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700000029

第29章 二十四城(4)

该短片播放完毕,全场掌声雷动,贾樟柯在获奖感言中称:“从1998年开始拍摄第一部长片《小武》到现在,我的电影生涯刚满十年,今年也是拉斯帕尔玛斯影展十周年,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十年间,我一直目不转睛地关注中国的迅速变革,并在自己的电影中呈现出普通中国人为此付出的努力与代价。直到今天,电影仍然是我接近自由的方法。于我个人,电影帮我打开个人禁忌,寻找广阔的内心自由;于我的国家和整个人类,电影一直在帮助我们扩展自由的边界。《二十四城记》呈现的是中国工人曾经经历的困境,而困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相信电影仍然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普遍的处境,并共同去超越困难。”他的讲话引来现场广泛共鸣,很多人为之热泪盈眶。

拉斯帕尔玛斯电影节主席在授奖词中,称赞贾樟柯是过去十年将人类的现实经验引入银幕世界的杰出人物,并且持续地为国际电影提供崭新的经验,电影节将第一个十年的特别荣誉授予贾樟柯可谓实至名归。

3月18日,《二十四城记》在法国正式上映,该片全球发行商MK2公司是法国第三大院线,负责法国本地发行的是两年前帮助《三峡好人》创造36万人入场记录的ADVITM公司,当年贾樟柯的这一票房成绩超过了同年在法国上映的《功夫》与《无间道》等亚洲商业大片,曾连续三周保持法国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位置。

MK2公司擅长将艺术电影导演大众化,曾经一手捧红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红》、《白》、《蓝》),美国导演大卫林奇(《我心狂野》、《穆赫兰道》),加斯·范·桑特(《大象》、《迷幻公园》)等,该公司还将投资贾樟柯未来的几部影片,因此他们在全法的影院全力配合《二十四城记》的发行,仅巴黎地区就投放了三十个左右拷贝,在同类型影片中算比较多的数量。

有趣的是,其时正在法国宣传新片的巴西导演沃特·沙勒,在法国《十字架报》上自爆是贾樟柯的超级粉丝,这位以《中央车站》享誉全球的导演称他正在写一本研究贾樟柯的专著。

06 《中国工人访谈录》问世

《二十四城记》电影拍完,贾樟柯还做了一本书,从电影采访工人的素材里选出十个人、十五六万字的内容,定名为《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

这些访谈整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书中长达50年的工业记忆像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是真实的记录。贾樟柯在书中表示,工人们的讲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又没有办法全部呈现在一部电影里,所以就写了这么一本书。贾樟柯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次访谈将要结束时,都伴随着长时间的沉默。“我一直在想: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在沉默之中,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当代工人访谈录》编好后,贾樟柯自己写了序,标题叫《其余的都是沉默》。贾樟柯说:“无论采访过程还是电影里,很多时候是沉默的,我把所有更惊心动魄的东西放到了沉默里面。对这样一个人群,这样一种经验的讲述,的确才刚开始。”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注: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4月版。】与贾樟柯的另一本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注: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在半月内联袂出版。《中国工人访谈录》一纸风行,出版第二天即登上《京华时报》图书排行榜,为总榜第二名,社科读物第一名,更位列“全国图书销售风向标”的北京西单图书大厦3月总榜第四名。

4月18日,贾樟柯携其最新力作《中国工人访谈录》一书在上海举行签售活,当天一连签售三场,分别在上海书城、上海图书公司艺术书坊和上海季风书店举行,笔者作为他的朋友,躬逢其盛,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这些活动,受到了读者的追捧。当年,贾樟柯还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全国书市和香港书展等,影响广泛。

作家、书评人止庵解析,《中国工人访谈录》之所以得以热销,是因为它的三个不同。他认为,第一,它和一般做为影视剧副产品的图书不同,是完整独立的社科类文本,因此哪怕没有看过电影的人来看这本书也觉得颇有价值。第二,它和一般精英访谈类图书不同,完全从大众生存经验为出发点。2006年出版的査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和2008年出版的由李陀和北岛主编的《七十年代》,都以精英视角为出发点,回忆并重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以来的重要历史与充沛细节,但《中国工人访谈录》却由被采访的工人构筑史诗风格,鲜活的大众命运跃然纸上。鉴于大家都理解的原因,目前在中国电影中还不太能够展开讲述的历史时期,反而在书中有充分的讲述与表现。第三,它和一般不注入感情的流行书以及不注重读者观感的严肃报告文学也不同。《中国工人访谈录》的内容虽然是以访谈资料为主,但由贾樟柯撰写的前言与手记文学性极高,图片说明犹如诗句,从中不难看出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人物的准确感知与描述。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贾想1996~2008》是第一本汇集了贾樟柯从影12年所写的文章和重要演讲的电影专著,此书很快即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宝座。业界原先预测《贾想》应有5000册的销量,但刚刚两周,首印的1.5万册已脱销。

“与凯歌、艺谋比,与冯小刚比,贾樟柯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陈丹青为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写的序言中,有这样的记述:

今天贾樟柯在这里播放《小武》,时间过得真快。我有个上海老朋友,林旭东,十七八岁时认识,一块儿长大,一块儿画油画,都在江西插队。80年代我们分开了,他留在中国,我到纽约去,我们彼此通信。到今天,我俩做朋友快要40年了。

我们学西画渴望看到原作,所以后来我出国了。旭东是个安静的人,没走,他发现电影不存在“原作问题”。他说:“我在北京,跟在罗马看到的《教父》,都是同一部电影。”他后来就研究电影,凡是跟电影有关的知识、流派、美学,无所不知。中央美院毕业后他给分到广播学院教书,教电影史。

1998年,他突然从北京打越洋电话给我,说:“最近出了一个人叫贾樟柯,拍了一部电影叫《小武》。”他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林旭东从80年代目击第五代导演崛起的全过程,随后认识了第六代导演,比如张元和王小帅。他在90年代持续跟我通信,谈中国电影种种变化。他对第五代第六代的作品起初兴奋,然后慢慢归于失望。90年代末,第五代导演各自拍出了最好的电影,处于低潮,思路还没触及大片;第六代导演在他们的第一批电影后,也没重要的作品问世。那天半夜林旭东在电话里很认真地对我说,他会快递《小武》录像带给我。很快我就收到了,看完后,我明白他为什么给我打电话。

大家没机会见到林旭东,他是非常本色的人。他参与了中国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地下电影和纪录片,他都出过力,是一个幕后英雄。他还亲自在北京张罗了两届国际纪录片座谈会,请来好几位重要的欧美记录片老导演。

我看过《小武》后,明白他为什么在当时看重刚刚出现的贾樟柯。那一年春天我正好被中央美院老师叫回来代课,在美院又看了《小武》,是贾樟柯亲自在播放。十年前,他不断在高校做《小武》的放映。当时的拷贝只有16毫米版本,在国内做不了字幕,全片杂糅着山西话、东北话,所以每一场贾樟柯自己在旁边同声传译。中央美院场子比较小,我坐在当中十几排,贾樟柯站在最后一排,有个小小的灯打在他身上。但凡电影角色有对白,他同声“翻译”。就这样,我又看了一遍《小武》。这是奇特的观看经验。后来我还看过一遍,一共三遍。

2000年我正式回国定居,赶上贾樟柯在拍《站台》。他半夜三更把我和阿城叫过去,看他新剪出来的这部电影。那是夏天,马路上热得走几步汗都黏在一起。此后我陆续看他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电影……最近看到的就是《三峡好人》——我有幸能看到一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和此后十年之间的作品。

在《贾想》这本书中,贾樟柯把这些年对电影的思考收录其中,也把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贾樟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影编导工作,他的电影之所以值得关注,不管说他“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的乡镇”也好,还是“电影诗人”也好,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电影世界的导演。这次是贾樟柯十多年来首次将自己的重要文章结集成书,收录了他各个时期拍摄过程中有意味的瞬间、代表性的访谈等内容。全书以这些年所拍的电影为纲,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顺序,呈现出贾樟柯这些年来的思考和活动踪迹。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文道也十分看好贾樟柯这本《贾想》,他以为,贾樟柯虽然“崛起得非常快”,然而“这么快速崛起过程里面,我去看他的电影,我仍然感觉到里面有一些很厚实的东西始终没有变过,尽管我最喜欢他的东西还是《站台》,但是后来的作品里面,像最近《二十四城记》里面有一些东西是一直都在,那个东西是他电影的核心。那是什么?就是一种对平民生活、个体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最近这本也很受欢迎的书《贾想》里面看得到,这本书是他的电影手记,他对每一部电影一些的看法、描述,或者访谈,也都夹杂在这本书里面。而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他文字相当好,难怪他说,他以前曾经是想当个文学青年”。

梁文道对《贾想》的解读很微妙:“我注意到他自己就是他自己最好的影评人,你几乎是不需要别人再去解释他的东西了,反正他都写出来了。”“他开始注意到,这些所谓的平常人,他能够看到他们身上有力量,于是他就关注到,我要拍的就是这样一些在县城里面,日子永恒不变的这些庸常人的生活,这种人的生活就是有力量的生活。相比之下他作为一个电影导演,他反而是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处理这些,自己反而是幸福的,或者是轻松的。然后他又注意到对平民的关注,在过去的中国电影其实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到了现在好像忽然断掉了。比如说他就注意到现在很多导演,拍那种大片的导演,他这里面对他们也略有微言,很多批评。这些人怎么就是拍那种宏大的、科幻的、奇幻的东西,杀来杀去、飞来飞去,就拍不出那种比如说像杨德昌、侯孝贤这样的电影呢?”

梁文道认同贾樟柯所强调的“个人生活”,“他这所谓‘个人生活’是他不断反复强调的,而他认为这种很具体的个人生活,你把它拍出来之后,不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你拍的是哪个地方的人,别的地方的人也会受到感动”。【注: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2009年7月23日)。】梁文道将此提到了恢复中国电影的传统上来。

同类推荐
  • 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1:撞击艺术之门

    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1:撞击艺术之门

    本书记录了我国文学、美术、电影戏剧和音乐舞蹈界的34位文学艺术大家,初次触摸艺术之魂、叩响艺术之门、走向艺术之路的独特经历和情感。书中,文学艺术大家们襟怀系于艺术,情感行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走过的艰辛却又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本书分为西蒙·玻利瓦尔、赫尔穆特·毛奇、朱塞佩·加里波第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他的才华不但征服了芸芸众生,也征服了帝王将相,蜚声海外。但他的身世却是一个千古之谜:他生于何处、双亲是谁、为何去了西域、与大唐皇族有无血缘?作品在试图解开谜团的同时,描写了李白任侠学剑,拜师学道、漫游江南的经历,与杜甫、郭子仪等人的深厚情谊、感人的儿女情长和对一位公主的朦胧情愫等,也真实揭露了宫廷的荒淫无耻和“安史之乱”的血腥屠杀,以及诗人受牵连沦为阶下囚的遭遇,最后捉月而死,为他的人生划下了凄美的句号。
热门推荐
  • 腹黑郎君冷俏妃

    腹黑郎君冷俏妃

    她,本是一个单纯的存在生活里,背叛让她穿越,穿越到傻子二小姐身上,打姐姐,整大娘。只为证明自己不是傻子!,想证明么?,好!,我就要让整个天下扶手称臣!。他,妖孽的让人看的愤恨,杀人如泥,却让人不止的恐惧,却只为她杀人,生气,死皮赖脸的赖在一个女人旁边。只因爱她。—————“你给我下去!”,某人动怒的恨恨看着旁边的人。“不要嘛!,亲都亲了,抱都抱了,摸都摸了,只差洞房了!,今天就把它完整的圆满吧!”。某男赖皮的邪笑。“滚……!”某女还没说完,话就被吞进腹中。————“说吧,你怎么样才能离开?”。咬牙切齿的看着床上的人。“不要啦!,人家第一次都被你强了,你难道打算不负责吗?,太狠心了你!”,受伤的看着她。“……”。—斜阳下微弱的照在草坪上,草坪两人对视着,虽然没有说话,却看的出对方的心思。他微微一笑:“等我!”“嗯”她笑着点头。他扬长而去,她勾笑,呵呵,想离开?,做梦!,上次是你赖着我,现在轮到我了!。他不舍的转头,见余阳下的她。顿时花了眼。斜阳下的那末微笑,迷花了谁人的双眼?。
  • 至正直记

    至正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当代著名教育家、学者王东华曾提出了这样的教育观点,如今它已被许多有识之士及家长们普遍认同。一个孩子在成长之初,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对于孩子而言,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大学,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是启蒙之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性格形成,习惯养成,心态、能力、品德的培育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可以说,父母的作用无人可替,好父母成就好孩子。
  • 我是真的死不了

    我是真的死不了

    【本书已A签,请放心食用】============【绝非小白文,剧情党请入坑,我慢热】前面有火拦着?人家绕着走,我跳进去!刀架在我脖子上?人家腿软了,我让人家砍!人最畏惧的就是死,但我不怕。因为APP告诉我:“王硕林,浪!不要猥琐发育!你是真的死不了”
  • OMG!黑涩会三千金

    OMG!黑涩会三千金

    三个漂亮的黑道千金∶她高贵,她可爱,她调皮,这三个绝世MM是为了完成任务才会到中国的,可是却好死不死的遇见三个爆帅的贵族GG∶他冰冷,她温柔,他邪恶,“校草又怎么样,我们还是人见人爱,车见车撞的大美女呢,你们三个臭小子别以为帅就可以欺负人,就算是上帝、圣母玛利亚,也不敢动我们一根头发,更何况是你们!”,“哪来这么机车的女生呀?,我们三魅力指数破万点的GG会怕你们这三个小丫头,笑得我们肚子都快饿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黛蓝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黛蓝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集中收录了季羡林于1978—2000年所写的游历德国、印度、泰国、台湾地区以及内地著名景点的系列散文。这些文章流露了真挚的情、动人的忆,笔调清新古雅,不仅是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结合,也是思考和怀想之间的碰撞。
  • 我的男友是只妖

    我的男友是只妖

    一个家族世代和妖怪打交道有着阴阳眼的女孩,五岁的那年机缘巧合在农村的山中救了一只火鸟,却不从想那只火鸟竟然是一只在山海经中才出现的老妖怪,于是被那千年老妖怪死缠烂打数年,不得不做个某个妖怪女友的故事。
  • 二爷

    二爷

    谁都清楚,今晚这种场合,二爷只能是他哥我大爷的配角。尽管二爷他一米九〇的大个,牛高马大,污油光头,鹰隼眼目,到哪里都算得上彪形大汉,在娇秀为美的江南,更显出突兀和凶神恶煞模样,但二爷没有交椅,不配。煤气灯嘶嘶作响,好似蜷蓄了许多活跃的蛇蜥,白得雪青的冷光,与圈外无边的墨色构成戏剧化了的惨烈对比。二爷的身量,灯光只照见其鼻梁与下半脸,他的头颅便半黑半白,不阴不阳,神秘鬼怪地浮在空中,多出一分冷重的杀气。气氛十分肃穆,声音凝固,暗中却有两种力量在缠绕、较劲和对峙。
  • 逆天武帝

    逆天武帝

    一代仙王解体重生在文弱书生身上。面对家族的压迫,宗门的凌辱,他铮铮傲骨,怒目相迎!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为了拯救父母,他愤然反抗,化身为魔,走上一条毁天灭地的道路。武形万里,万恶俯首!逆天武帝,纵横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