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4700000011

第11章 南戏北曲演义的戏曲前奏(8)

就曲牌联套为例,通常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一套曲子,各用一个宫调,四套曲子正好配合剧情“起、承、转、合”的四个单元;四支套曲蕴含着全剧的情调变化,所用宫调的衔接序列以仙吕——南吕(或正宫)——中吕(或越调)——双调为常式;每支套曲的开头与结尾二曲,往往较为固定,中间基本上也按照曲牌的旋律设置联曲,依次相连。正是由于杂剧体制的这种规范性和统一性,标志着其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而杂剧体制也存在着自由性和复杂性,如元杂剧在剧本的使用上,不同剧本各折所用宫调也不尽相同,尤其在第二折、第三折戏剧冲突表现的最为激烈的时候,不同的作家更是各有主张;每支套曲所用的曲子视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数量不等,联接曲的前后位置有时也会有所改变,如此等等。

总体看来,元杂剧在创作中体现出了按部就班与灵活多变的相互结合,作家旨在通过戏剧体制上的循规蹈矩,从而赢得文思语意上的畅所欲言。(五)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元杂剧的影响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堪称一朵奇葩,它的馨香千百年来一直沁人心脾,影响深远。

首先,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实现了俗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获。在中国古代,俗文学和雅文学始终共存,二者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但俗文学因其非主流的地位,故一直被排挤在文坛边缘。直到元杂剧以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改变了当初雅文学唯吾独尊的地位,将中国的古代文学转变为雅文学与俗文学二分的天下,且为通俗文艺样式赢得了与传统文艺样式平等的社会地位。此后,俗文学便开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以其独特的姿态在文艺舞台上活跃开来。

其次,中国文学因元杂剧而获得了一笔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凭借着元杂剧作家们敢于正视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精湛纯熟的艺术创作技巧,我们收获了一大批旷世经典,它们不仅为中国的文学思想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也无疑成为了我国古代写实主义文学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后,对于中国文艺史而言,元杂剧也是戏曲艺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获。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的成熟时期是宋元。元杂剧与宋元戏文不仅成为了古典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也影响着明清时期的各种戏曲艺术,成为了其争相模仿的典范。而后,戏曲艺术日益成为了中国人民族性格和精神面貌的象征,成为了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并且,元杂剧是最早传播到西方的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元杂剧从18世纪以来,就开始与世界戏剧艺术相融,随着《赵氏孤儿》等剧本的翻译、改编,各地的人们也开始逐渐关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在西方读者面前也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于无形中也大大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元杂剧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是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杂剧流派创作成就的代表,因此,四人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1)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籍贯,主要认为是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也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之说等。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杂剧名目在《录鬼簿》中共收录了62种(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关剧存目共67种),现存18种,对于其中的一些作品是否是关汉卿所作,仍存在争议。《感天动地窦娥冤》为其代表作,四折一楔子。据《元史·百官志》与《南村辍耕录》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而此剧第四折也写到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司之职,可知此剧大约作于至元二十八年之后,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此剧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代臧晋叔编《元曲选》本,明代陈与郊编、龙峰徐氏刊刻的《古名家杂剧》本,明代孟称舜编《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等,而臧晋叔曾参照多种藏本进行加工校订,故以臧本为最佳。

关于此君这里不多做赘述,下面会单列慢慢细说。

(2)书香门第的白朴

白朴(1226—约1312)字太素,原名恒,字仁甫;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朴出生时,金王朝已处于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之下,岌岌可危,八、九年后便为蒙古所灭。白朴幼年颠沛流离,母亲死于战乱;长成后,家族败落,终日郁郁寡欢,且无心入世,多番拒绝官员的举荐,在大江南北漂流十五年之久,直到五十五岁时定居金陵。他的词作与散曲,主要以追思故国、感慨沧桑和悲叹身世为题材,基调低沉悲凉。

白朴出身于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父亲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判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士。少年时,白朴曾于著名诗人元好问的门下学习诗词文章,具备相当好的传统文人文学素养。到元代,他以文学世家的名士身份最早投身于戏剧创作之中。白朴的杂剧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事,他的剧作在著录中共计16种,但完整保留的只有《墙头马上》与《梧桐雨》两本,而《东墙记》经明人篡改,已非原貌,此外还有两部剧本仍残存着部分曲词。白朴的《墙头马上》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与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一起,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但其实蕴藏着浓厚的悲剧性。

《墙头马上》,此剧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属于杂曲之中的言情,是一部带有浓烈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在白诗中,诗人记述了一对男女彼此相爱,且同居五六年,女子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便将该女逐出家门。在当时那个“始乱终弃”的社会背景下,该女子的不幸引起了诗人白居易的深切同情,于是他告诫世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白朴戏中的内容,大致同于《井底引银瓶》,但它想表达的却是与原诗迥然相异的思想倾向。整个《墙头马上》描绘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及同封建家长制挑战的强大勇气,洋溢着火热的激情,成为了一曲为婚姻自由而作的赞歌。

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也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可见《井底引银瓶》的故事在民间得到了艺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人们给故事添加了不少新的情节,不断地加以改编,甚至还给主人公确定了姓名。在此基础之上,白朴的剧本将原诗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白朴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为依据,而非是对传统故事的简单套用。

李千金是《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她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当她和裴少俊在墙头上邂逅以后,便表示看上了“一个好秀才”,处处主动搭讪。她为约裴少俊跳墙幽会,央求梅香替她传诗;当嬷嬷识破二人后,她忽而同裴少俊一起下跪求情,忽而耍赖撒泼,还决心私奔了断。李千金为了爱情,无所畏惧,认为“爱别人可舍了自己”,甘于自我牺牲。她明白“那里有女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觉得自己及时婚嫁是合理的。因此,她相似于话本《碾玉观音》里的璩秀秀,没有其他待字闺中的少女那样的羞涩含蓄。由此可见,白朴是想在这个人物身上融合市井女性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特征,宣扬自主、自由的爱情与婚姻价值观。

(3)入仕无门的汉人儒生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1321),名致远,取“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今北京)人,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散曲家、杂剧家。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盛行,出身微贱的文人可以通过科举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跻身朝廷。然而,元代后,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便重蹈了世袭制的覆辙,废除了科举制度。这就使得像马致远这样的汉人儒生入仕无门,带着功名梦想破灭的惆怅,在时代的大潮中起伏跌宕,地位也日渐衰落。

马致远共创作杂剧十五种,今存《汉宫秋》、《岳阳楼》、《黄粱梦》、《青衫泪》、《荐福碑》、《任风子》、《陈搏高卧》七种和《误入桃源洞》残曲,他的一生从事杂剧创作,久负盛名。另外,马致远又是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的曲风清新俊美,备受历代人称赞。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夜行船·秋思]一套,而小令[天净沙·秋思],更是被世人誉为“纯属天籁之音”。

马致远是“梨园”中一个知名的人物,他亦如元初其他的一些有才华的作家,将自己的艺术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马致远的创作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前期主要是元世祖时代。《荐福碑》是马致远创作前期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叙述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从侧面予以表达,抨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是非颠倒、好坏不分的混乱局面与丑陋现象。在剧本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发出了狠狠的讽刺和咒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在马致远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套曲《般涉调·哨遍》中的“半世逢场作戏,险些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即位前后,马致远回到了大都,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李时中一道合撰了《黄粱梦》,这标志着他进入了创作的后期。这一时期,他直接表露了自己对历史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其剧本几乎都以全真教的度脱故事为演绎主题。如散曲《秋思》道:“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投至孤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斩,魏耶?晋耶?”这套散曲从表面上看,包含着虚无的思想,但这正说明了马致远对历史不平的愤慨。

马致远的作品也有反映封建社会时期文人的郁闷心情的,这一点相似于元代某些绘画作品中的意境。马致远的小令《秋思》,表现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忧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萧瑟而悲凉。总体看来,马致远的作品更侧重批判现实,如《黄粱梦》:“如今人宜假不宜真,则敬衣衫不敬人”,抨击了当时的险恶风气;《汉宫秋》中,用“忘恩咬主贼禽兽”来斥责封建统治者。

后人给予了马致远的艺术才能以很高的评价,且在元代后期,马致远被周德清尊为四大家之一,明代朱权更将其列于元曲家之首。马致远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实社会让他感到愤慨甚至苦闷、绝望,这愤慨之情在悲凉的思绪中激扬回荡,具有一股豪放的气势,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马致远的作品总体上情调凄凉、悲愤,抒情带有悲剧性,曲词老练、宏丽,艺术特色独具一格。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描写的是:

中大夫毛延寿奉汉元帝之命,征选各地美女以充后宫,选中了蜀中民女王嫱字昭君。昭君因无钱贿赂画工毛延寿,毛延寿便将她的画像做了手脚,致使她入宫后长日未能见到君王。一夜,昭君借琴诉怨,元帝巡宫恰巧发现,被她的美貌与气质所倾倒,即刻册封为明妃,宠爱有加。得知昭君为何在深宫受冷落后,元帝命人捉拿毛延寿。毛延寿闻讯立马潜逃,投奔匈奴,并给呼韩邪单于献上了王昭君的真实画像,怂恿他索夺昭君。呼韩邪单于见像后大喜,一面派使臣前往,依像索取王昭君;一面亲率部队,借打猎之名,屯于边境,伺机而发。元帝知后,大惊,元廷内无精兵良将,外有重兵压境,满朝文武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于是昭君便提出自愿和亲以求停息兵戈,国家太平。元帝无计可施,只好让昭君出塞。昭君出塞之日,汉元帝于灞陵桥头为之饯别,昭君脱下汉服,身着胡服貂裘,挥泪与元帝告别,登车而去。至汉匈交界之处,昭君设酒祭奠故土和汉王,而后,投黑河而死。于是,单于将其尸骨埋于江边,号青冢,并将毛延寿解送长安,汉匈从此重归于好。

同类推荐
  •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

    《手艺的思想》于2000年初版后,不到一年即再版,于是又有了另外一个封面的重印版,但书的内容没有变化。新书上架不久,即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当时还叫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学术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三周位居前几名。书中文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发表于各大报纸和专业刊物,有的在发表时还曾经引发讨论,在编辑过程中,作者将它们分门别类整理,并形成作者的“手艺的思想”的思路。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了最初发表的出处,这样读者可以结合发表的年代来整体思索手艺思想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此次修订版删去了几篇现在看来不甚成熟的文章,又增加了若干作者近年来的新作,以期更完整地展现作者思考的脉络。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壁画:壁画遗风特色

    壁画:壁画遗风特色

    壁画主要是指装饰建筑墙壁表面的画,就是绘制在天然或人工墙壁上制作的画,分为室内壁画和室外壁画。比如在秦咸阳城发现的比较完整的秦代壁画,是战国中期秦孝公迁都咸阳、营建咸阳宫室时制作,秦咸阳城壁画推进了对秦代历史以及当时绘画艺术成就的认识。壁画被不断应用于历代的宫廷、王府建筑中,增加了这些传统遗产的艺术价值。如泰山天贶殿壁画、西藏布达拉宫的壁画和江南天国各王府壁画等。
  • 核心价值视阈下的影视文艺研究

    核心价值视阈下的影视文艺研究

    该书以“核心价值”为思考主线,辨析了价值体系、价值观等各类核心概念,总结了当下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之为基础,分析了主旋律创作和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新人形象塑造和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群众生活题材与核心价值的影视文艺表现;针对消费主义、虚无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各类“非核心价值”思潮的影视文艺表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立足唯物史观、从核心价值视阈出发对这些思潮倾向与文艺表现进行了批判;进而在此基础上,重新辨析了影视文艺创作与影视文艺生产的二重化矛盾,分析了经济因素与艺术因素的辩证机制,分析了影视文艺表现与二重化矛盾关系,明确了弘扬文化精神与追求文化利益关系;最后,根据对各类影视文艺思潮与影视文艺表现的总结,提出了构建影视剧新的意识形态批评体系与创新影视剧管理机制的新思路。
  • 孩子,这才是音乐

    孩子,这才是音乐

    本书从演奏家儿时与音乐之间的不解之缘落笔,展开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成长故事,为广大热爱音乐的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个纯然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字字句句,婉如一泓清曲,静心明理,带你找到音乐的源头。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剖析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与心灵成长的关系,从自己三十余载的音乐学习,演奏教学,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成长经历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学习音乐的方法、经验与乐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音乐生命之路,成就生命的艺术之美。
热门推荐
  • 参天台五台山记

    参天台五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女皇重生后

    逆天女皇重生后

    男人将她逼至墙角,“封印了我魔界,就跑去轮回?”女人尴尬羞涩,“我……”他逼近,“女人?你打算如何赔偿本皇?嗯?”她心虚,“那……你想怎样嘛~”男人邪魅一笑,“惩罚你~帮本皇生一群小魔王。”她本是上古第一女神皇,一场神魔战,她为救众生宁愿牺牲自己封印魔界之门,最后才发现,这一切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背叛。用尽最后一丝神力将自己的神魂送入轮回。她发誓!势必重回神界将那背叛之人亲手斩杀!历经万年轮回,从21世纪地球重回异世。【女强文,男主强大腹黑,轻松不虐心】
  • 木叶之夜

    木叶之夜

    系统:宿主看前方那块体态优美的能量,一看就十分有料。夜:换一个行吗,难度太高有点不行。系统:自爆中夜:我去去还不行吗。系统:自爆停止。夜:......(新人新书)(第一章是设定)划重点要考的
  •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一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六本,按照不同主题分为:无敌熊、勇敢熊、孤单熊、成长熊、奇异熊、温暖熊。每本书根据各自的主题,收录与之相关的4~5篇作品,其中一篇为“阳光姐姐”伍美珍创作,同时挑选了“阳光家族”小作者创作的精彩小说。《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的主题是:孤单,由“阳光姐姐”伍美珍原创的《孤独女生江冰蟾》领衔,携手“阳光家族”明星小作家们为小读者奉上一组既孤单又温暖的成长故事。
  • 妾为后

    妾为后

    吴笑烟并不美,于女子来讲她太过高大,皮肤又太黑,比男人力大,比男人吃得都要多。她年纪渐长,只想嫁个平凡人,普普通通的过一辈子,可是这个她养大的小狼崽子……真是个小狼崽子!!
  • 天鹅

    天鹅

    纪念那些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天,上海是个阴雨天。这要记性特别好或者那天刚好写了日记的人才知道。梅子和于葵葵则出于某种例外而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上海淮海路的阴雨天。她俩共打着一把伞,站在老大昌蛋糕房的屋檐下面,激情磅礴地讨论着关乎一个女孩子人生中最大最关键的问题——当然就是爱情这件事了。梅子和于葵葵都是1976年兵,一起考取了新疆驻南疆一个野战部队的文工团,现在又一起来上海进修,所以两人无话不谈。她俩是从南京路一路谈过来的,到了淮海路还没谈尽兴。
  • 血花于碰撞刹那

    血花于碰撞刹那

    当善意这个柔顺剂无法形成,每一次碰撞,都会有血花四溅。
  •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气狂妃,我家陛下初长成

    霸气狂妃,我家陛下初长成

    前世只因命理师的一句话,她为国牺牲成为夜吾霖的妻子。丈夫不疼,正妻狠毒,连亲身骨肉都被人扔掉。既然重活一世,萧宁桑发誓她要改变命运,为自己而活。谁知那个负了她的男人,这辈子竟会死缠烂打跟着她。“萧宁桑,怎么办,我现在还想心里全是你?”“你有病吧?”“是得了病,相思病,你要给我治吗?”“夜吾霖,你给我滚。”他倒是真滚了,可滚走后却会在她遇到危险时挡在她面前,温柔地看着她道:“除非我死,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伤害你。”萧宁桑坚硬的心开始一点点融化,心里却有些句话没问出口:“夜吾霖,你真的不知道你才是伤我最深的那个吗?”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