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2400000003

第3章 特别报道(2)

设定有效利用社交媒体的目标并建立消费者洞见。企业首先要确定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达到的业务目标(如产品开发、品牌和营销战略、销售机会挖掘,以及客户服务与支持等),同时系统地追踪对竞争对手品牌的评论热潮及消费者观点,从而掌握社交媒体的脉络,并找出对自己品牌有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和个人,特别是拥有庞大粉丝的意见领袖。

与社交媒体用户互动。企业应选择一些关键平台来建立关注度并接触目标客户,同时应该界定各平台在整体互动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建立消费者参与的双向对话也很重要,而不是企业自己唱独角戏。企业应参与有趣的话题,例如通过观察消费者讨论的话题来决定参与哪些话题。此外,企业还可以举办活动,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用户创造正面体验,同时鼓励他们成为品牌的拥护者。

组织、IT配套和能力的培养。企业必须明确组织的需求,并招聘人才来填补关键能力缺口。企业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来了解消费者的讨论,且应将对社交媒体的洞见和与社交媒体的互动纳入常态的商业流程。企业应确定用来追踪社交媒体绩效的关键绩效指标来促进跨部门合作,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机会。

中国消费者热情拥抱本土社交媒体为企业创造出独特机会。对这一日渐富裕的群体,企业应更深入了解并与之进行互动。有意利用社交媒体的企业,必须对整个社交媒体版图及各类用户有所了解。如此,企业才能获取有益信息并促进消费者参与。同时,企业必须做好组织和运营重大变革的准备,包括心态的改变,以充分掌握社交媒体为其未来的中国业务带来的价值。

林璟骅为麦肯锡台北分公司董事,温雅力(Ari Silverman)为上海分公司董事,邱心怡为上海分公司顾问。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2012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

制胜中国社交网络市场

叶远扬温雅力邱心怡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市场与欧美大不相同,但制胜要素有着共通之处。

没有Facebook,没有Twitter,没有YouTube。中国的社交媒体爆炸性增长,但它们却无法进入中国,从这可以看出中国社交网络是多么迥异于欧美市场。好在中国消费者遵循与其他国家消费者一样的决策旅程,因此,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基本法则可以共通。对于任何想要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业者来说,了解中国的社交媒体极为重要: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交媒体市场规模超过美国,全球最大。

中国社交网络现状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5.13亿人,是美国的两倍多[2] ,而且还有全世界最活跃的社交网络[3] %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一级城市包括北京、广州、上海、深圳;二级城市共约有40座城市;三级城市约有170座。城市级别系依都会人口和经济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定。从博客、社交网站,到微博和其他网络群组,超过3亿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大约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人口总和。此外,中国网民40%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这一比例还在快速增长中。

中国网民对社交媒体的热衷催生出一批批互联网公司,它们推出的社交媒体技术也比欧美国家先进,例如在美国,Twitter用户可以把多媒体内容嵌入社交媒体的[4] 8个月前,中国网民就可以这么做了。中国的社交媒体1994年始于在线论坛和群组,1999年逐渐转向实时通讯。2003年大众点评网等使用者评论网站红极一时,2004年博客兴起,次年人人网等具备聊天功能的社交网站开始流行,2009年新浪微博推出,提供多媒体的微博功能,2010年街旁网出现,提供类似foursquare的服务。

在企业打造社交网络战略之际,很重要的是通盘了解中国消费者、内容、平台上出现的细微差异。

消费者

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不仅最活跃,而且80%以上的用户拥有多个账户[5] ,大多在本土的社交媒体上注册(日本只有39%的用户拥有多个账户)。中国人通过移动工具(如智能手机)使用社交媒体也越来越普遍:2010年移动社交用户有1亿多人,估计每年的增长率约为30% [6] 。另外,由于许多中国人对于官方信息渠道持怀疑态度,因此用户特别看重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的建议,例如一项针对乳液购买者的独立调查发现,中国高达66%的消费者依赖亲朋好友的建议,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8%。

内容

中国企业运用社交媒体争取消费者的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公司定期花钱雇“水军”发布对己有利的信息,并以负面内容攻击竞争对手,试图展开病毒性传播。在某些案例中,有关企业的负面传闻——如产品污染的指控——往往引发竞争对手和匿名用户发布一波又一波的微博。因此,企业应认真找出负面来源究竟是竞争对手还是实际消费者,相应制定对策。企业在搜集社交媒体消费者洞见、比较自身品牌和竞争对手表现时,也必须把“水军”的影响考虑在内。否则,很容易对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偏好判断错误,导致风险。

平台

中国的社交媒体非常分散且本土化色彩强烈。每一个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至少有两大本土业者,例如微博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社交网络有人人网和开心网等数家业者。它们有各自面向的用户群体,且往往在某些地理区域占优势。对营销人员而言,这样的分散特性需要大量资源和专长(包括合作伙伴的网络)协助引导前进。有鉴于竞争演进快速,寻求伙伴的营销人员应密切监测此领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打造制胜战略

尽管中国独特的社交媒体市场特性成为营销人员必须应对的挑战难题,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市场证明有效的战略原则在中国就毫无用武之地。以下案例中的企业就成功地把通用原则应用到了中国市场。

内容真实,用户导向。雅诗兰黛旗下的倩碧品牌推出了40集《苏菲日记》网络电视连续剧,每天在指定的网站播映(在公交车、火车和飞机上的屏幕也可观看到片段)。皮肤护理是故事情节的一部分,并且将倩碧产品植入剧情之中,但大家视《苏菲日记》为娱乐,而非倩碧广告,此剧在互联网上观看次数超过2100万人次。目前倩碧的在线品牌知名度比竞争对手高27%,网络广告成本也比传统广告低很多。

不断测试学习。 鉴于中国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太胖、缺乏吸引力。多芬第一次把“真美无界限”网络节目引进中国,提倡各种长相体态的女性皆有其美,多芬转而与美国电视剧《丑女贝蒂》的中国翻版《丑女无敌》合作, 将“真美无界限”植入其中,包括无敌的博客和在线联机聊天,结果吸引了数百万次搜索和博客文章。第一季播出后,多芬沐浴产品的销售率同比增加了21%,也让多芬“真美无界限”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44%。此活动的投资回报率预计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四倍。

持续、长远地支持品牌。星巴克中国不论是在实际门店,还是在社交媒体上,都倡导质量、社会责任和社区建设的统一理念。杜蕾斯不只在新浪微博开设了企业账号,还建立了一支营销团队,一边严密监测在线评论,一边与机构伙伴密切合作,设计出兼具原创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该公司旨在与消费者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激发热潮,深化客户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单单是3亿社交网络用户的事实,就使得企业有效联结中国消费者变得艰难。比如说,对每一条微博作出回应,而这恰恰是发布者的期待。因此企业必须发展出新的模式和流程,能够有效联结消费者,传递出品牌身份和价值观,排除客户疑虑,避免形成负面病毒式传播。另一个问题是有鉴于用户规模庞大,缺乏分析工具(例如Facebook和Google在其他市场提供的工具),领先平台透明度有限,因此难以发展出可靠的指标,追踪衡量社交媒体战略的绩效。然而,企业不应因此怯步,毕竟中国和其他市场有着类似的成功要素,也值得花功夫,应付中国市场的诸多独特挑战。

叶远扬(Chris Ip)为麦肯锡新加坡分公司资深董事,温雅力(Ari Silverman)为上海分公司董事,邱心怡为上海分公司顾问。

作者们谨向为本文做出贡献的周天助、林璟骅、YaelTaqqu致谢。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c)2012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

破解社交媒体营销谜团

Roxane Divol David Edelman Hugo Sarrazin

为什么对许多高管(尤其是非营销部门)而言,社交媒体仍然一团迷雾?本文指出企业领导人应如何驾驭社交媒体,以可预测的方式塑造消费者决策。

高管当然知道什么是社交媒体。毕竟,若把Facebook看成一个网络国家,那么它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高管还可能了解社交媒体如此强大的原因——能够放大口碑效应。但谈到如何驾驭社交媒体影响力,他们就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尽管企业纷纷积极开设官方Twitter和Facebook,但真正了解社交媒体究竟是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借此拓展产品和品牌认知度、提升销售和盈利、激发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对许多高管(尤其是非营销部门的高管)而言,社交媒体仍然一团迷雾?我们认为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首先,源自社交媒体的朦胧本性,尽管谁都知道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线讨论产品和品牌、寻求相关建议,并互相提供建议,但企业究竟可以在何处及如何影响这些对话却不清楚。毕竟这些对话横跨各式各样、不断增加的平台,出现在多元且分散的群体之间,可能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也可能花好几个月酝酿。其次,没有一个适合且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其对营销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大量资源(不管是财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投在一项收效尚不明确的项目上,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本文我们将逐一解开社交媒体的营销谜团。我们已经确认了社交媒体的四大功能,即消费者行为的监测、回应、放大和引导,它们足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掌握社交媒体究竟在何时、何地、如何影响消费者,有助于高管制定的营销战略确实把社交媒体融入消费者以及量化出投入产生的回报。

简而言之,企业领导不能再把社交媒体视为仅由营销或公关部经营的次要活动。社交媒体绝非变相的付费营销,它需要很多支持来经营:一套协助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层主管评估社交媒体投资的清晰框架;一项建设基础设施的支持计划,以及一套绩效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灵活管理社交媒体。拥有这三项要素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关键品牌资产(例如来自消费者发布的内容以及对反馈的洞见),开启新的互动渠道(例如通过Twitter提供客户服务、Facebook新闻动态等),并且借由员工与顾客或第三方互动的新方式,将品牌重新定位。

社交媒体消费者的决策历程

企业很快就意识到了社交媒体的价值:在我们所访谈的企业中,有39%的企业已把社交媒体作为接触消费者的首要数字工具,而且在接下来的四年,此比例有望攀升至47%[7] 。其增长动力来自知名企业成功运用社交媒体的案例不断涌现:

创造热点:在福特以Fiesta车款重新打入美国次紧凑型车市场的18个月之前,推出了“ Fiesta Movement”大型营销活动,活动的一大亮点是为100位社交媒体“意见领袖”提供欧洲款Fiesta,请他们完成“任务”,并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记录驾驶体验。结果,在YouTube上的相关短片吸引了650万人次观赏。福特收到了5万份索取该车款相关信息的请求,大多数人并非福特用户。2010年末Fiesta车款上市,前六天就售出约一万辆。

以顾客为师:百事公司(PepsiCo)运用社交网络展开DEWmocracy促销活动,收集客户洞见,由此诞生了Mountain Dew新品种。自2008年以来,该品种销售量超过3600万箱。

瞄准目标顾客:利惠(Levi Strauss)运用社交媒体进行指定门店促销方案,与400名消费者的在线互动竟吸引了1600名顾客光临该门店,足以显示社交媒体的口碑效应。

然而,失败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毕竟,知道社交媒体的价值并不等于懂得社交媒体的运作。随着拥有Facebook、Twitter或在线群组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认为高管层必须思考如何将社交媒体与企业广泛的营销使命相结合。

营销的首要目标是在恰当的时机或者某些接触点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三年前,麦肯锡提出了“消费者的决策历程”框架,用以了解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企业如何与之互动[8] 。这一框架把消费者行为描述成包含多个反应圈的迂回历程,与传统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视为直线进展迥乎不同。在消费者的决策历程中,社交媒体是一个独特的构成要素:它是唯一能在每个阶段都接触到消费者的工具——从消费者考虑品牌产品,到完成购买之后的一段时间,消费者的经验仍会影响其偏爱的品牌,其倡导也会影响他人的购买决策。

同类推荐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华为经营法

    华为经营法

    翻开这本书,领略华为成功的核心因素,洞悉其独特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人才战略、高效执行、团队建设、市场研发等等,无不涵盖。本书为透彻讲述华为企业经营的财经图书,其从团队建设、人才战略、高效执行、市场研发等多方面详细解读了华为的经营哲学和商业智慧。书中不仅有任正非关于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的真知灼见,还深度解析了华为的创建历程和发展经验,并配以各种经典的商业故事、管理哲理等,多维度、多层次地解密了华为的经营精髓和成功之道。本书适合创业者、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华为和任正非的相关人士阅读。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以处理市场变化及其重新平衡后的新情况。 作者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为视角来阐述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读者答案和实践操作的练习。
  • 销售心理课情境实训大全集

    销售心理课情境实训大全集

    当下的销售市场,很多人为了拿到订单,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认为销售是一件很难的事。本书融合心理学与销售学的基本知识,以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为背景,以“情境实录、情境点评、深入解析、反思与总结”四个板块逐一展开讲解,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向销售人员再现了各种富有挑战性的销售情境,旨在帮助销售人员随时了解客户心理和不同销售阶段的心理战术,抓住一个又一个稍纵即逝的销售机会。按照本书中的方法去做,你一定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长城守卫篇

    王者荣耀长城守卫篇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根据王者荣耀背景而生的短篇,尝试融合一下来完成的小说,其余好奇的进来看啊.
  •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学园都市的宝具使

    带着fgo众英灵的宝具来到学园都市和史提尔怼卢恩,无名三段突怼神裂。拿着破尽万法之符和当麻对抗神之右席。(估计只会写旧约内容)欢迎加入学园都市的宝具使书友群,群聊号码:610991387
  • 逐星谜

    逐星谜

    星际最神秘的逐星皇墨桂被杀了......没死。PS:简介无能,且看正文。本书又名:《快穿之大佬很忙》《逐星谜:皇,你惹不起》
  • 不靠谱抽奖系统

    不靠谱抽奖系统

    龙淼淼18岁生日的时候许了一个愿,于是他得到了一个系统,然后阿水就雄起了(大概)厨艺大赛上——恭喜你抽中梅利奥达斯的厨艺乒乓球赛上——恭喜你抽中手冢领域日常生活中——恭喜你抽中了多弗朗明哥的走路方式龙淼淼:坑爹啊这是!
  • 逆天五小姐

    逆天五小姐

    一朝穿越,从娃娃做起。既然老天给了个机会从新来过,就要过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一岁时,经常玩失踪,弄得府里鸡飞狗跳,殊不知当事人串门去了,姐姐家,姑姑家,外公家都留下了凤沐邪的小脚印。两岁时,跟着大哥哥参加宴会,美名其曰“社交礼仪,从娃娃抓起”。三岁时,和四哥逛青楼,调戏美女。凤沐邪一时之间名动京城。五岁时,随父出征,献计谋,击退敌军,大展风采。六岁时,开始创建自己的生意王国。九岁时,凤氏集团名满天下,国库四分之一的收入皆来自凤氏集团,皇帝都宠着凤沐邪。十三岁时,离家出走,狂遍天下,吃尽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逍遥人生。十六岁,无奈出嫁。厉王爷,全国皆知,无情冷血,黑道上都对他闻风丧胆,独独对自己的小妻子宠溺无边。“爷,听王妃的丫鬟说,府里的厨子做的菜不好吃”“扔出去”“爷,四公主说王妃怀孕了,比以前难看了,王妃哭了”一眨眼,人已经没影了,默默的替四公主哀悼”爷,王妃带着小少爷们翻墙出去了,似乎是去文王。。。“还没说完,人已经没影了,爷太不淡定了。新人一枚,请多关照
  •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历尽沧桑,依然满怀热望。被誉为“中国良心”、“青年导师”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洞察家国人生的力作,笔耕40余年60篇励志经典全景呈现,既有对中国社会的全景深邃思考,又有对卑微者逆境中展现人性之光的细腻描摹,还有引导青年人走出精神困顿、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温情回忆等内容。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梁晓声以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情怀,以宏大视野、敏锐目光直面社会现实,鼓励当代青年告别困惑与延宕,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做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腹黑无敌之冒牌召唤王

    腹黑无敌之冒牌召唤王

    这是一个召唤为尊的世界!郝无敌别的没有,有的便是呲牙必报的个性你可以欺负任何人,但别碰我在意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龙有逆鳞,人有反骨,摸不得、碰不得更伤不得!对于郝无敌,她的逆鳞,她的反骨是她的亲人、朋友还有她的毒药!“啊——!你是疯子吗!我只不过拿走一瓶药剂而已!你至于这样!”某女红唇微扬,飞身便踹!至于!郝无敌不是善人,绝非好人,更没有拔刀相助、助人为乐的品质“郝无敌!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我们死吗!你还有没有一点人性!”某女嘴角翘翘,转身便走!我认识你?够狂?够傲?够嚣张?呵呵呵呵呵,都是——骗你的!当一个最NB的召唤师兼职最NB的制药师再兼职最NB的大胃王的天才,是一个心狠手辣、狡猾事故、略带猥琐无赖的漂亮小姑娘时,这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 择己者云陆

    择己者云陆

    我在院中徘徊,突生一个念头。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你会如何面对?这是否有对错?
  • 勇者的假期

    勇者的假期

    勇者失去了女神的加护。重回巅峰之路,各方势力纷至沓来,阴谋诡计蠢蠢欲动。所谓的强大,究竟是指你所掌握的力量,还是你这个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