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100000010

第10章 电视新闻语体的文本(上)(2)

《伊朗发生地震四个村庄被毁至少10人死亡》

在前一则电视新闻中,引语的来源相同,后一则新闻的引语则来自不同的对象。“通用汽车公司表示”后所说的话题是对上文中“汽车后座的安全带存在安全隐患”的进一步补充与解释——存在什么样的事故隐患,这样的隐患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使人们对安全带隐患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后一则新闻中,消息的来源不同,侧重点也不相同,援引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的报道旨在总述地震,而国家电视台的报道则对重在对地震发生的时间进行补充。

电视新闻文本中引语动词的这种现象也就是胡壮麟所称的“言语证素”。“言语证素”的使用表明某时间的相关知识不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的,而是通过其他的消息来源,“言语证素”的信息源就是动词的发出者。电视新闻文本大量使用这种“言语证素”是电视新闻语篇服务于信息传播功能的结果,同时也成为电视新闻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

㈡电视新闻中的形容词

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也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表现人、事、物等的某种性质状态。形容词的功能比较强大,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其中谓语和定语的用法比较常见[形容词一般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总的来说,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但作状语和补语不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据贺阳《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的统计分析》的统计,性质形容词作状语的频率是7.7%,形容词(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作补语的频率稍高些,为8.7%。]。

在充当句子成分时,大多数的形容词具有限制和描写的功能。也就是说,使用形容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其他性质、状态等的排除与消减。比如,“白纸”区别于“黑纸”、“红纸”、“蓝纸”等,“他很高大、威猛”中的“高大、威猛”对“他”的外形做了一个大致的描述,在描述的同时也作了相应的限定,排除了“矮小、猥琐”、“中等、清秀”等其他的可能。下面标注的形容词都是对后面所修饰的语法成分的进一步限制和描写,通过这些形容词的限制和描写,使得所修饰成分在语义上更加明晰化。例如:

胡锦涛说,菲律宾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人民对勤劳智慧的菲律宾人民一向怀有深厚的感情。建交30年来,中菲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5年4月28日《新闻联播》

60年前,苏联人民以伤亡200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反***事业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2005年5月8日《全球资讯榜》

在缓缓升起的一万支象征着奥运“五环”的气球中,奥运千天倒计时牌正式启动。这块位于北四环北辰桥西南角的倒计时牌高9米,宽5米,地处奥林匹克公园的显著位置,又与对面的奥运重点工程“鸟巢”和“水立方”遥相呼应,创意主题为“北京情怀”。它的设置,充分体现了首都人民热盼奥运的喜悦心情。

——2005年11月11日《特别关注》

有时,形容词的选用常常蕴含着话语使用者的主观情感因素。透过篇章中的形容词可以体会到创作主体对事件、人物等的情感、态度、立场。在文艺作品中,形容词的这一特性表现得比较充分。如:

下雪了,一片片白白的、轻飘飘的雪花,在寒风里欢快的飞舞。(对“白白”、“轻飘飘”描写雪花的直观感受,“欢快”一词运用移就手法使对雪的喜爱跃然纸上)

西红柿毛茸茸、暖烘烘的,把女人的脸也映得通红。(“毛茸茸”是对西红柿的直观感受,而“暖烘烘”则有通感的效果,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温情)

是一个严冬的霜夜,不知怎样的,迷离的踱到一处无际的荒野去:漠漠的赤沙,漫漫的长途。凄烟迷雾里,只见朔风怒号,寒月苦照,惊鸿凄泣,怪鸱悲鸣。小心里,惶然悚然,只剩有寂寞,只剩有荒凉!(一连串的形容词,营造出荒凉、落寞、愁苦的氛围)

电视新闻真实、准确、客观的特质一般不允许在新闻篇章中出现像文艺作品中如此大范围、高密度的主观感受描写,尤其是在严肃的硬新闻中。因此,尽量避免“用激情扭曲现实事实”,尽量避免在激情的驱动下滥用形容词,消灭“闪闪发光的空话”,成为众多新闻创作主体潜在的规律、准则。在这条规律的作用下,形容词常常被当作是别有用意的词,“避免感情用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报道中少用形容词和副词”[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在硬新闻中,对形容词的使用是比较谨慎的。据统计,在以硬新闻报道为主的《新闻联播》中,形容词的使用比例为3547/74055=4.79%。但在一些娱乐、体育、社会生活等软新闻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形容词,则会为新闻语篇增色,使新闻语篇充满情趣、洋溢着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同时,这也是硬新闻软处理的手段之一。比如:

昨晚,费德勒以帅气十足的棕色西装和黑色衬衣亮相,尽显大师风范。在全场观众热情的欢呼声中,这位瑞士天王从ATP官员手中接过了年终排名第一的水晶奖杯。手捧奖杯的费德勒依旧保持了谦逊本色,他表示,愿意与球迷一同分享这一幸福时刻,并希望未来几年,继续保持排名第一。今晚,费德勒将在大师杯小组第二轮迎战克罗地亚名将柳比西奇。

——2005年11月16日《东视新闻》

(《加冕ATP年终第一宝座费德勒在上海领取奖杯》)

……据专家介绍,宋代钧瓷玉壶春瓶,造型优美,釉色细腻,秀雅端庄,是难得一见的钧窑珍品。明代铜立马,健壮雄美,体格塑造生动活泼,充满进取拼搏之意。从2万8千元起拍,一路飙升,最终以1100万元的价格成交。明代青花将军罐,器形古朴,上绘缠枝莲形青花,色彩鲜艳明快,胎质坚硬细密,釉面光洁肥润。……

——2005年11月28日《中国新闻》

《流散海外的60多件珍稀文物被国内买家拍得》

新闻是为了传播信息,传播信息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达到较为一致的认知。然而每个人的教育程度、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认知理念等存在着千差万别,如何缩小传者与受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差别,一直是传播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本的一项要求是不要使接受者不加考虑就认为这个讯息似乎是可怕的或不相干的而对之加以拒绝”[[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8页。]。不加考虑就认为某一讯息是不可接受的,除了与己无关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用词过于夸张、激烈、绝对,从而使人产生反感和不信任感。因此,对形容词的选用要恰切、适当,要和新闻信息传播的本质相协调。

㈢电视新闻中的名词和表示时间的词语

名词是表示客观世界中万物名称的词,在现代汉语的各词类中,“名词是个开放的类,词典里大部分是名词。名词不但比别的词类的词都多,并且比别的词类加在一块都多。”[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页。]名词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句法成分,其中主语、宾语是其最常见的功能。

我们对2005年11月份的《新闻联播》和《特别关注》进行了统计,名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5.60%和29.64%。同时还对《人与自然》、《电视散文》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名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3.25%和24.02%。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电视新闻中,名词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在下面随机抽取的电视新闻中,名词大约占到了43%,几乎占到了该条新闻词语总数的一半。

昨天,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发表声明说,他们在当天晚上成功地对沙龙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以避免沙龙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对身体造成损害。手术前,医生对沙龙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沙龙的大脑与上次检查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哈达萨医院曾经在14号发表声明说,脑电图检查显示,沙龙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在活动,但他还没有任何苏醒的迹象。有以色列官员透露说,以色列总检察长马祖兹已经通知奥尔默特继续担任代总理,可能一直要持续到3月28号举行大选。

——2006年1月16日《全球资讯榜》

(《沙龙成功接受气管切开手术》)

在电视新闻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新闻中人物名称的出现常常伴随着标识该人物身份、职位以及所属国家、机构等相关信息的其他名词,与人物名称一起组成同位结构。比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卢武铉”、“阿盟秘书长穆萨”、“英国首相布莱尔”、“意大利央行行长法兹奥”、“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美国舞曲天后保拉·阿布多”、“瑞士天王费德勒”、“世界网球头号种子、俄罗斯美少女莎拉波娃”……

同位结构的名词性词组虽然在别的语体中也存在,但不像电视新闻中那样普遍,这种结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电视新闻语体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之所以电视新闻语体中会如此高频率选择使用这一结构类型,关键还在于它符合、适应电视新闻“短、新、快”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篇幅中发布最新的、容量最大的消息是电视新闻追求的目标。同位结构的名词性词组可以增加句子传输的附加信息值,提高所涉及信息的信度,它的大量使用非常符合新闻在有限篇幅内传递大容量信息的要求。

在新闻的构成五要素中,时间要素是构成新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时间要素可以由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以及表示时间的数量词语来充当,这三者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时间词语主要位于句子的开头部分,可以位于主语之前,也可以位于主语之后,开宗明义标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

在新闻报道时既有具体、详细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分、今天、明天、昨天,也有相对概括、笼统的时间,比如,“最近”、“近日”、“近一段时间以来”等。

根据对电视新闻文本的统计,具体、详细时间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概括、笼统的时间。这是因为,电视新闻特别注重时效性,从新闻事件的发生到新闻事件的报道播出,二者之间的时差在逐渐缩小,“截至今天×点”、“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等已屡见不鲜,“今天的新闻”的比例在逐渐增多,“昨天的新闻”也将会大量存在,而“近日”、“最近一段时间”等“旧闻”的比例在逐渐缩小,多在新闻综述、新闻背景中出现。

大量具体、详细时间词语的使用,还突出表现了电视新闻注重准确、精确的特性。在文学作品中,对时间的精确程度要求并不是特别高,除非作者为了突出时间的重要性或其他原因而有意为之。和消息相并列的通讯、评论等类型的语篇文本与文学作品等文本相比,对时间词语的使用要求相对严格些,但仍不及消息那样对时间词语准确而详细的要求。精确的时间词语和概括的时间词语在通讯、评论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大致相当,甚至有的通讯、评论文本中概括时间词语的使用频率要大于具体、详细的时间词语的使用频率。

在电视新闻语篇中,时间词语的使用,可以构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框架和发展脉络。因为当人们对新闻事件进行关注时,首先考察到的就是时间的发展和流逝。比如:

当地时间21号傍晚,北京时间22号上午,美国捷篮航空公司的一架空中客车A320客机因起落架故障在洛杉矶国际机场成功迫降,机上13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安然无恙,整个过程历时近4个小时。

这架空中客车于当地时间21号15点17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伯班克机场起飞,前往纽约肯尼迪机场。……

为了安全迫降,飞机先在长滩机场和洛杉矶上空盘旋了三个小时消耗油料以减轻飞机的重量。……

当地时间21号18点19分,斯科特·伯克驾驶着这架A320客机稳稳着陆……。

——2005年9月22日《晚间新闻》

这条新闻先后用了四个准确、详细的时间词语,在导语中的两个时间词语相对概括、模糊一些,但也足以使人明白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段,同时引出该新闻事件的核心话题——美客机成功迫降。在新闻主体中,新闻事件的起始时间精确到了分钟,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变化,新闻事件也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化。整个新闻事件按照时间线性顺序展开,每个时间词语都引导出一个新闻细节,对导语中的核心话题进行补充、扩展。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

㈣电视新闻中的代词

代词是一种具有指代功能的词类。从指代的对象看,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大类。疑问代词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着重探讨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是能指示、区别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李佐丰:《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在电视新闻里,经常出现的是近指指示代词“这”(包括与“边”、“儿”、“里”、“些”、“位”、“个”等构成的复音词)。

同类推荐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质性社会学导论:基于本土经验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采用由历史及现实到未来、由方法论到认识论再到本体论、由范式特征到话语体系再到本土路径的演进方式,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提出了“质性社会学”的基本内涵框架,初步建构起质性社会学话语体系。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独创性提出“社会全息论”假说,这一理论有效破解了困扰经典社会学的“代表性悖论”,奠定了质性社会学科学的理论基础。
  •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民国图书出版史编年(1912~1949)(全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图书出版活动史料的文献辑录,借助编年史的体例,对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依年代次序作历史的叙述,勾勒出民国图书出版的发展历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出版机构的创立,大型丛书、工具书、教科书、古籍图书的刊印,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书业章程业规的制定,各种版权上的争端,劳资双方权益的纠纷,查禁与反查禁的斗争,以及出版机构的有关经营活动等。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第二次修改的检察官法是旨在建立省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制度,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建立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法官惩戒制度等。
  • 青少年百科·上

    青少年百科·上

    《青少年百科》是我社最近推出系列长卷之一,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全面修养的良师益友。
  •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如果使用得当,理论可以发挥极大的功效。公共关系从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仍有人认为它没有理论。坊间向来不缺公关概论课本,但公关理论的书一向很少,尤其成于一人之手,以宏观视角将过去三十二年的公关理论,依其发展与变迁详细分析比较,再以明白晓畅的笔法写来的书,可以说是没有。 如今各大学广招研究生,不仅为了教学,就算是为了写论文,一本有系统的公关理论专著,也有其必要。这一类书最能让读者受益,可使他们在短期内进入状况,在转瞬间吸收作者的日月精华,就算是业界人士,也应该会觉得受用。尤其本书参考书籍几乎全为英文,即仍能提供读者阅读精致中文的乐趣,可谓功德无量。
  •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思维方式是策划的源泉,一般是不传之秘,但这本书却合盘托出;案例文集是策划的经典,一般是难以求全,但这本书却涉及面广。她,获得过几乎所有中国策划的最高奖:1996年当选“中国十大策划人”,2000年获“博奥策划元勋奖”,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人”,2004年荣获“中国策划最高奖”(当前策划界唯一获奖者),2005年获“中国策划业12年杰出功勋奖”。她,就是本书作者崔秀芝。在本书中,作者精选了自己近30年策划的经典案例,揭示了策划的基本规律、核心理念、思想体系和最高境界。作品通过全国23位名家精准点评,使读者更准确、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策划的真谛。
  •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

    《世界不会拒绝你,除非你自己不努力》是一部励志随笔作品,分为八章,每章有十几个寓言式小故事,作者由此引发人生感悟,希望告诉读者:你终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为之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不论我们做什么,想成就什么,只要是对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 魔王包子铺

    魔王包子铺

    新人小白乱写写诸君莫笑,一介俗人打哈哈别无所求
  •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说话,通过举例分析来教大家在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盛宠娘子

    盛宠娘子

    她在临死之际,才看清了身边男人和妹妹的真面目,她后悔了。重生后,她发誓要做霸气御姐,既然躲不过,她就准备三十六般兵器,把庶妹姨娘渣男打的落花流水,看见她就绕道走。“喂,师兄,你别绕道啊,我不会打你——”
  • 剑圣大魔

    剑圣大魔

    剑圣者一点剑意千山渺,两袖白云万仞遥。大魔者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我,袁霄。是剑圣,亦是大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