲在自己的书本与音乐里,房门总是掩上。

后来我出外读书、到台北工作,忽忽十年就过去了,我们各自在自己的青春里,交集更是少了。她在老家是一位颇受欢迎的钢琴老师,偶尔数月回南部老家,我们都像许久未见的朋友般聊个不停。唯一不会多说的就是爱情进展,也许是性别差异,也许是我们在意识到爱情时,已经分开各自面对成习,那是我们人生里唯一没有交集的部分。

直到一日家庭聚餐,父亲震怒地告诉她:“你不知道世界上,寡妇最大的制造者是警察吗?”

我才知道那位多年前开始,常站在巷口转角处与妺妺见面的高瘦男子是干警察的,搞不清楚状况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她,只见她默默流泪不止地吃完那一餐。

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父亲接受了这婚事,在台北工作的我,一直在状况外。只记得婚礼前妺妹出门拜别时,换成我泪流满面,直到教堂的婚礼时我还抽泣不断,妹妹倒笑靥如花。

婚后妺妹一直住在娘家隔壁,妹婿至今仍对爸妈殷勤孝顺。妺妹生第一胎女儿时十分辛苦,安胎许久,这对我来说极为震撼,当时心中十分担心。她生产后,我急忙南下探望,看着新到来的生命,既喜悦又迷惘。从未为人父母的我,到了三十多岁,因为妹妹的生产,下一辈的来临,才意识到青春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随后的二十年,我们仍然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忙碌、忧愁或欢喜,逢年过节的相聚,也都在长辈孩子为先的考虑下,匆匆度过。虽然交谈的机会依然不多,但是聊的话题也从日常琐事,慢慢转移到晚年生活的计划,偶尔妹妹会说些还未与她先生讨论的心事,我也变成了一个严肃的守密者,只聆听不多论,当个支持者。这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熟悉,童年时,那没有选择、自然成形的相守之情。

对照起此刻的爸妈,老年后他们有许多慰藉,是来自同时年老的手足。我忽然深刻地知道,所谓老来伴,从传统的定义上是相守一生的配偶,但是在心灵之上,手足之情却是悠长生命的起初,然后跃过大半生的青春与中年,又在最后互相支持的陪伴者──我妺妹。

映满烟火的河

之后每回浏览蔡国强先生的作品,我都假设作品是一条河,顺着他创作的灵光,游走在如河流般蜿蜒的内在里。

对于蔡国强先生的最初印象是1998年台北市双年展《欲望场域》,那道环绕遮盖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广告墙。当时正是“台湾钱,淹脚目”时代的末期,强大的贪婪气氛让整个台湾充斥着各式各样张牙舞爪的广告。

当时我正好服务于国际唱片公司,随着台湾成为华语流行音乐核心的潜力被看重,那几年我几乎周周来回奔波于机场,算计着亚洲各地的市场,干的也是同样的事。我总是清早途经台北美术馆回转上高速公路往机场奔去,或深夜下了高速公路后让迎面而来的广告牌提醒自己离家不远了。因此我看着蔡国强的作品《广告城》那座墙的建起,也看见因为政治说客的兴风作浪,以安全为由而收场。我很惊讶于他的冷眼旁观,在争议过程中自始至终没听见他出面说过太多辩解之语,出奇地温和地转身,完全不似作品出现时,带给我在思考上的惊涛骇浪之感。然而那件作品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消逝,特别是后来有一次在从大陆转机返台的飞机上,重新阅读到高希均先生一篇担忧台湾成了贪婪之岛、将如巴比伦般沉沦的文章时,脑海中浮出的画面就是由无数个《广告城》拼构而成的台北面貌。

第一次见到蔡先生是为了2004年金门碉堡展,他是策展人,我因为太喜欢他“到处都是美术馆”的概念,就一口答应参加了。

临见面时会议地点改到了他下榻的旅馆,因为他连日飞行,与参展者和主办单位见面讨论,在时差与忙碌下得了肠胃炎,为了不耽误进度,他仍打起精神改在下榻的饭店进行工作,坐在床上跟我见了面。

去旅馆的路上,工作人员告诉我他肚子闹得厉害,连下床的体力都没有,医生嘱咐他躺下休息几天。而金门碉堡展工程庞大,是那年国际间很重要的大型艺术活动,参与的人数众多,他仍坚持照原进度进行。

在我们见面前,他已把我提的创作概念完全了解清楚,一见面寒暄道歉后,就直接问我在作品执行上,有无任何需要他与工作室团队协助的地方,对于我的作品却完全没有丝毫的意见。沟通时说话口气很轻,当时我以为是他生病的缘故。后来在金门再见面,他带着几位艺术家与我,巡视了整个金门的展区,我们也有了较多的交谈,他依然是轻声说话态度淡定。其间他忽然转头以一贯的平静口气谢谢我收藏他的作品,我惭愧地回答说没有,实在是因为他享誉国际的知名度,有着博大的收藏群,其中不乏大型美术馆或知名大藏家,我只有一件小小的早期油画爆破作品,对照他的艺术成就和收藏群根本还不算什么,所以觉得很不好意思。

随后他在金门海边的旧塔重建典礼被邀上台说话,在前后几位官员千古不变的表象致词里,蔡先生只简短而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古城市里“塔的兴建”从形式与心理两个层面上的原因与影响。不超过三分钟的讲话,养分十足,口气仍是轻柔不激烈,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后来几年,陆陆续续在朋友安排中或无意间与他见面,也许是较为熟悉,或是他倾听时的表情总是真诚友善,我的话也就跟着多了。记得奥运前的冬天里,他在北京约了我,想听听从流行音乐产业的角度,对于奥运开闭幕式的看法。那天因雪后路滑,不习惯雪后开车的我迟到了大半个小时。席间大都是我在热情发言,偶尔他说话也都是询问些较内面和较细微的事,引我说出在大陆流行音乐工作中,对于年轻群众内在的观察和看法,我说着说着忽然感受到,在他表情平静的沟通下,思维就像条安静而流长的河,不慌不忙。

后来在他北京《我想要相信》个展里,我逗留最久的,就是在东边展场里叫作《河流》的作品:一条由竹子编织的蜿蜒河道,河水清澈曲折地穿梭在一个大房间里,在北京奥运炎热的夏季里和热闹轰动的开展期间,它出奇地安静引人。

我一圈一圈地环绕观看,想了很多事。后来见面时跟他提起此事,他问我有没有试划停在边上的小舟?真可惜我没有。但是之后每回浏览蔡国强先生的作品,我都假设作品是一条河,顺着他创作的灵光,游走在如河流般蜿蜒的内在里。

在所有的光华后面,应该要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撑,如此的创作,灿烂虽是短暂,感受却能久远,这是我认识蔡国强后最深刻的感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蔡国强总是隔段时间就会在国际上的重要庆典艺术活动里,施展魔术般的烟火。那让人叹为观止的烟火,隔天都会登上各媒体的重要版面。对于这一串串难度极高的烟火,群众欣赏时都会带着节日般的欢乐心情,并在高潮时迸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而在烟火爆破为传统活动的民族里,这样寻常之事则能在新的时代里再激起人群的激情,蔡国强式的智慧才是重要的引线,重新点燃了人的心。

今年元旦我在台北101大楼前,当他第二次用烟火在空中浮现出100时,正逢半百之年的我忽然兴奋转成鼻塞。纵然原先蔡先生计划用烟火写出的三个中文字被取消,但在花火灿烂后艺术家的潜意叙述,才是一条耐人寻味的河,许多人也将在后来感应和明白。

诗人的手

蓬勃的中国艺术市场不正常地热络起来,小东的画也都成了千万级巨作。偶尔我们会在一些不能逃开的社交晚宴上见着面,他还是没变多少,即使穿着西装,该抽烟时也会把领结一松,就溜到外头抽他的烟了。

我和刘小东的认识,完全是一个安排好的意外。

同类推荐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意识,以多样、丰富的文本形态日益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视线。本书在后经典叙事研究的语境下,依托后经典叙事学提出的颇受文学批评学界关注的理论、视角、概念、范畴,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方面的探究,从而解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轫的美国小说现实主义转向的叙事内涵。
  • 我们忧伤的身体

    我们忧伤的身体

    身体是脆弱的、有限的,承认身体的有限性,其实也就是在承认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身体的边界,就是存在的边界。作者直接以身体的器官或部位为每一篇章的主题,脸、耳朵、眼睛、唇、手、脚、骨头等,他甚至大方地跟人们谈论起,与身体必然联系着的疾病和死亡。
  • 以何之名

    以何之名

    扎西拉姆·多多的全新诗集,收录近70首诗作,大部分创作于多多多年行脚的旅途之上。在多多眼里诗歌是其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赋予的灵感,流经她而铺展开来。 “如果有人觉得我的文字有治愈性,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爱记录的好病人,写作是我自我疗愈的一个重要法门,我写下的不过是我自己的治疗方案罢了。所以我一直很想跟那些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说,你好病友,很高兴认识你!”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作弊秘诀

    作弊秘诀

    一提起考场作弊,人们自会油然联想到可以镶嵌在眼镜镜框与耳朵里的微型无线摄像机、接收器等当代的高科技手段。然而,面临火眼金睛的反作弊电子“警察”,它们一进校门就暴露了原形。面对“逆境”,有人挖空心思地独创了连电子网络警察也徒唤奈何的最新的考场作弊方法,而且居然一次次地成功地避开了监考老师的严密监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作弊秘诀?最终又是怎样被人们所破解的?本集16个短篇,都是紧紧围绕学生中所存在的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进行深刻揭露与认真反思的优秀作品。其中《插班生》获得了2012年冰心新作奖。中国作协会委会委员、江苏作协主席范小青专为本集作了序。
热门推荐
  •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李雨涵一个现代没女,没财没貌没学历,在一次车祸中穿越到古代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变成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后来她被一个叫许子弘的男孩子所救,改名许紫嫣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数年之后,许紫嫣成人了,两个人相爱了。正当两人情投意合准备成亲的时候,另一个国家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公主嫁给了许子弘。公主出于嫉妒陷害许紫嫣掉下悬崖,李雨涵又回到了现代。回到现代之后,李雨涵认识了一个跟子弘长的一模一样的男人,他就是鸿志集团的总经理——赫云鸿。只是他并不认识李雨涵,而且他已经有未婚妻了。面对这一切雨涵应该如何择抉呢?
  • 小时候的秘密:人偶魔法

    小时候的秘密:人偶魔法

    孤僻内向的媚媚鱼在一次探险活动中发现了神秘的魔法卷轴,受到声音蛊惑的媚媚鱼因为失手将同学推下了山崖,而被勒令退学。然而自从媚媚鱼离开学校后,学校里的学生就开始相继住进医院,好奇的媚媚猫和伙伴一起夜探校园,却看到了更可怕的一幕。惊慌失措的媚媚猫从魔法兔东尼那里得到重要信息——有人用失传的人偶魔法控制了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这一切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星光与你两不负

    星光与你两不负

    “叶哥,你把财团给我玩,我把亲妈借你撩,如何?”南宫叶眯眼看着一脸痞相的毛团,无奈扶额,这就是他六年前撩出来的球?“珞姐,有人跟你对上号,开价买你呢!”叶千珞横竖两巴掌,直接将亲儿子给抽墙上了!六年前,女汉子霸王硬上弓,撩了海城钻石单身汉,六年后,小恶魔爆笑上线,携亲妈斗智斗勇,嗨翻了亲爹的财团。“爹地,集团数万台电脑被我给整中毒了。”“真是奇迹啊,你居然没中毒!”“老公,有份亿万合同被我不小心给烧了。”“乖,没伤到手吧,桌上还有一堆呢,小心点烧!”妻子狂笑,包子泪奔,“叶哥,你太无耻了,宠妻没下限,无节操,虐起狗来六亲不认!”
  • 小白今天收集气运了吗

    小白今天收集气运了吗

    【1v1,双洁,甜宠苏文,推文:《每个世界都成了反派的黑月光》】白清意外被气运系统砸中,通关的条件是让气运之子心甘情愿地献出气运。起初,白清只是想要收集气运之子身上的气运而已,只是后来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上)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源城之史

    源城之史

    世界进入魔法时代,却遭遇资源争夺的战争。承载着大陆重任最后的希望种子最后将会抵挡何处?
  • 韩伯仁家的水羊

    韩伯仁家的水羊

    伯仁家的羊是水羊,也就是母羊,水羊是皖北的说法。皖北人很有意思,家里养的牲畜,除了鸡和狗按公母来区分之外,其他的动物就各有说法了,比如牛,公的叫老犍或者牤牛,母的叫舐牛,公驴是叫驴,母驴是草驴,公猫不叫公猫,叫做郎猫,母猫则叫做咪猫,羊也是,公的叫骚货头,母的叫做水羊。当然,骡子是要和这些动物区别开的,骡子是个杂种,它干的活最累,出的力最多,皖北人也没有给它另起个名字,不管公的还是母的,它不能生,也不能养,二韩人说一个人没有本事,常常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说他是骡子的家伙——就是一个摆设。
  • 天使嫁衣

    天使嫁衣

    她替别人上班一天,遇见了一个叫小南南的男人,一开口就说她是自己的老婆,这个男人是脑子烧坏了吗?第一天就遇到一个神经男,她也弄不懂这个男人是真心还是借病装疯,可是一切似乎是注定的,小天使遇到了小南南,如同南极和北极因为某种原因碰撞在一起了?
  • 重活在未来

    重活在未来

    光的对面是暗。 时空的对面是我和你。 当时空的阻隔被打破,失忆男子莫飞逸面对的,是超科技的未来。 渡过平静的校园生活,莫飞逸终于看到这和平世界的另一面。 一场追逐,一场战争,一次信念之间的碰撞。 无关对与错,一切都在改变。(书友群:245434308)
  • 裁决之神断肠舞

    裁决之神断肠舞

    残冬压语心难入,随风刹起已迟暮。水晶一摇天地辟,且看雪仙潇洒舞。一场大雪,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乱世的尽头。新的开始,谁才是魔武大陆真正的主宰,谁能掀开历史的帷幕?且看裁决之神在一个特殊的乱世中特有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