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4200000004

第4章 佛行之路(2)

细读文中“面恒东立,不肯西顾”一句,揣测这尊金像或许是大月氏人所造,因避难东来,誓不返回犍陀罗,也或许汉僧所立,瞩望东方乡土。

据《佛国记》记载,中原僧人法显于晋隆安五年(401年)来于阗时,曾驻足于阗瞿摩帝大寺三个月,对于阗国佛教盛景记述甚详,大有身入佛境之感受,足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西行取经僧人目的地已不旨在前往天竺,而将于阗之行当做目的地。其实,早在魏甘露五年(260年),僧人朱士行便西涉流沙来到于阗,取得大乘教经本。当时,于阗小乘教和大乘教并行,朱士行遣派弟子送至洛阳的《放光般若经》,是中原所见到的早期大乘教经本。朱士行笃志大乘教,于八十岁圆寂于于阗,所谓“士行散形于于阗”,不如说在僧众的心目里,朱士行修得佛家正果,已升入佛国于阗。

唐代是继汉代以来佛教兴盛时期,当时,中原的僧众各承其宗,宗法分明,实叉难陀似乎是一个例外。实叉难陀,汉文名字称“学喜”,《宋高僧传》称他“善大小乘,旁通异学”。由此可知他是一位博学有才、无所不通的僧人。武则天执政时期,推崇大乘教,以当时长安流行的《华严经》阙损不全,派遣使者前往于阗迎接实叉难陀。实叉难陀带着范本《华严经》到长安,证圣元年(695年),实叉难陀于大徧空寺翻译《华严经》,武则天亲自为《华严经》作序,称之为“名品”。其后,实叉难陀奉旨译经,于京师长安清禅寺及东都洛阳佛授记寺译经,前后译经十九部。长安四年(704年),实叉难陀上表以母亲衰老为由,恳请辞行,武则天遣派御史送实叉难陀回于阗。

唐中宗李显登基,再次下诏征实叉难陀进京城,实叉难陀于景龙二年(708年)到达长安,中宗李显亲自到开远门外迎接,以隆重的仪式安置于大荐福寺。或许一路劳顿,实叉难陀未来得及再译经书,于景云元年(710年)病逝,卒年五十九岁,按当时于阗的葬俗,在开远门外古燃灯台火化,两个月后,由他的弟子及使臣送遗骨还归于阗,造佛塔一座由众僧供养。

在长安,实叉难陀的门下弟子在燃灯台营造一座七层塔,当地人称做“华严三藏塔”。当年长安为实叉难陀营造的“七级浮屠”,恐怕在其后的唐武宗毁佛时期已遭拆毁;而于阗境内为实叉难陀营造的塔寺,至今或许还堙埋在塔克拉玛干厚积的黄沙之下。

唐王朝时期,于阗行僧云集京城长安,这和信奉佛教的于阗王室大小兴佛有很大的关系。流寓在长安的于阗行僧,则是投靠在京城长安为官的于阗国尉迟氏王族。《宋高僧传》记载“释智严,姓尉迟氏,本于阗国质子也……封金满郡公”。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年),释智严以其宅第为寺院,此后便在寺院内翻译经书。有了这样的政治背景,释智严的宅第就成为于阗行僧唪经习法的场所,这些于阗行僧所受礼遇优于西域其他的僧人,因此,于阗的行僧络绎不绝地汇聚长安。

于阗行僧中,并不尽是志存高远的,也有流落民间从事弘法活动的。《敦煌变文集》中收录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向达先生说:“这一本讲经文是一位在于阗的和尚所写。其所以称于阗国王为圣天可汗大回鹘国,因为于阗在九世纪以后便为西方的回鹘族所占领,故称大回鹘国。”圣天,是对佛的尊称。这位无名氏的于阗行僧转至敦煌,创作经变文学——俗讲,这对于之后的宋元话本文学的形成与流变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就在其后不久,于阗国佛教逐渐衰微,被兴起的伊斯兰教所取代。

于阗国,既有在武则天时出入宫闱的行僧实叉难陀,也有游历于敦煌民间的不知名的于阗行僧,他们所处的境遇尽管不同,阐扬佛教的宗旨是相同的,而历史的空间恰恰又为佛教提供了演绎的大舞台。如果从西汉初期算起,至公元11世纪,于阗国流行佛教千年,可谓名符其实的“千年佛国”。

于阗国似乎就是取经僧众心目中的藏经地,中原的僧人一路而来,在于阗停留期间,忘却先前的经义,从于阗经库中翻检所需的经本接受新的经义,简单地说就是修行者的一次“轮回”,从迷惑、困顿中走出的精神上的轮回,而往日的修行之身在于阗已“涅槃”。

沙海中的驼队仿佛是飘浮的般若之舟,逐波于阗;古代的策勒就如同平静的港湾,岸柳依依,秋水涟涟;昆仑山如同趺坐施禅定印的大佛,接受僧众的虔诚膜拜。日出时,僧众瞩望昆仑显现的佛光,这一世间绝无仅有的奇观,让僧众们在惊诧中欣忭不已。沙海行旅虽苦,僧众的心境却镇定自若,佛心提示他们,定会有一尊幻化万千之象的佛在这条路上巡礼,这尊佛像也是别处所无的——这便是古代于阗。

取经之路,便是历劫之路,只不过将人生漫长路途中所要亲临的劫苦在一条取经的路上全部历尽,达到超脱世间苦难,走完这条直指佛心的路,以企圆满正果——这条历史延伸下来的路一直有人在走。

作为传经说教的僧人来说,虽出家为僧,遁入空门,精究佛理,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无所不关心,所谓尘世与佛门并非是两不相干的。直到涅槃,众僧才悟到走过的路便是佛行之路,只要在这条路上走,就是佛,涅槃是三世佛中的一种。当这些僧众选择了于阗国作为修行的净土,他们就像胡杨一样,主根深入沙土,地面平行根向四周延伸。

静心细想,僧众别亲弃家,离群索居,走着世间的路,借人间之路修得成佛的正果,归根结蒂最终也是为己。人间也有一条修行的路,不为己修成佛,而是为众生及后代的子孙修行,在绿洲植树、修渠、筑路。同众生的修行不一样,佛倡导人静心修行即可成佛,而人世间的修行,结善缘,不为一己成佛,广义上是为了世间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绿洲上辛勤耕耘的人,并未想到缥缈的佛境,而是为世间众生留下福根,所以才赓续僧众们曾经居住过的于阗绿洲福地。我想,当初不入佛门的平民可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吧。

走在这条僧众走过的佛行之路上,心绪仍为他们执着的虔诚而打动,那是一些朝向不可知的空界坚忍不拔地行走的人,就此而言,引以借鉴的是,人世间很多的事物都值得专注一个方向努力去走——却未必是佛行之路。

僧风在前,我尘随其后,突然间哂笑自己——在相同的路上,走着不同的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年)在其《幸福论》一文论说《佛教与追求幸福的协调性》中写道:

那么,佛教最高的思想和最高的愿望(至少就其原始的本来的形式而言),如所周知,不是幸福和最大的安乐,而只是虚幻、不存在、涅槃。

中国当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在《从佛教经典的翻译看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文中说: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精神生活所形成的来源、社会观念,并不是要到观念、理论、观点本身中去找,而是要到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中去找。

当我像苦行僧一样走在这条佛行之路,设身处地在思考那些疮痍入骨的僧众在为轮回的希望挣扎、坚持,由一个凡夫修行轮回到佛陀之体,那种想望之高即使在今天想起来也会让人心怵,即便有了栖身的寺院,但行僧脚下的那条无形的路还在尘坌中延伸,自从佛教东渐以来,都从这条路上走过,这些路上的行僧终生无悔,只为一个来世……

以我所知,宗教更像是玲珑象牙塔,它的顶端没有出口。

同类推荐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人经》是著名作家殷谦最新心灵美文集,分为“女人心经”、“情感本经”、“心灵真经”三部曲。《人经》勇敢地与腐蚀我们美好心灵和健康精神的败坏性文化风潮划清界限,清醒地与外在的任何奴役性的力量保持对抗的姿态,以便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的增殖状态。换句话说,《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  《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
  • 草枕

    草枕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是一种超越道德或人情的境界,是超脱世俗的出世境地,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观。比如作品中的“我”认为陶渊明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便深得“非人情”三昧。因此,《草枕》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部夏目漱石关于艺术的论著;而对山村风情的描写以及不时出现的俳句和诗词又让这部作品像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总之,《草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问青春

    问青春

    《问青春》是沈阳教育工作者卢娜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探究、思考的文字记录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逐梦,和你一起、蓦然回首这几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秘爱老公暖暖的

    秘爱老公暖暖的

    贝乐乐,大学刚毕业,被自家小姨安排进了未来小姨夫的公司。明面上说是实习,实际上却是帮自家小姨赶走那些苍蝇蝴蝶。然而……她这个赶苍蝇蝴蝶的人,却在进公司第一天晚上的欢迎仪式之后,跟未来小姨夫睡在了一张床上。而且,她还狼性大发,把自己的顶头上司兼未来小姨夫给扑……扑倒,还吃干抹净了!
  • 记忆感应师·心魔

    记忆感应师·心魔

    难得周末,地铁站挤满要去商店街购物的群众。爱蜜莉一身轻便打扮,短袖花衬衫,搭配水青色短裙,白色罗马凉鞋。炎炎夏日,谁都不想穿厚重的衣物。唯独站在她身旁的弗洛斯特,依旧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跟平常一样严谨,一点都不怕热似的。她抬头看一眼弗洛斯特,这高大男子依旧一脸冰冷,彷佛她站在赤道,而他身在北极。她总是被他扑克牌的表情搞得玩兴尽失,于是说道:“你可以脱掉西装外套吗?我看了都嫌热。”她想逗他,看他被激怒的模样。弗洛斯特的个性却不是她能掌握,他太理性,头脑像块冰。
  • 我是老枪

    我是老枪

    我握此枪,必杀敌酋?心存信念,谁与争锋?一杆枪、一个人、一座城市、一场战争闭关抄经,心如止水,出门杀贼,辣手无情!陈建波的作品,一直以情节曲折诡谲,人物层次丰富,有很强的可读性著称。因此,他拥有庞大而坚定的读者群,作品的影视改编率非常高。这部“献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长篇小说《我是老枪》,在延续他以往创作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强了对人物性格多面性的塑造,以现代的手法和理念,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传奇的人物、一段传奇的故事。不雷人,不言情,不偶像,除了好看,还是好看。
  • 我愿穷极一生,做一场有你的梦

    我愿穷极一生,做一场有你的梦

    遇见喜欢的人,就像浩劫余生,漂流过沧海,终见陆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也是我一生都想读的故事。(何苏木×顾沫)婚后:“啊,这个男主也太帅了吧,好想嫁给他!”顾沫摊在沙发上,看着最新出的偶像电视剧。突然一只手将电视遥控拿起,下一秒电视屏幕就陷入黑暗。何苏木眼中带着一丝不满,将顾沫一把抱起向卧室走去。“老公,你干什么!”“你还知道自己是已婚啊,何夫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四大名捕逆水寒

    四大名捕逆水寒

    危险降临在连云寨主戚少商身上,一生最大的危险。他延揽重用的大当家顾惜朝叛变了,猝然发难下,连云寨九位寨主两人变节,一人在外,其余全部身亡。戚少商当场失去一条手臂,浴着众兄弟的血,勉强逃了出来。顾惜朝穷追不舍,官兵从两面逼近,只有前面一条路。前面,是息大娘的毁诺城。江湖中人都知道,息大娘是这世上最恨戚少商的人。戚少商的旧主、江南霹雳堂雷卷,得知他失势的消息,也正火速赶来,必欲亲手除之而后快。十面埋伏下,戚少商如何才能逃出生天?昔日遍布天下的友朋,谁人暗藏杀机,谁人热血依旧?
  • 孝琳皇后又记

    孝琳皇后又记

    林清妍穿越架空朝代,在夏朝天和年间平淡幸福的度过了八年,一道圣旨把她许给十六岁新皇为后,同时还有加封四大妃嫔的圣旨,林清妍觉得以后的日子开始苦逼了。谁家公子结亲之前已经有了四位贵妾了?偏偏她还不能拒绝,不过林清妍觉得幸好老天爷给了她一根粗壮的金手指,以后就在皇宫看戏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具光明定意经

    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被恐怖笼罩的村庄:死鸟

    被恐怖笼罩的村庄:死鸟

    这个秋天赤板市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一团巨大的黑云笼罩了中心广场,花朵在一瞬间枯萎……就在这样的夜晚,晚报记者石萍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匿名电话,电话中诡异的事情让石萍来到了偏远的水曲柳乡村。整个乡村被一种迷离恐怖的气氛笼罩着,两个少女在阳光下背靠背微笑着自杀,一只又一只小鸟莫名其妙地突然坠落死亡,夜半凄厉的招魂声在秋风里飘荡……是什么把死亡的气息洒满了整个乡村?
  • 我之青春告白书

    我之青春告白书

    夜已然深寂,梁辰在月光中还会看到月老和薛姎的远去,那是他的青春远去