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1600000007

第7章 嫁给满洲四贝勒皇太极(3)

问题不在于努尔哈赤有无遗嘱,而在于后金以八旗立国,皇太极容不下这位有实力的大福晋。两黄旗的实力超过皇太极父子的两白旗。努尔哈赤已将两黄旗的60牛录分给她的三个儿子,每人15牛录,自己领有15牛录。阿巴亥作为后金汗的大福晋、掌领两黄旗的三兄弟的生母,在努尔哈赤死后,自然成为两黄旗、三兄弟的依靠与核心。除掉阿巴亥,可对她的三个儿子分而治之,使之不足以对皇权构成威胁。皇太极是一位心计超群之人,他不会明目张胆地做蠢事,而是用先帝“遗嘱”名义,堂而皇之地逼母后自尽,为自己扫清道路。然后在登基大典之前,比照先汗曾独掌两黄旗的先例,将自领的正白旗改成正黄旗,将其子豪格掌管的镶白旗改成镶黄旗;将多铎掌管的镶黄旗改成正白旗,阿济格掌管的正黄旗(包括多尔衮的15牛录)改成镶白旗。把努尔哈赤自领的15牛录给了年龄最小、不务正业的多铎,使之成为独掌一个全旗的旗主。两白旗改为两黄旗,地位明显提高。因为八旗按旗色定方位,两黄旗在登基大典、其他盛典及军事行动等各项重要场合,都理所当然地排在两翼之首。原两黄旗被改为两白旗之后,其地位降低,仅可排在左翼之中。这就是政治。

阿巴亥身后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她本来有力量保护自己和三个儿子:两黄旗女主子的身份就非同一般。即使她的儿子年轻没有能力与皇太极争夺汗位,她也不至于轻而易举地被公开杀掉。但因她缺乏政治上的远虑,没有抓住时机,发挥优势,不曾预先做周密的准备,更没有应付宫廷复杂而残酷斗争的能力。努尔哈赤在世时,她作为两黄旗女主子从不过问本旗之事,与旗下大臣也无任何交往,一切依靠夫君。努尔哈赤一走,局势骤变,又得不到诸贝勒的支持,也未得到自家两黄旗大臣的认真帮助,孤儿寡母,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在你死我活的严峻时刻,只能任人摆布。

这件事不能不使布木布泰大为震惊。虽然古代蒙古族也有殉葬习俗,但不及满族盛行。而且,这种事和黄金世家的小公主布木布泰关系不大。但阿巴亥之死却大不相同,她从阿巴亥的遭遇看到了自己命运的影子,感受到宫廷的森严可惧。这不能不让她毛骨悚然、刻骨铭心。

不难看出,在她还是一个纯真少女时,就被推入复杂的政治旋涡,被引上必修的政治课堂。从此,她开始了在政治中学习政治、在宫廷生活中学习宫廷斗争艺术的特殊人生历程。

四 跟着姑母和丈夫“见习”

布木布泰刚入宫时年纪小,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学习祖制家规、宫廷礼仪、满语等。这是后金家族所有青少年的必修课。此外,她还酷爱阅读经史之类的书籍。她学得非常用心,而且头脑聪慧,思维敏捷,能很快领悟,并学以致用,提出见解。

同时,听从姑母的吩咐,跟着姑母学做后宫管理方面的事,是姑母的小助手。姑母哲哲有见解、关心大局,不但主持后宫有办法,善于团结上下成员,把后宫管理得井然有序,遇有棘手的事,周全、稳妥解决,诸事处理得体,使皇太极无后顾之忧;而且帮助后金联系科尔沁蒙古,牵线搭桥,沟通情况,促成联姻,化解矛盾,巩固联盟,起了双方友好使者和桥梁作用。布木布泰跟着姑母做,向姑母学。

布木布泰以一位13岁少女嫁到满洲帝王家,而后成为历史上成功的女政治家,她的引路人除了姑母哲哲外,更少不了夫君皇太极。

皇太极在位10年,不辱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颇有建树。他打败察哈尔林丹汗,统一漠南蒙古(即内蒙古),建旗,设旗长(扎萨克),定法制,进行有效管辖,其中科尔沁10旗起着坚强核心作用;他还攻克除宁远外明朝在关外的所有重镇,又招抚黑龙江中上游各族,扩展后金辖区,基本囊括整个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改变对汉族的高压政策,调整满汉民族关系,使满汉民族矛盾得以缓和;将后金改为大清,统一、规范本民族名称为满洲(今称满族),永留史册;发展健全八旗组织,首创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并组成了直属于汗的汉人独立武装“天佑兵”、“天助兵”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变革“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体制,加强皇权,建立清王朝中央集权制机构,为大清进关,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这最后一项,要改变传统的制度和相关人员的地位,操作起来尤其艰巨复杂。努尔哈赤病重期间训谕诸子,其中重申他本人于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提出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体制。这一体制,是发挥八旗旗主的集体领导作用,共同掌握最高权力,共议国事,互相制衡;共同议立新君,罢免昏君;八家均分财物;以及议决其他重大问题。任何个人都不能擅自决定上述事项,自行其是。汗受八家的制约,每个旗主也都要受另外七家的制约。当时的八旗旗主,有四大贝勒旗主:正红旗旗主代善、镶蓝旗旗主阿敏、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四小贝勒旗主:镶红旗旗主代善之子岳托、正黄旗旗主阿济格、镶黄旗旗主多铎、镶白旗旗主皇太极的长子豪格。[1]

努尔哈赤把这份遗产留给儿孙,试图让他们集思广益,用集体智慧共理朝政,并互相监督,防止个人擅权腐败,可谓用心良苦。但后金管辖地域扩展,经济成分、属民结构都与原来大不相同。满洲贵族的八家共治国政、平分财物之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体制,在后金统治集团尤其很难行得通。努尔哈赤在世时,由于他的功德权威、经历和辈分远在诸王之上,驾驭朝政得心应手,有一呼百应之功效;与“共治”结合,相得益彰。但后金汗由努尔哈赤换成皇太极,“共治”就不如从前顺利。

开始时,皇太极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处处谨慎小心。登基次日,在誓词中保证:“敬兄长,爱子弟,行正道”;不因某人微小过失削夺先帝给予他的户口,或贬,或诛等。尤其对三大贝勒,他不以臣下相待,优礼有加,率诸贝勒向三大贝勒行三拜礼,并各赐雕鞍良马。诸子弟大臣朝拜时,三大贝勒与汗并列而坐,共受朝拜。但这种局面并未持久,汗与诸贝勒,主要是与三大贝勒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化。在“共治”体制下,诸贝勒强调与汗分权,有的不顾大局,自行其是;皇太极不愿与兄长平起平坐,设法摆脱“共治”体制的束缚,利用职权之便,排斥异己,培养亲信,发展自己的势力,提高汗权,以实现“一言九鼎”的目标。他先后处罚了一错再错、屡教不改的二大贝勒阿敏和向来与之不睦的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夺了他们的旗。任命与皇太极亲密的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为镶蓝旗旗主。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收归汗有,并重新进行改编:将正蓝旗混入正黄旗,重新编组成新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自领。豪格原领的镶黄旗改为新的正蓝旗,仍由豪格任旗主。新组成的两黄旗没有其他王公管主,百分之百归汗家所有,且不再分给诸子,宫廷卫戍也由两黄旗的护军承担,成为巩固汗位、提高汗权的坚强柱石。

皇太极打击削弱几位大贝勒的同时,提拔重用诸小贝勒。他深知阿巴亥所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和两白旗有隐患,采取抑制已成年、有战功的阿济格,重用年纪小、可塑性强的多尔衮和多铎,以争取两白旗的策略。赐多尔衮美号:墨尔根戴青(聪睿英武)、多铎美号:额尔克楚虎尔(乐观矫健)。又以阿济格有过错,命多尔衮取代他任镶白旗旗主。设立六部时,任命多尔衮为六部之首的吏部管部贝勒,又多次任命其为统兵主帅,率师出征。多铎是一个娇宠任性、放荡不羁的顽童,身为旗主,并不称职,20岁刚过,又被封为和硕豫亲王,还先后代替已故萨哈廉和岳托掌礼部和兵部。两白旗被分化,对皇太极已构不成威胁。

经过此番打大拉小、抑强扶弱,调整旗权分配关系和局部重组,汗对八旗的支配力与此前大不相同。原先,皇太极只有一旗,加上豪格的一旗,是两个;其余六个旗的贝勒可与他共治国政。其中有几个旗让他不放心,个别在做着和他离心离德之事。现在,他自领富有实力的两黄旗,加上豪格领的正蓝旗,自家就有三旗,汗家一支实力最强,无人可比。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正白旗旗主多铎、镶白旗旗主多尔衮,都是他亲手扶植的兄弟;正红旗旗主代善及其长子、镶红旗旗主岳托,压根儿就与世无争。这样,八旗与汗由共治变为服从,后金大权集中于汗,“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体制名存实亡。布木布泰经历了皇太极对大清朝治理、发展的10年,耳闻目睹,并置身其中,参与其事,经历过那些不平静的日日夜夜,体会奋斗的艰辛,成功的欣慰,挫折的苦涩,百般珍视得来不易的成就,牢记经验教训,而后应用于教导、辅佐儿孙。

【注释】

[1]杜家骥:《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32页。

同类推荐
  •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翻译家,为将俄苏文学介绍到中国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翻译的作品曾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他还是美术家,举办过画作展览;他也是编辑家,主编《世界文学》多年,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沟通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构成了高莽先生作为翻译家、美术家、编辑家的生命组图,其彰显的是学者毕生的执着追求与人生哲学。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这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成长、发迹、独裁、误国历史,同时展现晚清世相的传记作品。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采用虚实结合、真野并存的笔法,全景展现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宫、受封、政变、垂帘、辞世等历史,同时生动刻画了咸丰、慈安、同治、奕、光绪、隆裕、袁世凯、李莲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计,骗取东太后慈安的信任,夺权上位;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总揽大清军政大权;她善用权术,牵制议政王奕,让文武全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方势均力敌;她一生严守大清国运气脉,安抚各派利益,既倡导洋务、实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时,她穷奢极欲,耽于逸乐,甲午战争期间,为了“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避战求和。时值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笔,恣意挥洒,细致地刻画了影响晚清历史进程的那些人与事、情与景,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
热门推荐
  • 红颜乱冷王追妃

    红颜乱冷王追妃

    青梅竹马的准夫君为了不娶她,偷龙转凤错配了她的姻缘。错配就错配吧,原本以为寻到了可依之人。谁料,一场浩劫改变了她的命运。几国腹黑的王爷,倾国倾世的红颜!都说红颜为祸水,那又是谁祸了红颜,毁了卿卿女子一生!
  • 我们在大别山上

    我们在大别山上

    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长征开始后,红二十八军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并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抗战前线的辉煌而艰辛的革命历程。书稿分为上下卷,上卷主要讲述红二十八军在长征开始后,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军主力,支援红军主力长征,一次次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的英勇事迹,下卷主要讲述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和谈,共赴国难,在红二十八军基础上成立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五支队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积极抗战的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全书以60万字,上下两卷的鸿篇巨制,全面、立体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大别山红军崇高的革命理想、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和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动人情怀,从中透射出我党我军的光荣与梦想,表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抗战精神。
  • 阴阳诛天阵

    阴阳诛天阵

    一场诡异的招魂游戏,引出不断的死亡事件!有鬼,学校中一定有鬼!捉鬼师方明轩决定终止这场杀戮游戏,他半夜挖坟,再探鬼楼,重演招魂过程,出现了!一直长发红衣鬼,手持螺丝刀向他的眼睛刺了过来!是她吗?不,不对劲,还潜伏着另外一只厉鬼,随时可能发起致命一击!
  • 再世成凰

    再世成凰

    她,天生痴傻,是凤家的废物……她,惊世绝伦,是世人眼中的天才一朝穿越,她碰到了她,再次睁眼,一切从此改变!“可我,到底是谁……?!”三千时光从指间滑落,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一切都清晰了起来……………这一世,且看我成凰!
  • 疏钟已应晚来风

    疏钟已应晚来风

    疏晚,一个阳光开朗的南方姑娘,在大一时参加了一场网球比赛,认识了应风,这个让她羁绊了一辈子的男人,原来即使失去了记忆,有些人也会被深埋心底,忘不掉,放不掉,当再次见到的时候,错乱的记忆就开始回到正轨了。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谎言里,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他从未放弃过爱她,而是她自己忘记了他。
  • 星梦之情缘

    星梦之情缘

    洛熙和丁湘是演员之路上的一对竞争对手,后来却因他成为了超级闺蜜,洛熙霸道腹黑,丁湘搞笑,脾性有些火辣。她们不屈不挠,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幸福。
  • 傲娇学神,你老婆又逃课了!

    傲娇学神,你老婆又逃课了!

    扬言高考前绝不谈恋爱的学神加顶级豪门继承人慕易笙谈恋爱了宣称恋爱后互不干涉的慕易笙,恋爱后彻底化身牛皮糖和柠檬精“宋唯爱,你是不是早就对我图谋不轨?”“脸呢?”“在这里!”慕易笙极自然将脸贴上宋唯爱的唇瓣一中的人都说是宋唯爱死乞白赖才追到了慕易笙可是后来,拎包的成了他,等人的成了他,婚后,负责买菜带娃下厨的还是他!慕易笙奉行的准则是:一生唯爱,矢志不渝!
  • 先变异后穿越

    先变异后穿越

    一个普普通通的妹子在变异后穿越到2000多年后的生活。一场陨石雨,带来的不是丧尸病毒,而是地球生物进化的引子。人类总能抓住机会,活的更好。男主已准备好,包子也会有的.安童:老公,我们穿了!!!!!(激动的不得了)邢远军:老婆,淡定!你还怀着孩子,小心啊!(在她后面伸手虚扶着)抱歉只是披着科幻的皮而已。还有文笔不咋滴将就着看吧。
  • 杨译童书经典:胡桃夹子和鼠大王

    杨译童书经典:胡桃夹子和鼠大王

    小姑娘玛丽收到了教父送的圣诞礼物——一个精美的胡桃夹子。圣诞夜里,这个神秘的礼物引来了老鼠大军的围攻。情急之下,玛丽把一只鞋重重地掷向老鼠大军,击中了长了七个脑袋的鼠王。胡桃夹子得救了,玛丽却因为惊吓病倒了。第二天,教父前来探望玛丽,给她讲了一个关于胡桃夹子的故事……《胡桃夹子与鼠大王》摈弃以往儿童文学中惯常的接近虚幻的世界构架,将现实生活场景与幻想世界杂揉,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被视为儿童奇幻文学的先驱。
  • 花开半夏,禾穗未满

    花开半夏,禾穗未满

    宋禾泪眼汪汪地抬起头看着他,“我那么丑,腿还瘸了,你为什么要帮我?”段文煊轻轻地替她拭去脸上的泪,“我想帮就帮,关你丑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