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3900000010

第10章 三上北塔山

第一次听说“北塔山”这个地名,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1968年春天,我们一百多名知青离开已经没有读书声的北京,来到新疆伊吾军马场“接受再教育”。军马场位于天山北坡的哈密、伊吾、巴里坤三县之间,场部在松树塘,那是丝绸古道的着名驿站。这里真是难得一至的好地方。无论风光物态、人文地理,军马场与北京的反差确实太大了,只要有可能,我们从不放过与当地牧民接触的机会。军马场相邻的天山公社,有一批比我们早来几年的北京知青。通过“会老乡”,我们与天山公社的牧民成了朋友。这一年元旦前夕,我在天山公社的一户哈萨克族牧民家中见到了他家的几个亲戚。那时,牧民走亲戚不但没受形势影响,反而更热络。亲戚当中与我年龄相仿的是个姑娘,汉语不错,听说我是北京知青,她热情地对我说,他们家在离马场几天路程之外的北塔山,可与北京相比,那里一点也不远了。

整个下午,我为她介绍连我也觉得陌生了的北京,而她如同吟唱情歌,讲述着她的家乡北塔山。牧民(东道主)忙于宰羊做抓饭,姑娘的家人出去串门。家里就我们两人。

姑娘叫古丽,这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常见的名字。她说,她的部落是从巴尔喀什湖以西的牧场迁徙到新疆,并且定居在北塔山。她并不讳言她家族曾经是部落贵族,“十月革命”后,部落离开了俄领中亚,举族东迁。一进入新疆,只要见到良好的草场就陆续有人留下放牧。从阿勒泰到北塔山,再到木垒、巴里坤,以及甘肃祁连山中的阿克赛——哈萨克族在20世纪前期东行寻找适于放牧的草场,对现代西部地缘政治结构影响颇大。它的直接后果是形成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哈萨克民族的游牧地带。

古丽轻声细语地讲起北塔山的山川草原,讲起着名的阿同鄂博、大石头,她说,她家的羊群放牧在三姑娘山。这是北塔山牧草茂盛、地形复杂的区域。所谓三姑娘山,是三个四季常青的山峰,其中一个如今位于蒙古国境内,另外两个则在中国。我第一次听人用如此真切的情感说起自己的家乡,我第一次进入了哈萨克人的心灵世界——我无比向往北塔山,幻想自己与古丽并肩放牧在三姑娘山的夏牧场。在作为知青的日子里,感到走投无路时,我就会想到世外桃源般的北塔山。

然而,我第一次抵达北塔山,则是在2007年初夏。虽然时间间隔得太长,但我对北塔山的向往之情一点也没有减弱,我对北塔山的了解也更富于立体感。

2007年4月24日中午,我们离开奇台县城,经过奇台以北的将军戈壁前往北塔山。五个小时的行程,我一直沉浸在回忆与思考之中。

既然来到了北塔山,那么我关心的问题——北塔山之战的起因、哈萨克人在北塔山的生活现状,以及北塔山在游牧与绿洲两种文明之间的位置,就不会是无解之谜了。

此后,在2007年9月15日、2008年8月21日,我先后两次重访北塔山。

通过这三次考察,我的问题基本上都有了初步答案。

2007年9月16日上午,我们向着名的阿同鄂博攀登,北塔山主峰之下的阿同鄂博至今随处可见酷烈战场的遗迹。徒步走上阿同鄂博,用了两个多小时,这是一次艰难困苦、没有退路的跋涉。

阿同鄂博遍布残缺的碉堡掩体,有的战壕是劈开山体修筑的,有的哨所因地制宜,临时用山石堆成。不大的山顶,只有军事设施,据遗迹可以推想出战争实况。关于当时马希珍连到底有多少军人,以前的文献未见记载。也许关系到国防,是有意回避吧。亲自在阵地遗址作了踏勘,我的判断是:马希珍的部队肯定是连的建制,只不过战斗人员的分布极其合理。当时,防守阿同鄂博的武器装备是一个常规连队的配置,但火力结构使有限的武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北塔山之战爆发后,马希珍连曾得到增援,然而战争绝不是中国边防军蓄意挑衅。在顶峰可以环顾四周密集的山峦,可以窥测由峡谷勾连的地势。太阳升到雪峰之上,我们清清楚楚地辨认出了当时敌军的来龙去脉。一条条古道如同腰带扎在山间,一直通向乌龙布拉克与大石头的草场。

只要你对北塔山之战的背景有总体的把握,熟悉六十年来对当代历史事件作出的往返“修复”,北塔山之战的起因,就凸现在雪峰之前。

在1947年6月之前,北塔山区域唯一的新闻就是哈萨克牧民追随乌斯满从阿勒泰游牧到了这里。哈萨克毛勒乎部落的头人乌斯满是着名的历史人物,上世纪50年代,曾一再出现在新诗、小说、电影之中。蒙古国与苏联将其视为死对头。北塔山之战时,乌斯满就住在乌龙布拉克。战争期间,他带领牧民“支援前线”成为马希珍连的友军、后盾。战争结束,他与他的部落继续东行,经黑戈壁进入甘肃、青海、新疆交界的山区,1951年被剿匪部队擒获,几个月后,在乌鲁木齐被处决。

背靠阿同鄂博残破的要塞,我思考了许多年的问题有了结论:北塔山之战是苏、蒙方为乌斯满而发,实际上是一次“斩首行动”,目的是击杀乌龙布拉克的乌斯满。前往乌龙布拉克,必须从阿同鄂博之下通过,从阿同鄂博俯视,那条必经之路简直就是绝境,拿不下阿同鄂博,他们就成了钻进口袋的老鼠,不但有进无出,进退失据,而且毫无胜算。拿下阿同鄂博这个制高点与要害,才敢将手伸到乌龙布拉克。换句话说,北塔山之战并没有当时曾推测的深层政治背景,与冷战双方的终极较量无关。

三次来到北塔山,我们都在北塔山牧场的学校作了停留,不但旁听过学校教师的进修,还为学生们上过短暂的乡土课。

2007年9月,正是中蒙北塔山口岸开关的日子。六十年间,战火纷飞的焦土早已成为绿色边防、和平口岸。9月16日的下午,我们的车辆停留在牧场场部,大家去观看路边景致,我在街头漫步。有人扯扯我的衣襟,我低头一看,是个八岁的名叫江兰的哈萨克族小姑娘,她怀中抱着小男孩,主动用汉语对我说:“阿大(伯伯、爷爷)……”说到这儿,她似乎不知该说什么了,急切地说了几句哈萨克语。旁边一个北塔山牧场武装部的哈萨克族干部告诉我,这个叫江兰的哈萨克姑娘刚听了汉语课(学校的双语教学很受欢迎),她很想与我用汉语交谈,但还不熟悉词汇。江兰姑娘与她朴素的自我介绍使我深受感动。她的发自内心的亲情使我忘记自己身在边境,始终在她怀抱中的两岁的弟弟,在学前班与她一同上学。我给她与弟弟照了一张相,她望着弟弟的眼神,将母爱传递给了陌路人。这时,另外两个哈萨克族小男孩(阿玛尔、毕来克)自动与她排成一排,等我按下快门。其中一个刚刚吃了瓜,又在浮土上打闹,脸上粘着土,但他们的童真与友善打动了人心。

2008年8月,新疆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与我一同来北塔山考察。

二十多年前,叶尔克西在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时,我就与她结识了。她出生在北塔山,到十几岁时离开了北塔山,她的父亲是北塔山牧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之前我已经得知,三姑娘山的古丽在十年前就去世了。她应该是叶尔克西父亲的学生。三姑娘山的牧场是北塔山的哈萨克生息之地。八九十年前,东迁的哈萨克人企盼的只是:“上有蓝天,下有绿草,我们能放牧牛羊。”作为虔诚的牧人,与农民、工人一样,收获的绝不只是满圈的牛羊。

8月21日,我们去北塔山一侧的库普沟与阿艾提沟,寻访着名的岩画。岩画是西部历史的印记,但在北塔山,岩画中的野马(普尔热瓦尔斯基马)、北山羊、骆驼与硅化木森林、化石脊椎动物种群、史前植物遗蜕共存。

21日的整个晚上,我都在牧场场部漫步,俱乐部灯火通明,正在举行婚礼。俱乐部里姑娘们都那么漂亮,小伙子都那么潇洒,你分辨不出谁是新娘,谁是新郎。可能因为我的落寞神情,一个姑娘主动为我端来了食品,并自我介绍说:“我叫古丽,需要我帮忙吗?”望着古丽,我又回到了二十一岁的青春年代。

经历了北塔山之战的烽火洗礼,哈萨克族牧民当之无愧地成为北塔山的主人。

北塔山在西域文明史上是游牧民族北上南下的必经之路,是与农耕区域冲突、融合的通道。阿同鄂博不仅俯视了北塔山之战,还引导了络绎不绝的骑手纵马走向天山,进入塔里木绿洲。库普沟与阿艾提沟则构成一道岩画走廊,向绿洲文明展示了游牧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这一过程,还有许多话题有待开拓。

在我看来,北塔山是一种象征。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失去的只是与时代进步不再匹配的载体,人类历史时期,没有一种文化或文明可以在全封闭的状态中获得进步与发展。文化与文明并不害怕冲击与碰撞,冲击与碰撞往往是它们获得生命力与延续力的契机。

不久的将来,我会回到北塔山。在北塔山,我的视野会更宽广,我的心境会更平和,我会结识更多的朋友,走更崎岖的路,攀登更高的山峰。

同类推荐
  • 看,这个世界

    看,这个世界

    世界常常简单到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又常常复杂到难以用百科全书说出一点皮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你有没有一张再也不听的CD,一瓶混着回忆的细沙,一个流满过去的水晶球,一叠无处投递的情书?你总会有些什么的。因为你从爱的年纪过来,从爱的青春过来。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以纪念青春为主题,讲述了若干个青春故事,每个故事独立成篇,是作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亦是不断的追寻。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
  • 游酢新论

    游酢新论

    收录近十年来的文稿近40篇,内容包括游酢的历史功绩、影响和评价,游酢理学思想、诗风、书法等方面的论述,以及福建游氏源流考述等,比较客观地探讨了“程门立雪”以及“道南”源头活水、“道南酋”、游酢的交往文化氛围等论题,尤其是成穗典故“程门立雪”,乃尊师重教典范,影响广远,数篇专稿集中推出,以为“程门立雪”920周年之纪念。总之,“游酢新论”(续编)涉及方方面面,颇出新意,是传统文化探索者坚守的成果。
  • 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

    本书作者承袭一贯的幽默洒脱的文风,处处蕴含哲理睿智的机锋。不少篇章充满了浓郁的异域色彩,闪烁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诗意与精致的文字,带给读者美妙的悦读感受。作者以“煮字”为标的,凸显他对文字的苛求。他试图颠覆惯性的便词常语,殚精竭虑地将方块字“煮”化、激活。
  •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本书是萧红经典散文集。本书精选了《回忆鲁迅先生》《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等数十篇萧红的经典散文佳作,着重选择其散文作品中明白晓畅,语言明丽、新鲜的名篇,突出其擅长用朴实细腻的笔调来塑造人物和人世风景的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都市雷尊

    重生之都市雷尊

    许左重生再历都市,诛神,斩魔,杀佛,所作所为随心所欲,放荡不羁!凭一雷源天石炼化世间鬼怪,叱咤风云之巅!
  •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1v1】谁都知道,身为真·满级大佬的南祇一向孤身只影,走上反派道路本来只是为了简单的逆袭。但好巧不巧的是,每个世界,都会遇上个纠缠不清的炮灰。双目失明的医师攥紧衣角,下唇咬得微微泛白,“抱歉……我的出现,会打扰到你吗?”会。娇软可人的小少爷低下头,弯翘的眼睫轻轻颤了颤,带着盈盈水光,“可不可以,喜欢我一下?”不可以。命途多舛的病娇弟弟半跪在身旁,眼尾泛起些微红,向她祈求,“姐姐,请不要离开啊。”南祇:……你直说吧?反派到底有什么好攻略的?·女主真大佬,男主真小白花,甜文不虐,over
  • 且妖

    且妖

    神上桉洺被贬下凡看守仙山九棺郦,偶遇上古神兽始元老,两人“一见如故”,为帮桉洺重回仙界,两人离开九棺郦踏上了回天之路。
  • 借我一个江湖

    借我一个江湖

    大一女生陶园是个重度网游爱好者,平时喜欢幻想、写作。一款新出的武侠网游《游梦江湖》吸引了陶园,该游戏以真实、丰富多样的玩法著称。陶园注册了一个角色,并给自己取名为木柚,由于刚好是第一万名用户,系统提示将有大礼奉上。新人木柚刚满十级就碰上了天上掉馅饼的稀奇事,又因机缘巧合与全服第一顾倾安结为师徒,并要代人应战。一天陶园接了个越洋电话在沙发上睡着,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进了游戏里变成了木柚,整个游戏里只有她是真人,其他都是游戏角色。闯荡了三个月“江湖”的木柚在游戏里遇到了好友和真爱。因系统升级穿越回来的陶园又经历了更加不可思议的事…陶园通过玩游戏,获得了事业爱情双丰收,并体验了一直梦寐以求的江湖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辰传奇

    江辰传奇

    莫霄世界五胡十六国时期,王朝异侠横空出世,入世修仙,以武入道,剑开天门,终成逍遥道果,破碎虚空。少年出寒谷,一匹马,一壶酒,一个行囊,一把剑。磨剑十年,锋芒毕露。黄龙士布局天下,欧阳扶风品评江湖。江南明教义军起,西蜀唐门血饮流。一人于华山之巅,怒涛卷霜雪。一人手提玉剑,飞剑断江横。一部《苍龙诀》。半部《逍遥游》。领太极志,造三尺剑,携道同游,三千苍穹。——血,染红了整个冬天。
  • 那颗星照亮了她

    那颗星照亮了她

    一位平凡学生与当红巨星之间的美好友谊……
  • 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

    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

    杜晓芸离婚后事业有成,成了广告公司的大客户部经理。一次走访自己的客户唱片公司时,认识了这家公司的音乐顾问谢家树。谢家树气质优雅,学识渊博,深深地吸引了杜晓芸,让她产生了重建家庭的愿望,但谢家树无建树的地位却让杜晓芸拿不定主意。正在犹豫之时,杜晓芸的公司要被出售,这使杜晓芸乱了阵脚,但公司出售后却给杜晓芸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就在杜晓芸踌躇满志时,却意外地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一段好姻缘也因对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的理解而未能成就。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Y城不冷

    Y城不冷

    Y城的冬天说来就来了。就差一天没看天气预报,早上起床,拉开房门,便感觉像是掉进了冰箱里,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把还穿着睡衣的我硬生生又顶回了床上。隔着玻璃窗看到外面的道路上明晃晃一片,昨天的积水一夜之间改头换面,变成了冰块。我躲在被窝里,把肠子都悔断,早就打算买件羽绒服了,早就该买的了,可却一拖再拖,这下好了,冬天门都不敲就撞了进来,那些猴精猴精的商家们,还不发了疯似的抬价,看来我为一件羽绒服,得花原来两件的钱了。都怪这可恶的冬天,咋这么快就来了呢?掖紧被窝,我给女友发了个短信,告诉她,冬天来了,真的来了,现在气温零下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