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4200000003

第3章 佛行之路(1)

昆仑山下,横贯一条东西向的路,五千年来,这条路走过不同的人,其中,就有往来东西方的僧侣。今天,当我行走在策勒县以北沙化的古道上,看不到一丝生机,唯有被漠风剥蚀得灰白色的胡杨残株疏落道旁。曾几何时,田园村舍被黄沙吞噬,只留下枯田荒埂、残垣断壁。此刻,我正走在湮没历史中的佛行之路上。

从中原和西域历史渊源的关系来看,早在殷商时期,于阗与中原已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派遣副使前往于阗循河入昆仑山采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于阗与中原贸易、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因而,佛教经由于阗传入中原,自然会带有于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某些相融的成分,尤其自两汉以后,汉语言、汉文字成为中原和于阗官方交流的语言文字,这对汉以后佛经的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见于传世资料有不少的说法,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记载,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58—75年),楚王刘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这两段文字表明汉明帝时宫廷、皇族供奉佛教。

但根据《后汉书·班梁列传》所记,班超(33—103年)至于阗时,当时的于阗国“其俗信巫”,表明天竺佛教东传之初,只是汉代王室皇族个人信仰取好,甚至连东传途经的于阗国也还没有立足。

汤用彤先生在《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一章中说:“明帝求法,吾人现虽不能明当时事实之真相。但其传说,应有相当根据,非向壁虚造。至若佛教之流传,自不始于东汉初叶。”汤先生这段文字的论述十分明确,尤其是后面的一句,指出佛教的流传应当在东汉永平年以前。佛教最初传入于阗的时间可能是在公元前1世纪,但有关于阗最早流传佛教的史料记载至今难以考实。

中国封建社会积淀的儒家思想田园,并不是佛家播撒籽种的温床,佛家想把这片田园变作人间佛境只能是梦臆,毕竟,佛教理想中的净土离现实社会的土壤过于遥远,只能作为精神上的净土,在芸芸众生的耳畔飘来荡去,因为它的教义是让世人为来生作准备,而生者今世未了,焉求来世!这个虚幻的众生净土,对佛家而言是一个蕴含无穷量的极乐世界,而对一个将今生当来世享受的凡人来说,却是一个悲剧性的圆梦过程。这就不难理解,自东汉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原,佛家经、律、论逐渐变得缜密,并迎合时事的需求,与玄学攀缘。佛家田园里秀木苍翠,其实,都是变种的菩提树。

佛教东传大兴之期约略在公元2世纪末,是伴随着大月氏人向东迁徙展开的。大月氏在早期史书中又称“禺氏”,战国时期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一带。公元前2世纪,匈奴兴起,迫使大月氏人西迁,大部分迁至中亚楚河流域,西迁的大月氏人占据了塞人的居住地,后来,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人南下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国。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征服了罽宾等邻国,建立了贵霜王朝,定都蓝氏城(今阿富汗境内)。

在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统治时期,大月氏人已奉行小乘佛教,而这一时期,天竺东部兴起的大乘佛教向西逼近,一段内乱时期以后,小乘佛教僧众被逐出贵霜王朝地区,一大批小乘教派僧众向东方迁徙。

贵霜僧众是流落在丝绸之路南道的大月氏人,而这些大月氏人主要以小乘教派的僧众所构成。这些苦行僧身世如同断梗飘蓬,随漠风东来,后世称之为“行者”。殊不知佛教东渐之初离乡背井、命运未卜的厄运,绝不像后来人们想象的那么浪漫和神圣,也还未到达超脱凡俗进入彼岸的极乐世界,那是一群尘垢满面的跋涉者,他们在经历着通向罗汉体轮回的磨砺。

20世纪初,在洛阳地区曾发现佉卢文碑铭,上面镌刻着有关佛教僧团字样的内容,碑铭被推定为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所作,其时间与大月氏人东迁时间相吻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东迁的路线必然要经过于阗,所以,于阗流播佛教较之中原要早。19世纪末期,在和阗地区发现以佉卢文抄写在桦树皮上的《法句经》,语言为犍陀罗语。《法句经》为小乘部派经本,流行于犍陀罗地区。《法句经》传入于阗的时间大约在小乘教派、大乘教派并行时期,与大月氏僧众东迁时间相当或稍早。

在诸多的行僧中,来自犍陀罗的行僧多为月氏人,其姓氏汉文译作“支”姓。《高僧传》称:“优婆塞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在支谦之前,曾有大月氏人支谶翻译经文,支亮为其门下弟子,支谦受业于支亮。据此,大月氏人东来传经的时间在公元2世纪中叶。

公元3世纪中期,大月氏人法护万里寻师,游历西域,得一百六十五部佛经,沿途传译至长安。这些大月氏僧人东行途中均经过于阗。佛教将边唪经、边行走称作“经行”。昆仑山下的于阗,就是来往东西的僧众必走的“经行之路”。

在这条佛行之路上,僧人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完全相同。第一种因避难而由西向东传经,大月氏僧众属于此类;第二种因有感于经本舛讹,而去天竺求取真经,法显、玄奘属于此类;第三种视于阗为习经修行之地,其代表僧人为朱士行,将于阗当作修行净土,终老一生。僧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经由西域陆路来去;二是水路兼程,或从海上乘船至天竺,取道西域返回,或经西域至天竺,取道海上返回。

自佛教东渐,于阗僧众接踵流寓中原。这些僧人通晓梵文,以译经、传经为业,或聚于都市解文授经,或散逸于灵山秀水口传心授佛理。仅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所列和于阗国相关的行僧就不计其数。

《高僧传·译经中》记载,“先是沙门支法领,于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释。”支法领应该是从犍陀罗到于阗的大月氏僧人,这部《华严经》后来在义熙十四年(418年),由觉贤译出,这或许是大乘《华严经》早期以偈文形式为主的经本。偈文是带有韵律的诗歌体,与后来散文式的经文风格不同,表明这部《华严经》文体尚带有小乘教以偈文传习的文风。

当时,沮渠蒙逊在河西走廊称王割据,崇信佛法,其从弟少年时涉流沙至于阗在瞿摩帝大寺,求学于天竺法师佛驮斯那。佛驮斯那习大乘,由于他“诵半亿偈,明了禅法”,在当时被称作“人中师子”。

又如,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建康龙光寺佛驮什翻译《五分律》,佛驮什“执梵文,于阗沙门智胜为译”。

昙无谶为中天竺人,据冯承钧先生《昙无谶与所译大般涅槃经前分》文中说,昙无谶“为385至433年间人”。初学小乘,后专大乘,东行到过龟兹(今新疆库车)、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译出《初分》十卷,苦于经本不足,前往于阗求取经本《中分》带回姑臧翻译,之后,又遣派僧使前往于阗,寻得《后分》,于公元421年译就。

从时间上推算,于阗至迟在公元4世纪已经成为大乘佛经经本传输地,经文或为梵文书写,或为佉卢文书写。大乘佛教从西向东传播,为数众多的大乘经本几乎都是从于阗发散中原的。

自佛教传入于阗,东西方行僧汇聚于阗,视于阗为佛国净土。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僧人宋云、慧生于神龟元年(518年)出使西域取经,于阗境内有一座大寺,寺内有三百余僧人,寺中“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

同类推荐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石评梅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

    本书是石平梅作品集。石评梅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民国才女,是“五四”时期有名的作家。其情感经历、文采才干与绝代风华都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
  • 东八号界碑

    东八号界碑

    在中国——越南漫长的边界上,以友谊关附近的平而河为起点,向东延伸至东兴,向西延伸到云南,分东路和西路,矗立着数不清的界碑。这些镌刻着“中国广西”字样的界碑,经亚热带风雨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熏陶,殷红的字迹仍然十分醒目,因为它们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通常情况下,边境是静谧而恬淡的,槟榔树婆娑的树冠在亚热带的季风中摇曳,世代有通婚习俗的边民自由往来,飞禽走兽倏尔隐现,呈现一派宁静和平的景象。然而。2005年4月20日下午,在东路八号界碑我方一侧,狙击步枪、手枪、“五六”式冲锋枪组成的交叉火力,夹杂着手雷震耳的爆炸声,撕破了边境的宁静。
  • 恩兄义弟

    恩兄义弟

    2008年农历正月十一,春节的年味正浓,可浙江宁波王龙集团总裁王国军,却挟裹着南方冰雪的寒气,隐忍着无限悲痛,决绝地奔赴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心急火燎地去祭奠已故十七年的亲人。王国军的感恩行动,像一束腾空升起的璀璨礼花,给冰封的龙江大地带来了一片喧闹春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科技爆炸在异界

    科技爆炸在异界

    本书QQ群:574144095(有什么意见可以和作者交流哦)宇宙磅礴,数不清的文明在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火苗。重生至异界的萧黎,又该如何带领异界人民走向巅峰呢?(本书一切不可当真,谨记,谨记!)
  •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由鸿恩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在编撰时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故事、战争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我们站在还原历史真实的角度,尽量避免冗长的叙述,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来诠释历史,展现智慧,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有趣,易于阅读和理解。孩子通过这些故事,就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慨貌,激起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愿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东晋唐王

    东晋唐王

    晋室无能,以致中原沦陷,哀鸿遍野!后世青年李信,穿越永和年间,起于流民草莽之中,有志平天下!提虎贲十万,血战黄沙,定鼎神州,一统天下复我大好河山!
  •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 悠然见南田

    悠然见南田

    一朝穿越,唐双儿成了员外庶女。正打算摩拳擦掌斗嫡姐,结果被一棒敲下,拐到大山里头。唐双儿愁呀,这大山深悠,没转多久,身后就跟了自己的痴傻相公,山里姐妹,然后又一拐,就到了京城皇宫,被太子跟了尾巴来……能怎着吗?唐双儿把自己那妙手一挥,将大山里的草药一味味都发挥作用来。山里这么多趣事,那就凑合过吧。 (ps:男主心智八岁,后期能治)
  • 灵明石猴

    灵明石猴

    猪八戒原本是嫦娥的私人杀手?小白龙是太上老君的卧底?因为蟠桃不够用,所以才杀了金蝉子给神仙们增寿?同样的西天取经,不一样的爱恨情仇。这是《西游记》的野史,这也是《西游记》的另类解读。白晶晶和紫霞仙子将会花落谁家?女儿国中,犯桃花运的又仅仅是唐僧一人吗?
  • 向前三十圈

    向前三十圈

    夏虹,三甲医院的一名优秀护士,美丽而又好学。在与医科大实习生赵子非相恋后,为了爱情,成了众多北漂人群中的一员。经历了感情的变故和工作的瓶颈后,从青春纯真的女孩变成成熟世故的女人。小说讲述了她在北京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蜕变、她周围最初那些对梦想充满激情的同龄人的成长和变化……她开餐馆亏损、将一个皮包公司慢慢经营得初有规模,随渐步入剩女的行业,渴望婚姻带给自己一个家,却又对爱情不抱希望。三十岁的时侯,面对一场婚姻最后的选择,看着周围一起成长的同龄人的经历,让她明白了这一切就是一场经历,也明白了自己最后想要的不是女强人的光环、不是多金的爱情,而是在这个充满变故的世界里,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和追求。这是一个女人十年的成长史,一个人性、理想、爱情、价值观矛盾纠结的故事,这本小说是即将或者已经进入人生三十圈的这代人生活的真实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