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600000046

第46章 我也是毛主席的红卫兵(1)

一九六六年四月末,在我们下乡一周年的日子里,从大连传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经过交涉,市里有关部门同意南尖插队的高中同学,可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当年的升学考试。而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日期,将提前在六月上旬进行。消息传来,我和朱嘉禾都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因为家庭出身已沦为阶级敌人,更何况还要参加文化课考试,所以我和嘉禾对这种诱惑的结果都心知肚明。但一年来风餐露宿的农村生活,已让我们深感疲惫与厌倦了。而包括父母在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大连知青需要休息一个阶段了。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为我请来了大连水运专科学校的校长伊树志,帮我补习数学。伊树志是海群中学的创始人,也是一九五二年与父亲一起从北京来大连支教的教育工作者。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申请报告书上,我在家庭出身一栏里填写了“伪官吏”,在父亲政治面貌一栏中,填写了“历史反革命分子”。

在中共旅大市中山区区办中学支部委员会对我的评语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该生积极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在劳动中吃苦耐劳,能坚持参加各种农业生产劳动,并用自己劳动收入买了一部幻灯机,配合当前的政治学习,宣传王杰、焦裕禄等英雄事迹。该生敢于大胆暴露思想,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家庭问题有一定认识。”

这是带队老师董文良对我一年农村生活的评语。去年冬天,因为他粗暴的工作作风,我曾在石山农场的食堂里和他吵过一架。但关键的时候,他却没有报复我。

五月三十一日黄昏时,我和嘉禾登上了大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朱嘉禾拎着一把小提琴,我背了一个大画夹,拎了一个小画箱。

行前的晚上,母亲曾提醒我,必要的时候,可以再去东裱褙胡同,找找廖静文先生。可父亲却摇了摇头:“不必再麻烦徐夫人了。凭自己的实力往前闯吧。”父亲显然十分清楚,此去北京,只是让儿子休一个长假而已。

“近来北京有些乱,平日尽量呆在三舅家看电视,少上街。”

三舅家的电视是苏联进口的。一九六三年去北京时,那台电视刚买来不久。望一姐曾嘱咐我,不要把手伸到电视后面去,后面是高压区,有危险。

六月一日清晨,进入山海关的火车在冀东大地上飞驰,车窗外辽阔富饶的大地,沐浴在初夏耀眼的阳光里。

七点,从列车的广播里,人们听到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的那张后来被毛泽东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同时,《人民日报》发表了重要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那时候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语调是咄咄逼人的。那时候的评论文章中有大量的反问,听起来让人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悲壮感。

在各种政治运动从未停歇的那个年代,几篇充满火药味的社论,很难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预见到,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浩劫,正悄然逼近刚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中国。

到北京的当天下午,我和嘉禾先后去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得到的消息是一样的,学校目前尚未接到教育部启动招生工作的通知。

在等待报名的日子里,六月的北京变得狂躁起来。一时间,各种政治谣言小道消息充斥市井。

“彭真完了!”

“北京市委垮了!”

“吴晗家让一帮孩子给抄了!”

街头流传的儿歌依旧充满童稚和纯真:“一根藤,仨癞瓜,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反对社会主义,坚决坚决消灭他。”

北京躁动了。历史上对政治一贯保持高度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京城百姓,开始成群结队地拥向位于台基厂的中共北京市委。每天从早到晚,市委的几百名工作人员就像合唱团一样,冒着暑热站在楼前高高的台阶上。从各地赶来支持中央清算市委主要领导的民众队伍,群情激奋首尾相接地从市委“合唱团”前经过,每支队伍都会对着麦克发表一通警世恒言。几十个高音喇叭,将这条平日里格外静谧的小街彻底惊翻了。

在游行的人群中,不乏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狂热分子。他们扶老携幼,跟着漫长的队伍挨到市委“合唱队”前,对着麦克风大声疾呼:“长期以来,压在北京人民头上的乌云终于被吹开了!”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我和嘉禾连着几天在台基厂看热闹,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二舅家我的表弟李望同。中午,我们就一起去二舅家吃饭。二舅家几年前搬到孝顺胡同了,这里离台基厂只隔着一个同仁医院。

六月的北京,天已经很热了。一天中午在二舅家,我见到了多年没有见过的大舅和大舅妈。

记得那一天大舅穿了一身白府绸裤褂,大舅妈穿了一件旧香云纱夏衫。大舅妈的嗓音已经发颤了:“你妈还恨我不?”她扬着脸问我:“回去告诉你妈,我阮翠萍现在跟要饭的差不多了。”

大舅一直懦懦地坐在那里,一台电扇在他面前不停地吹着。

几天之后,望同表弟陪我去了趟人山人海的北京大学。挤在大汗淋漓的人群与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里,我拜读了贴在北大食堂东墙上的,那张针对北大校领导的火药味极浓的大字报。但老实说,假如没有毛泽东的御批,我实在看不出其间的精辟之处。

一个群众组织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那名字的本身,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十月革命的“赤卫队”一样,“红卫兵”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瞩目,而他们提出的“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一句话,敢造反”。更让长期以来对党内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产生反感的人们心中一亮。庚子年时帝国京城埋下的火种,终于在六十六年后死灰复燃了。北京的天平,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开始急速向“左”倾斜了。

一个星期之后,当我和朱嘉禾再次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时候,招生办的门前,已贴出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艺术院校招生暂停的通知》。再去中央音乐学院,同样的通知告诉我们,党中央这一回要动真格儿的了。

一开始,谁也不知道,之所以掀起这场“文化大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初,人们以为是因为吴晗的那一出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报纸上说了,那是一部替反党分子彭德怀翻案的黑戏。后来又揭发出了《燕山夜话》,那是由发表在《北京晚报》上的一些随笔汇编而成的杂文集。据说这一切都是由一只幕后黑手操纵的,那黑后台又是谁呢?在“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战斗口号的激励下,人们似乎得到了一个惊天的启示,那就是要反朝廷了。红卫兵很快彻悟到了“斗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全部含义,红卫兵开始行动了。

半个月之后,我和朱嘉禾重新回到了石山农场。我们没有丝毫的失败感,因为大家都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一九六六年的盛夏,大连知青送走了一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带队老师们。一年来,他们不仅帮我们补习了在学校没有完成的课程,协调了知青与当地公社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知青与城市之间,依然存在着的一条血脉相通的纽带。然而,随着最后一名带队老师的撤走,这条纽带彻底断了。

新的负责管理知青工作的公社民政助理姓周,是一位十分干练的复员军人。周助理上任伊始就将大连知青视为管制对象,而且几个回合下来,他便把重点打击的目标,放在了李天祜和我的头上。出身资本家的李天祜平日里爱在背后发泄牢骚,而我则因刚直耿介,早已让他久闻大名了。

周助理是第一个教导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四类分子子弟的人,在为期半个月的下乡一周年思想总结过程中,深谙兵法的他,以极大的热情将一百名大连知青乐此不疲地玩弄于其权略之中。半个月之后,我在石山农场已彻底沦为被改造对象,周助理很得意,因为他确信唐浩这回应该知深浅了。

一九六六年盛夏的红八月,对于北京来说实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一回。八月五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八月八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八月十八日,身穿军装的毛泽东在天安门上检阅了一百万各界群众和红卫兵。林彪通过麦克风向广场上躁动的人们呼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毛泽东八月十八日检阅红卫兵的消息,通过无线电现场直播,当天上午便传到了南尖公社。那一天,大连知青的思想总结工作刚刚结束,在周助理的组织下,全体大连知青停工一天,去大圈海滩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九〇四年日俄战争期间,部分日军便是从这里登陆的。

当排着整齐队伍高唱革命歌曲的知青们从公社驻地经过的时候,立刻被高音喇叭里北京的实况转播吸引了,队伍不得不停了下来。周助理是一个很乖巧的农村基层干部,他当即决定,全体知青在公社大院里列队集合,收听北京的实况转播。同学们却随之躁动了,在北京的鼓舞下,梳辫子的女同学跑到附近的商店借来几把剪刀,瞬间将所有的辫子齐刷刷地剪掉了。在中国人的心中,民国初年的剪辫子运动,应该是国人对革命态度的最直接的表述,头发剪得越短,革命的决心越大。

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女同学发现,商店里那位始终瞪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售货员,仍留着一双长长的发辫。于是,一群人拿着剪刀拥了上去,不料那女售货员却断然不从,革命与不革命之间,险些发生肢体冲突。

“造反啦!造反啦!”同学们在公社的院子里兴奋地欢呼着,躲在办公室里的机关干部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怎么搞的!”公社书记狠狠地瞪了周助理一眼。

可惜的是,那天我因脚气犯了,故意请假没有去。此刻,我正独自一人躺在宿舍里,院子里的高音喇叭已喧闹了多时,却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快到中午的时候,在去厕所的路上我才知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的红卫兵发出了“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最高指示。北京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向资产阶级当权派发动总攻击的时刻来到了。

我忘了撒尿,返身跑回宿舍找出一张大红纸,我也开始写大字报了。

那是一篇顺口溜形式的大字报。可能因为是O型血,我自幼便从灵魂深处接受了革命的熏陶,我欣赏它的慷慨激越,我欣赏它的不畏强权,我欣赏它忠诚的血色浪漫,我欣赏对崇高理想的誓死追求。

大字报的落款是“红卫兵”,我把它贴在了食堂的大门旁。

同学们终于回来了。当群情躁动的同学们拥进石山农场大院的时候,没有人理会我写的那张大字报,更没有人会去搭理我。刘家仁、卢云霞、王重铭等一群初三的同学,连夜去栗子房中学,搞来了红卫兵袖章的样板。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石山农场便早已是红卫兵的天下了。

我当然没有资格参加到红卫兵的组织里。不仅如此,一夜之间,从每个人的左臂上,人们更泾渭分明地将农场的阶级阵营分清了。鲜红的红卫兵袖章佩戴在工农出身的同学的胳膊上,他们神采奕奕,气宇轩昂。

出工的时候,场部前只为数不多的二十几个同学站在那里,他们目光惶惑,神色黯然。于书记走出办公室,他扫了一眼空荡荡的院子:“扯淡!”

刘树仁拎着一个沾满油污的工具箱,爬到他那辆东方红五十四型履带拖拉机上,他一边擦着驾驶室玻璃窗上的泥巴,一边不平地嘟囔着:“我们也是人,凭什么?我也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像六十六年前一样,北京城又一次失控了。成千上万胳膊上缠着红袖标的红卫兵冲上街头扑向坊间,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杀的暴行,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共和国京城。无数庙宇、教堂和百年老店被毁于一旦,无数学者、教授和文化名人遭批斗毒打。由高干子弟组成的“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在北京六中后院的墙上,用人血和红漆,涂写了六个可怕的大字:“红色恐怖万岁!”

当然,这期间也出现过另一种声音,1966年10月,北京青年遇罗克在《中学文革报》上载文,批判当时甚嚣尘上的唯成分论。遇罗克这一年24岁,1968年1月5日,他因此被捕入狱,1970年3月5日,被执行死刑。

就在这年八月,大学即将毕业的姐姐,与辽宁财经学院的同学们一起,于月底前赶到北京。当时全国已经开始大串联了,所有的交通工具几乎全部被造反的人们所控制,包括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海拉尔国境线上也被红卫兵占领。他们在车厢上用俄文写满了反修标语:“打倒苏联现代修正主义集团!打倒勃列日涅夫!”

八月三十一日,挤在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的缝隙里,高举毛主席语录的姐姐,眼含热泪地接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

同类推荐
  •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Ⅱ

    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Ⅱ

    都市白领陈苏,在三十岁的第一年丢了工作,居无定所,还和一个比自己小的富二代保持着暧昧不明的露水关系。她在职场上勤恳卖命,却在一夕之间被年轻貌美的女孩取代;找新工作屡屡碰壁,房东又突然赶人;这时,富二代男友的前妻从天而降,对她步步紧逼。与此同时,中产表姐张小菲遭遇离婚危机,被净身出户;素来以女强人自居的闺蜜又不明不白地被搞大了肚子。三个绝望的女人不禁发问:女人过了三十岁,是否真的不配拥有一切?
  • 颤抖的灵魂

    颤抖的灵魂

    严龙根说过这样一句话:“思羽,一见到你,我的灵魂就颤抖。”这话我没有直接听到,是由丁思羽转述的。听了后我不大相信,因为这话不仅有意思,而且有了无限的诗意。我于是说:“你应该回他一句,就说,天空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丁思羽说:“你说什么?杨大姐你再说一遍。”丁思羽语速很快。慢的时候虽然有点拿腔拿调的,但很柔美;一快了,就像在铁锅里炒蚕豆。我说:“天空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的影片,经典句子!你没听过?”丁思羽摇头,眼里一片茫然。
  • 爱你,始于山海经

    爱你,始于山海经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拥有数亿资产,心如止水的赵尧,在初见职场小白祝愉的一瞬,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弦却被无端拨动。他助她一路成长,她回他无限柔情,虽然诸多坎坷,但真爱无敌,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 水过有痕

    水过有痕

    朝阳街派出所所长吕春平将窗台上的两盆花浇了一遍,已经有些干裂的花土,吸水时发出嗞嗞的欢快声,可见它们是多么渴望滋润这两盆花是户籍员韩晓美送给他的,说是室内有花可净化空气,又能养眼调节心情吕春平说,我整天忙得都快脚不沾地了,哪有时间伺候它们,在我这儿用不了三天它们就得干巴死韩晓美说,把你办公室的钥匙给我一把,我替你伺候再说了,这两盆花皮实,给点阳光就灿烂,浇点水就能活吕春平清楚韩晓美的心思,她对自己有好感,想通过这种方式贴近自己他对韩晓美也很喜欢,她皮肤白皙,身材丰满,媚眼如丝,一颦一笑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 大西南剿匪记

    大西南剿匪记

    本文故事根据毛泽东特赦的贵州布依族美貌女土匪程莲珍的真实事件改编。1950年,贵州黔东南的土匪依旧占山为王为害百姓,其中以郑幺妹为首的一伙匪帮,袭击新建的人民政权,杀害无辜乡民,我西南解放大军动用十万兵力对川贵地区进行全面剿匪,土匪帮被大部围歼,郑幺妹潜逃,终被抓获。后来得到毛主席批示,予以特赦。
热门推荐
  • 画堂归

    画堂归

    新书《玉金记》已开,欢迎试读…… 本文清流正剧风。讲的是一介小孤女只身复仇的故事……
  •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

    《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提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
  • 无名大陆物语

    无名大陆物语

    据说无名大陆以前是有名字的,只是被人们遗忘了。毕竟贵族老爷们要担心自己的权利,平民百姓们要担忧自己的生计,名字又不能当饭吃;更何况大陆就这么一个,有没有名字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本书讲的便是在无名大陆上,一个个无名之辈的故事。虽然他们没能在史诗中留名,但他们的故事就是史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祸国小毒妃

    祸国小毒妃

    一朝重生,身怀逆天医毒之术,沐染霜磨刀霍霍准备治渣男,虐白莲。可没想到,一不小心却在青楼睡了传闻中的邪王!“娘子,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某男将她压到墙角,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沐染霜满头黑线,“王爷,我们可连衣服都没脱。你这么不要脸,就不怕我弄死你!”某男勾唇邪魅一笑,迅速宽衣翻身上床躺好,“娘子,求弄!”
  • 阿瑟·克拉克经典科幻套装(全5册)

    阿瑟·克拉克经典科幻套装(全5册)

    阿瑟·克拉克经典科幻超值套装,包括神的九十亿个名字、最后一个地球人、遥远地球之歌、地光共4册,大家都在读刘慈欣,而刘慈欣在读英国科幻小说宗师、20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1986年,克拉克被美国科幻与幻想作家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先知,是用科幻预言未来最成功的小说家。他曾经预言过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全球通讯卫星、地震预防预测等尖端技术,全球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三体》作者刘慈欣曾说过:“我所有的一切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 30岁结婚

    30岁结婚

    北京版《爱与黑暗的故事》。故事在主人公【东方岩】【东方鹤】兄妹及他们的共同好友【忆良】及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同学、亲人、爱人身上展开。东方岩是本分老实的“北漂”打工者,因为没房没车,30岁的他一次次被分手。东方岩的妹妹东方鹤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大学后也遭遇一系列感情问题。北京承载了年轻人的梦想与辛酸。故事围绕几个人年轻人展开。将都市生活、学习、职场、校园、家庭等矛盾、纠结、温馨场景串联,就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爱情、成长、婚姻等问题展开探索。都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爱情的偶然与必然,婚姻与家庭对人的永恒吸引力,韶华与老去……这一切都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坚固。
  • 向阳孤儿院2

    向阳孤儿院2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唐宋文醇

    唐宋文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翻身王妃梦满城

    翻身王妃梦满城

    “相公,我想哭。”“不准哭!”本来没有打算哭的某人,终于忍不住,肆无忌惮的哭出了声,“你凶我!哇......”“宝贝,我错了。”“哪里错了。”某人立马收了眼泪,一双滚圆的眼睛,带着点眼泪,就这么看着面前的举世无双的王爷。辰寒年的心一下就软了,可是,还是觉得自己的夫人这变化也太大了。婚前她好像是任他拿捏的,怎么婚后有了母老虎的趋势?“相公,我不想生娃娃。”“相公,我不想回家。”“相公,我不要......”那就由不得你了。结婚后的辰寒年没有变,千满城也没有,可是那双原来纯净的眼睛却已经带着满满的笑意和算计。不过,终究没有逃过辰寒年的手掌心。一切不是他不知,而是他愿意。开坑容易填坑难,该文所有的背景都是架空,无任何的历史考究,并且经不起任何的研究,就是一篇欢乐没有节操的小白文,女主扮猪吃老虎成习惯,男主笑看她的成长也是习惯。青梅竹马,宠到大,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着实不容易。有的人不知道哪里好,可是偏偏却有人愿意为她赴汤蹈火。为她明灯三千,为她花开满城,就是辰寒年最大的心愿。本文1V1,实在不喜欢,出门右转,喜欢的请点个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