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600000041

第41章 归去来兮(2)

“……在庄河南尖公社,我们将点燃篝火,驱散早春的寒意。用拖拉机的轰鸣,唤醒沉睡多年的荒凉的海滩……”

他始终微笑着的眼睛,像两把阿拉伯人的弯刀,我终于认出他了。十一年前,在枫林派出所那间狭窄的审讯室里,在枫林小学召开的处理大会上,我最怕面对的就是这个人。

这是一次策划已久的重大事件,中山区人委教育科将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一百名初高中在校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

二十年之后,在中山区政协大楼徐茂纯的办公室里,这位即将退休的老人吸着烟,与我谈到了当年组织民办中学在校学生上山下乡的真实背景。

一九六五年,中山区所属五所民办中学的首届毕业生即将毕业。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中山区人委教育科深知,国家对民办中学的歧视政策,将严重制约这些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进而动摇民办中学继续生存的基础。这些事情不能跟学生讲,只能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解决毕业生对城市社会的压力,又让这一解决过程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和西部牛仔般的诱惑。于是,一个阳谋便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熊熊篝火中酝酿而生了。

动员大会像一颗多彩的炸弹,在海群中学引起轩然大波。从那一天起,一连多少天,学校已无法正常上课了。同学们从早到晚,都沉浸在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只有班主任李贤强却每天一如既往地走上讲台坚持上课,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体味到了一丝悲凉。

“你决定了吗?”我问朱嘉禾。

“决定了。”嘉禾决断地说:“徐科长不是说了吗,这次下去的人,一切都按现役军人对待。看来,我只能用这种办法脱胎换骨了,不然的话,以我现在的家庭出身,音乐学院肯定是考不上的。”

站在高高的港湾桥上,望着眼前这个从小就不关心政治的忠实朋友,我突然从心里涌起一阵敬畏感。

“你呢?”嘉禾望着我问。

“我……”我支吾了。

“唐伯伯肯定不会同意你走。”嘉禾苦笑着:“分手吧,到时候常写信……”

我陷入痛苦的抉择之中。

海群中学发生的事情,父亲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他只字不提。我和母亲谈了这件事情,我告诉母亲,朱嘉禾决定下去了。

“嘉禾吃得了乡下的苦吗?”母亲担心地说。

报名的日子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名字,出现在自愿下乡的名单当中,平日里一声不响的毛宁竟然报名了。消息一经证实,高二一班的同学无不哗然。

当天晚上,我便和父亲摊牌了。父亲听罢呆住了片刻,便转身进了他的房间。第二天凌晨时分,他在写字台的右手处,留了一篇《谷粱传》中的《虞师晋师灭夏阳》就离开家了。但直到今天,我也没读过这篇文章。因为那天到校后,我便径直去了上山下乡报名处。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认真反思过,自己当时报名下乡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厌倦读书了,还是对另一种自由浪漫生活方式的向往;是因为年轻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憧憬,还是缘于一腔壮怀激烈的豪情;是虚荣心,还是自尊心;是逃避责任,还是准备承担责任;是被徐茂纯骗下去了,还是被自己骗下去了。也许这一切因素都存在,但当白纸黑字将下乡申请表填完之后,我却突然感到要去的地方竟如此遥远。

朱嘉禾与我报名下乡的消息,在海群中学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平素我们俩在同学的心目当中是清高孤傲的,同时也是才华出众的。对于那些已经报名的同学来说,嘉禾与我的加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安慰,而对于那些尚未报名的同学来说,更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诱惑与挑战。

我开始收获了那么多来自同学的尊敬与鼓励。一个小礼物,一本纪念册,甚至还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眷恋与依依惜别的伤感。

毛宁开始主动地与我说话了:“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我心里有一股难以言传的温暖。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我与父亲的博弈到了关键时刻。由于海群中学与父亲的单位同属大连港务局教育系统,所以,父亲不便出面干涉我走“自身革命化的道路”。而我又拒绝了与父亲的交流,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来。父亲终于落泪了,多少年之后,母亲曾告诉过我,因为我的问题,父亲只落过那一次泪。

我开始整理行装,耳畔回荡着一个进行曲的旋律。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父亲显然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渴望与我交流,他希望我应该知道户口一经转出城市,对于这个家庭将意味着什么。但我不会给父亲这个机会,我深知,一旦在父亲对面坐下来,我会立刻被父亲解剖得体无完肤。他会说,你是一个懦弱的、不负责任的逃兵,你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对父母和家庭乃至对唐氏家族,你都放弃了责任。我知道,父亲所有要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但我实在太累了,我选择了逃避,因为我无法改变自己失败的命运。

海群中学响应祖国号召的热情,出乎组织者的意料。报名结束时,高二一班六十二名同学当中,决定要求自愿下乡的竟达九人。他们是:王有林、龙启文、申家盛、刘方大、王永刚、杨可盈(女)、毛宁(女)、朱嘉禾和我。在中山区人委教育科的这次大胆的“教学实践”中,全区共有一百零一名同学报名下乡,超出原计划一百人的最高任务额。

当徐茂春再次来到海群中学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光彩。我一直装作没认出来他,我们之间相处得很好。

四月二十一日凌晨,睡梦中我突然感到身旁有人坐了下来,睁开眼睛,我发现竟然是父亲。

“醒了吗?”他问我。

我揉了揉眼睛,不得不坐了起来。

“到外屋坐一会儿吧。”父亲的语气像是一个朋友。

我不得不穿好衣服,来到一家人吃饭的外屋。看来这将是一场决战。我偷着瞥了一眼父亲,只见他苍白的脸上,眼窝深陷,鬓边的白发,更让人感到一缕刻骨铭心的自责。

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本书,那是昨天下午,海群中学的沈怀祖老师赠给我的一本图片集《中国学生的光荣传统》,看来父亲已查看了我的行囊。

父亲把书慢慢地翻到十二页,在一幅“燕京大学学生队伍在进城途中”的照片下,一行铅字跃然于纸上“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父亲开始指着一幅幅发黄的历史照片,和我详细讲述了二十九年前,自己亲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全过程。

合上那本画册时,天已渐渐亮了。

父亲显得有些疲惫:“你今年已经二十岁了。”他用眼睛盯着我:“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做主的年轻人了,今后的路还很长,但你应该时刻有一种责任感。大到对国家对社会负责,小到对家庭对自己负责,只要记住这一点,无论在哪里,你都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倘能如此,你便走你自己选择的路吧。”

站在一旁的母亲哭了。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就一直站在那里,她哭得很伤心,父亲也没有劝她,我内心深处开始强烈谴责自己:你这个自私的逃兵!

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个值得牢记的历史时刻。在站前广场的全市欢送大会结束之后,由五辆解放牌卡车组成的车队,在震天动地的锣鼓与欢呼声中离开了城市。命运注定了从这一时刻开始,我将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度过我青年时代的全部时光。直到十四年之后,我才重新在大连的户籍登记簿上,注册上了自己的姓名。

三十年之后的一九九五年春节期间,几位当年知青点的同学在刘家仁家聚会,谈话间不知是谁提了一句:“老唐,今年是咱们下乡三十周年呀,你在电视台工作,把同学们组织一下,拍个电视片,该多有意义呀!”

谈话的内容立刻转向三十年前的四月二十三日,那是我们下乡的日子,而下乡的日子,也是每一个中国知青终生难忘的日子。

半个月后,当一直在同学之间负责组联工作的卢云霞,把知青点一百位同学的名单及联系方式打成表格递到我面前时,我知道这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了。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黄昏到来之前,在中山广场附近的千品府酒店,上山下乡三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夜,七十多名老同学相聚一堂了。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让年轻的摄像师们始料不及。

毛宁来了。一晃二十七年了,毛宁苍老了许多,声音也喑哑了许多。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见过她,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既然彼此知道都还活着,知道都成家立业了,就行了。

“朱嘉禾能来吗?”毛宁问我。

“他正从北京往大连赶呢,四点半的飞机。”我说。

那一年我五十周岁,之后完成的这部长纪录片的名字叫《归去来兮》,那是一篇令人深思的青春的记忆。

为完成这次拍摄任务,台里调给了我两辆中巴车。加上陈毓藻、刘家仁从单位调来的两辆轿车,一辆商务车,一路浩荡前行。

我请来的三个摄像师,分别安置在两辆中巴和一辆商务车上,主摄像周万鹏是我忠实的朋友,时任大连电视台文艺部编导,另一位摄像师是我从总工会请来的曲嘉钟,也是一位拍摄纪录片的高手,第三位摄像师由一个新到国际部不久的年轻人担当,我让他参与这项工作,是想让他捕捉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情景与细节。

三十年前的今天,车队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奔驰,公路两旁的高地上,时而隐现的高射炮阵地,为我将要前往的这个地区增添一抹边疆的色彩。一些初中的女同学,一路上,兴奋地数着路边大树上的乌鸦巢,大家的心情,像是一次下乡演出,更像是一次早春的郊游。但谁也不曾意识到,他们当中,有人将从此终生厮守乡村,甚至化为一座没有墓碑的荒坟,一抔略带碱味的泥土。

三十年后的朱嘉禾,有些发福了,这个已经是少将军衔的军旅著名作曲家,一身戎装,更显一身儒将气质,他说起话来,仍慢条斯理,唱起歌来却充满激情。在朱嘉禾的带领下,老同学们一路高歌,像一群出征的战士,更像一群凯旋的将军。

迎着晨风迎着朝阳,爬山过水到边疆。

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哪里最艰苦,就在哪里锻炼成长。

哪里最困难,就在哪里百炼成钢……

三十年前,当车队驶进南尖公社大谭大队的时候,十七岁的葛松远竟哭着爬下了汽车。在他的想象中,农村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像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双双》一样,像一台热闹的文武大戏。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他惊愕了,陈旧的村庄,衣衫近乎褴褛的村民,一张张古铜色爬满皱纹的面孔,一双双木然且困惑的眼睛。

三十年后的今天,车队刚刚停稳,四位至今仍留守在南尖的女同学,便争相呼喊着,从人群中扑了过来。三十年的岁月,已将四朵花儿一样的城市少女,改造成了四个满脸沧桑的农妇,女同学们哭喊着,紧紧抱成一团。

与我一起来的十五岁的儿子,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我突然有些后悔,我不知道,这样的重逢,从心理上会给留守在这里的老同学带来多大的伤害。

石山农场的于书记来了,这位战争期间出生入死的老兵,穿了一件褪了色的军装,戴了一顶洗得发白的旧军帽。快八十的人了,走起路来依然保持着军人的姿态。朱嘉禾紧走两步迎上前去,两代军人互相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三十年前,南尖公社为欢迎我们的到来,在公社所在地兴隆岗,组织召开了规模盛大的联欢会。

同类推荐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主要讲述一条家狗变成一只野狼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条名叫“巴克”的狗,在被拐卖前,它是法官米勒家中一条养尊处优的驯养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在被拐卖到严酷的北方之后,它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极其恶劣的现实环境中,它显示出了强烈的生存欲望,并由这种欲望主宰,设法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一只适应荒野生存规律和竞争规律的雪橇狗,最终还响应荒野的召唤,回归了自然。
  • 朱公案之食铁神兽

    朱公案之食铁神兽

    “川中有奇兽,状如貔貅。”朱公拢起手卷,问旁边师爷道:“本官办了一辈子人的案件,今天竟然要办兽类的案件了么?”师爷拱手道:“大人,当今皇上圣明,请大人暂时寻访四川,想必还有别的用意。”杜捕头赶上前道:“我等既已上路,便不要计较那么许多!大人何时变得这般不爽利了?”猛一拍马,大声笑道,“既然受了圣上错爱,自当建功立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 严歌苓作品: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严歌苓作品: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一部犹如《芳华》序曲的佳作,它是严歌苓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她给青春的一个交代!在生命垂危之际,文艺女兵陶小童回忆起过往。为救她而牺牲的团支书王掖生、为宣传队的存在而放弃前途的刘队长、油嘴滑舌而又令她心动的徐北方、对她又爱又恨的女班长孙煤……在这个似乎人人都忙着扫地、冲厕所、喂猪的宣传队里,多愁善感的陶小童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无论怎样锻炼,她都难以像别人一样“成熟”。于是,她决定把心肠变硬,从过去那个怯生生的女孩子,变成一个顽强的女战士。
  •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我在金三角卧底十年

    1993年傅衍鲲因患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去云南边疆疗养。此期间,因结识境内外特殊人物而有机会进入金三角地区,并与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卓枫将军取得联系。十多年来,向国家公安、安全部门提供重要情报数百件,多次历经险境,九死一生。傅衍鲲性格爽直,热情。喜骑马、游泳和射击。虽年近70岁,豪情不减。2007年初,入围2006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金三角美丽的边城瑞丽,就在它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白色的魔影。一些集团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干着罪恶的毒品交易,致使成千上万的人被吞噬了生命。
  • 谁说我嫁不出去

    谁说我嫁不出去

    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 剩女从来不羡慕女人拥有过多少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的骄傲是要看她身旁的男人肯为她拒绝多少女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戴望舒作品集(七)

    戴望舒作品集(七)

    要数说茹勒·许拜维艾尔(JuleS Supervielle)所受的影响的人,可以举出拉福尔格(Laforgue),格罗代尔(Claudlet),韩波(Rimband),魏特曼(Whitman),罗曼(RomainS),里尔格(Rike)等的名字来。例如他对于里尔格的默考,似乎帮助了他去使那隔离着生和死的墙板,变成尽可能地薄而且透明。然而许拜维艾尔却并不和他的师表中的任何一位相像。他是那么地不能以别人代替的,如果他不存在,如果他并不也对于新诗人起一种甚至比艾吕亚(Eluard),茹扶(Jouve)或法尔格(Fargue)更显著的有效的作用,那么人们便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估量出欧战以后的诗歌的缺陷了。
  • 清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板桥杂记

    板桥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赛尔号之圣冰魔雪

    赛尔号之圣冰魔雪

    “冰雪之魄,万念之灵。从今往后,你们就叫冰灵、雪灵吧!”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曾几何,冰雪双生,琴箫合奏,一同匡扶正义,拯救苍生,是我们儿时共同的梦想。可是,这也终归只是一场梦罢了!!冰雪彼岸,光暗共存,圣冰魔雪,相生相克,灭顶之灾,必有一亡。原来她们的命运早就已经是注定了的,她们生来就会成为彼此的敌人,战斗不止,直至一方的死亡。。。万年的羁绊,万年的等待,当命运的齿轮再度转动,冰雪之间,她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经历了那场浩劫的她,奇迹般的生还,却是丧失了记忆。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同战神联盟的相遇、相识再到相知,她们结下了珍贵的友谊,冰封的心灵,因此而悸动。可随着时间的流转,有关她冰灵的一切都浮出了水面。这一切的恩怨情仇也就此展开……(本文是由作者原创,是以赛尔号为背景展开故事,但和动漫赛尔号剧情不同,还请不要混淆。本文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冰灵的神秘精灵,她的身世以及恩怨情仇。)
  • 久慕情森

    久慕情森

    十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十五岁时母亲在面前自杀。苏久慕的人生或许能用悲催来形容,但二十岁她遇见梁齐森。梁齐森深爱着她,将她当公主般地宠着。此后,苏久慕的生命以他为重。梁齐森对苏久慕一见钟情,最终有幸得此爱恋。从此,他用尽所有来爱苏久慕,生命以她为重。只是,有一天……他们两人都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 亮剑湄公河

    亮剑湄公河

    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大程度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它对本国公民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上。2011年10月5日,中国商船“华平号”和“玉兴八号”,自湄公河顺流而下驶向泰国清盛码头,半途二船被不明武装人员劫持。第二天一早,两艘商船的船员尸体陆续浮出水面,十三名中国船员被残酷杀害,这一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我公安部组织专家赶赴案发地,面对重重疑云,他们如何破案?《亮剑湄公河》首次深度报道湄公河惨案真相,生动再现了中国警方快速反应,运用大国智慧,与湄公河流域各国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合力缉捕案件元凶的曲折历程。
  • 全职猎人之揍敌客长子

    全职猎人之揍敌客长子

    意外重生到了全职猎人世界,成为了揍敌客家的长子,是伊尔谜异卵同胞的哥哥,出生便被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体质比普通人还弱,没有办法修炼家族传承武技,一出生便被判注定为弱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且看路伦嘉如何抗争命运的不公
  • 天下男修皆炮灰

    天下男修皆炮灰

    前世的南连枝情深错付,导致自己家破人亡门派覆灭,被所爱之人扔到玲珑塔里天天与邪祟作伴,落下了一个妖女的名声。名声虽不好,但好在活得快活。好景不长,最后南连枝被所爱之人一剑捅死了……于是,曾经掀起腥风血雨的妖女,重生成了一条“赖皮”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