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6700000010

第10章 艺名(1)

艺名是演艺人士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在舞台上取的名字,以代替其真名。它源于俗号,对于街头艺人来说能得到观众都认可的俗号,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用这样的艺名,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观众。艺名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stage name (舞台名字)”和“screen name(银幕名字)”。在西方,演员们也有取艺名的传统,通常是因为演员们认为真名不吸引人、娱乐性不强或发音拗口、拼写混淆,或者因为他们的真名已经被某个知名人士使用了,或被某个坏人使用了,遭到了抹黑,取个艺名可以在观众面前展示崭新的形象。

古今中外,艺名主要呈现两种形式:其一为自然的姓名形式,其二为非姓名形式。京剧大师梅兰芳原名澜,他的艺名就是姓名形式;诸如此类的艺名还有:程砚秋(原名承麟)、尚小云(原名尚德泉)、高庆奎(原名高镇山)、Bob Dylan(原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Elton John(原名Reginald Kenneth Dwight)等。非姓名形式的例子有:常宝霆的艺名“三蘑菇”、刘成基的艺名“当头棒”、周信芳的艺名“麒麟童”、章金莱的艺名“六小龄童”等,国外的有Lady Gaga,50 Cent(五十美分)等。两相比较,采用姓名形式的艺名一般比较雅,采用非姓名形式的艺名一般比较俗。从艺名的使用价值来看,倒是比较俗的非姓名形式的艺名,更有吸引力,更适合大众的口味。

在中国,艺名并不局限于演艺人士。古代匠人和街头艺人都有取艺名的习俗,据说先秦时期的厨师“庖丁”、音乐演奏家“琴高”和神偷“盗跖”是中国最早的艺名,或曰艺名的源头。清朝末年,天津人张万全以塑泥人著称,人称“泥人张”,这个艺名在张家世代相传。天津还有位号称“把子许”的许寿昌,他出身于制作京戏道具的世家,14岁就子承父业,学习制作把子(即戏剧中使用的刀、枪、棍、棒等道具)。他勤奋钻研,大胆创新,在把子制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制作的把子,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外观漂亮,形态逼真,深受演员们的称赞,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把子许”。可见,匠人们的艺名既可以当做自己的名片来招徕顾客,也是对他们独特技艺的总结。

当然,艺名能够深得人心还和舞台上的演员们有关。艺名与演艺行当似乎始终不离不弃,伴随着演员一起成长。据考证,在杂剧时兴的元代,戏剧演员基本上都有艺名,他们不以真名出名,能唱红的、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也都是他们的艺名。拿女演员来说,演得比较好的,其艺名中一般都带一个“秀”字。元代夏庭芝著有《青楼集》一书,一共记载了117个杂剧艺人,她们的艺名中冠以“秀”字的就有22个之多,占近五分之一。比如:梁园秀、曹娥秀、顺时秀、小娥秀、天然秀、珠帘秀、赛帘秀、天生秀、连枝秀、西夏秀、丹挥秀、芙蓉秀、翠荷秀、大都秀、帘前秀、燕山秀,等等。

杂剧女演员取艺名时对“秀”字情有独钟,这与“秀”字的美好语义有关系,容易触发观众对美的追求。有的艺名还在秀字前面加上让人产生愉悦的美好事情名称来衬托艺人的相貌和才艺,如芙蓉秀、翠荷秀。艺名还向观众传达一种文化含义,即表明戏班子里的门派归属、演技风格、师承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比如,珠帘秀是当时名噪一时的演员,而赛帘秀和燕山秀出其师门,为其高徒,从名字上看,赛帘秀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用地名冠以“秀”字,来称呼在某一地区最知名的艺人,如大都秀(北京)、燕山秀(河北)、梁园秀(河南)等。

中国戏剧发展到京剧,演员取艺名时更加讲究家学渊源和师承关系,艺名还突出对前贤的敬仰或对艺术的追求,有时还展示表演特色,或记录舞台的足迹。

清末京剧名角谭鑫培( 1847—1917)从父亲谭志道那里学戏。谭老先生并非科班出身,但十分爱好京剧艺术,成为专业演员后,唱老旦。他嗓音尖细,声遏青云,如同云雀(俗名“叫天儿”),谭叫天就成了他老人家的艺名了。谭鑫培继承父志,沿用父亲的艺名,故而取名“小叫天”,以示家学渊源。

早先的中国戏剧界一般以师傅带徒弟的学艺方法来将戏剧传承下去,所以很讲究门派和师承。这一点首先在艺名上就打下标记。徒弟拜师之后,师傅大多都要给徒弟取个艺名,这种艺名,往往含有师傅名字中的某一个字,用来表明其师徒关系,如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爱徒,当年人称小梅兰芳、被列为京剧四小名旦榜首的李世芳的艺名,就带有一个“芳”字。还有京剧名生宋益俊,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洪春为师后,便改艺名为宋遇春。豫剧大师常香玉,本名叫张妙玲,九岁随父亲张福仙学戏。这遭到了张氏家族的反对,张福仙只好让女儿更姓改名,让小妙玲认了一个姓“常”的人为干爹,从此就改姓“常”了。张福仙为能让女儿早日唱响中原,能像霸王那样誉满天下,故而借用了楚霸王“项羽”二字为女儿的艺名,即“常项羽”。“项羽”与“香玉”谐音,张福仙故意把“项羽”误叫成“香玉”,挂牌时直接写成“常香玉”。常香玉与剧作家陈宪章结婚后,共同创办了“香玉剧社”,她的徒弟们在艺名中都带一个“玉”字,如著名丑旦行(彩旦)的高玉秋以及玉佩、玉新、玉清、玉鼎、玉惠、玉霜、玉花,等等。

在1945年之前,京剧界办了一个专门培养演员的培训学校,即著名的“富连成”。该科班于1904年创办,前期名为“喜连成”, 1912年更名为“富连成”,到1945年解散,是我国早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培养演员最多的戏曲学府。共办了七科八班,行字顺序以“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字排名。比如第四科为“盛”字,带盛字的科生有李盛藻、叶盛章、叶盛兰、裘盛戎等。第五科为“世”字,其科生有毛世来、袁世海、李世芳等。从“喜连成”到“富连成”毕业出来的共计有数千名科生,他们好多在京剧界成就斐然、甚至被尊为京剧鼻祖、宗师、艺术大师,成为戏曲艺术界的权威人士。

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虽然最初起自民间,但由于每一代京剧名伶追求精湛的技艺,京剧也逐渐变成高雅艺术。演员的艺名也显得很雅致,有文化底蕴。中国很多地方戏剧停留在俗文化之中,其演员的艺名也体现了俗文化的特征,折射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同类推荐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贺麟全集:文化与人生(全新升级版)

    贺麟全集:文化与人生(全新升级版)

    《文化与人生》是哲学家贺麟撰写于抗战时期的论文集,是贺麟先生前期思想的代表作。《文化与人生》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时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所引起,而根据贺麟先生读书思想体验所得去加以适当的解答。这些解答所取的途径,如从学派的分野来看,似乎比较接近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洋康德、费希特、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想主义。《文化与人生》中大都系亲切地自道所思所感和所体察到的新意思,以与青年朋友们谈心论学。
  • 饮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饮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本书为中国古代饮食史勾勒出了一个轮廓,从史前时代的茹毛饮血说到人工取火、农业的出现和陶烹的发明,进而描述了历史时代的盛宴、南北佳肴中的四大菜系,考察了古代调和五味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外来饮食文化传统产生的影响。对于古代饮食风尚,古人对饮食功能的人事,以及饮食文化礼仪规范和美食美器传统,也有概略叙述。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邪魅老公找上门

    邪魅老公找上门

    美女总是会让人怜惜,更何况是强势大胆的美女,更是受到男人的喜爱。荷尔蒙的不同,看待的眼光也带着别样的不同。我还是无法理解男生。这种心理公共课程,原本应该是没有多少人喜欢上的,应该是因为李艳的魅力吧,她的这个心理课程居然每次都是爆满的,而且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来,教室里雄性和雌性的比例明显是不对等的。我觉得她的课上的很好,虽然经常有些出人意料的说辞。她今天穿着牛仔裤,可以很好的修饰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逆天双灵大小姐

    逆天双灵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双灵特工,一朝穿越,废材中的极品废材!他是极天修罗鬼域帝尊,却意外中的意外,遇到了她!她扬言:为他踏平世间坎坷!他扬言:为她倾覆万千繁华!当聪慧勇敢的她,遇到了强大气场的他,颠覆九州,乱世繁华!
  • 我的儿子是大帝

    我的儿子是大帝

    灵气复苏的时代,各种妖魔鬼怪重现人间。而人类中也有一部分人觉醒了体内的天赋异能,踏上一条修武天途。灵气复苏三千年后,一名大帝强者因为一场意外重生到自己七岁那年灵气尚未复苏的时候。然而这本书的主角并非这位重生大帝,而是他的父亲。“老爸,我这里有本淬体决,你要不要修炼?”七岁儿子拿着手中的手抄秘籍,洋洋得意的说道。尚乘看了看体内的系统,沉默了半响,决心重振一个父亲的威严。我尚乘就算被妖魔鬼怪杀死,跳下去从这摔死,也不会修炼我儿子给我的秘籍。嗯,真香~这是一本灵气复苏文,也是一本苟着种田文。
  • 武当剑侠

    武当剑侠

    洪武年间朝廷收集天下武学欲撰写《武定籍》,派出大量密探潜入各大门派收集武学。后太祖去世成祖继承大统一场政变使得朝廷所收集的各大绝学流落江湖,为了争夺绝世武学江湖上开始了一段血雨腥风。
  • 冬夜有微光

    冬夜有微光

    蓝卿弦是娱乐圈的影帝,大咖云芷诺是娱乐圈的当红小花旦谁都知道,影帝迎娶了一个当红小花旦娱乐圈传得沸沸扬扬影后当面损云芷诺云芷诺:“我会用我的实力来证明我配得上他!”
  • 我的忧伤谁来解

    我的忧伤谁来解

    曾经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遇见却成了陌生人。明明相爱却无法透露心声,这两人该如何拥抱对方?
  • 佛伦列传之魔女佣兵传

    佛伦列传之魔女佣兵传

    “叫我雇主克星?吃我一记魔光弹!”天才魔法少女,人小鬼大,是出了名的惹祸精。在学校闯了祸,终于出来祸害社会了。少女路遇佣兵亚班,却是个武艺高强的少年,二人一起接起了佣兵任务:找寻独角兽、挖掘白羊王的秘宝,调教克洛洛魔法学院,甚至是帮助爵爷的女儿减肥。可他们的雇主们,却一个个霉运缠身,二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雇主克星!想知道天才少女和佣兵少年的冒险故事吗?来读读《魔女佣兵传》吧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春去春会来

    春去春会来

    热烈欢迎参加云州蓝焰燃气有限公司开业庆典的贵宾!红色的电子字幕,渲染着热烈的气氛。而陈旭,亦是一团炽火在胸,像加足了燃料的蒸汽机车,呼隆隆地就闯进了宾馆。步幅大,频率也快,就显出急匆匆的样子来。不料,脚下一闪,身便打了个趔趄。低头看看,虽未有异常发现,还是往虚空处狠踢了一脚:“操!”刚“操”罢,丝绒旗袍就过来了:“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他眼一斜:“你帮得了吗!”旗袍竭力把笑容留在脸上,声音却低了下来:“对不起!”来到餐厅,周光伟热情地招呼道:“快坐吧,就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